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全年工作目標完成情況
(一)業務職能目標完成情況
目標一:努力開拓城鄉市場,2011年全系統完成商品銷售總額100億元。一至十月份完成商品銷售總額98億元,同比增長27.6%,完成全年計劃的98%,預計全年可超額完成100億元目標計劃。
目標二:通過直營、加盟等形式新發展日用消費品經營網點200個,累計達到870個以上,累計增長29.8%。一至十月份共計新發展220個,累計達到894個,累計增長32.6%。已提前超額完成全年計劃。
目標三:通過直營、加盟等形式新發展農資經營網點150個,累計達到2300個以上,累計增長6.9%。一至十月份已新發展農資連鎖經營網點160個,累計達到2352個,累計增長7.3%。提前超額完成全年計劃。
目標四:年內組建1個進口廢紙公司,新發展再生資源經營網點50處,填補我系統再生資源網絡空白。2011年初再生資源總公司出資450萬元,合資成立了青島冠通紙業有限公司,主要經營進口廢紙加工業務,年進口廢紙3萬噸;一至十月份新建立再生資源經營網點75個,超全年計劃50%。
目標五:加強合資企業擴張發展,在省內建成1處大型購物中心,總數達到8處。2011年8月,青島永旺東泰商業有限公司(由青島市供銷社資產運用中心與日本永旺株式會社合資)在濟寧市高新區枇杷山北路1號,投資5888萬元,建筑面積74772平方米的青島永旺東泰商業有限公司濟寧購物中心建成。目前青島永旺東泰商業有限公司在山東省內已實際建成大型購物中心8個,完成目標的100%。
(二)整改完善目標完成情況
目標一:進一步完善基層供銷社的組織、經營、服務體系建設。二、三類組織各進檔10個以上。目前全市供銷社、共有基層社89處,共分為三類:一類是組織機構健全,資產狀況好,能夠綜合開展經營服務工作。二類是組織機構規范,資產狀況較好,能夠部分開展經營服務工作。三類是組織機構不健全,資產狀況較差,不能正常開展經營服務工作。
為進一步完善我市供銷社基層組織體系建設,根據青島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供銷社改革發展的意見》(青政發〔2010〕17號),青島市供銷社專門下發了文件《關于開展基層供銷社分類進檔工作進一步完善基層供銷社建設的意見》,要求全系統積極開展分類進檔工作。今年1至10月份,全市89個基層社,由二類基層社進到一類的有11個(膠南5個,萊西3個,平度3個);由三類基層社進到二類的12個(膠南5個,萊西3個,膠州1個,平度3個),超額完成目標計劃。
目標二:完善農產品經營模式,搭建農超對接平臺,與農民及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建立從基地一直到市場終端的新型農產品經營服務體系。
2011年,在發展農產品生產基地,創建農產品品牌的基礎上,我們按照以標準化生產為核心,以創建品牌為目標,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依托,以農資服務和技術服務為支撐,創新商業模式,由供銷社和相關經營主體與農民共同建立從生產基地直接到終端消費市場的新型農產品經營服務體系的發展思路,建立和完善新型農產品經營服務體系。目前,已建設生產基地30個,基地面積近萬畝,帶動基地面積6萬多畝,全系統注冊農產品商標27個,其中:俊棠大梨、澤青蔬菜、廣大果蔬、杠六九西紅柿等已成為國內和本市部分大型連鎖超市認可的品牌果蔬,萊西廣大果蔬專業合作社和膠南薈澤農產品有限公司,被北京物美集團定為定點農產品供貨單位,萊西廣大與北京物美集團擬合作在我市建立農采中心。發展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企業35個,截至10月末完成農產品收購額11.5億元,同比增長103%,農產品經營模式進一步完善,農產品購銷成效顯著。
(三)創新創優目標
創新日用品村級網絡,年內建成1處配送中心,新發展村級經營網點50處。2011年新建成1處日用品配送中心(平度市的青島寶凱超市有限公司),一至十月份,新發展村級日用品經營網點80處,超目標計劃60%。
二、存在的問題
由于供銷社歷史悠久,包袱沉重,基礎薄弱,當前我們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還很多。一是整體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各市、區聯合社之間以及基層社之間存在很大差異。二是基礎薄弱,主要表現在部分市、區供銷社,特別是基層社基礎薄弱。三是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為農服務功能弱化。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09年11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若干意見》,2010年3月山東省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構建農村現代經營服務新體系全面推進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供銷合作社的性質、任務,提出了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基本要求。下一步,我們將根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結合實際,抓好《意見》的貫徹落實。一要加快推進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建設,力爭用三至五年的時間,在五市供銷社全部建成具有一定規模和配送能力的農資配送中心,使農資網絡覆蓋全市100%的鄉鎮和80%以上的村莊;日用消費品網絡覆蓋80%以上的鄉鎮和50%以上的村莊;農產品的經營配送能力進一步加大,農產品購銷比目前再翻一番,著力培育1至2個農產品加工、流通龍頭企業;再生資源回收網絡擴大到200處,在三至五年建立一處大型廢舊物資集散中心,加強廢舊物資的回收、分揀、加工業務。二要通過加強專業合作服務和農村綜合服務以及農村金融服務,不斷密切與農民的聯系。三要加強基層社建設,增強基層社和聯合社服務功能。四要創新社有企業經營機制,提高市場競爭力,推動社有企業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五要加快合資企業的擴張戰略,擴大市場占有率,提高整體經濟實力,全面完成各項任務目標。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