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市糧食局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保障全市糧食安全為中心,把握穩糧價、保供應和轉方式、調結構兩個重點,求真務實、創先爭優,扎實推進糧食宏觀調控、市場流通、產業化經營、行政執法和保障體系“五個建設”,認真履行糧食部門保障發展、服務民生的工作職能,全面落實各項工作措施,較好地完成了市政府確定的各項工作目標。全市糧食供需平衡,糧價穩定,糧食流通規范有序,行業經營穩步發展,糧食安全保障工作取得新成效。
截至11月30日,全市國有糧食企業完成購銷總量192萬噸,完成目標計劃226 %;實現銷售收入22.49億元,完成目標計劃224.9%;預計年度可實現利潤800萬元,完成目標計劃160%。全市糧油加工企業預計工業總產值可達到138億元,同比增長4%;產品銷售收入144億元,增長5%。全市糧食專業批發市場糧食交易量預計可達到54萬噸,交易額20億元,增長11%。
一、2011年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加強宏觀調控,全市糧食供應保障有力。
擴增糧食儲備規模,糧食儲備結構進一步優化。根據青島市糧食安全保障和消費結構變化的新要求,糧食部門落實政府指示,積極開展儲備規模調整的測算規劃工作,提出增加儲備、優化結構意見方案得到政府批準。全市新增糧食儲備規模3.4萬噸,其中市級增加稻谷儲備2萬噸,各區市累計增加小麥儲備1.4萬噸。地方糧食儲備進一步充實,結構得到優化。今年省政府下達我市食用油儲備計劃已全部落實。市本級新建500噸小包裝食用油應急儲備也落實到位。
抓好儲備糧輪換和安全管理,確保儲備糧質量安全穩定。扎實開展儲備糧輪換工作。根據全市地方儲備糧庫存數量和質量狀況,加強小麥市場價格走勢分析預測,制定了“先購后銷”的輪換方案,強化組織調度,市、區兩級地方儲備糧年度輪換計劃和今年新增儲備任務已全部完成。通過推陳儲新,確保了儲備糧質量良好。全面落實儲備糧庫安全生產責任。以防火、防汛為重點,深入推進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加大安全隱患整治力度,糧食儲備庫安全管理責任得到落實。
強化預警監測及應急管理,糧油市場監控及應急保障能力不斷提高。針對年初冬春連旱、糧食生產面臨嚴峻形勢,落實了省發改委等四部門通知要求。圍繞穩糧價保供應,各級糧食部門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及時分析研判,強化糧油市場預警監測和應急調控。在市政府應急指揮平臺建立糧油儲備動態數據庫,涵蓋市本級糧油儲備庫點、品種、數量及應急救援隊伍等詳細數據,完善了調控應急準備。定期做好監測日、周報工作,加強對重點糧油批發市場的監測和業務監管,糧油市場保持平穩有序。對全市應急加工定點企業、保供網點繼續實施動態監管。組織全市糧食應急企業開展面粉保供應急演練,檢驗應急預案實際操作性,鍛煉了應急隊伍。開展了應急物資儲備檢查,保證應急糧油儲備數量充足、質量良好。按照全省糧食工作統一部署,組織完成了全社會年度糧食、食用油供需平衡調查,摸清了我市供需基本狀況。
(二)精心組織糧食購銷,掌控糧源,促進農民增收。
全市糧食部門緊緊圍繞服務三農、掌控糧源、保障糧食安全這一中心,積極把本地糧源品種質量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按照我市推進發展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大力組織開展糧食購銷,在有效掌控糧源的同時,實現了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目標。一是精心準備全面部署,認真落實省政府工作要求,收購工作措施做到“六到位”。省政府夏糧收購督查組對我市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二是加強指導與協調,糧食收購主渠道積極,多渠道活躍。全市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累計收購糧食85萬噸,市場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多元主體也積極入市收購,活躍了市場流通。三是強化便民服務,落實收購政策。督導全市收購企業全面提高售糧服務標準,加強了糧食經紀人業務規范和監管。通過加強調控穩定收購價格,2011年我市小麥、玉米收購價格每斤均比去年提高0.1元,按市場收購價格計算,糧食部門通過組織收購,同比增加農民收入約1.7億元,種糧農民利益得到切實保障。
(三)推進規范化科學管糧,地方儲備糧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深入推進規范化管理示范糧庫爭創工作。組織全市糧食倉儲企業實施了規范化管理水平評價,對10家倉儲企業進行了現場審核。8家倉儲企業達到規范化管理水平優秀等級,1家倉儲企業達到良好等級,1家倉儲企業達到達標等級。全市6家倉儲企業參加省規范化管理示范糧庫評審,3家倉儲企業參加省十佳示范糧庫評審,1家倉儲企業參加省規范化管理示范油庫評審。大力開展規范化管理示范油庫創建活動。市級儲備油庫信息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制定實行《青島市規范化管理示范油庫考核驗收標準》,率先推行按國際質量體系標準實施油庫標準化管理,我市做法在全省進行了推廣。
