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旅游局根據本局職能分工,對市民意見建議進行了梳理歸納,共歸納為20條。市民提出的意見囊括了旅游資源開發與規劃、旅游行業綜合管理、旅游宣傳促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等四個旅游工作重點方面。關于設旅游公交線路串起青島沿海一線旅游景點、規范旅游市場、辦理景點一卡通,關于規范旅游市場,我市加強各部門聯合執法,關于機場、車站、碼頭等主要口岸設立城市及旅游形象廣告牌等4條被市旅游局吸收到明年和今后的工作打算當中。具體辦理情況如下:
建議1、關于“培植好本土的特色旅游商品銷售服務商”。
辦理情況:多年來,市政府領導對特色旅游商品開發工作十分重視,社會各界也極為關注。前一段時期,各部門做了大量開發,不斷尋求有較大突破,但仍感不盡人意。2009年12月18日—27日,市旅游局組織舉辦了2009’青島市特色旅游紀念品評選展覽活動,全市上下及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和廣泛參與,海爾、青啤、金王、即發等知名品牌企業踴躍參展,參與活動的單位、部門、旅游企業及個人150余個,參展參評旅游紀念品110余種、1600余件,參展企業和紀念品展品數量為我市歷史之最。這次評選活動進一步培育完善了以旅游工藝品、旅游文化紀念品、旅游休閑用品和土特產為主體的旅游紀念品體系。
下一步,市旅游局將組織國內知名旅游專家、學者等各方專業人士召開購物旅游及旅游紀念品開發研討會,探討推進全市購物旅游及旅游紀念品開發的舉措,提出我市近期及長遠開發的規劃和建議;建立特色旅游紀念品街區或旅游紀念品定點銷售網點;每1—2年,組織舉辦全市特色旅游紀念品設計大賽和旅游紀念品評選,評選出一批優秀旅游紀念品作品,推進研發生產。同時,通過電視、報刊、交易會等多種形式,加大青島特色旅游商品的包裝宣傳,擴大產品影響力。
建議2、關于加強八大關風景區旅游功能的建議
辦理情況:關于八大關景區交通、景區亮化和增加景區指示牌的建議非常好。(1)關于在八大關景區內設置觀光電瓶車的問題,經征詢公安等有關部門意見,認為目前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八大關景區是開放景區,景區內道路均為市政道路,且位于我市東西交通主干道的結合部,在目前前海一線交通壓力巨大的情況下,還不適合將八大關景區封閉;二是景區內道路狹窄,無法開辟電瓶車專用道路,電瓶車本身具有啟動慢、速度慢等特點,如果再先行條件下開通電瓶車,必將造成更嚴重的前海一線交通擁堵。因此,目前市內交通狀況下,尚不具備封閉八大關景區、開通電瓶車的條件。從旅游部門的角度,這不失為一個方便游客、環保便捷的好建議,市旅游局將會同有關景區管轄和公安等部門對其可行性繼續加強論證和研究。
(2)關于八大關景區亮化工作,市旅游局會積極和景區管轄和亮化工作管理等有關部門協調,盡快將八大關亮化工作納入全市亮化工作范疇,使八大關的夜色變得更美,有利于增加青島夜晚旅游場所。
(3)關于八大關景區增設有藝術視覺的指示牌工作,市旅游局將積極協調市海濱風景管理處制定設計和實施方案,做到既給游人和行人提供方便,又增強景區的觀賞效果。
建議3、關于提高導游進入門坎和加強培訓問題
辦理情況:(1)關于導游員報名學歷限制問題。正如建議中所言,導游員作為旅游的形象大使,擔負著樹立城市旅游形象的重要使命。有關導游報名考試學歷問題,國家旅游局《導游人員管理條例》規定,“參加導游資格考試人員必須具有高級中學、中等專業學校或者以上學歷”。目前,我市只能執行這一規定,無法做出有違上位法律法規的突破。事實上,我市導游報名人員中,大專以上學歷比例已經很高。以2008年為例,導游資格考試報名3805人,大專以上學歷(含大專在讀)3530人,占92.8%,高中學歷46人,占1.2%,旅游學校和外事學校在校生229人,占6%;錄取1254人,大專以上學歷(含大專在讀)1055人,占84.1%,高中學歷14人,占1.1%,旅游學校和外事學校在校生185人,占14.8%。
