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市城市管理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中央、省、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牢牢把握“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定位,落實省、市委重點工作部署,著眼民生短板、著手精細管理,用開放、創新、改革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打好城市品質改善提升攻勢,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進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
一、明確城市管理“一個定位”
堅持為人民管理城市理念,順應城市發展新形勢、改革發展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城市管理各項工作,以貼心服務、精細管理、嚴格執法,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續激發群眾的認同感、家園感、歸屬感,讓市民群眾感到方便、溫馨,讓城市更干凈、有序、安全、美觀、舒適。
二、建立工作推進“兩個機制”
(一)建立頂格協調推進機制。分級、分類明確頂格協調事項清單,推動流程再造、體系重構和機制創新。
(二)建立部門協作配合機制。發揮城市管理委員會的綜合協調作用,健全議事決策機制。推進建立綜合執法與行業監管、行政審批協作配合機制。
三、明確學趕深圳“三個方向”
(一)推進市場化改革。一是持續推動環衛領域市場化改革。運用國企混改、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擴大環衛市場化區域范圍和服務作業內容,城區道路保潔、公廁管理市場化率達到80%。二是指導各區(市)穩步推進街面巡管、小廣告、流浪犬捕捉服務外包隊伍建設。三是制定切實可行的廣告與亮化商業運營方案,推進浮山灣亮化長效運營。
(二)提高法治化觀念。一是完成《青島市違法建設治理條例》《青島市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的調研。完成《青島市戶外廣告和招牌設置導則》制定。二是對《青島市城市管理工作標準》(2015版)重新修訂。完成56項流程再造任務。推進“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 第10部分 社會監督信息受理”國家標準的立項、編制。參與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試點建設指南》《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試點建設標準》的編制評審。
(三)提升專業化水平。建立城市管理領域基礎數據普查、統計、更新機制。加強城市管理領域科研課題研究,10項科研課題年內完成,3項跨年度科研課題取得階段性成果。編制形成《青島市“十四五”城市管理發展規劃》和燃氣、供熱、環衛、市容景觀、綜合執法5個子規劃的送審稿。
四、落實為民服務“四項舉措”
(一)暢通投訴渠道、了解市民需求。積極參與“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活動,高效組織“兩線一網”活動,組織開展“找差距、補短板、強服務”活動,深入了解群眾訴求,暢通群眾表達渠道。
(二)提高辦理效率、加強跟蹤回訪。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特別是對群眾生活影響程度深、范圍廣、周期長的重點問題,限時承諾、掛牌督辦。建立12319熱線“好差評”制度,切實解決為民服務過程中存在的辦事慢、多跑腿、不便捷等問題。
(三)打造服務品牌、優化營商環境。推進便民服務“一次辦好”向四區三市延伸,全面開啟“線上線下”多模式受理辦理方式。優化氣暖報裝流程。
(四)推進多元參與、實現共治共享。以“三長一站”(路段長、樓院長、區片長+城管服務站)為主要模式,發動群眾參與城市治理。抓好市容與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落實。
五、實施管理執法“五項工程”
