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全年重點工作目標完成情況
今年以來,市鹽務局按照“突出抓好專營主業,大力發展非專營產業,切實管好鹽業行業”的總體發展思路,緊緊圍繞年初制定的重點工作目標,不斷提高社會和經濟“兩個效益”,保持了青島鹽業的健康發展。截至11月底,年初制定的5個業務職能目標、2個整改完善目標和1個創新創優目標全部提前完成。
(一)業務職能目標,共5項
目標一:依法行政,加大鹽政執法力度。
完成情況:今年,我們進一步創新工作機制,加強了與公安、工商等部門的聯合執法,把查處大案要案作為工作重心,持續加大鹽政執法工作力度;加強了執法隊伍培訓,行政處罰權運行更加透明規范,處罰案件全部網上運轉。1—11月份,共查處鹽業違法案件844起;沒收鹽產品501.9噸,同比增長8%;罰款21.49萬元;刑拘9人,判刑3人。舉報案件查處率100%,結案率99.6%。完成了年初制定的“鹽業違法舉報案件查處率達100%,結案率達98%以上”的預定目標,被評為全市依法行政先進單位。
目標二:履行職責,做好食鹽政府儲備。
完成情況:今年,我們進一步健全了食鹽市場安全保障體系,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率先建立起食鹽應急儲備機制,在今年3月份的食鹽搶購風潮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搶購發生當天,市鹽務局迅速啟動《食鹽供應應急預案》,全局進入食鹽保障應急機制狀態。一是確保信息公開及時透明。當天召開了新聞發布會,通過各大主流媒體向市民發布《關于食鹽供應充足市民不必恐慌的通告》,把食鹽儲備供應充足、價格不變、碘鹽未受輻射污染等信息即時傳遞給市民,消除市民恐慌心理。據不完全統計,期間各大媒體報道30余篇次,大密度的媒體宣傳攻勢較好地引導了市民,穩定了市場;二是及時研判形勢,全力保障供應。搶購發生的四天時間里,市鹽務局應急指揮部連續12次召開應急會議,科學研判形勢,部署生產供應和應對措施。局屬企業開足馬力生產,日分裝量由日常的100噸增加到220噸;三是嚴厲打擊哄抬物價、囤積居奇行為。及時向市政府報告,由市政府協調緊急召開了商務、物價、交通、工商、公安、衛生、應急等部門共同出席的執法協調會,先后與物價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堅決打擊造謠惑眾哄抬食用鹽價格等違法行為的通告》,與公安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堅決打擊造謠惑眾擾亂社會秩序等違法行為的通知》,與交通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認真做好食鹽運輸工作的緊急通知》,期間出動鹽政執法人員643人次,聯合出警188人次,查處各類案件72起,查處非法鹽產品2.219噸。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中國鹽業總公司、山東省鹽務局的大力支持和全市各有關部門的積極配合下,成功平息了食鹽搶購風潮。市鹽務局也因此被評為全國應對食鹽搶購保障市場供應先進單位、全省平息食鹽搶購工作先進集體。為更好地應對可能發生的食鹽供應突發事件,我們以此為鑒,進一步修訂完善了《青島市食鹽供應應急預案》,并組織專家評審,推動由部門預案提升為市級預案,提高了應急保障能力。加大食鹽應急儲備力度,建設食鹽儲備庫,及時補足食鹽應急儲備。截至目前,兩級批發企業已超額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加碘小包裝食鹽儲備4500噸,大包裝食鹽儲備1500噸”的預定目標,并報市政府同意,明年將再增加2000噸大包裝市級政府食鹽儲備。
目標三:調整鹽田規劃,科學有序開發鹽田資源。
完成情況:今年,我們按照市政府“合理調整鹽田規劃,科學有序開發利用鹽田資源”的部署和青島市“十二五”規劃“加強鹽田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的要求,組織對全市鹽田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摸排,走訪調研,在大量、充分、細致工作的基礎上,制定完成了《青島市鹽業經濟“十二五”發展規劃》,修訂了《青島市鹽田保護利用和鹽業發展規劃》,完成了年初制定的“修改完善青島市鹽田保護利用規劃和鹽業發展規劃”的預定目標。
目標四: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完成情況:今年,市鹽務局繼續推進“轉方式,調結構”,努力培育新的增長點,對局屬企業全面實施預算管理,實行月度財務分析和季度績效考核,對國有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銷售量、銷售收入、成本費用及凈利潤等進行實時監測。一是積極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夯實科學發展基礎。中鹽青島董家口港物流中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評審論證;萊西食鹽儲備庫5號車間工程已經完工;二是大力發展非專營產業。鼓勵局屬經營單位搞好主營業務的同時,積極拓寬經營渠道,開展多種經營。局屬企業代銷了調味品、酒、化工產品等多種商品,青島鹽工醫院醫療服務質量和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門診量同比增長73.9%,住院人數同比增長71%,醫療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1%,進一步刷新了歷史記錄。預計到11月底,非專營產業能夠完成年度經營計劃的103.8%,提前超額完成預定計劃;三是鹽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不斷滿足群眾的多樣化需求。在18個食用鹽品種基礎上,研發了沐浴鹽、足浴鹽、潔面鹽、漱口鹽、水果蔬菜洗滌鹽等品種。在全市布局了913個無碘鹽零售點,畜牧鹽添磚也首次投放市場。年內局屬企業銷售收入、利潤總額、企業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等均保持較快增長。截至11月底,在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的雙重壓力下,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達到106.5%,仍然實現了年初制定的“確保企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達到106%”的預定目標。