(2)關于全市導游員培訓。近年來,圍繞奧運服務要求,我市開展了“迎奧運、上水平、全面提高服務質量”主題創建活動,在導游員培訓方面,邀請了北京、上海,省內泰安、曲阜等地以及市內高校及旅游部門專家,培訓導游人員2萬多人次。奧帆賽前,對導游員進行了應對突發事件專題培訓,導游員隊伍以良好的素質圓滿完成了奧帆賽旅游接待任務,受到廣泛好評。近年來,在全省、全國導游員評比中,18名導游員榮獲“全國模范導游員”、“全國優秀導游員”、“全省模范導游員”、“全省優秀導游員稱號”稱號,展示了我市導游員隊伍的良好形象。
針對大家對導游水平進一步提高的期待,市旅游局會進一步加大培訓和管理力度,通過邀請世界旅游組織,以及德國、英國等國家的專家來青講座等多種措施,切實提高導游整體素質。
建議4、關于做大做強旅游配套產業鏈,率先打造山東半島“藍色旅游區”的建議。
辦理情況:一是關于旅游配套產業總體規劃的問題。今年實施了《青島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有關旅游配套服務和設施規劃是該規劃的主要內容之一,專門編寫“旅游產業要素”章節,對旅游飯店的空間分布和規模結構、旅行社、旅游區點、旅游車船公司、旅游特色餐飲、文化娛樂演藝等內容進行了研究和規劃,規范和指導旅游配套服務和設施的完善和科學發展,指導各區市、各旅游集群、各旅游區完善旅游產業要素,發揮旅游產業的綜合帶動效用。
二是關于“旅游配套產業總體發展方面”的問題。這其中主要包括發展城鄉一體化的旅游大格局問題,以及旅游服務規范化、標準化、規模化的問題。
(1)促進城鄉一體化旅游大格局問題。近幾年來,市旅游局一直著力改變“南熱北冷”的旅游發展不平衡局面,促進城鄉旅游協調發展,構建旅游發展大格局。
首先,推進各周邊區市旅游大項目建設,增強區域旅游競爭力。在今年確定的51個重點旅游項目中,有80%以上的項目在周邊五市三區。比如,嶗山有小麥島開發、啤酒城改造,黃島有海上嘉年華、菩提寺,城陽有寶龍廣場,即墨有港中旅海泉灣,膠州有少海新城,膠南有今典紅樹林,平度有茶山風景區、萊西有姜山濕地等項目,形成了旅游大項目全面開花的態勢。
其次,加快推動各區市創建省級旅游強鎮、特色村。截至目前,全市已有省級旅游強鎮8個、特色村7個,市級旅游強鎮9個、特色村13個。
第三,打造鄉村旅游特色品牌。以嶗山茶文化節、山色峪櫻桃節、大澤山葡萄節、北宅櫻桃節、鶴山柿子節、紅島蛤蜊節、產芝水庫、青島蔬菜科技園等為代表的“茶、花、果、漁、菜”系列鄉村旅游產品,品牌效應進一步增強。紅島蛤蜊節、北宅櫻桃節、沙子口鲅魚美食節等節會活動吸引游客170多萬人次。
第四,整合各區市資源,編制統一的旅游線路,實行統一的產品包裝,組織統一的宣傳推介,形成整體合力,發揮整體帶動效應。
(2)旅游標準化、規范化和規模化問題。近幾年來,旅游行業一直把標準化、規范化作為抓服務質量提升的重要手段,結合迎接奧運會和舉辦奧運會,多年來開展行業“細微化、標準化、個性化”服務活動,旅游行業服務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并受到國際奧委會和來請參賽隊員和官員的一致好評。同時,嚴格按照國家《旅游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標準(GB/T14308—2003)評定和管理星級酒店;并通過年檢這道關口,加強星級飯店的服務質量監督管理,2006――2009年,共取消21家飯店的星級資格,對19家星級飯店予以通報批評,對20家星級飯店予以書面警告。分別占星級飯店總數的12%,11%和12.7%。對于社會旅館、商店等部門的規范管理問題,我們將積極協調和協助商貿管理部門,加大管理力度,提升旅游城市整體形象。
建議5、關于進一步規范青島旅游市場的意見和建議
辦理情況:建議中所反映的旅游旺季部分社會人員在火車站、長途站拉客欺客問題是多年來困擾我市旅游市場秩序的難點問題,對此,市旅游局將按照“加強執法、合理疏導”的思路加以解決:
一是加快地方立法建設,在新修訂的《青島市旅游條例》中增加“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公共場所沿街拉客,從事旅游活動”內容,為治理社會閑雜人員擅自招攬游客提供法律依據。
二是加強旅游綜合執法力度。繼續發揮公安、交通、工商、旅游、城管、物價、衛生等部門聯合執法的優勢,加強對旅游市場上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的執法力度,嚴厲打擊擅自攬客等行為。