大力推行科學保糧和綠色儲糧,推廣新技術應用。與科研院校加強產學研聯合,組織科學儲糧節能減排重大課題研究,2011年市級糧食儲備庫“新型綠色儲糧技術與設施的應用研究”取得成果,智能機械通風判定系統等一批新技術在全市儲備糧庫得到推廣應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做好農戶科學儲糧試點工作,制訂了《青島市農戶科學儲糧專項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到省有關部門落實了試點規模,組織學習考察全省農戶儲糧先進經驗,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切實加強糧油倉儲基礎設施建設維護管理和人員培訓。加大力度繼續實施糧油倉儲設施建設和維修改造。圓滿完成了市級儲備庫三期工程審查驗收工作,開發區擴建糧食儲備庫項目計劃得到區政府批準,膠南市糧食儲備庫擴建工程全面完工。我市儲備庫建設工作經驗,在全國糧油倉儲設施建設工作會議上進行了交流。強化檢查督導,年度倉儲建設和維修改造計劃全部落實,全市糧食倉儲設施處于良好使用狀態。加大人員培訓力度,通過組織全市倉儲技術骨干到糧油倉儲管理先進企業考察學習、參加省糧食局倉儲安全生產培訓,全年累計培訓各類人員200余人。
(四)依法行政規范監管,糧食流通監管效能不斷提高。
推進執法示范縣創建,探索網格化監管,糧食執法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明確創建目標和重點,扎實有效地開展創建工作。進一步落實糧食執法機構,健全市、區(市)兩級執法組織指揮系統,完善執法工作制度和監督機制,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執法工作中積極推進網格化監管,落實了監管責任。今年,在已創建兩個全省執法示范縣的基礎上,又組織兩個區市完成了創建初步評審,已按照程序上報申請省級驗收。
全面組織開展糧食流通監督檢查。按國家糧食局和省糧食局統一部署,積極協調市財政、農發行、中儲糧等單位,圓滿完成了糧食庫存檢查和政策性糧食銷售出庫清查任務。組織對中央儲備糧企業和執行小麥最低收購價格政策的收購企業的競價交易、履行合同、執行收購政策等情況進行檢查,保證了競價銷售糧食及時、順利出庫。對全市170多家糧食收購經營者,逐一進行收購資格核查。在夏糧和秋糧收購期間,組織全市糧食部門對糧食收購、執行糧食流通統計制度情況進行了執法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1200余人次。
加強糧食質量監管,全力保障市民糧食消費質量安全。按照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工作部署,認真履行部門監管職責。繼續加強監管體系建設,市糧油質量檢測中心通過省質監局的資質認證和食品實驗室資質認證。積極督促各區市落實糧食質量檢測機構編制,完善糧食質量監管體系。認真落實糧食質量監管制度,嚴把儲備糧和政策性用糧入庫關、出庫關,對儲存期間的原糧、成品糧油以及夏、秋新糧進行全面普查,儲備糧、軍供用糧有效監管面達到100%。依托市糧油質量檢測中心對入市糧油專項檢查,保障市民糧食安全消費,到11月末,累計完成檢測10000余批次。
(五)全面完成全國植物油庫存檢查任務。全市糧食部門高度重視, 按照市政府統一部署,認真落實國務院四部委和山東省食用植物油庫存檢查聯席會議的工作要求,圍繞查清在市食用植物油庫存數量和質量目標,歷時近兩月,高質量完成了庫存檢查工作。僅自查普查階段,全市出動人員148人次,組織 9個督導組檢查單位庫點16個,植物油加工企業10家,全面摸清了我市食用植物油數量質量及分布情況。接受了國家抽查組對我市的檢查,組織檢查組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對日照市的普查任務。檢查結果表明,我市的食用植物油儲備指標全部落實到位,庫存數量真實,賬實、賬賬相符、質量良好、管理工作規范。國家糧食局和省人大政協兩級督導檢查組對我市植物油庫存檢查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六)強化部隊服務保障,軍糧供應工作繼續保持全省領先。
加強軍糧質量管理,扎實完成駐青部隊軍糧保障任務。在全市軍糧供應單位全面執行國家新的質量標準,在軍糧采購、入庫、保管、配送各環節嚴把質量關,堅持招標采購,統籌糧源,強化監督措施,確保了軍供糧源、質量的穩定,保證了駐青部隊近海巡邏、遠洋航行、拉動演練和駐軍日常生活的糧食供應。
堅持“優質軍糧,情滿軍營”理念,強化服務措施,開展情滿軍營活動。積極推進文明服務窗口建設,為購糧官兵提供舒適、方便的購糧環境和方便服務。在搞好軍供主業的同時,各軍供單位還積極延伸服務領域,為軍隊采購食用油、副食品和日常用品提供了方便。全市軍供企業常年堅持送糧到軍營,為部隊義務送糧占總供應量的95%以上。
