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以及2018年度青島市政府各部門和各區、市政府的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編制。
本報告由概述、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舉報和行政復議及行政訴訟情況、工作人員情況、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重點工作、附表共7個部分組成。本年度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本年度報告的電子版可在青島政務網(www.999gcw.com)下載。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青島市政府信息公開辦公室聯系(地址:青島市市南區香港中路11號,郵編:266071,電話:0532-85912121,傳真:0532-85913182,電子郵箱:zfxxgkb@qd.shandong.cn)。
一、概述
2018年,青島市各級行政機關和有關單位認真貫徹《條例》和國家、省政務公開規定,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強化組織領導,嚴格落實責任分工,擴展了政務公開工作的深度和廣度,政務公開工作取得新進展。在中國軟件評測中心舉辦的第十七屆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中,青島政務網在330多個地級(含副省級)城市中第10次位列第一。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2018年,全市新增主動公開政府信息449248條。其中,市級機關224438條,占總量的49.9%;各區(市)政府224810條,占總量的50.1%。《條例》頒布實施以來,累計主動公開政府信息2841340條。
(一)圍繞重大部署推進公開
一是圍繞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公開。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城市總體規劃、生態保護、安全生產、全域旅游規劃、市區農貿市場規劃、景點門票價格改革等重大行政決策事項,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決策方案擬定部門在決策前向社會公布決策草案、決策依據,通過政府網站、新聞媒體,以及聽證座談、調查研究、咨詢協商、媒體溝通等方式,廣泛聽取公眾意見。加強相關政策措施、執行情況和工作成效的解讀工作。對現行支持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進行了梳理更新,匯總形成15類221項政策,編印《現行支持企業發展政策匯編(2018)》。
二是圍繞精準脫貧推進公開。印發了《青島市完善扶貧資金項目公告公示制度實施細則》,對資金項目計劃安排及資金使用公開進行了詳細規定;加大專項扶貧資金分配公開力度,2016年以來安排的市級以上專項扶貧資金全部進行了公開,各區市對2018年區市資金分配使用情況也進行了公開;印發青島市“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做好項目庫及項目實施情況公開,黃島區、即墨區和三市對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和2018年度縣級扶貧項目計劃、完成情況及幫扶責任人結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情況進行了公告。鎮、村級和項目實施單位在鎮(街道)政府、村委會或項目實施地等利用固定的信息公開欄等進行公告公示。
三是圍繞污染防治推進公開。發布《2017年青島市環境狀況公報》、《青島市2017年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信息的公告》等,全面公開年度生態環境狀況,并加強空氣、水、土壤環境質量和生態保護方面的信息公開。公開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廢氣、廢水自動監控情況,公開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結果,公開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未展開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的原因等。公開全市386家重點排污單位名錄,建立重點排污單位環境信息公開平臺。開設中央環保督察專欄、山東省環保督察專欄和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專欄,公開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反饋問題整改銷號情況、轉辦涉及青島市的三十二批群眾信訪舉報件情況、邊督邊改公開情況。印發了建設項目環評審批信息公開規定,建設項目環評審批、驗收從受理、審查、到決定每一個環節均進行公示。
四是聚焦“放管服”改革做好公開。做好權責清單調整公開,公布了2018年一至四批市級行政權力事項調整目錄。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建立了從抽查過程到檢查結果的全過程公開模式,事項、標準、程序、對象、結果全程公開,“雙隨機”抽查結果通過全市統一的“雙隨機一公開”平臺進行公開,并全部納入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制定政府數據開放清單,開放公共數據集2338個;公開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44292條,公示行政處罰案件6300余件,實現全市行政處罰裁量權信息和處罰結果信息一站式公開和查詢。依托財政部PPP綜合信息平臺,實時更新所有入庫項目全生命周期信息,涵蓋了項目實施方案、物有所值評價報告、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報告、采購文件、PPP項目合同等重要文件資料,保障了項目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準確性。
