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市政府辦公廳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區市各部門各駐青單位的協作配合和廣大市民的關心支持下,立足世界眼光服務大局,對接國際標準提升工作,依托本土優勢創先爭優,全面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一、服務全市中心工作,扎實推進開局行動
組織實施了“十二五”開局行動,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確保政令暢通、執行到位。一是立項督辦重點工作。按照“市民關心、內容具體、可量化考核、宜接受監督”的原則,對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32項重點工作公開掛牌督辦,嚴格落實責任執行、督辦提示和檢查通報制度,32個公開掛牌督辦事項順利推進,橋隧同步通車,藍色經濟區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市容環境十大整治行動深入人心。二是協調金融機構服務地方發展。積極應對國內外金融形勢變化,出臺了促進金融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前三季度金融業增加值233.5億元,增長24%,增速在全市各行業中排名第一;截止10月末,各項貸款比年初增加955億元,增長13.4%,增速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引導信貸資金向小企業和“三農”傾斜,在銀行信貸總體趨緊的情況下,實現了服務小微企業和“三農”力度不減、規模多增,截止10月末,小企業貸款較年初增加183.5億元,較年初增長18.2%,高于各項貸款增速3.2個百分點,涉農貸款較年初增加338億元,較年初增長29%,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4個百分點;全國首家韓元掛牌交易試點在我市成功啟動;引進了三菱東京日聯銀行等金融機構17家;組建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8家;全面完成了融資性擔保行業規范整頓任務。三是加強對重點展會政策支持和指導服務。出臺了扶持展覽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和以市政府名義舉辦會展活動報批辦法,建立了青島會展業網上服務和信息發布平臺,引進并成功組織了博鰲亞洲論壇國際能源青島圓桌會議等10余個高端展會;圍繞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藍色經濟區建設,組織舉辦展會節慶活動217項,用展面積達到117萬平方米。我市榮獲全國會展業“金五星”優秀會展城市獎。四是組織開展打擊走私專項行動和聯合行動。協調偵辦、查辦各類走私案件1340起,案值12.1億元,為企業健康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二、更加注重以人為本,突出抓好民生建設
順應全市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把工作著力點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領域傾斜。一是狠抓市辦實事責任落實。對市政府重點辦好的12件23項市辦實事倒排工期、跟蹤督查,保障性住房建設、市區新增供熱面積900萬平方米等19項實事提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其中實施城鄉居民新農保全覆蓋參保人數達240萬人、待遇發放人數達89萬人,公交車更新、改造建設小型垃圾轉運站等4項實事均能如期兌現承諾。二是狠抓食品安全監管整治。建立起比較完善的食品安全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強化了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監管責任,構筑起市區街村四級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國務院食安辦推廣了我市做法;協調開展打擊非法添加劑、塑化劑、地溝油等12個專項整治活動,查處群眾舉報投訴1000余起,取締各類食品加工“黑窩點”500余處,食品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食品安全大行動”入選我市第二季度十大民生事件。三是狠抓突發事件應對處置。青島應急網開通運行,編發了“十二五”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規劃,出臺了《青島市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管理辦法》和《青島市應急物資儲備制度》,編制山林防火、雨雪天氣等專題預警預測報告7個;對《青島市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辦法(試行)》進行督導落實,組織實施了重慶路快速路工程房屋征收補償等重大事項風險評估;開展了“5?12”、“11?1”應急知識普及宣傳活動,發放《青島市民應急知識手冊》10萬冊;組織開展地鐵一期工程、海上船舶溢油等市級重點應急演練63次,妥善處置了“2?5”香港旅游客車側翻事故、“梅花”強臺風等較大以上突發事件11起。
三、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自覺規范權力運行