目標五:保障全市鹽產品的工需民用。
完成情況:今年以來,我們通過加強食鹽零售終端建設,不斷優化營銷網絡,保障市場用鹽需求。年內已完成審批食鹽零售許可證4700余個,到11月底,全市共調撥各類鹽產品12萬噸,銷售食鹽8.6萬噸,同比分別增加了10.42%和14.6%,提前完成了年度計劃。
(二)整改完善目標,共2項
目標一:擴大低鈉鹽生產能力,滿足市場需求。
完成情況:為配合減鹽防控高血壓“健康山東”行動,加大了低鈉鹽的生產和市場投放力度,加強了低鈉鹽的宣傳推介,低鈉鹽正在逐漸為島城市民所接受。為滿足和應對低鈉鹽市場需求,年內我們投資600余萬元,完成即墨綠色鹽與出口鹽基地鹽田改造6400公畝,以擴大大顆粒低鈉鹽生產能力。截至11月底已生產低鈉鹽4000噸。提前完成了“改造鹽田6400公畝,生產低鈉鹽4000噸”的預定年度目標。
目標二:關注民生,強化服務。
完成情況:今年,市鹽務局仍然堅持高度關注民生,強化服務。一是以創建“島城先鋒”黨建品牌為載體,組織開展了“我為鹽業獻計策”、“爭當業務標兵”系列創先爭優活動,不斷加強隊伍作風建設;二是建立健全了小工業鹽價格調整組織領導機構,實行了公開、透明的定價機制。建立了大用戶常年聯系制度,召開了用鹽企業座談會,并堅持鹽業企業服務社會監督機制,聘請了10名用鹽大戶法人代表為鹽業社會監督員;三是積極參加“行風在線”、“民生在線”“網絡問政”等活動,加強與市民的溝通,認真聽取群眾意見,主動改進工作。今年市鹽務局“民生在線”上線訪談表現滿意率達到了97.44%,下線落實解決問題滿意率達到了97.50%,在全市名列前茅。“行風在線”上線滿意率和下線落實解決問題滿意率實現“雙100%”;四是優化了行政審批程序,市鹽務局審批窗口群眾“非常滿意率”一直保持在100%,全年全局實現行政效能零投訴。為方便市民買到合格的食鹽,更好地為市民服務,年內我們自建了10個“鹽真情深”直營便民店,目前均已投入使用,市民反映良好。
(三)創新創優目標,共1項
目標名稱:推進新興海洋化工基地建設的調研工作。
完成情況:今年6月,推動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的青島市海水淡化一體化循環經濟協調推進小組,包括市發改委、市國資委、市科技局在內的等12個市直部門、區市和市直企業作為協調推進小組的成員單位,合力推進海水淡化一體化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協調推進小組辦公室設在市鹽務局。協調推進小組辦公室編制了《海水淡化一體化循環經濟工作協調推進小組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征求意見稿)》,并廣泛征求了各成員單位的意見、建議;制訂了《海水淡化一體化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對我市海水淡化的自然條件、區位優勢、科技基礎、產業基礎和形勢需求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分析,明確了階段性試點目標和具體的工作任務;面向各成員單位在全市范圍內征集海水淡化一體化循環經濟工作專家和項目,初步搭建起了海水淡化一體化循環經濟專家庫和項目庫框架;積極與中鹽總公司、省鹽務局進行溝通協調,爭取項目、資金和技術支持;與國內外知名海水淡化和鹽化工企業進行了意向性接觸,積極探索海水淡化一體化循環經濟的合作模式和途徑;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形成了《青島市發展海水淡化一體化循環經濟調研報告》;11月中旬,還召開了試點工作調度會,較好地完成了該項創新創優目標。
二、存在問題和不足
一年來,雖然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不足和差距,主要是:一是發展非專營產業工作雖然已經啟動并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但還沒有形成規模;二是市民對鹽產品如低鈉鹽等的知曉率、購買率還不高,鹽產品的推廣宣傳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大;三是規模化發展海水淡化一體化循環經濟還處于探索階段,沒有成熟的經驗,很多工作都要從零開始,需要從無到有地逐步摸索推進。
三、明年工作打算
明年,我們將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認真研究制定
改進措施,在繼續抓好專營主業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思路,推動鹽業良性科學發展。一是逐步做大做強非專營產業,拓寬經營渠道,努力走規模化發展之路,積極應對鹽業改革;二是積極配合健康減鹽行動,進一步加大低鈉鹽等鹽產品的宣傳推廣力度,引導市民樹立科學用鹽、健康用鹽新觀念;三是進一步推進海水淡化一體化循環經濟試點工作,爭取早日完成試點項目選址、規劃和論證工作。
以上是市鹽務局2011年工作的基本情況,請各位市民代表評議并提出寶貴意見。同時也懇請廣大市民對我們今后的工作予以監督,對青島市鹽業專營工作提出批評和建設性意見,我們將虛心接受,并積極改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