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類 |
市 民 意 見 建 議 |
辦 理 意 見 |
地 震 監 測 預 報 |
準確、提前預報,確保民生平安。 |
加強地震監測工作,轄區內地震速報五分政鐘完成。2001年底開始建設青島市地震遙測臺網,并與省臺網數據共享后合計為十八個測震臺站,安裝了兩套地震速報軟件,使地震監測精度、定位速度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可實現五分鐘地震定位結果的速報。今后還將加密測震臺網的密度,進一步提高地震監測精度、定位速度。 加快建設地震宏觀觀測網及前兆臺網,努力提高地震預報的準確性。青島市現有地震宏觀觀測點95個,并于2007年開始建設 “青島地震前兆臺網”,現已完成了即墨、嶗山、膠州、平度、萊西、城陽、潛院七個子臺及臺網中心的建設并投入試運行。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青島市地震預測及臨震預報能力。年度地震趨勢會商意見在2008、2009連續兩年獲得省會商意見評比第一名。 但是應該指出:目前地震預測預報是一個世界難題,盡管我國地震預測預報水平是世界第一,但離人民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一定要緊密追蹤現代科學發展步伐,努力提高地震預報的準確性 |
加強地震預測準確度 | ||
加強地震預測減少和預防可能災害 加強民眾對災害的知識儲備 | ||
加強地質預測,防止自然災害。 | ||
前瞻性預測。 | ||
繼續做好防震防災預報 | ||
添置應配儀器,能提前預知和檢測出震前反映。 | ||
加強預測 | ||
強化地震監測積極工作 | ||
關注地震監測技術手段的改進問題 | ||
加強預測機制建設 | ||
政府應該加強對地震的監測管理。 | ||
強化地震監測預報工作 , 提高地震安全保障能力和應急救援能力 | ||
提高監測水平,提高地震災情的預報準確度,把這樣的工作做到全國前列,全世界前列,為人類福祉做出貢獻 | ||
提高對地震活動的準確性,宣傳科學的防地震方法,提高人民的意識。 | ||
加強對地震情況的預測和發布工作。 | ||
加強地震監測力度 | ||
情做好地震預測工作 | ||
完善地震預報 報警級別 | ||
建議全面加強地震監測預報工作,進一步加強群測群防工作;努力提高地震安全保障能力;加強依法行政,推進抗震設防要求進入基建管理程序;重點提升地震應急救援能力。一是加強機關、學校、企業地震應急演練制度化建設,指導社區、村居開展地震應急疏散演練。二是加強地震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確保震后有序、高效的開展應急救援行動。 | ||
進一步加強預測預報工作防患于未然 | ||
加強對地震,海嘯等重大自然災害的預報,確保人民生產安全。 | ||
加強地震紅警預報 肅立臥式舊房體會 | ||
自汶川大地震發生以后,人們對地震的準確預測產生了換衣,提高地震災害的靜檢測、預警預報和服務能力,已成為我市公眾安全的迫切需要。市地震局應充分認識到加快建設地震災害防御系統的重要性,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要加強對地震檢測預防工作的領導和協調,關心重視和支持氣象事業的發展,按照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結合我市制定相應實施辦法,保證我市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
分類 |
市民意見建議 |
辦理意見 |
抗震設防共5項 |
建議對室內各項高層及小高成建筑物做抗震及安全的評價 |
市內小高層建筑是否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執行《山東省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 |
宣傳力度有的加強學校危房較多待改造 |
青島市下發了《青島市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實施方案》,中小學校舍安全普查已完成,下一步將進行改造與加固工程,全市將在3年內完成。 | |
加大如何正確避震的宣傳力度,對學校、商住用房避震設施與要求加強指導。 |
青島市新建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建筑工程,將按照高于其他房屋建筑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設計和施工,從而提高抗震設防的能力。 | |
新建費房屋寫字樓居民樓要完善地震預防措施打造多年建筑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
經過青島市規劃局、地震局審批,按照GB 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設計施工的房屋、寫字樓等建筑工程,抗震能力達到抗震設防要求。 | |
加強地震知識的日常宣傳,增強市民的防震意識,對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要嚴格監管,確保市民生命及財產安全。 |
青島市地震局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對未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的重大工程進行依法監督檢查,并進行處罰,以加強抗震設防要求管理。 | |
防震減災知識宣傳 共43項 |
開辟對市民開放的窗口,讓地震常識進入百姓家 |
