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市文化和旅游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國際時尚城建設要求,積極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開展重點工作攻堅,爭取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旅游總收入進入15個副省級城市前6位。全力爭創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指導區市爭創省級文旅融合示范區、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省級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縣。
一、堅持和加強局黨組對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領導
1.發揮黨建統領作用。堅持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抓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學習教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論述及對青島工作重要指示要求,以黨建統領全市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落實“三重一大”黨組集體研究決定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推動廣大黨員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好黨建主體責任、第一責任人責任和“一崗雙責”,加強對基層黨組織的督導、考核,開展基層黨組織書記和黨務工作者培訓,打造具有文旅特色的黨建品牌。
2.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和政治規矩,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好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監督責任。狠抓正風肅紀,加強黨規黨紀學習和案例警示教育,開展好述責述廉、廉政談話。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開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整治。梳理文旅領域廉政風險點,強化日常監督,用好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鞏固市委巡察我局整改成果,健全完善長效機制。
3.加強干部人才隊伍建設。優化干部隊伍結構,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實施文旅系統高素質能力提升工程。常態化推進“三述”工作,著力提升處長組織力、執行力,打造“三化一型”的文旅干部隊伍。按照上級部署,穩步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激發事業單位人才活力。創新工作舉措,采取“柔性”引智引才、“線上+線下”招聘會、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等方式,為全市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4.全面落實防控措施。落實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措施。推動建立從業人員健康監測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和“零接觸”服務。做好防疫宣傳引導和巡檢工作,提示游客分散活動,落實實名登記、測量體溫、佩戴口罩等措施。
5.有序推動復產復工。根據疫情形勢變化,推動文化旅游行業有序復產復工。指導景區、酒店、旅行社、文化場館、影劇院、網吧等單位制定防控工作方案、防疫指南和應急預案,加強預防性消毒、通風換氣處理,配齊防疫設施用品和臨時應急隔離場所。
三、開展產業高質量發展攻堅
6.開展重點招商項目攻堅。針對影視后期制作、康養旅游等產業鏈條薄弱環節,完善招商目錄,主動引資補鏈。推動恒大水世界、方特二期、西班牙福賽酒店、蓮花山華僑城、中科院康養基地項目項目上半年開工建設;華道、天空之橙、中荷時尚產業中心、國夢文創等項目年內開展項目運營;東慶童話、三五集團、蜈支洲島、世博園VTP、亞特蘭蒂斯酒店、溫泉小鎮、國際帆船中心等項目年內完成選址落地;協調推進瑞士交通博物館項目和嶗山道宮項目。
7.開展城市綜合營銷攻堅。策劃實施《青島文化旅游振興營銷工程》,開展系列營銷活動。整合游覽、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等要素,推出10大系列旅游主題產品、100個時尚打卡地;與美團點評、攜程等OTA平臺合作,開展文化旅游產品主題營銷;打造“時尚青島”文旅品牌VI系統,設計推出青島文創IP;通過央視等各類宣傳渠道,用好微信、微博、抖音等平臺,加強城市形象宣傳,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擴大市場占有率。