始終做到按規則和程序辦事,不斷提高行政效能。一是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完成了1999—2010年政府規章和1995—2010年地方性法規整理工作,充實完善了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和內容體系;對12區市、50個市直部門和單位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了督查調研;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和受理答復機制,新增政府信息公開11655件,梳理政府存量信息21.1萬條,已主動公開3.3萬件。二是深化行政審批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監管。行政審批告知承諾制試點工作順利實施;稅務系統與企業設立聯辦系統順利對接并升級,無前置企業設立聯合辦理時間縮短至1.39個工作日;建設項目用地、立項、規劃、施工階段的聯合辦理在政府部門實際審批時間縮短至85個工作日;對建設項目竣工驗收聯合辦理進行了試點;市行政審批服務大廳辦理行政審批業務26萬余件,完成公共資源交易1368項(宗)、354.8億元。三是深化網上執法。建成并啟用了全市一體化的網上行政處罰及執法監督網絡管理運行平臺和業務系統,市級43個執法部門的5569項行政處罰事項實現網上辦理、信息公開和電子監督,各區市的30654項行政處罰事項納入網上規范運行;建成了覆蓋權力運行、資金使用、資源配置等28個重要領域的電子監察系統。
四、積極回應社情民意,深入推進政民互動
拓展政府與公眾溝通渠道,創造條件讓市民有序參與社會管理、監督政府工作。一是建立了市政府部門“網絡在線問政”常態化機制。組織19個政府部門開展專題訪談313場,答復和解決市民意見建議8893個;組織開展市政府部門年中“網絡在線問政”集中訪談活動,答復和解決市民意見建議8532個,其中線下辦理的2832個問題全部在承諾時間內通過青島政務網向市民回復,市民代表電話回訪滿意度達到95.6%。二是扎實督辦建議提案。政府系統承辦的1685件建議提案全部按期辦復,對224件建議提案實施“二次辦理”,對29件多年來重復提出、懸而未決的建議提案實施領導包案、掛牌督辦,其中開通中小學生公交專線等12件建議提案得到基本落實或取得階段性成果。三是升級改造政務服務熱線。針對市民反映政務服務熱線有時接通難的問題,對政務服務熱線進行了整合改造和擴容升級,受話能力提高了5倍,日均受理市民來電2000余件,協調解決實際問題16萬余件,市民提出的1000余條意見建議納入了政府部門整改完善目標,政務服務熱線和網上信箱按期回復率均達到98.6%。四是加大政府新聞發布力度。針對全市重點工作、重大活動和社情民意,主動設定主題約請部門發布,實施網絡視音頻同步直播,組織舉辦政府新聞發布會46場,省政府推廣了我市做法。五是深化網上辦事服務。依托青島政務網建成教育、社保、就業、醫療、交通、公用事業、證件辦理、企業開辦、資質認定、婚育收養、經營納稅等12個專題辦事服務欄目。
五、全面加強運轉保障,不斷提升服務效能
針對政府機構改革后的新情況,不斷優化政務運行流程,充分發揮參謀助手和運轉樞紐作用。加大重要公文辦理力度,提高緊急公文辦理效率,運轉各類文件材料6.5萬件,按期辦結率97.3%;嚴格公文制發把關,從嚴控制全市性會議數量和規格,市政府普發類公文和以市政府名義召開的會議均完成年初制定的壓縮目標,推廣應用電視電話會議、網絡視頻會議取得新突破。協助市政府領導安排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分析、重點項目建設、保障改善民生、安全生產等調研活動及專題會議1456次,督查落實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物價低保聯動補貼、浮山拆違護綠等市政府重要決策和市政府領導批示3889項,圓滿完成金磚伙伴城市青島會議、蘇迪曼杯羽毛球賽、藍色經濟發展國際高峰論壇等重大活動的服務保障工作。提高報送質量,創新信息載體,編發政務信息697期,市領導批示175篇,國務院和省政府領導批示15條次,政務信息上報工作在全國、全省考評中均排名第一。
六、大力開展創先爭優,切實加強機關建設
扎實開展“服務型、學習型、效率型、創新型、廉潔型”機關創建活動,緊扣中心工作,突出實踐特色,強化全員參與,全力創先爭優。全市機關建設工作會議推廣了市政府辦公廳加強機關建設、深化創先爭優活動的做法。組織實施“一處一研”和優秀創新工作成果立項42項,建立基層聯系點21個,深入聯系點開展工作調研86次,幫助解決實際問題34個,完成調研報告109篇,市政府領導批示33篇次。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教育防范、制度落實和日常監督,加大治庸治懶力度,特別是狠抓機關工作人員崗位廉政風險防控,有效避免了違規違紀問題。今年以來,共收到基層單位和市民的表揚信357件、錦旗11面,獲得市級以上先進集體表彰46項、先進個人表彰75人次。
總結全年工作,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服務科學發展的執行能力有待進一步增強,保障政務高效運轉的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統籌政府辦公系統創先爭優的措施有待進一步深化,深入基層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的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對這些問題,將積極采取措施,著力加以解決。
2012年,市政府辦公廳將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全力推進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落實,進一步增強服務大局、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能力,把工作重心放到為市民和企業營造更加優質的政務環境上,放到創新社會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政策落實上,為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青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衷心感謝廣大市民長期以來的關心和支持,也懇請廣大市民對市政府辦公廳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我們將積極回應廣大市民的關切和期盼,以對人民群眾負責、讓人民群眾滿意為最高標準,努力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