(二)圍繞法治政府建設推進公開
推進政府會議公開,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29次,邀請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列席會議2次,會議結果均以媒體報道形式進行了公開。推進決策、執行、結果信息“鏈條式”公開,政府工作報告公開后,各部門責任分解和執行落實情況每季度公開;市辦重點實事項目公開后,進展完成情況每月公開;政府部門年初工作打算、半年工作進展、年終計劃完成情況,全部按統一規范和標準集中公開。涉及審計報告、安全生產事故調查報告、提案建議辦理結果等市民關注的重要信息都及時公開。做好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工作,2018年,公開人大代表建議辦理結果399條,公開政協提案辦理結果700件。聯合市政府法制辦、青島市廣播電視臺制作播出“法治政府面對面·政務公開篇”專題節目,宣傳我市政務公開工作在推動法治政府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三)圍繞重點領域推進公開
一是推進財政預決算信息公開。2018年市級財政預算、2018年市級“三公”經費預算和2017年市級財政決算、2017年市級“三公”經費決算已通過青島政務網面向社會公開。除涉密部門和單位外,118個市直部門已公開本部門及其所屬單位的2018年部門預算和2017年決算。繼續推進專項資金(項目支出)預算和執行信息公開,市級所有通過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安排的專項資金,其預算安排和具體執行情況,按照“事權管理部門-專項資金名稱-預算安排規模-項目承擔單位-資金分配數額”的鏈條在青島政務網向社會公開,并實行每日自動更新,社會公眾可進行實時查詢。全市財政收支情況按月進行公開,并詳細列明了財政收支明細數據以及增減變化。青島市政府債務余額限額情況和政府債務期限、用途等情況也按規定進行了信息披露。
二是推進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領域信息公開。將政府審批或核準的涉及社會民生、城市基礎設施等領域投資過1億元的建設項目,或投資過10億元的涉及重大生產力布局和重要資源開發配置的項目納入重點公開范圍。重大建設項目立項、可研、設計、概算及推進情況進行全過程公開。集中發布重大建設項目批準、服務和招投標、土地征收、重大設計變更、施工、質量安全監督、竣工等信息228條。
三是推進公共資源配置領域信息公開。積極推進青島市公共資源交易電子平臺建設,交易過程中所需要的法人信息、從業人員信息、企業資質業績、信用考核情況等全部提前公示。繼續推行中標候選人業績公示制度,接受同行業競爭者相互監督和社會各界廣泛監督。全面公開公共資源交易公告、資格審查結果公示、預中標公示、中標公告等信息,做到應公開的全公開,公開內容包含項目基本信息、投標企業資格、項目負責人資格、同類業績要求、中標單位、人員配置、中標價格、工期、業績及得分情況等,實現公共資源配置全流程公開和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行政處罰項目、“雙隨機”抽查項目和抽查結果全部公開。
四是推進社會救助領域信息公開。加大社會救助領域信息公開力度,公布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政策、保障標準、辦理流程。按月在網上公示城鄉低保信息、城鄉特困人員信息、醫療和臨時救助信息,接受群眾監督。嚴格落實低保及各項分類保障政策嚴格落實低保審核審批制度,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加大社會救助與脫貧攻堅的有效銜接,定期將救助數據與扶貧數據進行輪巡比對,實時掌握動態變化數據。做好災害事故救援信息公開,及時發布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與救援等相關信息,推動做好捐贈款物的對象、數額和災后重建工作進展等信息公開工作。
五是推進義務教育招生入學信息公開。招生工作開始前,及時發布了《關于做好2018年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公開了義務教育學校的招生范圍、招生條件、招生程序等信息,在招生工作結束后及時公開了市屬育才中學和37中學的招生結果。及時解讀發布了適齡兒童延緩入學、休學或自行實施義務教育等特殊需求的相關政策,公開了《青島市教育局對外公開服務咨詢電話表》和《青島市各區市教育(體)局教育科服務電話》,隨時接受社會公眾的咨詢和監督。
六是推進醫療衛生領域信息公開。印發《青島市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提出十八項改善醫療服務重點工作,接受百姓監督。將全市醫療機構的專業、專家門診時間提前公布,接受百姓預約診療。制發《青島市衛生計生系統開展行風建設工作方案》,全市各醫療機構全面落實辦事公開規定,按照“公開是常態、不公開是例外”的要求,扎實推進政務公開、院務公開和辦事公開,將醫院政務服務信息和醫療服務信息及時向服務對象公開,提高公眾知曉率,主動接受服務對象和社會群眾的監督。實施食品抽檢批批公開制度,面向社會及時公開食品抽檢信息。
七是推進住房保障領域信息公開。保障性住房相關的分配政策、分配對象、分配房源、分配程序、分配過程、分配結果等信息通過政府網站和媒體公示。每月發布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整治和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進展。按季度發布全市住房公積金繳存、提取、貸款、財務以及風險狀況等公積金管理運行信息。