8.開展文創產業發展攻堅。啟動“十四五”有關規劃編制。推進文化和旅游業新舊動能轉換,壯大文化和旅游產業集群,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加快膠東經濟圈文旅產業一體化發展。加快5G高新視頻園區、青島國家數字出版產業基地、青島藍茂傳媒文化創意產業園、半島傳媒5G實驗室建設,推進網紅經濟科研創新文化產業園落地,創建省級短視頻生產基地;新增影視及相關企業300家以上。指導創建國家級、省級、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與金融機構開展合作,開展文旅企業與金融機構融資對接活動。推動市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印發《青島市音樂酒吧扶持管理辦法》,新增音樂酒吧街1-2條。推動一批文化場館、旅游景區在夏季夜間開放,探索推出24小時電影院。
9.開展繁榮旅游新業態攻堅。出臺政策支持本地企業投資購買郵輪。推動區市建設婚拍服務驛站不少于3處,支持辦好婚戀文化周,打造“愛情島·愛青島”婚慶旅游品牌。加快即墨溫泉、藏馬山旅游度假區、玫瑰小鎮等康養旅游項目發展,創建一批省級中醫藥健康旅游基地。開發紅色旅游線路,爭取萊西馬連莊鎮膠東行署舊址列入國家第三批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打造特色突出、類型豐富、面向全國研學旅游市場的產品體系,新打造研學旅游示范基地10處。推動明月海藻、華東葡萄酒莊園2處基地創建省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引導青島港、動車小鎮、國棉六廠等開發工業旅游。開展村莊景區化培育,按照3A級景區核心指標提升改造鄉村旅游特色村不少于20個;創建省級精品文旅小鎮、精品旅游特色村6個以上。支持東方影都開發影視工業游、影視揭秘游、影視研學等產品,推動藏馬山外景地旅游設施建設。
10.開展打造文旅節會品牌攻堅。以平臺思維辦好世界遺產文化旅游大會暨世界遺產文化旅游博覽會、青島國際藝術節、第八屆青島國際郵輪峰會、國際華語編劇節。會同有關單位打造提升青島國際啤酒節、青島國際海洋節、青島蘿卜元宵糖球會等傳統節會品牌,培育“海洋童玩節”、“海洋天堂”文化旅游節等文旅節會品牌。做好與米蘭國際時裝周對接工作。支持西海岸新區申辦世界5G高新視頻大會。
11.開展服務企業攻堅。建立聯系企業制度,健全企業訴求收集機制、惠企政策兌現機制。以市政府名義出臺《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文化和旅游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促進影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關于加快住宿業發展的意見》,新納統住宿企業20家以上。推進“放管服”,取消《接收衛星傳送境內(外)電視節目許可證》年審。打造青島文旅公共服務平臺,推進智慧文旅體系建設,為政府提供大數據分析、科學決策、監督監管、信息發布等服務,為企業和游客提供在線交互交易、品鑒學習、生活便利等一站式文旅服務。
12.開展上合示范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落地攻堅。推動俄羅斯雅鉆(青島)文化旅游交流中心年內投入運營,打造集俄羅斯文化交流、科技、美術、餐飲服務、辦公、超市、酒店等要素于一體的深度體驗項目。探索開展進口影視專業設備保稅租賃、影視后期保稅制作、影視文化產品版權交易及出口退稅等業務,簡化相關環節,節約影視制作成本。推進簡化文物及文化藝術品在綜合保稅區與境外之間進出審批及監管手續,促進文物及文化藝術品保稅存儲、展示。支持上合示范區規劃展覽館打造精品旅游項目。大力招引外資旅行社。支持青島大學建設上合示范區國際文化交流中心。
四、健全完善公共服務體系
13.健全公共文旅設施。實施市博物館改擴建工程;加快市圖書館新館選址;提升市美術館規模、功能。以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為契機,督導各區市新建、改擴建一批公共文化設施,評選命名一批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示范點。創新網紅+街區+物業+居民生活+線上線下聯動的文化服務新模式,試點打造一批“薈文化·悅生活”小區文化集市。培育“青圖驛站”服務品牌,優化“文化云”數字服務平臺。推進青島市文化旅游商品交易中心建設。新建改建旅游廁所120座。接收境外衛星電視酒店總數達到60家。開展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務機構功能融合試點,在符合條件的景區、旅游服務中心設立閱讀服務站,在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文化場所增加旅游宣傳點。
14.豐富群眾文化活動。深入開展青島市民文化藝術節、第二屆譚盾青島音樂周、“歡樂青島”廣場周周演、“青島夜色美”街頭文化藝術匯、“海燕獎”群眾原創文藝作品大賽、“遇見青島”微視頻大賽、青島市美術書法攝影“十佳”大賽等文化活動。推進“戲曲進鄉村”“一村一年一場戲”文化惠民工程,送戲下鄉5000場以上。開展鄉村春晚、鄉村文化藝術節、農民讀書節等農村專題文化活動。
15.加強文藝精品創作。圍繞建黨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等重要節點,組織全市藝術院團創作一批“接地氣、揚正氣、聚人氣”的藝術精品。推動重點文藝作品向文旅產品轉化升級。加強與駐青高校合作,利用其文化藝術資源,開發創作具有青島特色的文化藝術作品。
16.深化全民閱讀。制定《2020年青島市全民閱讀工作實施方案》,全年開展閱讀活動不少于300項。舉辦2020“書香青島”優秀圖書惠民展,開展2020年最美書店評選。新建社區書屋20處、智慧書亭100處、朗讀亭30處。優化市圖書館“青圖U書”快借服務,提高借閱便利性。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鄉村閱讀活動,補充更新農家書屋出版物,評選一批農家書屋示范點。
