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地震局集中回復市民意見建議 | |
意見建議 |
回復意見 |
1.希望平時做好地震研究、分析、預報、保證地震時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 |
您好,感謝您對市地震局有關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一)引進或增加先進設備方面的情況。青島市地震局自2001年以來通過引進世界上最先進的GEO-TECH公司的S-13短周期地震儀于2005年建成了青島市數字地震遙測臺網;2007年起開始青島數字地震前兆臺網建設,引進了目前國內較為先進的地傾斜、電磁擾動、地下水位、磁通門觀測等設備。通過這些先進設備,提高了青島地震臺網對地震的監控能力和預報能力,快速反應能力也進一步提高,地震速報由原來的10—15分鐘完成提高到5分鐘完成,為政府及市民第一時間決策、掌握震情提供依據。 今后幾年,市地震局計劃繼續引進先進設備,建設青島市地震烈度速報網,擴建青島地震測震臺網和前兆臺網,進一步提高地震監測預報能力。 (二)提高監測預報能力方面的情況。市地震局牢固樹立并強化“震情第一”的觀念,嚴格實行24小時不間斷震情值班制度;通過青島市數字地震遙測臺網和青島市數字地震前兆臺網全面監控青島市及周邊地區的地震動態;并在全市設有99個以地下水、動物等為觀測手段的地震宏觀前兆觀測點,建立了日記錄,周報告,異常情況隨時報告的觀察登記報告制度;每年制定針對當年震情的“短臨監測預報及震情跟蹤方案”;堅持周、月、半年和年度地震會商,每年都編寫周、月、半年和年度會商報告80余份;年度地震趨勢會商報告在全省評比中連續獲得第一名。 今后幾年,市地震局計劃繼續加強地震監測預報管理,充分發揮青島市地震遙測臺網和青島市地震前兆臺網、擬建的青島市地震烈度速報網、青島地震宏觀前兆觀測網的作用,每年制定針對當年震情的“短臨監測預報及震情跟蹤方案”,堅持地震會商制度,加強地震科研工作,進一步提高地震監測預報能力。 (三)地震監測預報現狀。地震監測預報是目前公認的世界難題,目前世界上尚無特別準確的地震監測預報方法,我國目前地震預報準確率在25%左右,已經屬于世界領先水平了;此外地震監測預報設備的先進性也有相當的局限性,也不是只要多花錢就一定有最先進設備,這取決于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相信,隨著地震理論研究的深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的地震監測預報工作將會越來越好。 |
2.加強地震的監控和預測,真正做到地震預測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 |
3.加大科研,提高預測水平。 引進先進設備、增強地震預報力度。 | |
4.多做地震的防范工作,提高市民的防御能力,做好預報和預防工作。 | |
5.加強地震監測,預報工作;普及地震知識,增加防護,逃生培訓。 | |
6.對市民實行增加地震防御措施的學習。 提高地震知識的教育。 密切關注地殼活動,做好預防工作。 | |
7.建議: ①對市民大力宣傳地震的有關知識,加強市民的防震意識。 ②積極認真地接好地震預測。 | |
8.應廣泛增加監測地震的先進設備,保證居民在第一時間撤離危險場所,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渠道宣傳防御地震知識 | |
9.多宣傳地震知識,加大對建筑物建設時期防震技術和材料的監管,造福子孫后代,尤其是新建學校。 |
您好,感謝您對市地震局有關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一)加強法制建設,著力夯實地震災害防御基礎。我市于1998年、2002年先后出臺了《青島市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辦法》和《青島市防震減災管理規定》,震害防御工作走上法制化軌道?!吨腥A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頒布實施后,根據我市防震減災工作實際,市地震局啟動《青島市防震減災管理規定》的修訂工作,爭取將該《規定》上升為《青島市防震減災條例》,并于10月份提報市人大法制工作室和市政府法制辦,爭取列入2011年立法調研項目。12月1日《山東省防震減災條例》頒布實施,為我市防震減災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抗震設防管理工作穩步推進。為加強我市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管理,市政府辦公廳于2009年11月下發了《關于在基本建設管理程序中進一步加強抗震設防要求管理工作的通知》;并于2009年正式納入市行政審批大廳的審批流程,從源頭上把好工程抗震設防關。幾年來,先后完成跨海大橋、海底隧道、青島大煉油等400多項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評價。 (三)全面完成病險水庫加固工作。為從根本上提高病險水庫的防洪能力,市政府自2006年開始實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投資8.76億元,完成了322座存有安全隱患的小型水庫和23座大中型水庫的除險加固工作。 (四)全面啟動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2009年6月完成青島市中小學校舍安全普查統計工作;出臺了《青島市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實施方案》,由教育局和城鄉建設委牽頭,從2009年開始,用3年時間,完成改造加固、遷移避險工作。 新建、擴建、改建的中小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建設工程,嚴格按照在地震小區劃結果、國家頒布的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或者地震安全性評價的基礎上提高一檔確定抗震設防要求進行建設,確保校舍安全。涉及此類工程,建設單位到市、各區市行政審批大廳辦理手續即可。 (五)扎實推進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2009年出臺了《關于加快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的實施意見》,由城鄉建設委牽頭用三年時間,在三區五市新建農村住房16.6萬戶,農村危房改造2.2萬戶。 市地震局發放了《農村民居建筑抗震技術導則》及《農村民居抗震建筑知識掛圖》等。今年又在全市開展農村民居建筑抗震優秀設計方案評選和抗震施工知識競賽活動,評選優秀建筑設計方案,引導農民建設布局合理、功能齊全、造型美觀、抗震耐用的安全農居。 |
10.提高抗震標準,尤其應對學校醫院水庫等重要場所即使檢查監督執行。 | |
11.應爭取加入到對建筑質量的管理驗收中來,防止可能發生的地震給人民群眾造成大的傷害。 | |
12.預測災情應提前告知民眾,讓新聞公開化,透明化。 加強對即將建立的高硫加強提前測試,對已建高樓做出測試評定,事先讓老百姓指導所處樓盤的抗震真實性能。 | |
13.建議進一步完善地震預警系統,組織各單位進行模擬演練。 |
您好,感謝您對市地震局有關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一)地震應急預案體系全面建立。幾年來,對《青島市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進行了多次實質性修訂,將地震應急工作分為有感地震、臨震應急和破壞性地震應急三級,并依據應急人員的崗位責任,制作應急程序卡。2004-2009年先后完成了全市所屬醫院、學校、二類以上幼兒園、體育場、大型文化娛樂場所等單位的地震應急預案,各鎮、街道辦事處地震應急預案,危險化學品行業企業地震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城市社區地震應急預案,農村社區(村)的地震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地震應急預案體系。今年將再次修訂制發了《青島市地震應急預案》和《地震局地震應急細則》。 (二)地震應急救援演練向基層延伸、向制度化發展。幾年來,市地震局始終抓住提高地震應急救援能力這一關鍵環節不放,每年有針對性地組織全市較大規模的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活動。 組織了2003年和2005年兩次全市各專業救援隊伍救援能力綜合演練,在提高實際救援能力的同時,注重應急程序、應急對策的演練;奧帆賽前組織地震系統內部應急演練,演練以震情誘導方式組織實施,全面檢驗和提高了應對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和指揮聯動能力;逐步探索社區地震應急演練,每年組織地震安全示范社區進行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提高廣大民眾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的能力;2009年、2010年結合5.12“防災減災日”組織了全市中小學校和機關辦公樓地震應急疏散演練。尤其是今年市地震局與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政府應急辦和即墨市政府聯合在即墨市第二小學舉行了青島市中小學?!?SPAN lang=EN-US>5.12”應急疏散演練啟動儀式,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張惠出席了儀式,現場發放了《青島市防震減災知識手冊》,確定全市所有中小學都進行一次地震應急疏散演練。還聯合發文明確要求,今后全市中小學每個學期結合安全教育,必須組織一次應急疏散演練,使中小學應急疏散演練形成制度化。 今后要在以下幾方面繼續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完善應急指揮技術系統,構建現場指揮平臺。二是應急指揮系統要向全市各區進一步延伸。三是建立適應我市城市規模的地震應急專業救援隊伍。 |
14.應給全市中小學進行知識普及。每年在唐山地震或汶川地震悼念日在社區、學校、商場,高樓大廈等進行“應急演練”。 | |
15.加強地震監測,預報工作;普及地震知識,增加防護,逃生培訓。 | |
16.廣泛宣傳自然實害知識,定期對居民進行防震知識教育,深入到中小學,定期舉辦防震演習可到社區,不要地震發生了,再亡羊補牢,那真是晚矣。 |