(一)加強環境衛生管理,持續推進垃圾分類。一是持續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升級改造標準化4分類投放桶點3000處,推進市區撤桶并點4000處。配齊生活垃圾分類收運線路,完善收運體系。創建達標街道和示范小區,加強分類指導員隊伍建設。加快推進西海岸新區、即墨區、平度市、膠州市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市級廚余垃圾改擴建項目,全域生活垃圾焚燒處置占比90%以上,生活垃圾回用率達35%以上。二是提升環境衛生精細化管理水平。修訂完善《青島市道路保潔精細化工作標準》,主、次干道機械化清掃率100%,支路、人行道機械化保潔率達60%,創建深度保潔道路200條。加強環衛設施、場站等的消毒消殺,全面做好環衛行業疫情防控工作。完成陸域滸苔清理工作。三是持續提高公廁管理服務水平。深化“廁所革命”,抓好公廁規范化、標準化管理,重點道路、重點區域公廁24小時開放。推廣“如廁如家”品牌。四是加強建筑垃圾運輸規范化管理。出臺我市建筑垃圾運輸車輛行業專用規范,年底前建筑垃圾經營性運輸許可車輛密閉率達100%,其中縱向密閉許可車輛占比達70%。
(二)加強供熱燃氣管理,確保運行安全高效。一是提升供熱質量。整改室溫不達標用戶2000戶以上,改后滿意率99%以上。建立老舊管網明細臺帳,按計劃,分期分批組織改造,2020年改造完成60公里。二是保障燃氣安全。新增居民用戶100%配置符合國家標準的有熄火保護裝置的燃氣燃燒器具。推進工商用戶管道天然氣發展,替代現有瓶裝液化氣供應,完成1500戶改造任務。推進老舊住宅管道燃氣配套問題,完成2000戶發展計劃。推進液化氣站整合,建立液化氣鋼瓶統一配送制度。三是解決燃氣計量表充值不便利問題,新建小區和到期更換的燃氣表原則上安裝物聯表,增加物聯表充值短信提示功能。現有IC卡表使用區域要以小區為單位增設充值點,開發IC卡NFC等居家充值功能。
(三)加強市容景觀管理,彰顯國際城市品味。一是完成10.1萬平方米違規戶外廣告整治提升任務。完成住房城鄉建設部規范戶外廣告設施管理試點任務。二是做好浮山灣燈光秀播放保障工作,做好重大活動、重要節慶氛圍營造。督促各區落實亮化設施管理責任,加強設施運行維護,設施完好率達95%以上。三是頒布實施《青島市海水浴場管理與服務導則(試行)》,加強海水浴場、市管廣場管理,組織做好浴場、廣場兒童游樂設施安全監管,維護良好秩序。
(四)加強行政執法工作,發揮執法保障作用。嚴格執行城市管理領域行政執法信息公示、全過程記錄、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完成已摸排的205萬平方米存量違建的治理任務。組織開展物業小區專項執法行動。組織開展非法占路經營、露天燒烤、亂貼亂畫、不文明養犬等市容秩序、環境衛生整治行動。組織開展園林綠化執法規范提升行動和環保領域油煙、揚塵、噪聲等專項執法行動。加強市政公用市級審批事項執法檢查。做好日常規劃執法監管,確保職責監督范圍內在建工程依法依規、合法有序建設。
(五)加強城管統籌協調,研究解決重大問題。發揮城管辦統籌協調和高位巡查作用。開展“人人動手·潔凈家園”市容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按照常態化辦會要求,圍繞重大活動任務路線開展精細化專項整治,打造良好的城市窗口形象。
六、強化綜合管理“六個保障”
(一)加強政治建設。推進黨建與業務相融合,深入實施“述理論、述政策、述典型”活動。深入實施黨建“七個一”工程。扎實做好巡察整改工作。
(二)加強隊伍建設。樹立鮮明的選人用人導向。加強人員培訓,打造“三化一型”干部隊伍,練就攻堅克難的過硬本領。強化執法隊伍建設,開展“中隊規范化建設年”專項行動,提高執法水平。
(三)加強作風建設。弘揚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的工作作風,加強處長組織力執行力建設,制定處長權責清單。加大對不擔當不作為不誠信干部的處理力度。
(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嚴格落實民主集中制,落實“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充分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制度化。推進“清廉之島”廉政文化建設。
(五)加強智能城管建設。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在青島等15個城市開展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試點要求,推進“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整合建設。積極推進大數據、云計算等高新技術在城市管理領域的運用,提高城市互聯感知、數據分析和智能決策水平。
(六)加強輿論宣傳引導。以“傳播城管好聲音、講述城管好故事、塑造城管好形象”為重點,加大宣傳力度,強化正面引導,提高城市管理新聞宣傳的“傳播力”,為城市管理改革發展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