17.加大文旅惠民力度。深化文化惠民消費促進活動,力爭直接實現經濟效益達到財政資金額的10倍以上。實施旅游惠民活動,通過銀聯、美團、攜程等平臺發放旅游消費電子券,拉動旅游消費15倍以上。支持攜程等OTA平臺推出“暢游青島”一票通。推進4k超高清電視頻道建設。做好青島交響樂團系列音樂會、青島演藝集團文化惠民院線、青島大劇院演出等文藝演出。完成文旅系統東西部扶貧協作和扶貧攻堅工作。
18.深化對外文化旅游交流。辦好2020年“東亞文化之都”系列活動。用好“電影之都”品牌,加強對外影視交流合作。借助境外中國文化中心、旅游辦事處等資源,做好青島文旅宣傳推介。利用青啤集團在“一帶一路”國家舉辦國際啤酒節之機,做好重點客源市場文旅推介交流。申請承辦2021中法文化旅游年活動。
五、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傳承發展力度
19.加強文物保護。推動出臺《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實施方案》《關于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實施意見》。加大革命文物保護力度,公布青島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做好青即戰役舊址歷史遺存調查保護,組織萊西膠東行署舊址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做好瑯琊臺遺址考古發掘、金口港遺址考古勘探工作,實施齊長城相關區段搶救性修繕工程,有序推進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加快老城區申遺,編制《青島老城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文本》;爭取加入海上絲綢之路申遺聯盟。配合國家文物局開展膠州灣水下考古調查,協助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水下考古培訓班。
20.持續打造博物館之城。推進中國海軍博物館、青島貝殼博物館新館建設,新增注冊博物館5家以上,鄉村記憶博物館1-2家。開展博物館研學旅游示范基地創建,推出博物館精品旅游線路。做好全市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開展非國有博物館登記檢查,規范非國有博物館登記備案。制定博物館免費開放績效考評辦法,推進博物館理事會制度建設,實施博物館法人治理結構改革。深化博物館“五進”,承辦5.18國際博物館日山東主會場活動。
21.推進非遺保護和傳承。修訂《關于加強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非遺項目和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組織第六批市級非遺項目評審認定和第五批省級項目推薦,開展“非遺月”“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及非遺“進景區、進校園、進商場”系列活動,舉辦青島非遺展和非遺大集,以非遺促進文化惠民消費和旅游業發展。
六、加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
22.加強法治建設。履行主要負責人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推進文化旅游領域立法研究,完成《青島市文物保護條例》立法調研。規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和重大行政執法行為,開展文化旅游領域法治宣傳教育。
23.推進流程再造。針對重大決策事項、重大招商項目,建立頂格協調推進機制。對重大活動、重大攻堅難題,實行項目制管理。規范表彰命名和資金獎補流程。完善辦公秩序、人事、財務、安全、合同、行政應訴等規章制度。
24.加強行業管理。強化對廣播影視、網絡視聽、新聞出版、印刷發行領域監管,開展網上書店、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娛樂場所、營業性演出、社會藝術水平考級行業整治。實施旅游管理提升行動,開展一日游、海上旅游、超范圍經營、導游服務質量專項整治;組建文明旅游志愿者隊伍,組織文明旅游進景區、進校園、進社區活動;開展導游名師大講堂活動,提升導游隊伍專業化水平;整頓旅游咨詢中心,建立考核退出機制;理順度假區管理體制,開展省級旅游度假測評考核。
25.加大執法力度。理順文化和旅游執法體系,優化旅游投訴處理流程,查處一批文化旅游領域典型案件。通過開展技能比武、案卷評查、以案施訓、執法能手評選等活動,培養選樹一批辦案能手和崗位標兵。深化“凈網”“護苗”“秋風”等“掃黃打非”專項行動,查辦一批大案要案。
26.加強意識形態工作。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意識形態分析把控,強化文化和旅游領域意識形態陣地管理。建立報刊、連續性內部資料審讀和質量評估機制,完善圖書、期刊印刷委托書和承接境外包裝裝潢印刷品的備案制度。做好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傳輸保障,實現對市、區(市)兩級廣播電視節目內容監測全覆蓋。
27.嚴守安全底線。開展安全評估,宏觀掌控安全風險源、安全風險現狀。建立《青島市文化旅游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平臺》,壓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總結疫情防控應急處置經驗,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