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地稅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聚財繁榮青島,執法服務人民”為宗旨,以保障地方財力和服務納稅人為中心,腳踏實地,真抓實干,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依法組織收入,增加地方財力
依法組織地稅收入,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財力保障,是地稅部門的第一要務。不同的經濟形勢下,組織收入的著力點也不一樣。在當前實體經濟尚未完全復蘇、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遇到較大困難的情況下,我們把增收的重點放在了高盈利行業、高增值資產、高收入人群和高流動稅源上,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加強房地產業稅收征管。今年以來,全市新建住宅銷售量雖然同比下降7.2%,但往年的超額利潤,依然提供了較為豐富的存量稅源。我們通過土地增值稅的清算、企業所得稅的匯繳、營業稅的比對,征收房地產業稅收87億元,增長49.2%。
二是加強金融業稅收征管。今年以來,雖然全市貸款規模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影響,增長16%左右,但貸款利率提高、銀行“議價”能力增強,增厚了銀行業稅基。為此,我們通過營業稅與貸款規模比對等方式,不斷提高金融業稅收管理水平,征收金融業稅收36.1億元,增長38%。
三是加強建筑業稅收征管。今年以來,雖然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3%左右,但我們通過加大外來施工企業監管、取消建筑業手工開票、推行網絡在線開票、加強分項目明細申報等方式,征收建筑業稅收37.6億元,增長40%。
四是加強涉外企業稅收征管。通過強化涉外股權轉讓、售付匯以及外籍個人稅收管理,加強國際間反避稅合作等措施,組織涉外稅收52.1億元,增長63.7%,既促進了地方稅收增長,又維護了國家稅收主權。
五是加強對高收入群體的稅收征管。高收入群體的納稅人數占全部納稅人數的比重雖然只有4%,但貢獻的個人所得稅卻占到了45%。為此,今年以來,我們繼續以全員全額明細申報為基礎,通過健全高收入者數據庫、實施兩處以上所得自動比對等方式,征收高收入人群個人所得稅22億元,增長33%,既增加了地方稅收,又調節了收入分配。
今年以來,我局組織地稅收入337.6億元,增長35.3%;地方稅收對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貢獻度創“十一五”以來新高,達到了55.01%,同比提高了2.69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地稅收入增幅始終高于大連,截止10月底,收入增幅比大連高了7.9個百分點,收入差距較同期縮小了10.3億元。
在組織好稅收收入的同時,我們還按照上級有關要求,承擔了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文化事業建設費、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水利基金等非稅收入的征繳工作,共征收27.2億元,增長69%,有力地支持了教育、文化、弱勢群體等民生事業。
二、落實減稅政策,促進社會和諧
地稅部門在做好組織收入工作的同時,還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結構性減稅政策。今年以來,共依法減免稅收17.9億元,較好地發揮了稅收對“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落實產業轉型減稅政策。對國家鼓勵發展的高新技術企業、軟件企業,實行優惠稅率;對新辦的循環經濟企業,實行定期減免;對進行技術改造的高耗能企業,實行稅額抵免;對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企業,實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共減稅3.5億元,為我市企業做大做強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是落實收入分配減稅政策。貫徹落實新個人所得稅法,9-10月份共減稅2.7億元;在規定權限內,下調了個體工商戶和出租車司機納稅定額,減稅790萬元;對未達營業稅起征點的個體工商戶減稅8000萬元。從今年11月份起,我們將按照上級要求,將個體工商戶營業稅起征點由5000元提高到上限2萬元,預計每年減稅3.7億元,讓全市個體工商戶得到更多的減稅實惠。
三是落實改善民生減稅政策。對教育、文化、新聞出版、幼兒園、養老院等單位,實行營業稅、所得稅優惠,減稅1.1億元;對殘疾人、高校畢業生就業和失業人員再就業實行定額減免優惠,減稅1450萬元;對村鎮銀行、農村信用社,實行營業稅低稅率政策,減稅3100萬元,有力支持了我市城鄉統籌和民生事業的發展。
四是落實保障性住房減稅政策。對限價商品房、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項目,落實企業所得稅、土地增值稅稅收優惠,減稅3.9億元;對家庭唯一居住性住房的,落實契稅、營業稅等優惠政策,減稅5.3億元。