八是推進國資國企和安全監管信息公開。推進國有企業信息公開工作。做好國有企業主要財務指標、運行情況、業績考核結果等信息公開工作。主動公開了2016年度薪酬信息披露、2017年度國有企業經營業績審計資金績效評價報告、市直企業負責人變動信息、市直企業名錄等信息。同時,及時更新了數家市直企業名稱、法定代表人、注冊地址、經營范圍、辦公地址、聯系方式、郵政編碼、企業網址、電子郵箱及企業簡介。大力推進生產安全事故的信息公開,提高安全監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內容外,全部主動向社會公開事故調查報告,自覺接受社會監督,進一步提高安全監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四)加強辦事公開提升服務實效
一是推進網上辦事服務公開。不斷創新網上政務服務模式,實現“一窗受理”服務,在民生領域推行“一鏈辦理”,深入推進“一網通辦”。網上審批數量和效率進一步提升,全市網辦數突破765.3萬件。目前,除涉及國家秘密、公共安全等不適合網上辦理的事項外,全市審批服務事項100%可實現“最多跑一次”,62%可實現“零跑腿”。市級行政許可事項網上申報率達到94%,申辦量占全省總數的56%,在全省遙遙領先。推出“二維碼”辦事指南、創新實施證照材料雙向速遞、推行申請材料在線容缺預審,推行政務服務自助辦理,基本實現行政許可事項網上服務全覆蓋。每月及時公開“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進展情況。通過省政務服務網(青島站)公開事項辦事指南,推行審批事項辦事指南要素標準化和動態化管理,實現了市、區(市)、鄉鎮三級4000余項審批服務事項的名稱、法定依據、申請材料、承諾時限等11項核心要素的統一標準。公共資源交易活動全流程網上留痕、可溯可查,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有效預防圍標、串標行為。辦事群眾可以掃碼登錄“青島市公共資源交易微信公眾平臺”,查看交易信息、通知公告、招標公告、答疑文件、中標公示、政策法規等,為交易各方及時準確掌握交易信息提供極大便利。
二是提升實體政務大廳服務能力。推行“一窗受理”政務服務改革,全市各級大廳共設置了綜合受理窗口288個,壓縮辦事窗口551個,全面實現了“一個窗口收件、后臺分類審批”。目前,各級大廳一窗受理業務35.1萬余件,接待辦事群眾35萬余人。有效破解了辦事多頭跑、資料反復交、辦理時限長的難題,實現了集成高效審批。利用“一窗式”改革壓縮的窗口,積極推進社保、公安等服務事項進駐大廳。在原有903項審批及與其相關的服務事項已入駐市大廳的基礎上,社保、就業、車駕管、出入境等186項民生服務事項納入市大廳集中辦理,進一步提升大廳“一站式”服務功能。
三是優化審批辦事服務。按照“一次辦好”的標準,進一步鞏固、完善行政審批標準化工作,實現了市、區(市)行政權力事項的名稱、設定依據、申請材料、辦理流程、時限、網辦深度等要素信息的兩級統一。通過網站端、移動終端對審批服務事項的審批流程信息進行公開和公示,并開通審批進度查詢服務。創新便民利企審批服務方式,建設項目審批效率達到全國領先。進一步精簡施工許可要件,實現招商引資項目落地開工14個工作日完成,社會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施工許可29個工作日完成。企業開辦時限做到全國最短,涉及企業開辦的營業執照、印章刻制、稅務發票、銀行開戶等環節全部入駐各級辦事大廳,實行可以開辦業務“一窗受理、同步辦結”,并且通過全程代辦服務,1個工作日就能辦完全部企業開辦手續。實現線上線下辦事服務信息的同源發布和管理,在擺放傳統紙質辦事指南基礎上,在實體大廳、網上辦事大廳、微信公眾號和等線上線下服務渠道同步推出二維碼辦事指南。
(五)加強政務公開制度化規范化建設
一是統籌部署全市政務公開總體工作。落實上級有關要求,印發《2018年全市政務公開重點工作任務分解落實方案》和《青島市推進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公共資源配置、社會公益事業建設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實施方案》兩個文件,對26項政務公開重點工作和三大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工作進行了責任分解。
二是完善了政府文件公開屬性審查機制,要求各部門代市政府起草的擬不公開的政策性文件,送市政府信息公開辦公室進行公開屬性審查,確保市政府文件應公開盡公開。
三是做好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工作,我市李滄、城陽入選省級試點單位,在財政預決算、重大建設項目、公共資源配置、公共法律服務和公共文化服務五個領域開展標準化規范化試點,努力打通政府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四是健全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制度,組織編制水電氣熱、生態環境、衛生計生、教育、住房保障、公共交通、文化旅游、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等領域的公共企事業單位公開事項目錄,推動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工作。
五是加強政務公開工作監督保障力度。完善工作督查機制,對政務公開、網絡在線問政、網站普查等分別實施季度通報制度。落實了國家和省關于“政務公開考核權重不低于4%”的要求,組織第三方完成對去年全市政務公開工作的評估。市政府辦公廳組織兩期全市政務公開工作專題培訓班,對推動全市政務公開工作隊伍建設和工作創新發揮重要作用。
(六)公開形式