三是進一步完善“1+N”旅游散客服務體系。“1”就是建立一個旅游集散中心,作為旅游集散體系的中心平臺;“N”就是分布于青島主城區和各區市的汽車站、船運碼頭、飛機場、重要旅游集散點等分支,共同組成一個客運聯動、信息共享的旅游集散網絡,為來青旅游的散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旅游散客服務。
四是開通旅游觀光巴士。乘坐旅游觀光巴士是目前旅游發達地區所采取的較為普遍的一種旅游活動方式,同時可以引導游客不再參加社會人員所組織的旅游活動中去。目前,市交通委已經制定了旅游觀光巴士運營方案,明年4月份前將開通首條自團島至嶗山大河東停車場的觀光巴士線路。
建議6、關于“高度重視旅游業的發展”的建議
辦理情況:此建議涉及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基礎建設、推動旅游產品多樣化三個問題,其中第二個問題在建議“7”的回答中單獨闡述,不再重復。重點回答一、三兩個問題。
(1)關于加大旅游投入問題,抓住了加快旅游發展的關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在2009年3月31日出臺的《關于促進旅游業發展的意見》(青發[2009]11號)文件的第八條第二款中明確規定加大旅游促銷資金和政策支持。“在青島市設立旅游形象宣傳經費的基礎上,各區市政府要設立旅游宣傳促銷專項經費。按照創建中國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要求,2010年至2012年逐年增加市級旅游宣傳促銷經費。”
目前,各區、市都開始加大旅游專項資金投入,旅游工作力度必定會逐步加大。市旅游局也會將該建議再和市財政局和各區、市進行溝通,研究加大辦理力度。
(2)關于旅游產品多元化和鄉村旅游問題。我市旅游資源豐富,為發展多元化旅游產品提供了條件。近幾年來,市旅游局整合旅游資源,以推進旅游大項目建設為抓手,建成了海底世界、極地海洋世界、濱海步行道、奧帆中心、銀海游艇俱樂部、青啤博物館、青島溫泉度假區、天泰滑雪場、石老人觀光園等一大批旅游大項目,初步形成了以度假為核心的度假、海上、觀光、節會商務、體育健身、文化等六大系列產品。游客來青島已經不再局限為“一點(嶗山)一線(前海一線)”的旅游格局,而是由多種旅游選擇和體驗,游客在青島的逗留時間由2002年的2天,已經增加到現在的3.6天。鄉村旅游自2004年掛牌農業旅游示范點開始,發展勢頭迅猛,目前我市已經有市級以上農業旅游示范點48個,成為促進城鄉旅游互動的生力軍;自2008年以來,又推行了爭創省級、市級旅游強鎮、旅游特色村活動,目前已評定省級旅游強鎮5個、旅游特色村3個和4個鄉村旅游示范點,市級旅游強鎮3個、旅游特色村3個。今后市旅游局將繼續挖掘培育鄉村旅游市場,促進農村發展、農民增收。
建議7、關于“加大對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建議
辦理情況:此建議涉及到旅游宣傳、規劃、人才培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多個方面。一是旅游宣傳一直是市旅游局的工作重點。近幾年來,市旅游局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一百多場“相約奧運、揚帆青島”城市品牌推介和友好交流等旅游宣傳促銷活動;與德、英、澳、日、韓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40多個旅游機構建立友好合作關系。二是全面推進建立市、區(市)、景區、項目四級旅游規劃體系,明確我市國際海濱度假城市的旅游發展定位和多元化旅游產品定位,編制“十一五”旅游規劃,確立我市 “一線,兩翼,城、海、山、陸聯系互動”的旅游總體發展格局。三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近年來,市旅游局加強和在青高校聯合,每年舉辦酒店、旅行社、景點等旅游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班;選送旅游行業管理人員到奧地利、澳大利亞等國家,進行業務培訓,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每年對導游進行業務培訓,提高整體素質。