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市科技局2019年工作要點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2019-06-14 來源 : 市科技局
    字體大小: 打印

      2019年全市科技創新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全國、全省科技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學深圳、趕深圳,以打造長江以北地區創新創業高地為目標,以科技引領城建設為主線,突出抓好“平臺和機構、企業和產業、人才和服務、統籌和改革、黨建和隊伍”五篇文章,推進重點任務落實,為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提供高質量科技供給,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一、抓平臺和機構,提升城市科技創新能力

      1.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一是推進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建設,推動與中國航天科工等共建聯合實驗室,加快建設海洋領域首個冷凍電鏡中心,啟動建設國際高分辨率地球系統預測實驗室,爭取早日入列國家實驗室。二是推進中科院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暨山東能源研究院建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能源領域科技創新中心、高端人才聚集高地、成果轉化總部基地和產業孵化基地。三是加快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建設,高標準建設海洋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協同創新平臺、深海資源保藏與開發平臺、水下機器人探測平臺和海洋新能源新材料平臺,實施絲路方舟大科學計劃,實現海洋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四是加快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推進高速列車技術協同云計算和大數據中心、環境綜合實驗室、車載系統試驗研究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打造高速列車技術創新高地。

      2.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一是依托以“科學”號為旗艦的中科院海洋科考船隊和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深遠海科學考察船共享平臺,打造具備全球航行能力、滿足無限航區需求的海洋綜合科考體系。二是啟動超級計算升級系統建設,打造超算產業生態。三是推動航空發動機熱物理實驗裝置、海洋系統模擬設施、先進光源等大科學裝置的預研和論證,力爭列入國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規劃。

      3.引進高端研發機構。一是圍繞亟需發展的重點產業,有針對性引進高端研發機構,加快推進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微電子所、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國科控股等項目引進落地。二是促進高校院所服務地方發展,引導高校院所圍繞產業需求,強化人才培養和成果供給,提升服務地方發展能力。建立高校院所服務地方發展評價機制,動態跟蹤、定期評價,以服務地方績效作為給予支持的重要依據。

      二、抓企業和產業,培育發展新動能

      1.實施科技企業培育“百千萬”工程2.0版。一是打造百家重點高企。建立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培育庫,開展高新技術企業掛牌上市行動,按照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政策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服務,積極幫助企業對接資本市場,力爭年內上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24家。二是培育千家“千帆企業”。強化科技金融、高企認定、專利運營等精準服務,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推動“小升規”“企成高”,爭取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3600家。三是服務萬家小微企業。全面推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稅收減免優惠等普惠性政策,降低企業創新創業成本,促進科技型小微企業群體發展壯大。四是強化龍頭科技企業引領帶動,通過搭建高端平臺、實施重大專項、布局創新中心等方式,支持海爾、海信、中車、中電科儀器儀表等龍頭科技企業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創新發展。

      2.加快壯大高新技術產業。一是編制大科學計劃大科學工程實施方案,在藍色藥庫、深遠海、組學與合成生物學、新能源等方向,布局一批大科學計劃,推動原創突破和顛覆性技術研究。在人工智能、微電子、航空裝備等方向,布局一批大科學工程,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產業共性技術,強化產業培育。二是加快重大科技項目工程開發,推進航空技術產業創新基地、中科曙光研發總部基地、國家虛擬現實產業基地等項目建設,支持生物醫藥、智慧生活、高速列車、軍民融合、自主安全可控等創新中心發展,突出產業科技支撐。三是啟動創新創業共同體建設,依托優勢產業,在新材料、智能家居、海洋等領域布局建設一批創新創業共同體,促進“政產學研金服用”深度融合。

      3.促進科技惠及民生。一是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在果蔬育種、農機智能裝備、智慧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等重點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抓好重點地區對口幫扶,助力精準脫貧。推進國家、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和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促進鄉村產業振興。二是強化民生科技支撐,啟動市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提高醫學科研和診療水平。圍繞社會民生關注焦點,在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公共安全等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工程示范。三是推動生物醫藥創新,布局實施重大專項,開發一批生物創新藥物及重大醫療器械產品,引進奧泰醫療公司、北京通盈投資集團等知名企業,搭建生物醫藥研發基地和孵化平臺,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三、抓人才和服務,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1.集聚高端創新人才。一是聚焦我市傳統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堅持人才、項目、平臺一體化推進,強化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和培養,對急需或特需高層次人才(團隊),可“一事一議”予以支持。二是圍繞發展新型科技服務業態,引進和培育創業孵化、技術轉移、科技金融等各類科技服務人才,強化行業規范和能力提升。三是建立科技人才“一鍵接入、首問負責”服務制度,實行跨部門聯合服務,提供精準高效的人才服務保障。

      2.實施科技孵化器提升行動。一是引進Idealab、啟迪之星等一批有資源、有實力、有隊伍的知名孵化、服務機構,打標桿孵化器。二是推動孵化園區“走出去”,在北京、深圳等創新資源密集城市布局建設異地孵化器,承接更多外地科技成果來青轉化。在英國、以色列等國家建設離岸孵化基地,打造“海外預孵化-本地加速孵化”的國際技術轉移模式。三是舉辦創新創業大賽、天使投資人大會、產業峰會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創業活動,打造創新創業活動品牌。

