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全市財政工作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突出觀大勢、勇擔當、轉作風、促發展,加快從需求保障型向績效引領型轉變,從收支管理向全要素統籌轉變,從本級財政向全域財政轉變,從業務部門向招商部門轉變,為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提供有力的財政支撐和保障。
一、積極財政政策大力提質增效,讓發展動能更加充沛
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頂格落實中央、省減稅降費政策,精準實施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減免緩”相關稅費政策,出臺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分類普惠困難減免稅政策,用政府收入的“減法”換企業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
促進產業升級。加大結構調整,把資金投向供需雙方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制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出臺并用好新能源汽車、機器人、工業互聯網、生物醫藥、超高清視頻等新興產業扶持政策,加快推進產業高端化。
產業扶持分類施策。根據企業類型精準匹配、梯度培育,確保政策精準滴灌。對頭部型企業,重點支持應用場景、市場拓展等;對腰部型企業,重點支持企業技術改造、研發創新等;對初創型企業,主要采取政府天使基金、種子基金的方式緩解融資難等問題。
激發消費潛力。合理增加公共消費支出,支持開展“2020青島百日萬店消費季”,發展線上線下融合消費新模式。在餐飲住宿、零售、文化娛樂、體育健身、旅游休閑等5個行業開展有獎發票活動,著力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將績效管理實施對象從項目為主,向政策、部門整體支出拓展。強化財政承受能力評估,對必須出臺的重大政策和項目,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做細做實績效目標,將績效目標和預算同步批復下達。
將“六?!敝С鰯[在財政保障的優先位置。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通過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非剛性支出、非重點支出等方式,調整優化支出結構,集中財力精準支持“六?!毕嚓P領域,促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穩住經濟基本盤。
二、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讓市民獲得感不斷提高
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圍繞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社保、住房等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強弱項、提質量。把穩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完善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支持開展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服務專項行動,支持實施失業保險援企穩崗和社會保險費減免政策。優化教育支出結構,支持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提高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等。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穩步提高養老保障水平。提高城鄉低保、特困補助標準,健全農村留守兒童、老人關愛保障體系,提升困難群眾生活質量。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大力發展租賃住房。健全公共文化服務財政保障機制,推動文化繁榮興盛。
提升公共衛生治理能力和水平。支持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深化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支持新建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支持開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國家試點,推動醫保基金監管方式創新國家試點工作順利實施。強化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
深入貫徹鄉村振興戰略。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精準聚焦特殊貧困群體,提供多元化救助服務。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支持糧食收儲制度改革。支持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提檔升級。
著力支持重大公共服務設施補短板。統籌資金保障,集中支持建成膠東機場并投入使用,支持濰萊鐵路建成通車,支持開工建設第二條海底隧道,支持開通地鐵8號線(北段)和1號線(北段),推進地鐵4號線和6號線建設,支持老舊小區改造,支持加快康復大學、山東大學青島校區二期等建設。
兜牢兜實基層“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簡稱“三?!保┲С龅拙€。從轉移支付支持、單項政策扶持等方面,加大對困難區市的扶持力度,逐步均衡人均財力水平,增強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縣級“三?!鳖A算編審機制,完善縣級“三?!敝С鲲L險評估、監測預警長效機制。
三、綜合運用財政政策工具,讓投資引擎更加強勁
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發揮我市基礎設施的規模優勢,以市場換投資、換項目,用市場化的機制和市場資本有效減輕財政投資壓力。搶抓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支持建設工業互聯網之都。
深化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PPP)模式。運用好政府和市場兩個資源,圍繞基礎設施規劃建立項目庫,主推使用者付費和特許經營類項目,吸引和鼓勵民營資本和外資參與PPP項目建設。
發揮政府引導基金撬動作用。以科創母基金和產業母基金“雙輪驅動”,構建對企業從初創到成長、成熟甚至獨角獸不同階段的創投基金扶持體系。統籌國有資本收益設立國有資本股權制基金,重點支持國有企業改革。
完善政策性融資手段。鼓勵發展應收賬款質押和存貨抵押等動產融資,運用“采購貸”“科技貸”等新型融資服務方式,為企業提供融資便利。完善貸款風險補償機制,降低申請門檻,實行風險補償前置;推進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積極爭取國家融資擔?;饘ξ沂械闹С?。
四、放大平臺效應,讓聚財資源充分涌流
打造全球創投風投平臺。創新采用“云”上峰會形式,舉辦2020青島·全球創投風投網絡大會,構建涵蓋國內外投資機構、企業、媒體多位一體的高規格交互平臺,整合全球戰略資源,發掘科創產業機遇,實現政企高效對接。
構建新型財政金融平臺。整合政府各類資金、資產、資源,打造新型財政金融平臺,堅持市場化運作,放大財政資本融資融智功能。推進市創投中心轉制為創投公司,從引導基金向投資基金推進,吸引和集聚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支持全市創新創業、產業升級,打造青島的“深創投”。
五、全力推進財政改革攻堅,讓財政活力競相迸發
“重構式”整合財政資金。聚焦15個攻勢,破除以往預算安排“基數+增長”的固化僵化模式,堅持“錢隨事走”目標導向和市場化、專業化政策取向,以資金整合倒逼工作整合,以工作整合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增強15個攻勢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推進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有序推進我市醫療、教育、科技等具體領域改革,科學合理劃分市與區市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落實基本公共服務提供責任,提高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效率,建立科學規范的市區兩級政府間關系。
開展財政資金股權投資改革試點。對財政支持經濟和產業發展的資金,探索實施由撥款補助轉為股權投資,撬動更多市場資本參與投資。
實施土地儲備項目預算管理改革。積極開展試點,對土地儲備項目篩選、計劃制定、債券申報和管理、項目實施、土地供應和清算“五個環節”進行全過程閉環管理。
盤活政府存量資產。推進到期的政府引導基金有序退出,盤活長期閑置、低效運轉的土地、房產等國有資產。落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全省統收統支政策,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
深入開展流程再造。以建立部門預算管理“一對一”服務機制為突破口,打通服務的流程堵點、制度障礙,按照“辦事快、環節少、服務好、少說不”的原則,全面深入開展財政工作流程再造,打造“4+11+N”的流程再造體系,形成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政府采購、會計核算、績效監督等各環節“環環相扣、順向支撐、逆向反饋、上下貫通”的全鏈條管理閉環,全面提升財政效能。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