四是建立功能較為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旅游業的全面協調發展,重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城市旅游服務功能。初步完成了“一五一工程”建設,建立了以市旅游信息中心、旅游咨詢網絡、旅游服務熱線網絡、旅游觸摸屏網絡、導游燈箱網絡、旅游信息資料網絡、手機短信溫馨提示為支撐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明年,市政府打算投資1500萬左右,建立一個集旅游咨詢、客流調控、應急處理、重點區域監控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增強旅游公共服務功能。
建議8、關于“進一步打造我市旅游品牌,進一步加強產品開發”。
辦理情況:我市將圍繞建設國際海濱度假城市、創建中國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標,整合旅游資源,立足高端化、規模化、特色化、品牌化要求,努力在奧運旅游、度假旅游、節會旅游、海上旅游、鄉村旅游、冬季旅游、購物旅游、工業旅游、文化旅游等九個方面求突破,著力豐富和完善以度假為核心的多元化旅游產品體系,為廣大游客和市民提供豐富優質的旅游產品。
建議9、關于“開發適宜學生、退休老人旅游的文化線路”。
辦理情況:我市將整合特色城市風貌、特色建筑等,發展歐陸風情建筑文化游;整合海濱旅游資源,發展婚慶文化游;整合太清宮、湛山寺、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等宗教載體,發展宗教文化游;整合康有為、老舍等名人故居資源,發展文化名人尋跡游;整合中共青島支部舊址、海軍博物館等,發展紅色文化游;整合青啤博物館、青島啤酒城、青島國際啤酒節等,發展啤酒文化游;整合海底世界、極地海洋世界和部分對游客開放的海洋院所等,發展海洋文化游。
建議10、關于加強城陽、西海岸、大澤山、平度、溫泉等旅游地的旅游開發。
辦理情況:我市將按照 “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和 “一主三輔多組團”的大城市框架,統籌規劃,科學整合,加快形成以青島主城區為“一城”;嶗山和即墨為東翼,黃島區和膠南為西翼的“兩翼”;以面向城陽區、李滄區、膠州市、平度市和萊西市等島城腹地的陸域,面向沿海的海域為“兩縱深”的“一城兩翼兩縱深”的旅游產業發展格局,在青島主城區旅游核心圈重點發展高端休閑度假、海上觀光、都市觀光、購物娛樂等產品;在東翼的嶗山區和即墨市重點發展山林觀光、溫泉度假、海島度假、節慶會展、道教和齊文化等產品;在西翼的黃島區和膠南市重點發展海濱度假、海上旅游、秦漢文化等產品;在面向城陽區、李滄區、膠州市、平度市和萊西市等島城腹地陸域,重點發展大型購物、綜合娛樂、山林觀光、生態休閑、民俗節慶等旅游產品;在面向沿線海域,發展海島度假休閑、游艇、海上觀光、郵輪等海上旅游產品。
建議11、關于海上旅游開發。
辦理情況:我市將重點發展海島度假休閑、游艇、海上觀光、郵輪等海上旅游產品,通過建設停車場、加強旅游旺季前海一線交通疏導、開通觀光巴士等措施,解決前海一線交通擁堵等問題;開發特色旅游紀念品(商品)。圍繞“濃郁的青島特色,多彩的青島印象”主題,著力培育完善以旅游工藝品、旅游文化紀念品、旅游休閑用品和土特產為主體的旅游紀念品體系,加快推進特色旅游紀念品開發,不斷滿足廣大中外游客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建議12、關于推動鄉村旅游發展。
辦理情況:2009年確定的51個重點旅游項目中,有80%以上的項目在周邊區市。比如,黃島的海上嘉年華,城陽的寶龍廣場,即墨的港中旅海泉灣,膠州的少海新城,膠南的今典紅樹林,平度的茶山風景區、萊西的姜山濕地等項目,形成了旅游大項目全面開花的態勢。目前,嶗山、城陽、即墨、平度、萊西等區市,已評出省和市級旅游強鎮17個、特色村20個。以大澤山葡萄節、紅島蛤蜊節、北宅櫻桃節、鶴山柿子節等為代表鄉村旅游產品,品牌效應進一步增強。據統計,今年,鄉村旅游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以上。
