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市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和市紀委的重視支持下,在各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保障公眾飲食用藥安全的中心任務,全市監管工作整體上走在全國全省前列。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認真貫徹國家法律法規,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突出抓好“三項改革、兩項整頓”,健全完善食品藥品安全保障體系,深入開展安全整頓和示范創建活動,組織實施全運會等重大活動保障工程,全面完成了全年重點工作目標和政府工作報告所列任務。在奧帆賽食品藥品安全保障受到黨中央、國務院表彰后,今年被省授予“全省食品藥品安全特別貢獻獎”。
一、堅持執法為民,科學監管,全力推進食品藥品民生工程。緊緊圍繞保障公眾飲食用藥安全的根本利益,把食品藥品監管工作放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來謀劃推進。制定了創建全國食品藥品最安全城市、打造“食在青島最安全”城市名片和“青島藥、放心藥”品牌體系的總體目標,制訂實施建國以來我市第一部《食品藥品安全“十一五”規劃》及系列規章制度,建立了食品藥品安全城市運行體制和重大活動保障體制,形成積極有效地應對食品藥品安全風險挑戰的長效機制。逐步構建覆蓋城鄉的食品藥品安全保障體系,與十二區市政府和23個市直部門簽訂了責任書并納入目標考核抓好落實,全市食品藥品企業實行質量安全第一責任制。目前十二區市全部成立了監管機構,84個鎮辦配備了專兼職監管人員,加強基層和農村“三網”建設,基本實現了監管職責“三級政府、四級組織”的層級覆蓋,開創了政府、企業和社會共同參與的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新格局。
二、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整頓,全面完成全年重點工作目標。
(一)全面開展藥品安全整頓。制定并實施《全市藥品安全整頓方案》,抓好十項工作,開展六次專項行動,強化了藥品全程監管六道安全防線。研制注冊環節,全面檢查了建國以來我市報經國家注冊的藥品,嚴格做好463個再注冊藥品審核上報和新藥核查,嚴格做好31個一類醫療器械產品準產注冊,法規符合率100%,全部進行了專家評審和公示,嚴格實行市場準入和退出制度,切實保障了上市藥械安全、有效。生產環節,對全市25家高風險藥械企業全部派員駐廠監督,強化源頭治理,全面進行生產工藝核查和整改隱患工作。在全部藥品生產企業全面推行《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和質量受權人制度,生產企業年度檢查覆蓋率100%。全年實現藥品生產質量安全無事故,擴大了“青島藥、放心藥”品牌效應。我局抓監管促發展,牽頭舉辦了青島醫藥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與安全監管研討會,全市醫藥產業積極應對金融危機,保持了快速增長,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流通環節,全面推行《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加強第二輪GSP認證及跟蹤檢查,流通企業年度檢查覆蓋率100%。加大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力度,全年開展了防控甲流和手足口病藥械、生物血液制品、計生藥械、基本藥物保障和興奮劑管理等6次專項行動,嚴格實行質量追溯和召回制度,嚴格市場準入和退出制度,全面查控問題產品,凈化了藥械市場。使用環節,全面推行醫療機構藥品質量規范化管理,完成184家認證醫療機構藥品質量規范化管理工作。加強醫院制劑監管,嚴格開展再注冊專家評審和公示,撤消部分醫院制劑品種,提高了醫療機構安全用藥水平。進出口環節,嚴格實行電子備案管理,切實保障了青島口岸藥品進出口質量安全。全年檢查涉藥單位一萬多家,責令整改235家,立案查處175起。
食品安全工作方面,一是根據《全市食品安全整頓方案》,我局牽頭做好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通過了省級考核驗收。對全市三萬多家生產流通企業和使用單位開展整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全市累計檢查單位八萬多家次,整頓重點產品1490種,查處案件64起,嚴厲打擊了違法違規行為。組織集中宣傳活動15場,現場咨詢5萬余人次。同時,發揮市藥檢所技術支撐優勢,支持有關部門開展了食品安全重點產品專項抽驗工作。二是全面開展了食品安全監管調研培訓工作,為下一步適應改革需要打好基礎。
(二)全面做好“全運會”等重大活動藥械安全保障和基本藥物監管工作。推廣奧帆賽藥械安全保障模式,科學制定保障目標,建立專管區和特別監管團隊,全面運行“實戰體制”,強化專用藥械檢驗,開展百日會戰。加強隱患排查整改和風險管理,組織開展應急演練“迅雷行動”。全運會(青島賽區)興奮劑管理實現了“零事故”,國家、省檢查組給予充分肯定,受到省市表彰。積極實施醫改和基本藥物制度,落實企業責任,加強質量監管,實行全覆蓋質量抽驗,加強不良反應監測,切實保障民生。
(三)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示范創建活動。我局制定并實施《全市示范創建方案》,第一階段三個區市通過了國家和省級示范區市考核驗收。力爭用兩年左右時間,在全市創建一批示范市(區)、示范鎮(辦)和100條特色示范街,通過示范帶動,把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落實到基層,集中解決突出問題,推進創建食品藥品最安全城市。我市創建工作在全國會議受到表揚。
三、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努力建設服務型機關。
一是加強科學監管能力建設。通過學習實踐活動,重點解決了五個方面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組織開展“強素質、擔重任、守法紀、促發展”主題活動,全面實施干部隊伍素質提升工程,加強法律法規、業務技能培訓,對局機關處室負責人全部進行了輪崗交流。全面推行“網格化監管”模式。建成藥品電子監管網一期工程。加強技術支撐體系建設。我局藥檢機構通過國家實驗室認可,具備了藥品、食品等八大類產品檢驗能力。
二是打造陽光政務工程。深入推進政務公開,營造良好政務環境。對審評審批、認證發證等重點環節全程公開。在市行政審批中心設立食藥局服務窗口,依法辦理行政許可事項1723件次,規定時限辦結率達到100%。認真辦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提案,走訪基層單位2萬余家次,加強30家重點企業“直通車”服務。所屬7個單位保持了“基層行風建設示范窗口”榮譽稱號。
三是大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制定實施《懲治預防腐敗2008—2012年工作方案》,加強正反典型和警示教育,認真落實“一崗雙責”,制定并嚴格執行“十條禁令”,實行全員廉政承諾,嚴格落實重點崗位和關鍵環節廉政措施。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重點工作措施
當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食品藥品安全需求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之間的矛盾仍然突出,我國現階段食品藥品安全仍處于風險高發期和矛盾凸顯期。我國要在較短時間內解決發達國家現代化進程中同樣遇到的食品藥品安全問題,任務十分艱巨。我市高風險藥品生產企業數量在全省最多,食品企業特別是出口企業在全國同類城市最多,產業基礎比較薄弱,市場秩序需要進一步規范。農村和基層監管力量薄弱,技術監督能力不足,監管任務十分繁重。監管機構邊組建邊工作,體制機制需要完善。監管能力建設還不能滿足社會需求。各級安全責任和保障體系需要進一步加強落實。今后一個時期,要以保障公眾飲食用藥安全為中心任務,突出“整頓規范”和“示范創建”兩大主題,加強八個體系建設,重點抓好六項工作:進一步構建覆蓋城鄉的食品藥品安全保障體系;全面完成食品藥品安全整頓;加強基本藥物質量監管;深入開展示范創建活動;貫徹落實“環灣保護、擁灣發展”重大戰略,促進食品醫藥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加強科學監管能力建設,構建長效工作機制,全面推進食品藥品民生工程,創建全國食品藥品最安全城市。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