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作為市政府主管全市統計和國民經濟核算工作的職能部門,主要職責是對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開展統計調查,并按照國家統計標準進行國民經濟核算;組織實施如經濟普查、人口普查、農業普查等大型國情國力調查;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開展統計分析研究和統計預警預測工作等。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各項工作部署,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圍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不斷加大統計改革建設力度,努力提升服務水平,較好地發揮了統計“晴雨表、參謀部、信息窗”的作用。
現就一年來開展的主要工作匯報如下。
一、著力強化數據質量管理工作
數據質量是統計工作的生命線。堅持以提高數據質量為中心,強化措施,突出抓了三方面工作。
首先,打牢基礎。一是加強基層統計站建設。全市171個鄉鎮(街辦)均成立了實體型或聯合型統計站(所),其中實體型統計站超過70%并達到規范化建設標準。二是加大基層統計人員培訓力度。采用以會代訓、專題培訓等形式,對基層統計站、重點企業以及社區統計人員和統計負責人開展統計業務、統計法律法規、計算機知識等培訓,全面提升統計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共組織各類培訓20余批,培訓人員近2000人次。三是積極推行統計數據聯網直報。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限額以上貿易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等基本實現網絡直接報送,有效地減少了報送過程中中間環節的影響。同時,積極為基層統計工作提供支持保障。建設開通了覆蓋全部鄉鎮(街辦)的青島統計基層網,為所有統計站統一配發了計算機等辦公設備。通過以上措施,進一步打牢了統計基礎,保證了源頭統計數據的可靠性。
其次,推進依法統計,營造良好的統計工作秩序。今年,通過集中執法與分散執法、定期執法與日常執法相結合的方式,對全市1200余家企事業單位開展了統計執法檢查,對一些統計違法行為進行了查處。加大統計法制宣傳力度,在全市開展了《統計法》進社區活動,收到良好效果。
第三,嚴格審核評估。認真執行統計數據“下管一級”,建立完善了區市GDP數據聯審、能源數據聯審等制度,實行了投資項目信息抄送制度。進一步加強反映數據協調性指標的評估審核,增強數據間的匹配度,主要統計指標的全面性和科學性明顯增強。今年以來的各類月度、季度近500種統計報表沒有出現任何趨勢性、技術性差錯,主要統計指標均一次性通過省統計局審核認定。
二、不斷優化統計服務工作
服務是統計工作的第一要務。為適應新形勢要求,從創新服務手段、提高服務實效性入手,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圍繞經濟發展重點,搞好統計服務。為積極應對金融危機沖擊,準確及時地反映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打破常規,采取多種措施,加強統計跟蹤監測和分析預警工作。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運行情況實施“月初統計、月中預計、月底摸底”,增加了調查頻率,在以往只進行同比測算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環比測算;對產值前100名的重點企業建立了電話詢訪制度。強化統計分析研究和決策咨詢職能,積極開展調研分析,認真做好數字背后的文章。今年以來,已撰寫各類統計分析材料380余篇。
二是針對社會公眾需求,強化統計服務。今年,通過新聞發布會先后5次向社會通報了年度、季度全市經濟社會運行情況。完成青島統計信息網改版工作,定期加載更新的統計數據增加至19項,統計年鑒、統計公報等歷史數據資料也都已上網發布。同時,充分利用熱線電話、電子信箱、在線訪談等方式,為社會各界提供統計咨詢服務,解答市民的疑問。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共接聽咨詢電話3000余次,回復市長信箱、局民意信箱電子郵件近30件,辦理依申請公開事項2件,接待群眾來局查詢資料120多人次,較好地滿足了市民的統計信息需求。
三是圍繞社會民生,開展統計服務。為充分發揮好社情民意調查這個黨和政府與百姓溝通的橋梁作用,新開通了“12340”熱線電話,開展了政府工作滿意度、醫療衛生滿意度、集中供熱滿意度等近30項民意調查。同時,圍繞經濟社會熱點、焦點,組織開展了農民工務工情況、住房新政出臺后市場變化等30余項專項調查,為黨委政府了解社情民情、輔助決策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
全力參與,圓滿完成創城迎檢任務。今年國家啟動了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評選工作,受市文明辦委托,我局抽調業務骨干組成工作組對各區市開展了測評和迎檢考察,并全程配合國家統計局測評組完成在青島的抽檢工作,為青島取得全國省會和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一的佳績做出了積極貢獻。
三、認真組織開展各項重大國情國力調查
組織實施各項周期性普查和大型調查是統計部門的主要職責之一。在完成常規性統計調查工作的同時,重大調查項目進展順利。
圓滿完成第二次經濟普查主體任務。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各級、各部門支持配合和各級普查機構的共同努力下,克服普查單位繁雜、調查對象配合程度低等諸多困難,歷時兩年時間,動用普查人員5萬余人,順利完成普查登記、數據錄入、審核、匯總、上報等任務,目前進入普查資料開發應用階段。
按照國家、省統一部署,全面啟動全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已先期完成外來人口省級試點任務,普查“四落實”工作正在有序推進。組織開展了第二次R&D資源清查、城鄉劃分清查等大型調查。
四、積極推動統計方法制度改革創新
統計方法制度改革是新形勢下提高統計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徑。適應形勢發展要求,方法制度改革取得可喜成果。
為滿足全市服務業發展的需要,在認真開展服務業全行業統計調查的基礎上,研究建立了青島市服務業九大支柱產業和總部經濟統計測算制度,為我市服務業發展規劃的制定提供了必要的基礎數據和分析依據。圍繞“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打造半島藍色經濟區戰略的實施,開展了藍色經濟區統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加大勞動統計電子臺帳推行力度,勞動工資統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建設不斷加強。開展和諧社會指標體系研究,對和諧社會建設進程進行監測評價。實施并完善文化產業統計制度,全面反映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自主開發的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電子采價系統投入應用。價格數據可通過手機直接發送到服務器上進行匯總加工,滿足了市場價格快速調查需要,該系統年底前在全國推廣。低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編制工作不斷完善,為市政府“物價上漲與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居民生活補貼發放聯動機制”的順利運行提供了可靠依據。
五、深入推進政風行風建設
一是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結合新《統計法》和《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的頒布,開展了主題教育活動和統計法律法規學習活動。二是抓好教育培訓。針對統計工作特點,采用委托高校全脫產培訓、開展主題研學活動、專家講座等形式,提高統計干部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三是推進文明創建工作。在保持省級文明機關的基礎上,圍繞爭創全國文明機關的目標,建立完善了統計文明創建工作長效機制,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認識到當前的統計工作仍存在一些有待改進和完善的方面。如,數據采集能力還相對薄弱,統計調查方法和手段還需不斷創新,公共信息服務與社會需求還有一定差距,統計服務水平還需提高,基層統計力量還有待加強等。
針對上述問題和不足,以及這次評議活動市民對統計工作提出的意見建議,我們將重點圍繞提高數據質量、推進統計方法制度適應性改革、提高統計監測預警能力、提高統計服務實效、強化統計基礎建設等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認真加以改進,為推動“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實施,把青島建設成為富強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際城市提供強有力的統計保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