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安監局主要負責全市安全生產的綜合監管和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非煤礦山的專項監管等工作。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我局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大局,以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目標,以開展“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年”活動為主線,認真謀劃,狠抓落實,內外發力,辨證施治,各項工作穩步推進。1-10月,全市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2721起,死亡341人,同比分別下降11.34%、23.20%,未發生重大以上事故,安全生產控制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確定了一套思路。正確處理和自覺遵循經濟社會與安全發展的辯證關系和規律,在對全市安全生產現狀進行深入調研、客觀分析和系統評估的基礎上,確定了“四項戰略、四項工程、六個體系”的三年工作思路(四項戰略即源頭治本、持續改進、以法治安、科技興安戰略,側重于監管理念、手段、方法、能力的提升;四項工程,即網格化監管、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全員安全素質培訓、安監隊伍基層基礎工程,著重于強基固本,打牢基礎;六個體系,指績效評價、綜合監管、安全文化、應急管理、政策支撐、市場資源配置體系,著力于安全生產治理結構的優化),納入市委市政府重要決策,市委首次專門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青發〔2009〕6號),對全市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總體部署,探索實現源頭管理、過程控制、應急處置和事故查處的有效路徑,著力解決安全責任、安全文化、安全投入、基層隊伍建設等重點問題。
二是構建了一種格局。借鑒奧運安保模式,全力推進網格化監管,謀劃了“一格三網九定”的總體框架。“一格”,即市、區市、街鎮、村居、企事業單位逐級健全網格化監管體系;“三網”,即建設以監督網、管理網、信息網為主體的監管平臺,完善安全監管運行機制;“九定”,即實施領導定點、全員定責、監管定位、排查定級、應急定制、配置定量、培訓定崗、信息定時、獎懲定格九項工作制度,規范基層安全生產風險管理,落實各級安全責任。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級監管網格1632個,監管平臺實現了有效聯網,安全生產監管開始步入精細化、規范化、信息化軌道。
三是實施了一項行動。啟動了為期三年的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專項行動,制定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等11個行業18項標準,確定了610家試點單位,按照分級分類管理原則,實行差異化監管,引導企業強化“社會公民”意識,保持自我約束和持續改進狀態,已有493家企業完成評級工作,企業履行安全管理、物質保障、教育培訓、事故報告和應急救援等主體責任的自覺性得到增強。
四是深化了一項治理。組織開展“治隱患、保安全”、“迎國慶、保全運”等專項行動,市政府、區市、部門領導帶隊,對消防、建設施工等進行重點檢查治理,對重大隱患實行掛牌督辦。對危化行業進行風險評估,引導企業在危險工藝加快安裝自動控制和安全聯鎖報警裝置。對道路交通事故多發路段推行智能交通監控系統和增設中間隔離設施。對事故單位進行警示談話、嚴肅通報、嚴厲處罰,共整治隱患42968項,打擊非法行為1.3萬處,關閉企業64家,查處事故37起,督導2家煙花爆竹企業退出生產領域,200家液氨使用單位、34座尾礦庫等一批公共安全隱患得到有效治理。
五是開展了一場教育。深入開展“知識守護生命”主題教育,在電視臺一頻道黃金時段開設區市政府“一把手”等安全生產系列訪談節目,政府、部門、企業負責人面向社會公開承諾,接受市民監督。邀請國務院參事、中國安科院院長等知名專家作專題報告,大規模培訓企業和鎮、街領導干部,強化“安全是文明、安全是責任、安全是業績”的意識。集中力量對我市近年來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進行分類梳理,編寫《百例典型事故警示錄》、《市民安全常識》和《外來務工安全常識手冊》等,提高全社會安全素質。
六是制訂了一部法規。市人大、市政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立法工作,《青島市安全生產條例》實現了當年立項、當年審議、當年完成的目標,填補了安全監管法律法規空白,并配套出臺了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等規章標準,優化了安全生產法治環境。
七是選樹了一位典型。以揚正氣、樹形象、帶隊伍為宗旨,總結推廣我局李適同志的先進事跡。《中國安全生產報》和我市主要媒體連續進行了深度報道。國家安監總局和市委主要領導同志分別作出重要批示。市委下發了《關于開展向優秀共產黨員李適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在全市安監系統開展“向李適學習、創五型團隊”、“爭當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忠誠衛士”等活動,力推“以德育安”品牌建設,通過機關干部拜師學藝、基層掛點和述學、評學、考學、獎學等措施,引導廣大安監干部更加尊重實踐,貼近群眾,服務基層。對群眾舉報、《行風在線》反映的1792件問題,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受理辦結行政審批802件、證照17750個,均做到了零投訴。
我市安全生產工作雖然有所進展,但與廣大市民的期望還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事故總量仍然偏大,較大事故較多,實現降事故、保安全的目標壓力很大;二是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等行業產業化程度低,安全保障能力弱,經濟發展與安全監管的矛盾突出;三是一些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三違”、“三非”現象嚴重,安全生產治理任務十分艱巨。
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將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加大力度,強化措施,認真整改。(一)重點深化。深入貫徹市委6號文件精神,持續推進網格化監管和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專項行動,全面啟動全員安全素質培訓和基層基礎建設工程。(二)本質優化。堅持科技創新與進步,開展標準化創建活動,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三)科學治理。抓住安全生產的重大隱患、重大問題、主要矛盾,攻堅破難,提升公共治理水平。(四)文化引領。強化輿論引導,營造濃厚氛圍,增強全社會安全素質。(五)強基固本。加強基層監管隊伍和救援體系建設,搞好安全社區創建,打牢基層基礎。(六)流程再造。在安全生產組織體系、機制制度、管理方法等方面改革創新,提升服務效率與監管效能。
安全生產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誠摯歡迎廣大市民對我們的工作進行監督評議,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