1.互聯網。市政府及政府部門,各區(市)政府均在互聯網上建立了網站或政府信息公開專欄,作為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服務的主渠道。各級政府信息公開目錄、指南、年度報告和相關工作制度均可通過政府網站查閱。手機用戶可通過青島政務網手機網站(http://m.qingdao.gov.cn)查閱政府信息,或通過安裝青島政務網客戶端軟件、關注青島政務網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方式獲取政府信息。
2.新聞發布會。緊緊圍繞群眾關注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策劃發布主題,不斷增強新聞發布的吸引力和親和力。全市通過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平臺召開新聞發布會104場次,解讀政策的新聞發布會占46%。部門主要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39場次。
3.公共查閱點。設在市檔案館的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通過現場查檔、館際聯動查閱、函電網絡查檔等方式開展檔案資料查閱利用服務工作。全年接待查檔利用5465人次,提供檔案原件利用3401卷件、提供數字化副本利用9.8萬頁、提供打印下載2.7 萬余頁,復印檔案資料2.8萬余張。市檔案館繼續加強與山東省檔案館的聯動查檔工作,全年開展聯動查檔20 余次;繼續做好與我市各區市檔案館的聯動查檔工作,全年開展聯動查檔60 余次,為我市利用者查檔實現了“只跑一次腿”,受到利用者好評。全年提供熱線咨詢服務超過8500 人次,開展網上查檔咨詢和預約200 余人次。進一步探索拓展聯動查檔機制,與省內16 地市檔案館完成簽約,建立省內聯動查檔服務工作服務機制和網絡。在青島市圖書館電子閱覽室設立“青島市政府公開信息查閱中心”,設立專架陳列政府公報等相關資料。青島市圖書館網站開設專門欄目,與市政府信息公開網站及國家圖書館“政府信息公開查閱服務平臺”鏈接,提供便利查閱途徑。
4.政府公報。通過《青島市人民政府公報》發布市政府規章和以市政府、市政府辦公廳名義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政府各項行政措施等。《公報》免費向區市政府,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鎮(街道)、村(社區),各類重點企業以及國家圖書館、中國版本圖書館、國內部分重點城市政府贈閱,同時在全市各級公共圖書館、檔案館、政務服務大廳等窗口單位設立閱覽點,方便市民取閱。全年編輯發行24期,贈閱12萬份。
5.“三民”活動和網絡在線問政。堅持聽民意、聚民智,立足惠民生、謀發展,暢通政民互動渠道,著力提升活動實效。12月15日和16日,市政府45個部門通過電視直播向全體市民報告一年工作完成情況,1萬名市民代表在會議現場聽取報告并進行評議,評議成績納入全市綜合考核。征集市民意見建議6106件,全部按期辦復并統一反饋,評選出45條優秀建議向社會公開。
全年組織開展“網絡在線問政”413場次,解答網民提問1.1萬個,媒體報道120篇次。多種途徑加強政府信息傳播,努力做到讓社會公眾“看得到、聽得懂、易獲取、好參與、能監督”。
6.微博微信。市級機關和各區(市)通過微博微信公開政府信息223105條。其中,市政府門戶網站建立微信公眾號,精心選編發布政府重要信息和市民關切信息500余條,公眾號關注人數已達33457余個,單條信息點擊量最多超過6557次。各級各單位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渠道,積極回應網民留言,回應能力不斷提高。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一)申請情況
市級機關和各區(市)政府共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3967件。其中,市級機關受理1805件,各區(市)政府受理2162件。當面申請335件,占受理總量的8.4%;網絡申請2027件,占受理總量的51.1%;信函等其他形式1605件,占受理總量的40.5%。
2018年全市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二)申請處理情況
全年受理的3967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已全部答復。其中,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的423件,占答復總量的10.7%;同意公開1032件,占答復總量的26%;同意部分公開257件,占答復總量的6.5%;不予公開434件,占答復總量的10.9%;非本機關掌握的969件,占答復總量的24.4%;信息不存在、內容不明確等其他情況852件,占答復總量的21.5%。
2018年全市答復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四、舉報、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情況
全市因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發生投訴4件,其中糾錯0件。
全市以信息公開為案由被提起行政復議案件173件。市級機關共26件,其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22件,糾錯2件,其他情形2件;區(市)共147件,其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81件,糾錯48件,其他情形18件。
2018年全市信息公開行政復議情況
全市以信息公開為案由被提起行政訴訟案件147件。市級機關共17件,其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15件,糾錯0件,其他情形2件;區市共130件,其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105件,糾錯11件,其他情形14件。
2018年全市信息公開行政訴訟情況
五、工作人員情況
