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我市體育工作堅持銳意改革,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強化工作舉措,實現了群眾體育、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大力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群眾體育蓬勃發展
年內,通過大力推進帆船、足球、羽毛球進校園工作,實施農村、社區體育健身工程建設,加大國民體質監測和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力度,廣泛開展大型全民健身活動,實現了群眾體育的持續健康發展,再次獲全國全民健身活動優秀組織獎、國民體質監測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一是加大建設力度,構建功能完善的全民健身網絡體系。年內,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全民健身“三納入”工作,加大了對全民健身的投入。年內,各級政府投入7億余元建設全民健身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百姓樂園等全民健身設施。其中,市級財政在全市投資新建268處全民健身工程。大力倡導建設室內、外相結合的社區健身中心,力求全民健身的“風雨無阻”。同時,嚴格落實健身器材管理規定,督促責任單位及時進行全民健身設施(路徑)的檢查、維護和更換,確保器材使用安全。目前,全市擁有健身設施4255處,進一步完善了城區15分鐘健身圈功能,向城區8分鐘健身圈和農村“村村有”建設邁出了新的步伐。
二是以精品活動為引領,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在市總工會、共青團、市婦聯等部門和單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先后組織舉行了萬人健康跑、社區健身節、全國群眾登山健身大會暨青島市全民健身戶外登山節、萬人暢游匯泉灣、歡迎來航海、世界行走日(中國站)活動等20余項,輻射和帶動了全市各級各行業形式多樣的全民健身活動近1100余項,全年直接參加形式多樣健身活動群眾近400余萬人次,經常性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全市人口的48%。
三是成功地舉辦了首屆全國青少年陽光體育節和青島市第三屆體育大會。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我市承辦了由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三部委聯合主辦的首屆全國青少年“未來之星”陽光體育節活動。來自全國各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32支參賽隊伍和1000余名初高中學生進行了體育比賽、大課間活動展示、論壇和奧林匹克文化交流活動,獲得了圓滿成功。
同時,為推動群眾體育的蓬勃發展,舉行了以“群眾體育 讓城市更健康”為主題的青島市第三屆體育大會。期間舉辦了全民健身展示、群眾體育十年成就展、群眾體育競賽和“群眾體育 讓城市更健康”主題研討會等,并有20余萬人次參加了42個項目展示和競技活動。。
二、深化競技體育改革,競技體育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
年內,我局著力深化競技體育改革,推進競技體育“8+2”工程,成立項目管理中心,實現了與國家體育總局、省體育局項目管理的對接,優化了項目布局,保證了我市競技體育持續健康發展,取得了可喜成績,榮獲振興山東體育突出貢獻獎。
全力備戰和參加第七屆全國城市運動會,創造了我市參加城運會歷史最好成績。本屆城運會我市共有206名運動員獲得決賽資格,通過頑強拼搏,最終獲得了13枚金牌、11枚銀牌和10枚銅牌的優異成績,金牌總數位居57個參賽城市第七、全國計劃單列市首位和山東省各參賽城市第一,并榮獲體育道德風尚獎,實現了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的雙豐收。
扎實做好倫敦奧運會的備戰工作,一批頗具實力和發展潛力的優秀運動員脫穎而出。為做強、做優我市奧運爭光隊伍,我們進一步密切了與國家體育總局各項目管理中心的聯系與合作,創造條件,做好我市運動員的訓練與保障工作,幫助解決運動員的后顧之憂,使我市更多的優秀運動員進入國家備戰奧運會一線隊伍。目前,我市在國家隊的運動員達40余人,并在乒乓球、羽毛球等項目上有望沖擊倫敦奧運會獎牌、甚至是金牌。同時,強化了中國青島伊利奧特級帆船隊備戰倫敦奧運會的針對性訓練,通過參加一系列世界帆船賽事促進訓練、提高技戰術水平,使該船隊在組建不到2年的時間就初步具備了進軍奧運會的實力和水平。尤為可喜的我市乒乓球運動員張繼科在年內先后奪得世錦賽和世界杯兩大賽事男單冠軍,初步鞏固了在國內乃至世界的霸主地位,成為我市奧運希望之星。
三、積極開拓創新,體育產業發展充滿活力
一是全力推進市足球訓練中心建設。市足球訓練中心建設項目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公開掛牌督辦的建設項目之一,我們采取了超常舉措,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并于今年4月完成了兩塊標準足球場地和相關配套訓練設施,滿足了參加中超聯賽足球隊訓練需求。目前,工程正在按預訂計劃緊張有序的進行,確保年底完成主體施工。