您好,感謝您對市地震局有關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一)加強重要時段輿論媒體宣傳。每年召開由市委宣傳部牽頭的市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組協調會,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和業務單位的作用,研究部署年度全市宣傳教育工作。加強與媒體的聯系和溝通,并充分利用5月1日《防震減災法》頒布實施、“5.12” 全國防災減災日、“7.28”唐山大地震紀念日等重要時段,定期在報刊、電臺、廣播進行防震減災活動的宣傳。 一是媒體宣傳。在《青島日報》刊登我市防震減災十年來取得巨大成就的專題文章,宣傳我市防震減災工作;在《青島早報》、《青島晚報》開辟專欄,連續兩周刊登防震避震、自救互救、應急避險等知識,提高廣大市民的防震減災意識。在電視臺播放防震減災知識宣傳片。與《青島晚報》“掌控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合作,開通《手機報》(約10萬用戶),充分利用手機的彩信平臺,采用有獎問答、觀眾互動等形式,分早、晚兩次播出防震減災有關新聞、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等有關知識,增強防震減災宣傳工作的覆蓋面。地震局領導通過青島政務網“在線訪談”、青島廣播電臺“行風在線”和青島新聞網“民生在線”欄目進行我市防震減災的宣傳,與網民在線進行交流,聽取大家的意見,回答網民提出的有關問題。 二是深入開展宣講活動。為了更好地整合人才資源,擴大宣傳面,成立應急志愿者宣講團。市地震局2005年與市紅十字會共同組建了一支600人的地震應急救援志愿者服務隊;聯合團市委、市應急辦成立由300名青島農大大學生組成的應急宣教志愿服務隊,他們活躍在防震減災的第一線,深入社區、學校、企業進行地震科普知識的宣教工作,彌補了地震科普宣教工作人員的不足,推動了我市防震減災宣傳工作的發展。同時,積極開展地震科普知識“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活動。2010年市地震局領導為黨校學員進行“地震災害與防震減災”專題講座,這是我市首次利用黨校平臺向領導干部宣講防震減災,不僅是一次有益嘗試,也是一種新突破,在學員中引起較大反響,取得了預期效果,并逐步形成制度化;為地鐵工程指揮部等企業進行地震科普知識講座;向社區居民發放《家庭安全防災必讀》,在社區建立減災宣傳欄和應急逃生疏散引導標識牌,組織社區居民演練,組織社區防災減災巡回課堂;把農村民居抗震技術知識納入送農業科技下鄉活動中,提高農居建筑抗震性能,減輕農村地震災害;連續兩年5月12日14時28分在全市機關、學校統一進行應急疏散演練,提高機關工作人員和廣大中小學生的防震意識和自救互救、應急疏散能力,并發放宣傳資料。 另外,利用12322防震減災熱線電話受眾面廣、快捷、高效的特點,大力開展地震科普宣傳。 今后,市地震局要在宣傳的形式上再創新,宣傳面要更加廣泛深入。一是要建立防震減災宣傳陣地。充分利用市青少年防震減災教育基地,對中小學生進行地震知識培訓,與市教育局合作,向全市1300多所中小學校發放防震減災宣傳材料。二是要深入開展創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區的活動。在已有5個社區獲省級地震安全示范社區稱號,13個社區獲市級地震安全示范社區稱號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地震安全示范創建工作向縱深發展。三是積極開展省級地震安全示范學校創建活動。在23所省級地震安全示范學校基礎上,將繼續推動地震安全示范學校的創建工作。四是開展地震開放日場所建設工作。地震開放日將展示我市地震監測與預報、地震災害防御、地震應急與救援三大體系建設;介紹青島市地質背景及地震形勢;通報防震減災工作;發布監測預測信息;開展地震科普知識講座和學術研討活動;展覽地震監測設備、儀器、模型等。在已獲市政府批準的基礎上,將于2011年適時實施。 |
17.多做地震的防范工作,提高市民的防御能力,做好預報和預防工作,定期舉辦地震知識講座和防震演習。 | |
18.希望能進一步加強對給類抗災知識的宣傳,提高災害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 | |
19.從娃娃抓起,大力宣傳防震知識, 加強地震知識宣傳。 | |
20.多進行地震知識向市民宣傳,讓市民了解地震知識。 | |
21.加大預警機制的范疇,充分利用現有設施設備,做好自然災害的預警工作,加強居民防災防患意識。 | |
22.有效普及地震科普宣傳活動,以社區,街道為單位組織宣傳,學習。同時借媒體平臺加大對地震科普宣傳,普及推廣。 | |
23.建議向不同層次,年齡段百姓普及地震,防震知識培訓講座。 | |
24.建議將地震科普知識進入中小學生讀本,一級造冊進入社區,村委,加強宣傳力度 | |
25.加大宣傳力度。針對一些群眾關心的知識,經常性宣傳。通過媒體、網絡、媒介讓群眾心中有數。 | |
26.對市民實行增加地震防御措施的學習。 提高地震知識的教育。 密切關注地殼活動,做好預防工作。 | |
27.建議: ①對市民大力宣傳地震的有關知識,加強市民的防震意識。 ②積極認真地接好地震預測。 | |
28.應廣泛增加監測地震的先進設備,保證居民在第一時間撤離危險場所,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渠道宣傳防御地震知識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