全市從事政府信息公開的工作人員為1177人,其中專職人員162人,兼職人員1015人。在所有工作人員中,市級機關274人,占23.3%,區(市)和鎮級機關903人,占76.7%。
六、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重點工作
總體上,全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政務公開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取得了積極成效,但與社會公眾的期望相比,與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相比,我市的政務公開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公開理念不到位問題。部分部門和單位對政務公開的功能定位認識不清,沒有從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建設法治政府、保障民主權益的高度來把握。二是關鍵環節公開工作還相對薄弱。對涉及公眾利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電視電話會議等各類會議通過網絡新媒體直播力度需要加強;重大決策督查整改落實情況公開較少;政策解讀方式需要進一步豐富。三是公開的驅動力不足。主動利用政務公開“促規范、促執行、促服務”的實踐不夠多,表現在內容組織方面,還達不到“看得到、聽得懂、能監督”的要求。作為政務公開的主渠道,一些政府網站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內容更新不及時、欄目管理不到位的問題。
2019年,我市政務公開的重點任務:一是解放思想,提高公開意識。認真研究落實國家和省對政務公開工作的要求,積極學習其他城市的先進經驗和做法,不斷開拓創新。要立足群眾需求,堅持問題導向,推動政務公開工作落地,依法依規做好公開工作,確保“公開是常態,不公開是例外”。二是強化標準,提高公開質量。以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為契機,推廣試點經驗,強化標準引領,指導各區、市梳理公開目錄,進一步明確公開的內容、主體、時限、方式,建立公開標準體系。積極發揮政府門戶網站政務公開第一平臺作用,提高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水平。三是加強保障,提高公開實效。完善督查、考核、評估、培訓機制,尤其是發揮好考核評估杠桿作用,促進政務公開工作形成合力,發揮好政務公開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作用,增強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附件: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統計表
青島市人民政府
2019年2月15日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
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統計表
統 計 指 標 |
單位 |
統計數 (本行政區域) |
統計數 (本級政府) |
一、主動公開情況 |
— |
||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數(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相同信息計1條) |
條 |
449248 |
224438 |
其中:主動公開規范性文件數(專指有規范性文件登記號的) |
件 |
303 |
204 |
制發規范性文件總數(專指有規范性文件登記號的) |
件 |
303 |
204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
— |
||
1.政府公報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798 |
240 |
2.政府網站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219515 |
81969 |
3.政務微博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150711 |
95030 |
4.政務微信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72394 |
27824 |
5.其他方式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62290 |
32775 |
二、回應解讀情況 |
— |
||
(一)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數 (不同方式回應同一熱點或輿情計1次) |
次 |
4215 |
1360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回應解讀的情況 |
— |
||
1.參加或舉辦新聞發布會總次數 |
次 |
348 |
136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新聞發布會次數 |
次 |
185 |
30 |
2.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
次 |
772 |
413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
次 |
379 |
34 |
3.政策解讀稿件發布數 |
篇 |
4986 |
3163 |
4.微博微信回應事件數 |
次 |
86365 |
81664 |
5.其他方式回應事件數 |
次 |
10391 |
1092 |
三、依申請公開情況 |
— |
||