      3.強化科技金融結合。一是積極推進設立科創母基金,重點支持原始創新、成果轉化和高端科技型產業化項目培育。二是推進與前海方舟合作,參股5G基金,并在青設立北方基金,提升基金運作水平,推動5G產業發展。三是完善科技金融風險補償機制,對金融機構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擔保等給予補助。四是深化科技金融投保貸聯動業務,將銀行“信貸投放”與創投機構“股權投資”相結合,通過投貸、投保貸、跟貸等多元組合,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低成本、定制化融資服務。

      4.深化國際科技合作。一是放大峰會效應,推動與上合組織成員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技交流合作,推進建設上海合作組織國際技術轉移中心、中以科技創新園等。二是加快打造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鼓勵企業、高校院所建立海外研發中心、聯合實驗室,積極參與國際重大科技合作項目,進一步拓寬國際科技合作渠道。三是積極組織舉辦國際技術轉移活動,辦好“活力山東·創意青島”國際高峰論壇“科技引領城建設分論壇”、“海洋新材料鰲山論壇”、“微生物組與大健康國際高端研討會”和“斯坦福創新訓練營”等系列活動,構建國際技術雙向轉移通道。

      四、抓統籌和改革,強化科技創新謀劃

      1.推進科技管理改革。一是加強科技創新統籌,提升科技戰略謀劃,制定實施《青島市科技引領城建設攻勢作戰方案(2019-2022年)》,啟動“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編制。二是優化科研項目管理機制,改進科技專項管理,建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形成和組織實施機制。突出科技項目評審市場化導向,加大項目評審中企業界、基金界、咨詢公司等專家參與度和話語權。三是建立科研誠信工作機制和責任體系,加強科研活動全流程誠信管理,對嚴重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的責任者,實行“一票否決”。四是建立決策咨詢機制,聘請高水平智庫專家,成立科技創新決策咨詢專家委員會,加強對發展戰略、規劃、政策及重大項目等決策咨詢。

      2.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一是完善技術轉移體系,建立多層次技術轉移服務架構,優化國家海洋技術轉移中心專業領域分中心布局,開展產學研對接專項行動,實現科技成果供給端與需求端精準對接,力爭年內組織各類對接活動200場以上,高校成果精準對接活動50場以上,技術交易額突破170億元。二是推進組建產業技術研究院,立足解決科技成果產業化問題,構建運行機制靈活高效、研發轉化體系健全、對接國際一流的新型研發機構,打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三是探索高校院所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支持有條件的單位探索實行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和權益約定分配。

      3.促進科技軍民融合。一是落實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工作部署,完善科技軍民融合體制機制,提升軍民協同創新能力,促進軍民科技成果雙向轉化,推動科技創新資源軍民統籌共享。二是積極爭創國家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平臺試點,開展科技軍民融合綜合試點示范。三是加快軍民融合海洋裝備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開展立項權和經費權下放管理改革,在高技術船舶、海工裝備、海洋信息、海洋新材料等領域加強關鍵技術攻關。

      4.深化科技領域“放管服”。一是落實“一次辦好”,對用于辦理免稅、符合認定登記條件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合同,實行“當日受理、當日審核、當日辦結”;對符合認定登記條件的其他技術開發、技術轉讓合同以及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合同,7個工作日內審核辦結;推進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權限試點下放。二是提高辦理效率,外國人工作許可辦理時限由國家規定的25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其中高端人才爭取實現全程網辦,積極向科技部爭取將工作許可業務受理權限下放到區(市)。

      五、抓黨建和隊伍,增強科技創新保障

      1.落實黨建責任。根據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視察青島重要講話和批示精神,聚焦“精兵強將攻山頭、典型引路穩陣地”兩條主線,牢固樹立“抓黨建就是抓全局”的理念,全面落實黨建責任制。堅持問題導向,融入科技創新業務,從具體工作中找問題,從黨建上找原因,哪項工作上不去,黨建就補到哪里。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創新完善黨的建設方式方法,以黨建切實推動科技引領城建設。

      2.強化作風建設。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糾正“四風”、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發揮黨員領導干部“頭雁效應”,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全面理解“打鐵必須自身硬”的科學內涵和內在邏輯,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突破重點、攻克難點、祛除痛點、疏通堵點,緊盯重要節點、重要崗位、重點領域,聚焦突出問題,往深里抓、往實里做,切實以作風建設推動科技創新各項工作落實。

      3.狠抓隊伍管理。適應科技創新發展新任務、新形勢、新需求,狠抓科技干部隊伍教育管理。切實發揮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示范帶動,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強化黨支部在科技創新中的戰斗堡壘作用。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局領導帶頭、各支部為主,撲下身子、沉到一線,定期深入高校、院所、企業等服務對象,摸清底數、了解需求,聽取意見建議,提升工作有效性。健全完善考核制度,堅持正向激勵,強化干事導向,為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撐腰鼓勁,充分激發干部創新激情與創業熱情,打造一支素質過硬、作風優良、敢于擔當的科技干部隊伍。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 无码av中文一二三区| 午夜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久久久久久中文人妻 | 中文字幕无码人妻AAA片| 中文亚洲日韩欧美| 乱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盗|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中文八零| 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中文字幕日韩三级片|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国模无码人体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 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人妻中文久久久久|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av乱码|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国内自拍中文字幕 |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在线中文A|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