1、加強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機制建設。市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協調組將加強對宣傳教育工作的謀劃,推進防震減災宣傳教育的規范化。各成員單位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推進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深入開展。 2、地震科普示范學校建設。繼全市建立了13所省級地震科普示范學校后,我市利用各種紀念日在重要時段深入中小學校開展防震避震科普知識講座,并適時進行疏散演練。 3、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建設。我市現有省級地震科普教育基地4個(待批),這4個基地是青島市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市地震、科協、教育部門將進一步完善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的功能。教育部門將進一步完善基地教育的機制,使市內四區的學生在中學階段都能入駐基地接受防震減災科普教育。三區五市也將建立各自的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4、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鄉村、進機關”的“五進入”活動。 將防震減災知識納入中小學課外讀物,推動全市中小學校(幼兒園)防震減災知識普及工作; 結合城市地震安全社區創建工作,大力普及與社區居民日常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基本防震減災知識,切實提高社區居民的防災減災意識和防震避震技能; 以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示范企業活動為切入點、以大中型企業為重點,普及防震減災知識,規范企業地震應急管理工作,增強企業應對突發性地震災害的能力; 有關區市結合地震安全農居工程,加大對廣大農民的防震減災知識宣傳,尤其要加強對農民建房和村鎮公共設施抗震設防知識的宣傳。充分發揮已建成的地震安全農居示范點的輻射力和榜樣作用,以點帶面,促進村鎮建設抗震設防水平的提高,全面提升農村民居抗御地震災害的能力; 有關區市結合地震安全農居工程,加大對廣大農民的防震減災知識宣傳,尤其要加強對農民建房和村鎮公共設施抗震設防知識的宣傳。充分發揮已建成的地震安全農居示范點的輻射力和榜樣作用,以點帶面,促進村鎮建設抗震設防水平的提高,全面提升農村民居抗御地震災害的能力; 借助5.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施行日和5.12防災減災日在全市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月活動。在市委市政府決策資源網和青島政務網播放《蟾童》、《笨笨狗PK巨能霸》、《應對地震災害——公眾自救互救知識》等防震知識宣傳片;協調青島各大報刊、電視頻道、廣播電臺都刊登播放“5.12”汶川地震紀念文章和防震知識。我們將在《青島晚報》開辟“防震減災知識介紹”專欄,連續刊登地震知識、防震、避震小常識及自救互救知識等,從而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自我防范意識。 |
加大地震知識宣傳教育,增強市民知識。 | ||
建議通過媒體,多宣傳一些防震、抗震的知識 | ||
加強地震科普知識宣傳 | ||
進一步加強地震知識的宣傳范圍,提高人民群眾避震,抗震知識和能力。 | ||
加強學校和社會其他各界的真只是得傳播,對地震工作要不斷強化。 | ||
擴大民眾防震宣傳。 | ||
應該加大虛喘教育設立固定的教育基地免費向社會開放促進民眾對地質災害知識的了解和自我就去能力的培養 | ||
在中心地域和社區居民中開展地震知識和活動,提高群眾防地震意識和能力 | ||
多舉辦靈活多樣的防地震知識講座。 | ||
要加強地震知識的強化和普及,提高群眾的防災和自我保護能力 | ||
開展地震預防教育,增加地震預防知識. | ||
多開展地震科普知識的講座等活動,提高全民的地震意識。 | ||
加強方針演習科普宣傳工作 要落到實處要實施全民教育 切實提高全民防震 | ||
加大農村的防震宣傳 | ||
加強防震或科普知識宣傳教育,做好農村學校防震知識普及建筑構的加固 | ||
為市民宣傳抗震知識 | ||
應該對青島市民防震意識做次調查,根據結果開展防震知識宣傳工作 | ||
建議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活動 | ||
加強對地震知識的宣傳教育,特別是在地震中如何讓自己保護自己的知識的教育。 | ||
普及居民防震知識,加強地震知識宣傳。 | ||
建議對群眾開展知識宣傳普及,對災害發生時如何正確應對進行培訓 | ||
定期對市民普及地震常識特別是中小學的防救常識的宣傳 | ||
建議加強組織開展防震、減農宣傳教育,地震的群防工作 | ||
多組織開展防震減災等宣傳教育 | ||
從娃娃抓起大力宣傳防震知識 5.12可以作為宣傳防震知識 | ||
加強地震子讓災害等知識的普及 | ||
建設水平多進行一些抗震防震知識宣傳,讓廣大市民在了解知識的同時,自覺提高應急抗震自救能力 | ||
利用各種媒體渠道給老百姓多宣傳和普及相關知識。 | ||
多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 | ||
與社區學校聯合,多做關于地震知識的講座。 | ||
經常性的出地震的知識。 | ||
要搞好預防地震災害的工作 | ||
加強防震知識宣傳 | ||
