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全市退役軍人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有關文件和全國、省、市退役軍人工作會議要求,堅持以退役軍人為中心,緊貼新時代全面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現實需求,進一步健全完善組織管理體系、工作運行體系、政策制度體系“三個體系”,突出重點工作的攻堅落實,全力維護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努力開創全市退役軍人工作新局面。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1.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建立健全宗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理論學習教育等常態化機制,完善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不斷強化學習效果,持續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2.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退役軍人工作重要論述,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退役軍人工作決策部署,扎實貫徹省、市有關任務要求,努力推動退役軍人事務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3.充分發揮“兩個小組”作用。及時協調召開市委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和市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小組成員單位聯席會議、聯絡員會議。健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重大決策督促檢查、重點任務分解落實制度,完善信息定期報送和通報制度,充分發揮聯絡協調作用,有力推動重大決策和重點工作落實。
4.強化政治文化建設。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每季度開展“述理論、述政策、述典型”活動。開展模范機關建設。
二、深化服務保障體系建設
5.完善四級服務體系建設。圍繞“五有全覆蓋”目標,全面落實“兩中心兩站”建設。推進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標準化和軍休服務管理標準化建設。
6.不斷提高服務水平。進一步優化完善“四項服務”制度,探索幫辦代辦制度,引入社會監督機制。探索建立服務機構和服務標兵星級標準評價體系。全面準確完成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信息采集工作。
7.積極發動社會力量。探索組建志愿服務隊,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多元參與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成立退役軍人關愛基金。
三、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和權益維護
8.強化崇尚英雄的價值導向。繼續開展“感懷先烈、崇尚英雄”主題活動,組織新婚夫婦向革命烈士獻花,并推動活動在全市基層廣泛開展。
9.加強退役軍人聯絡服務。研究出臺聯系退役軍人制度,做好溝通聯系、感情聯絡、心理疏導等工作,實現全市退役軍人事務系統“人人聯系退役軍人、退役軍人人人有人聯系”。
四、提高移交安置質量
10.高質量完成退役軍人移交安置任務。深入推進“四公開一監督”的“陽光安置”機制建設,完成計劃分配軍轉干部、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年度安置任務,對安置不到位、拒收或變相拒收的單位和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經濟處罰和責任追究。完成駐青部隊行政事業編隨軍家屬定向安置工作。
11.建立計劃分配軍轉干部任職輔導員制度。推廣軍轉干部輔導員制度,從接收單位中層以上優秀領導干部中選聘輔導員,幫助軍轉干部快速適應新環境。
12.積極穩妥推進部分退役士兵保險接續工作。加強對各區市工作的指導和督查力度,確保按期完成保險接續工作任務。
五、大力扶持就業創業
13.完善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圍繞推動退役軍人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新時代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1+10”工作機制。
14.加強教育培訓。調整規范自主就業退役士兵教育培訓管理職能。開展退役軍人就業直通車、創業實訓營等示范性培訓班。統籌推進退役軍人全員適應性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學歷教育和網絡在線教育培訓。加強就業創業導師團隊建設,發揮好“傳幫帶”作用。
15.開展精準就業行動。研究措施,推動“零就業”退役軍人家庭實現動態清零。制定辦法,加強和規范退役士兵專項公益性崗位管理。
16.搭建就業創業平臺。組建完善教育培訓聯盟、孵化基地聯盟、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專家委員會等社會組織。將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孵化基地延伸到街道(社區),形成市、區(市)、街道(社區)三級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孵化基地服務體系。
17.加大就業創業扶持力度。推進就業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培樹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典型。
18.創新活動形式載體。舉辦首屆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同期舉辦“軍創企業家大會暨高端論壇”“退役軍人創業成果展”“退役軍人創業項目簽約儀式”等系列活動。
19.發揮好自主擇業軍轉干部作用。選派優秀自主擇業軍轉干部赴甘肅隴南、貴州安順開展智力扶貧志愿服務工作,參與鄉村振興有關工作。
六、推進軍休工作規范化建設
20.完善軍休干部服務管理制度。制定出臺《青島市軍隊離休退休干部走訪慰問管理規范》《青島市軍隊離休退休干部參加重大節慶活動服務管理規范》等制度規范。
21.打造“軍休老兵食堂”。建立完善軍休老兵食堂服務保障機制。
22.打造“軍休醫養社區”。嚴格落實醫療待遇,進一步保障軍休干部便捷就醫。
23.打造“老兵書屋”。在具備條件的軍休中心和軍休干部活動中心打造“老兵書屋”。
24.打造軍休干部活動樣板工程。完善服務保障平臺建設,成立市退役軍人書畫院、藝術團和宣講團等文體活動團隊。
25.加強軍休干部典型宣傳。搶救性挖掘離休干部英模和戰斗英雄事跡,開展系列宣傳工作。
七、提高優待撫恤水平
26.開展優撫“關愛工程”。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愛心獻功臣”、與重點優撫對象結對幫扶等活動。
27.建立“兩結合”輪流休養方式。建立市級休養與區(市)休養相結合、優撫對象醫療服務機構與社會化養老機構相結合的輪流休養方式。
28.規范社會化養老機制。建立健全社會養老機構和居家養老機構資質審查審核、監督檢查機制,出臺全市“光榮間”設置和居家養老工作標準。
29.創新烈士祭掃工作。開展烈士紀念日祭掃烈士活動。編纂全市烈士名錄,多渠道宣傳英烈事跡。
30.完善榮譽激勵機制。繼續做好為入伍新兵、烈士遺屬等家庭懸掛光榮牌工作。
八、大力推進雙擁共建
31.開展國防雙擁宣傳教育活動。在全國、全省廣泛推廣“最佳海灣筑軍港,最美地塊建營房,優秀兒女穿軍裝,全方位保障獻國防,助力強軍永遠在路上”新時代雙擁青島精神。在青島主流媒體繼續開設“雙擁在島城”宣傳專欄。
32.推進擁軍服務保障工作。落實軍地互提需求、互辦實事的“雙清單”制。做好2020年度軍地聯席辦公會議確定辦理事項的督導工作。
33.做好軍人家庭優待幫扶工作。出臺現役軍人家庭臨時困難援助幫扶辦法。
34.開展文化擁軍活動。為駐青基層部隊配備智能擁軍書柜。
35.健全尊崇褒揚制度。完善為立功受獎現役軍人家庭“慶送喜報”制度,在全市廣泛舉行退役軍人回鄉歡迎儀式、參軍入伍新兵歡送儀式。大力弘揚“一人當兵,全家光榮”的優良傳統。
36.選樹先進典型。繼續組織開展“最美退役軍人”等各類先進典型評選宣傳活動。深入挖掘李滄區老兵紅色宣講團、城陽區“魚水紅盟”等一批基層雙擁工作典型,并在各類媒體宣傳。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