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市民營經濟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精神和省、市工作部署,以創建全國環境最優的民營經濟示范城市為抓手,持續推進壯大民營經濟攻勢,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牢固樹立市場化、法治化意識,強化平臺思維和生態思維,著力優環境、提信心,送政策、強服務,建生態、促發展,搭平臺、解難題,全面推動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一、快速反應,抗擊疫情,共克時艱
1.迅速建立指揮體系。建立健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調度體系,發布《致全市廣大民營和中小企業家的一封信》。
2.及時出臺支持政策。研究出臺《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保經營穩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做好政策宣傳和解讀,引導民營和中小企業積極運用穩定職工隊伍、減輕企業負擔、加大金融支持、完善政策執行等措施。
3.強化政策執行落實。編印《青島市民營和中小企業疫情防控政策指導手冊》,幫助企業及時掌握政策,研究出臺金融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建立總規模30億的防疫物資生產專項應急貸款和中小企業轉貸款,構筑中小企業信貸新模式。創新宣傳教育方式,采取線上直播方式為廣大民營和中小企業解讀政策,幫助企業了解政策、使用政策、兌現政策。
4.全力支持復工復產。編制《青島市民營和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指導手冊(試行)》,開通青島市企業應對疫情復工復產幫扶咨詢服務平臺,以專精特新、隱形冠軍、瞪羚和獨角獸企業為重點,建立重點企業“一對一”包聯責任制,搭建“青島好房東”平臺,引導各類載體為中小企業減免房租。
二、健全體系,理順機制,提高效能
5.牽頭組織壯大民營經濟攻勢。加強統籌調度和推進,創新運行機制,提高各參戰部門信息反饋速度,推動實行頂格協調機制,提升攻勢推進協同性。
6.全力推進民營企業改革攻堅行動。落實省委“重點工作攻堅年”要求,研究制定我市《民營企業改革攻堅行動方案》,全力推進民營企業改革攻堅行動。
7.認真貫徹實施《中小企業促進法》。推動出臺《青島市促進民營和中小企業發展辦法》及《關于支持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牽頭出臺《關于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若干措施》,精準支持民營企業轉型升級、改革發展。
8.編制“十四五”專項規劃。啟動編制《青島市“十四五”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規劃》,制定切實可行的落實措施并組織推進。
9.健全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運行監測機制。健全完善全市民營經濟運行監測體系,探索中小企業統計監測制度。持續研究、挖掘、收集市場主體、稅收、就業、投資、進出口等指標數據,定期分析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運行特點,把握運行趨勢,為科學決策提供全面參考。
三、搭建平臺,激發活力,促進發展
10.建好“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運營好“青島市企業服務平臺”“青島市企業政策服務平臺”“青島市企業大數據平臺”等公共服務平臺,啟動建設“青島政策通”二期平臺。按照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抓好“青島政策通”平臺運行推動惠民惠企政策精準高效落實的通知》要求,進一步抓好 “青島政策通”平臺運行,推動惠民惠企政策精準高效落實。建立“青島陽光資金”產業扶持政策公共服務平臺,探索成立中小企業公共服務機構聯盟。
11.做實“企業創意”平臺。定期舉辦“民營經濟創意會”,出臺《青島市推進民營企業創意創新工作實施方案》,建立市級層面的企業創意協調落實推進機制。
12.深化“雙灣計劃”平臺。持續推進“雙灣計劃”,常態化組織企業、投融資機構、專業服務機構進行互訪、互學和對接服務。探索在深圳設立青島民營中小企業駐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中心。
13.建設“國家戰略”平臺。圍繞上合示范區建設,爭取國家工信部支持建設“一帶一路”(青島)中小企業合作區,積極對接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東亞海洋合作平臺及東盟“10+3”、中葡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歐亞經濟聯盟及中東歐“16+1”等國際合作機制,探索在德國、以色列、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設立“青島中小企業中心”。
14.搭好用足“雙招雙引”平臺。加大民營經濟雙招雙引工作力度,建立健全民營經濟招商引資工作平臺,完善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工作體系,開展民營企業招商走訪精準對接活動,聯合區市進行靶向招商、科學招商、協同招商和高效招商。2020年,全市力爭引進民營500強、行業百強、地方百強企業投資項目50個以上,引進總投資過億元“十強”產業項目150個以上、獨角獸企業投資項目6個以上,組織搭建招商引資活動平臺3個以上。
四、圍繞四新,分類培育,做強做大
15.抓好龍頭。以企業上市、營收升級、入圍強榜為重點,積極培育年營業收入沖擊1000億、800億、500億、300億、200億目標的龍頭民營企業,全力支持其進入山東省民營企業1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行列。
16.培育新銳。發布《青島市培育瞪羚獨角獸企業行動計劃(2020-2024年)》,實施《青島市專精特新和隱形冠軍中小企業培育行動計劃》和《青島市培育和獎勵隱形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實施方案》,推動我市優勢高成長企業培育發展。2020年,培育認定專精特新企業1000家以上,培育評選制造業中小企業“隱形冠軍”15-20家,力爭新增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5家、省瞪羚企業15-20家、省獨角獸企業2家。
17.推動實施中小企業賦能專項行動。充分發揮海爾卡奧斯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優勢,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賦能助力中小企業發展。開展“我為企業找訂單”活動,利用其資源優勢和賦能功能,幫助中小企業獲取訂單和解決方案,實現保經營穩增長和轉型升級。
18.融通發展。持續推進中小企業平臺基地等載體建設,年內新認定一批市級小微企業雙創基地(小企業產業園)和市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爭創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2家和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2家。
五、精準施策,解決難題,優化環境
19.融資促進。探索設立民營企業紓困專項資金,建立完善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出臺“政銀擔”貸款業務實施辦法,對貸款提供擔保的擔保公司給予補貼,對銀行按其新增小微企業貸款量給予補助。開展小微企業資本市場知識宣講活動,全年組織開展6期培訓活動,線上線下培訓民營和中小微企業不少于10000家次。
20.創新支持。繼續實施好小微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申報,繼續推進“借力揚帆”行動,整合優化技術志愿者專家隊伍,全年組織開展技術志愿者服務活動5次以上。
21.辦好大賽。精心組織“市長杯”中小企業創新大賽,積極選拔企業參加中國創客大賽,開展“明日之星”企業評選活動,全力培養一批高成長企業后備資源。年內,培育儲備行業50強企業、高成長企業和明日之星企業100家。
22.市場開拓。辦好2020年青島市中小企業國際采購及合作洽談會,聚焦加強與德國中小企業開展技術合作,與北歐、以色列等具備創新資源優勢的國家開展合作。組織我市中小企業參加“中博會”“技展會”等展會,幫助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特別是“一帶一路”國際市場。
23.加強宣傳。大力弘揚青島民營企業家精神,廣泛宣傳我市支持民營和中小企業發展的創新思路、工作亮點和明顯成效,以及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民營和中小企業代表。
24.建好隊伍。加快建立健全民營企業家培養體系,探索成立民營企業家大學,強化培養民營企業家精神。
25.強化維權。做好民營企業“市委書記信箱”運行、辦理、通報相關工作,并監測“12345”民營企業服務熱線運行情況。嚴格按照國務院減負辦,省、市清欠工作要求,建立完善長效工作推進機制,依法維護民營和中小企業合法權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