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是我市加快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和應對金融危機的重要一年,城鄉規劃工作的任務十分繁重,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認真履行職責,圓滿完成了既定的工作目標,服務型機關建設上了新水平。
一、2009年工作目標完成情況
(一)全面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
在去年形成的“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規劃成果體系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完善,牽頭組織完成了“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10項課題研究和13項專項規劃編制工作。落實專家和社會各界意見,完善了《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成果,完成了按法定程序上報的前期準備工作,將“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上升為法定的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為我市藍色經濟區建設奠定了空間布局基礎。完成了環灣重點啟動區域的規劃審批工作;完成了第一、二批共20家搬遷企業用地的規劃審批和第三、四批共14家搬遷企業現址用地審批前的論證工作;全力配合高新區飽和性投資,完善了高新區規劃成果體系,年初確定的34個飽和性投資項目的規劃審批已全部完成,追加的21條道路也全部核發了初步設計條件;環灣大道改造工程及道路交通組織、市政管線遷移、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橋連接線工程的規劃審批也已完成。
(二)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力推市辦實事進展
與相關部門、區政府一道,超前謀劃2009年“兩改”和保障性住房項目涉及的規劃工作,克服種種困難、分清主次緩急,各項工作壓茬進行,今年12個“兩改”項目、28個保障性住房配建項目均按計劃提前完成規劃審批;對2007年、2008年“兩改”和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難點工程,通過規劃的努力均得以突破,順利進行。提前兩月辦結市內四區新敷設排水管網的所有規劃手續,完成市區新增熱網工程的規劃審批;今年計劃開工建設嶗山水庫上游污水治理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北部醫療中心規劃審批全部辦結。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涉及民生的公共服務設施定性定量定位,一年來規劃新增了相關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127處,總面積461236.71平方米。
(三)圍繞擴內需、促發展的要求,確保重點項目建設
全市“四個一批”335個重點項目,均涉及規劃服務工作。我們采取了超前服務、主動溝通、定點聯系、特事特辦等方式,有效推進項目建設。335個重點項目中120余項屬于平度、膠州等周邊縣市項目需我們提供技術指導外,剩余200多個項目中,初步統計40余項規劃手續已全部辦理完畢,其余項目部分正在審批,部分尚未到我局辦理,后續手續將隨著工程進度陸續展開。城市軌道交通、新疆路快速路、重慶路快速路等城市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和鐵路青島北站工程、青榮城際鐵路、青連鐵路等重大城市對外交通項目,已完成了規劃審批和前期論證工作。
(四)進一步強化日常性規劃編制工作
在去年完成19片控規修編的基礎上,今年我們又完成了10片控規的修編,規劃總面積308.58平方公里。制定的《青島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與管理工作規程》在全國具有示范作用,得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充分肯定。將全市鎮、村發展納入城鎮規劃體系中,目前已完成縣市新一輪總體規劃修編,縣域建成區控規覆蓋率達95%以上;已完成建制鎮總體規劃編制,重點鎮控規覆蓋率達65%以上,中心村建設規劃也基本完成;繼續開展“送規劃下鄉”活動,將《青島市新農村住宅設計方案圖集》和《青島市小戶型住宅設計方案圖集》免費贈送各市(區)及各鎮。針對青島“山、海、城”一體的風貌特色,加強城市設計的研究論證工作,對重要地段重要區域的建設項目要求單獨編制城市設計,延續、彰顯城市風貌特色。
(五)切實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
以辦理市人大“7號議案”為載體,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延續青島的城市歷史文脈。現已完成七區五市范圍內的“保護要素普查工作”,建立了“保護要素普查”名錄。《青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相關7片控規修編以及5項專題研究正逐步深入。
(六)依法行政,加強規劃執行和監督工作
認真做好房地產領域違規變更規劃調整容積率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和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治理工作得到國家、省有關部門的高度評價。加強立法調研,完善城鄉規劃管理法規體系,《青島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利用管理辦法》已完成草案,《青島市城鄉建設規劃管理條例》正在按程序上報。加強日常“巡線”工作,加大對違法建筑的聯合執法力度。
二、以打造“陽光規劃”政務品牌為目標,努力建設“為民、務實、清廉”的服務型政府機關
(一)強化政務公開,加強溝通交流,尊重市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對城市總體規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等涉及城鄉規劃的重大決策事宜,積極傾聽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問計于民。以政務網站、新聞媒體、“在線訪談”、“民生在線”、“行風在線”等為依托,廣開渠道,構建與社會各界的多層次交流平臺,積極引導市民參與規劃。在建設項目規劃審批中,充分聽取利益相關群體的意見,認真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全年共答復市民各類問題620項,回復率、滿意率達到100%。
(二)實施科學決策,強化部門聯動,為規劃服務管理提供有力支撐
認真做好城市規劃委員會各項工作,充分發揮專家咨詢委員會和科研機構的作用,提高規劃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目前,我市的城規委制度已走在全國前列。與各區委、區政府建立了長效的區局聯席會制度,并與相關職能部門、項目單位、設計單位開展互動交流,為加快項目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三)結合入駐市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壓縮審批流程,創新服務模式
全年共受理業務件4591件,比去年增加了40%。將法定20個工作日的規劃許可辦理時限進一步壓縮,其中: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竣工驗收合格證辦理時限壓縮為10個工作日,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辦理時限壓縮為6個工作日,“一書三證”實際辦理時間平均為5.8個工作日,同比提速37%。另外,根據項目需要和進展情況,打破常規,超前服務,通過實行項目規劃專辦員、項目服務調度、全程動態跟蹤、送規劃上門、規劃聯絡卡等制度,全力推進項目的開工建設。
(四)加強隊伍建設,強化廉政教育,為創建服務型機關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
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契機,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強黨員干部的政治學習、業務培訓和輪崗交流,不斷提高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堅持全局、處室(分局)兩級“每周一案”廉政警示教育活動,做到警鐘長鳴;完善防范監督機制,修訂出臺了《廉潔從政九條禁令》;在規劃系統組織全員簽訂了廉政責任書,落實“一崗雙責制”。
一年來,我們圓滿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實現了既定的工作目標。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城鄉規劃工作距離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還有差距,距離全市人民的殷切期望還有較大差距。在城鄉規劃工作中還存在著需要我們認真對待、逐步解決的若干歷史遺留問題和廣大市民關注的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主要是:城鄉規劃的前瞻性、戰略性研究不足;諸如高層擋光、公共基礎設施分布不均衡和落實不到位等關乎市民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沒有得到妥善解決;舊城改造中存在開發強度過大致使局部地塊承載力超負荷;城市發展還存在著南北差距、東西失衡的問題;規劃政務公開的廣度不夠;建筑精品不多、總體設計水平不高等。
對此我們也認真進行了分析,這些問題有些是歷史欠賬,有些可以馬上解決,有些需要我們與其他部門、相關區(市)政府協力而為共同解決,還有一些需要加快落實既有規劃。總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更好地履行工作職責,超前謀劃、認真落實、積極推進上述問題解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