三、嚴格稅收執法,維護公平正義
打擊涉稅違法行為,營造公平正義的稅收環境,是地稅部門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針對各類涉稅違法行為,特別是發票等社會關注度高的違法案件,依法重拳打擊,切實維護稅法尊嚴。
一是打擊發票違法行為。堅持有打有防、標本兼治,一方面,與公安聯手開展集中整治,打掉了一大批制假販假窩點,抓獲了12名犯罪嫌疑人,查獲了1萬多份虛假發票,涉及發票金額1.6億元。其中,查獲的“4.01”發票專案被公安部、稅務總局列為全國十大典型案件,今年5月26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欄目,對此進行了專題報道。另一方面,針對手工發票易被套票、虛開的問題,不斷加快發票改革步伐,在房地產、建筑、廣告等行業取消了手工票,推行了網絡在線開票,既實時掌控了稅基,又從源頭上防范了虛假發票的產生。
二是打擊偷稅逃稅行為。組織開展了重點行業專項檢查,檢查各類納稅人814戶,查補稅款、滯納金和罰款1.8億元;組織查處了查處百萬元以上大要案28起,并對部分案件進行了公開曝光,引起了強烈反響;加強了欠稅清理,對具備償還能力但長期拖欠稅款的,依法采取銀行扣繳等強制措施,追繳欠稅2.4億元;推行了納稅評估,今年來評估企業4868戶,補征稅款4.3億元。
在依法治稅的同時,我們還堅持從嚴治隊,圍繞規范執法,積極推行微機定稅、陽光辦稅、重大案件集體審理、減免稅集體審議等制度;圍繞廉潔從稅,建立和完善了風險排查、績效評估、逐級問責的內控機制,今年以來共對11名執法有過錯的干部給予了誡勉談話或調離崗位處理。
四、優化稅收服務,提升行政效能
我們視納稅人為衣食父母,想納稅人之所想,急納稅人之所急,為納稅人辦實事、辦好事。
一是減負惠民。積極順應納稅人低成本辦稅的需求,推出了“五免費”服務,即:免費舉辦“稅收政策培訓”;免費郵寄個人所得稅完稅證明;免費提供納稅申報表;免費發放《稅務公報》、《納稅服務指南》;免費辦理稅務登記證,每年為納稅人節約辦稅成本1300多萬元。按照上級要求,我們將于明年1月1日起,免收小型微型企業的發票工本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
二是提速便民。積極響應納稅人便捷辦稅的呼聲,從納稅人最期待解決的問題做起:推行了網上征納互動服務,提供網上申報、開票等10多項涉稅業務,解決納稅人上門跑的問題;推行了“一窗全能”服務,一窗受理,內部流轉,限時辦結。推行了國地稅聯合辦稅,納稅人進一家門,辦兩家事,解決納稅人多頭跑的問題;推行了全天候自助辦稅,納稅人可在自助服務終端(ARM機),隨時完成完稅憑證打印、繳稅查詢等業務,解決納稅人排長隊的問題。
三是維權利民。及時回應納稅人的維權訴求,成立納稅人維權中心,為納稅人提供發票、個人所得稅扣繳等稅收法律救濟500多次;針對納稅人投訴稅控機供應商售后服務不到位問題,出臺了保證金先行賠付辦法,切實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在服務納稅人的同時,我們還發揮稅收經濟“晴雨表”的作用,積極為黨委政府進言獻策,當好參謀助手。提報了藍色經濟、高端航運、生物醫藥和新材料等10余篇稅源分析報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肯定。
各位代表,回顧即將過去的一年,雖然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納稅人和廣大市民的期待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和不足。如,稅源管理的深度和廣度還不夠,信息管稅、科技控稅的基礎還不牢;辦稅環節繁瑣,辦稅流程不統一的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服務效能有待提高;偷稅現象特別是發票違法犯罪在局部地區時有發生,專項打擊力度有待加強;個別干部仍有為稅不廉行為,內控機制有待完善,等等。
今后,我們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以廣大納稅人和社會各界“更加滿意”為標準,牢牢堅持服務發展大局不動搖,堅決落實中央和省、市支持經濟轉型和保障民生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促進青島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牢牢堅持保障地方財力不動搖,推進信息管稅,科技強稅,堵漏增收,做大收入總量,提高收入質量,把青島市的經濟發展成果反映在地稅收入的持續穩定增長上。牢牢堅持優化納稅服務不動搖,進一步降低辦稅成本,簡化辦稅流程,提高辦稅效率,切實滿足納稅人合理需求,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牢牢堅持從嚴帶隊不動搖,完善內控機制,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防范執法風險,樹立“廉潔、勤政、高效、親民”的社會形象。懇請廣大市民監督我們的工作,對地稅工作多提寶貴建議,促使我們不斷提升工作水平,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