二是體彩發行工作實現了新的突破。年初,成立了分管副市長為組長的全市體彩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加大了對體彩發行的組織領導,加強了銷售站點和隊伍的建設,拓寬了發行渠道。截止10月份已超過去年全年發行量,并突破10億元大關,全年有望實現13億,創我市體育彩票銷售額歷年新高。
三是高水平承辦了第12屆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第12屆雙星·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是我市繼奧帆賽和全運會后迎來的又一國際頂級體育賽事,共有33個國家和地區370名運動員、122名隨隊官員和教練員參賽。按照國際標準、青島特色、全民參與、節慶賽事的指導原則,高水平的實施了賽事組織、接待、服務等籌備和承辦工作。同時,為發揮中國隊的主場優勢,全方位做好了國家隊的賽前訓練和賽時保障,為國家隊奪取桂冠做出了積極貢獻。
四是加強政策引導和監管、扶持,促進職業體育俱樂部健康發展。為促進職業體育俱樂部的健康發展,制定了《青島市中超俱樂部扶持、監督與指導辦法》,進一步加大了政策引導和監管扶持,保證各體育俱樂部的健康發展,并取得了可喜成績。其中,青島啤酒羽毛球俱樂部蟬聯中超聯賽冠軍,青島中能俱樂部從去年的低迷保級躍居今年中超聯賽的第六名,創造了我市職業足球俱樂部參加中超聯賽的最佳成績;青島西海隊被中國足協評為五人制進步最快獎球隊,青島雙星籃球俱樂部投入不斷加大,在CBA聯賽中穩步發展。
四、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并舉,打造“帆船之都”成效顯著
一是啟動了克利伯帆船賽參賽工作,成功的舉辦國際極限帆船系列賽等系列賽事。年初,完成了克利伯帆船賽人員的篩選、培訓,并自7月底在英國南安普頓起航,預計明年2月中下旬抵達我市。年內,由11支船隊、44名來自13個國家的帆船運動員參加的2011極限帆船系列賽,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普遍好評。
二是廣泛開展青少年和全民帆船普及活動。年內出臺了《2011-2015年青島市帆船運動進校園活動實施方案》,命名了93所大中小學校為2011-2015年青島市首批帆船運動特色學校,成立了校級帆船隊,培訓了1000余名青少年帆船運動員。舉辦了2011年青島市帆船特色學校聯賽、“市長杯”第五屆大中小學生帆船賽、青少年帆船帆板錦標賽,首屆高校大學生帆船賽,第六屆帆船帆板公開賽、第二屆職工帆船賽等系列賽事活動,1000余名運動員參加了各項賽事。開展了“歡迎來航?!比穹\動普及活動,出動各類帆船7000艘次,完成了5.5萬人的體驗培訓計劃。
三是成功舉辦了2011青島國際帆船周。2011年青島國際帆船周以國際帆船賽事、國際奧帆文化交流為核心,內容涵蓋帆船文化、帆船產業、帆船普及等八大板塊活動,并同國際啤酒節、世界園藝博覽會等節會加強了互動,增強了帆船周的社會影響力,營造了良好的節慶氛圍,通過比賽增進了城市間帆船運動的交流,提升了我市帆船運動在國內的聲望和地位。
五、凝心聚力、開拓創新,開創了青島足球發展的新局面。
一是各項足球賽事活動精彩紛呈。進一步完善了以城市聯賽為核心,以足協杯、超級杯賽為支撐,以(市)區聯賽為基礎的成年業余競賽金字塔體系,舉辦了青島市城市聯賽甲、乙、丙三級賽事及足協杯賽,全國成人業余足球賽、全國中老年足球賽、青島市五人制足球業余聯賽、沙灘足球錦標賽,承辦了中朝女足邀請賽、全國女子足球U-18聯賽、全國男子足球U-13聯賽等共2297場比賽,推動了我市群眾性足球運動的開展。
二是校園足球活動充滿活力。為進一步推進“校園陽光足球計劃”的實施,年內設立了80所足球試點學校,開展了校園足球冬令營、夏令營,舉辦了“市長杯”、“區長杯”、“校長杯”、青少年足球錦標賽等,并結合比賽進行了選材活動,充實了青少年足球后備隊伍。
三是足球對外交流活動頻繁。為加強與足球發展國家的交流合作,與巴西、阿根廷、韓國、荷蘭等足球發達國家足球俱樂部進行了交流。其中與巴西圣保羅足球俱樂部正式簽訂了友好合作協議書,就青少年足球運動開展、教練員和運動員培訓、俱樂部行政管理人員培訓、交流互訪等達成合作共識,并實施了交流與合作。
四是參加第七屆全國城市運動會勇奪男子足球桂冠。全國城市運動會是檢驗各參賽城市競技體育水平,選拔優秀后備人才的重要平臺。城運會男子足球比賽尤其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市男子甲組足球隊在七城會賽場上團結奮斗,頑強拼搏,勇奪桂冠,成為全國唯一城運會三冠王的足球隊伍,也是本屆賽會上唯一由國家體育總局劉鵬局長親自頒獎的隊伍。
各位代表,即將過去一年,盡管我們取得一些成績,但與人民群眾的期望和建設體育強市相比,還有差距。體育公共服務體系不夠完善,廣大市民的體育健身需求與健身場地設施不足之間矛盾突出。競技體育后備人才梯隊建設還需進一步完善,體育產業化、社會化發展進程需進一步加快。
新的一年,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人為本,進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更加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不斷增強人民體質。深化競技體育改革,做好優秀運動員的培養輸送,做強、做優奧運爭光隊伍,力求在明年倫敦奧運會上奪取金牌,為國爭光、為青島添彩。要大力發展體育產業,推進體育社會化發展進程,努力實現群眾體育、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