我市正在加快五市和嶗山區、黃島區、城陽區鄉村旅游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統一鄉村旅游服務標準,完善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力求 “一村一品”,避免盲目開發和重復建設,推動鄉村旅游示范點、強鎮、特色村建設,打造鄉村旅游品牌;整合大澤山、鶴山、大珠山、小珠山、虎山、丹山等山林資源,發展鄉村生態健身游。到2012年打造鄉村旅游示范點力爭達到60個左右,全面推動我市城鄉旅游互動,促進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繁榮城鄉消費市場。
建議13、關于夜間旅游開發。
辦理情況:我市將加快推進建設極地海洋世界三期、寶龍廣場、青島海上嘉年華等一批適應游客晚間和冬季旅游需求的項目;在包裝宣傳“蔚藍青島”節目的基礎上,再重點培育奧帆中心海上實景演藝、港中旅海泉灣大型演藝等有固定場所的演出活動,挖掘嶗山故事等具有地方歷史文化特色演出題材,打造青島文藝演出品牌;組織評選特色美食、特色小吃,培育地方特色餐飲品牌。2012年前完善和建設10條旅游特色街;其中,2009年加快建設紅酒坊、海鮮街、極地海洋世界酒吧一條街、奧帆中心漁人碼頭及情人壩等5條休閑旅游特色街,營造夜間旅游氛圍。
建議14、關于大力發展我市有代表性的旅游產品。
辦理情況:我市將緊緊圍繞建設國際海濱度假城市、爭創中國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發展方向,加快推進港中旅青島海泉灣、石老人休閑健身區、唐島灣游艇會等度假酒店、休閑娛樂、理療康體、會展影視旅游項目建設,盡快在鳳凰島、瑯琊臺、石老人、鰲山灣等沿海區域建設一批類似于港中旅青島海泉灣規模的度假單元,到2012年初步形成青島主城區、西海岸、新東部三大度假旅游集群。
建議15、關于發展老城區旅游。
辦理情況:我市將著力整合特色城市風貌、特色建筑等,發展歐陸風情建筑文化游;整合海濱旅游資源,發展婚慶文化游;整合太清宮、湛山寺、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等宗教載體,發展宗教文化游;整合康有為、老舍等名人故居資源,發展文化名人尋跡游;整合中共青島支部舊址、海軍博物館等,發展紅色文化游;整合青啤博物館、青島啤酒城、青島國際啤酒節等,發展啤酒文化游。
建議16、關于印制旅游地圖。
辦理情況:我市已經設計印制了中英日韓四種文字的旅游地圖,并且放置在了設置主要交通口岸、高星級酒店、各大商場等場所的旅游資料架上,供游客取閱。
建議17、關于規范旅游市場,我市加強各部門聯合執法。
辦理情況:強化完善旅游專業執法隊伍,重點整治和規范住宿、餐飲、交通、旅游景區(點)、購物、娛樂等涉旅市場,切實做好社會治安、旅游安全、衛生監督和防疫、價格監督檢查、緊急救援和環境保護等各項工作;加強黃金周和旅游旺季的專項檢查,重點解決 “黑車”、 “黑社”、 “野導”和強買強賣、價格欺詐等問題;提高旅游投訴處理效率,確保處結率96%以上,建立良好的旅游環境和秩序;爭取盡快出臺青島市旅游管理條例。
建議18、關于在“五一”和“十一”等旅游旺季在各大景點設立導游“志愿服務點”。
辦理情況:市旅游局將加強調查研究,積極探索在“五一”和“十一”等旅游旺季在各大景點設立導游“志愿服務點”的可行性。
建議19、關于加強導游培訓和建立旅游安全保障體系。辦理情況:市旅游局將通過強化導游員考前、崗前、年審等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提高導游人員整體素質;在旅游安全方面,獎著力完善各類旅游應急預案,建立覆蓋全行業并與相關部門、行業聯動的安全預警機制。建立健全預防、報告、檢查、保險、救援、應急處理等制度,營造安全有序、誠信和諧的良好環境。
建議20、關于切實解決景區亂設攤點、小吃店衛生差等問題。
辦理情況:市旅游局將協調加強各部門聯合執法,強化完善旅游專業執法隊伍,重點整治和規范住宿、餐飲、交通、旅游景區(點)、購物、娛樂等涉旅市場,切實做好社會治安、旅游安全、衛生監督和防疫、價格監督檢查、緊急救援和環境保護等各項工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