(一)收到申請數 |
件 |
3967 |
1805 |
1.當面申請數 |
件 |
335 |
115 |
2.傳真申請數 |
件 |
70 |
62 |
3.網絡申請數 |
件 |
2027 |
1176 |
4.信函申請數 |
件 |
1535 |
452 |
(二)申請辦結數 |
件 |
3967 |
1805 |
1.按時辦結數 |
件 |
3917 |
1789 |
2.延期辦結數 |
件 |
50 |
16 |
(三)申請答復數 |
件 |
3967 |
1805 |
1.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數 |
件 |
423 |
164 |
2.同意公開答復數 |
件 |
1032 |
387 |
3.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 |
件 |
257 |
42 |
4.不同意公開答復數 |
件 |
434 |
217 |
其中:涉及國家秘密 |
件 |
5 |
5 |
涉及商業秘密 |
件 |
4 |
3 |
涉及個人隱私 |
件 |
30 |
3 |
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 |
件 |
3 |
1 |
不是《條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313 |
162 |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79 |
43 |
5.不屬于本行政機關公開數 |
件 |
969 |
611 |
6.申請信息不存在數 |
件 |
658 |
296 |
7.告知作出更改補充數 |
件 |
113 |
42 |
8.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數 |
件 |
81 |
46 |
四、行政復議數量 |
件 |
173 |
26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數 |
件 |
103 |
22 |
(二)被依法糾錯數 |
件 |
50 |
2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20 |
2 |
五、行政訴訟數量 |
件 |
147 |
17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者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數 |
件 |
120 |
15 |
(二)被依法糾錯數 |
件 |
11 |
0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16 |
2 |
六、被舉報投訴數量 |
件 |
4 |
1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數 |
件 |
4 |
1 |
(二)糾錯數 |
件 |
0 |
0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0 |
0 |
七、向圖書館、檔案館等查閱場所報送信息數 |
條 |
19769 |
0 |
(一)紙質文件數 |
條 |
119 |
0 |
(二)電子文件數 |
條 |
19665 |
0 |
八、開通政府信息公開網站(或設立門戶網站信息公開專欄)數 |
個 |
100 |
49 |
(一)市政府部門網站數(市直部門填寫) |
個 |
49 |
49 |
(二)區(市)政府門戶網站數(區、市政府填寫) |
個 |
10 |
|
(三)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網站或專欄(區、市政府填寫) |
個 |
41 |
|
九、政府公報發行量 |
— |
||
(一)公報發行期數 |
期 |
42 |
24 |
(二)公報發行總分數 |
份 |
130128 |
120000 |
十、設置政府信息查閱點數 |
個 |
610 |
78 |
(一)市政府及其部門 |
個 |
78 |
78 |
(二)區市政府及其部門 |
個 |
392 |
|
(三)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
個 |
140 |
|
十一、查閱點接待人數 |
次 |
312679 |
21659 |
(一)市政府及其部門 |
次 |
21659 |
21659 |
(二)區市政府及其部門 |
次 |
244125 |
|
(三)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
次 |
46895 |
|
十二、機構建設和保障經費情況 |
— |
||
(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門機構數 |
個 |
411 |
34 |
(二)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數 |
人 |
1177 |
274 |
1.專職人員數(不包括政府公報及政府網站人員數) |
人 |
162 |
41 |
2.兼職人員數 |
人 |
1015 |
233 |
(四)政府信息公開專項經費(不包括政府公報編輯管理和政府網站建設維護等方面的經費) |
萬元 |
162.95 |
78.34 |
十三、政府信息公開會議和培訓情況 |
— |
||
(一)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或專題會議數 |
次 |
186 |
74 |
(二)舉辦各類培訓班數 |
次 |
142 |
34 |
(三)接受培訓人員數 |
人次 |
25614 |
1561 |
word版下載:青島市人民政府2018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pdf版下載:青島市人民政府2018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