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是全市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全市公安機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以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為根本目標和標準,堅持民意主導警務,緊緊依靠廣大群眾,全力維護社會穩定,深入化解社會矛盾,牢牢控制好社會治安秩序,積極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全市社會治安保持了持續穩定的良好局面。今年以來,全市的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4.4%,其中“兩搶一盜”等多發性警情同比下降15.1%。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堅持嚴打的民生導向,自今年年初開始,先后集中開展了“打黑惡、反盜搶”安民行動、農村地區嚴打整治行動、清網行動和查處“黃賭毒”等一系列專項斗爭,保持了對各類刑事犯罪主動進攻的嚴打高壓態勢。“打黑除惡”工作取得新的階段性成果。全市的命案偵破率達96%,命案數量同比下降17.5%。共偵破搶劫、搶奪、盜竊案件2萬余起,破案數創歷史新高,有效遏制了發案勢頭。共破獲經濟犯罪案件790余起,挽回經濟損失4.5億余元,維護了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共查處“黃賭毒”案件4140余起,查獲涉案人員8390余名,嚴格落實娛樂場所的監管措施,進一步凈化了社會環境。深入推進禁毒人民戰爭,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690余起,抓獲涉案人員1400余名,遏制了毒品蔓延。深入開展“清網行動”,堅持“有逃必追、清網安民”,共抓獲各類逃犯4810余名,消除了一大批危害社會治安的隱患。堅持城鄉統籌,加大農村社會治安工作力度,促進農村社會治安穩定。深入開展“打四黑除四害”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的違法犯罪。今年以來,全市破獲刑事案件和打擊處理違法犯罪嫌疑人的總量同比分別提高了16.7%和10.5%。目前,正在深入開展為期3個月的“凈化社會治安環境”活動,以“破案件、除隱患、送服務、保平安”為主線,努力為廣大市民過一個安定祥和的元旦、春節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
二、大力加強社會治安防控工作。廣泛發動人民群眾,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扎實推進以信息化為引領的動態治安打防控體系建設,把侵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各類案件最大限度地納入防控視線,提高了控制社會治安的整體效能。今年以來,全市共投入社會面巡邏力量90多萬人次,處置各類警情137萬余起,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2.1萬余起,救助群眾11.8萬余人次,刑事警情保持了低位運行的平穩狀態。深入推進城鄉視頻監控體系建設,整合應用各類監控探頭10萬余個,實現了重點區域、重點單位、要害部位的全面覆蓋。加強群防群治,認真落實社區安全防范措施,有21個社區達到國家級安全社區標準,350個社區達到市級安全社區標準。深化“平安商圈”創建工作,加大警民聯防聯控力度,全市主要商圈的刑事警情下降了38%。加強中小旅館、網吧等復雜場所的治安管理,積極做好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工作,通過社會治安管理基礎工作抓獲違法犯罪同比提高40%。加強互聯網安全管理,查處網絡違法犯罪案件740余起,營造良好的網絡安全環境。
三、切實抓好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認真履行監管職責,落實各項監管措施,扎實推進源頭預防、常態監管與應急處置相協調的公共安全管理體系,努力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加強消防安全管理,深入開展“清剿火患”戰役,積極推進構筑消防安全社會防火墻工程,整改各類火災隱患17.7萬余處,全市火災事故同比下降45.9%。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持續不斷地開展對酒后駕駛,大貨車違法行駛、超速、超員、超載和疲勞駕駛等交通違法行為的整治力度。深入推進“文明交通行動計劃”,認真組織開展停車秩序整治行動,基本完成了國省道電子監控系統建設,優化道路交通組織,改進交通管理勤務,努力做好疏堵保暢工作,全市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6.6%。嚴格落實危險物品的安全管理措施,加強危險物品生產、運輸、儲備、使用等環節的監管力度,杜絕了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工作,深化校園周邊治安秩序、交通秩序整治,全市校園安保力量總計達6100余人,沒有發生校園重大安全事件。
四、著力提高公安機關的執法服務水平。堅持“以人為本、執法為民、服務為先”的理念,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要求,深入推進服務型公安機關建設,努力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公安服務。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執法突出問題,轉變執法理念、改進執法方式,切實規范110接處警、交警執勤、辦理小案等執法行為,在道路交通事故賠償處理和治安案件調處中推行了“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與行政調解”銜接聯動的工作機制,提高執法效率、執法質量和執法公信力。積極創新服務舉措,在車駕管部門實行了駕駛人電子考試、機動車智能審驗等服務新舉措,實現了“陽光作業”。在窗口服務單位全面推行“服務評價系統”,主動接受市民監督。在出入境管理部門建立了智能化、自助式的服務新模式,大大提高了服務管理工作的效率。全面升級公安外網服務平臺,提升網上服務效能,拓展網上服務領域,打造公安網上服務“直通車”,130余項公安業務實現了網上預約、網上受理、網上辦理。開通了“刑事案件回告查詢”系統,方便市民隨時查詢案件辦理進度和情況。認真做好公安信訪工作,結服了一批信訪積案,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深入開展“警民懇談”、“大走訪”等活動,并通過網絡在線問政、行風在線等渠道,多方聽取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不斷改進公安工作,進一步密切了警民關系。
五、毫不放松地抓好公安隊伍建設。把公安隊伍建設作為“天字號”工程牢牢抓在手上,加大政治建警、從嚴治警力度,進一步堅定廣大公安民警的理想信念,強化宗旨意識和群眾觀念,深入開展紀律作風教育整頓,嚴肅查處違法違紀問題,確保公安隊伍的健康發展。全市廣大公安民警為了城市的平安與和諧,為了市民的安寧和幸福,夜以繼日地奮戰在打擊違法犯罪、維護城市安全、服務人民群眾的第一線,今年以來,先后有109名民警因公負傷。
今年以來,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市公安機關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深入推進警務管理創新,大力實施警務流程再造工程,著力構建信息化條件下的青島特色現代警務機制,推動了全市公安工作的科學發展、轉型發展。
回顧今年以來的工作,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公安機關只有始終堅持人民公安為人民,把公安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當中,才能完成好擔負的職責和使命。借此機會,我代表全市公安民警,向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對公安工作給予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中還存在著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和有待改進的方面。社會治安中的一些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亟待破解,公安工作的理念、機制和方法、手段還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公安隊伍的執法服務水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少數公安民警在公正廉潔執法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公安隊伍管理的長效機制需要進一步健全完善,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我們將虛心聽取市民的意見,真誠接受市民的監督,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定不移地把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作為公安工作的根本目標和標準,以服務和保障民生為重點,以加強群眾工作為抓手,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積極加強和創新公安機關社會管理工作,加快社會治安工作的轉型升級,牢牢把握控制社會治安的主動權。高度重視并切實抓好公安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公安隊伍嚴格、公正、廉潔、文明、高效執法的水平,與廣大市民攜手努力,共同創建全國最安全城市,為建設宜居青島、打造幸福城市創造更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