做好地震相關知識的宣傳涉及工作,讓群眾掌握基本防災避災常識 | ||
進一步加強宣傳工作 | ||
加強地震知識宣傳。 | ||
地震工作日益重視,喚起了全民的科普意識,應加強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識培訓。 | ||
能否去基層選件相關知識,增強全民相關意識 | ||
加大普及地震知識,防震實驗的力度。 | ||
做好地震知識進社區,進小云的推普工作 | ||
加強地震宣傳工作做到家喻戶曉 | ||
繼續在宣傳抗震防震知識方面加大力度 | ||
地震應急與救援工作共17項 |
加強對中小學生公共廁所應急逃生的演練 |
1、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體系。2010年地震部門指導完成社區地震應急預案的制定,并以此推動應急疏散方案和應急避難場所的功能的完善。指導市、區市抗震救災指揮部成員單位全面修訂完善現有地震應急預案,明確應急工作程序、各相關部門的責任和層級管理職責。適時組織地震應急救援演練,建立完善應急聯動協調機制。 2、做好地震應急演練工作。市、區(市)地震局統籌協調各應急職能部門,適時組織機關、學校、企業、社區地震應急疏散和自救互救演練,努力提高全社會的自我救助能力。 3、加強地震應急基礎設施建設。2012年前市地震部門組織指導區(市)完善地震應急指揮技術系統。進一步完善震情災情信息速報系統、基礎信息資料備份系統和應急基礎數據庫等輔助決策技術系統。 4、建設地震現場應急指揮系統。2015年前,完成以地震應急移動視頻傳輸設備為重點的地震現場指揮設施建設。配置衛星通訊、衛星定位、自備電源、信息實時采集與傳輸設備和越野交通工具等。確保及時準確地反饋震情趨勢、災情現場和救災進展情況。 5、加強地震救援隊伍建設。以市、區(市)應急救援支隊、應急救援大隊為依托,全面加強地震災害緊急救援能力建設。各行業依據各自的特點組織相應的應急救援隊伍。同時注重加強地震應急救援志愿者隊伍建設,全面做好震后第一時間的自救互救工作。 6、進一步做好應急儲備工作。將救災資金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建設、交通、公安消防等部門組織儲備應急所需特種工程機械、運輸工具、消防設備等,并建立應急儲備數據庫和緊急征用機制,實現組織開展應急救援行動不超過1小時的要求。救災所需藥品和醫療器械由衛生部門提出儲備目錄和數量,由經貿部門負責落實儲備。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民政、經貿、糧食等部門,采用多種儲備方式,落實物資儲備,實現災民得到基本生活救助不超過24小時的要求。 7、進一步完善應急避難場所功能。2010年前,各區(市)要在學校操場、體育場館、廣場、公園、綠地設置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配置避難救生設施,規劃地震應急疏散通道,安裝指示引導標志。結合社區和鎮、街道辦事處應急疏散方案的建立和完善,規劃設置應急避難場所。各城區至少建立一個功能完善的應急避難場所。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占用地震避難場所和應急疏散通道。 |
多宣傳減災防災自救知識 | ||
應加強居民的自我防范培訓。 | ||
建議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的建設 地震局對地震預防及通報應到達每個家庭每個人。 | ||
堅強預報疏散應急系統建設 | ||
完善逃區場所建設 | ||
要經常進行地震應急演練。 | ||
加強地震知識,應急知識的宣傳。 | ||
加強地震預防知識宣傳,讓人人都掌握地震逃生技能。 | ||
嚴格要求教育相關部門強化防震演練。 | ||
儲備應急用品 | ||
加大地震應急演練,開展居民自咎互救培訓 | ||
營救我是地形地貌處和地震應急預案并向廣大市民宣傳仿真逼真指針進行防震演習和逃生演練 | ||
建議加強建設社會地震避難場所。 | ||
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參與安全排查工作,積極推廣應急預案管理 | ||
加強市民對地震知識的宣傳及地震的演習 | ||
建議全面加強地震監測預報工作,進一步加強群測群防工作;努力提高地震安全保障能力;加強依法行政,推進抗震設防要求進入基建管理程序;重點提升地震應急救援能力。一是加強機關、學校、企業地震應急演練制度化建設,指導社區、村居開展地震應急疏散演練。二是加強地震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確保震后有序、高效的開展應急救援行動。 | ||
新聞發布 |
信息公開 |
完善地震信息報道和新聞發布制度。市、區市將建立地震信息報道和地震事件新聞發布制度與協調機制,及時發布與報道地震相關信息,正確處置地震謠傳、誤傳事件,維護社會穩定。 |
其他共5項 |
地震工作室長期任務。青島雖然沒有強度大的地震,但也有微震。地震關系到民生問題,要作為一項長期任務來抓,防患于未然。 |
雖然青島所處地理位置比較好,但仍受到周邊地震斷裂帶的影響,防震減災工作不可有一絲一毫的松懈,各級、各部門將以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不斷完善防震減災工作機制,加強督察檢查,進一步加大防震減災投入,扎實做好防震減災工作,努力使地震災害降到最低,為我市經濟建設和社會和諧做出應有的貢獻。 |
雖然青島所處地理環境較少,但也不能放松警惕,關系到群眾生命安危 | ||
雖然青島所處地理環境較少,但也不能放松警惕,關系到群眾生命安危 | ||
健全地震后應急預防能力,防范于未然 | ||
加強督察檢查,防患于未然。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