深入推進軍供規范化建設。通過堅持不懈地開展以抓管理、強素質為核心內容的規范化建設,軍供企業管理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全市3個軍供站保持了“山東省規范化管理示范軍供站”和“山東省十強軍供站”,一個軍供站爭創了“省規范化管理先進站”。2個軍供站經評審推薦申報為全國“百強軍供站”。
(七)加強行業服務指導,糧食產業健康發展。
加強行業指導,促進糧油行業健康快速發展。加強糧食加工業的運行監測,建立起比較完善的行業統計網絡和指標體系,掌握了我市主要加工企業的規模、結構、分布和運行狀況,為行業指導和企業服務提供了數據平臺。不斷加大行業管理的力度,積極溝通協調,落實了國家對糧油加工行業的扶植政策。通過行業指導、政策引導和工作促進,我市糧食加工企業技術改造的力度不斷加強,新產品和糧油深加工產品的開發不斷推出,全市糧油加工行業結構日趨合理,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全市糧食加工行業呈現平穩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
推進“放心糧油工程”建設。新創4個山東省“放心糧油產品”, 4種產品通過了復審,一家骨干糧油企業新創全國馳名商標。舉辦了 “3·15”放心糧油品牌宣傳推介活動和全市大型糧油食品加工提前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劑倡議、承諾儀式,受到社會和市民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加強行業服務,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協調財政、稅務等部門落實51戶糧食企業免征2011年至2012年的房產稅、土地稅、所得稅等稅收政策,落實了儲備糧儲備費用補貼政策,減輕了企業負擔。
(八)深化制度監管,黨建、廉政和干部隊伍建設有新加強。
以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深入推進糧食系統基層黨的建設。組織開展承諾踐諾、領導點評、“我是島城先鋒”系列活動,規范開展基層黨組織換屆工作,進一步增強糧食系統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以政府機構改革為契機,切實轉變部門職能,調整優化內設機構和職責分工,提升行政能力。進一步完善考核和激勵機制,加強內部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建設,糧食部門工作績效和社會服務水平明顯提升。以引進培育人才為重點,著力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深入推進人才興糧戰略,制定了《關于加強局屬國有單位領導班子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的意見》,為局直國有企業引進優秀領導干部1名,招聘急需專業人才6名。認真貫徹《廉政準則》,深入推進廉政風險防控和黨務公開,推進廉政教育、廉政文化建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深入推進行風政風建設,積極開展“行風在線”、“民生在線”等在線交流活動,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
二、存在的問題
2011年,全市糧食經濟保持平穩發展良好態勢,各項工作目標已順利完成,但工作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面對日趨復雜糧食安全形勢,糧食食品消費安全、保供應穩糧價的任務越來越重,但基層糧食流通基礎建設、質量監管體系仍較為薄弱,基層糧食收購庫點維修改造亟待加強;二是糧食市場體系尚不完善,特別是區市城鎮化快速推進,需要加快糧食市場配套規劃和建設;三是行業整體競爭能力亟待進一步增強,產業化發展需向更高層次邁進,對行業規劃指導需進一步深入。
三、改進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局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扎實做好糧食各項工作,努力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一是緊緊圍繞保障全市糧食安全中心,抓好糧食調控、購銷、儲備和應急工作,全力維護糧食市場穩定;二是大力推進糧食流通體系建設,發展糧食大流通,活躍糧食市場,加快培育市場流通骨干企業,完善市場網絡;三是推進糧食產業化發展,完善行業運行監測機制,大力加強社會糧食管理;四是加強糧食執法體系建設,提高糧食行政執法水平,保障全市糧食流通秩序穩定,促進糧食安全消費。五是加強糧食部門自身建設。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轉變工作作風,推動糧食事業科學發展。全面開展廉政風險防控管理工作,樹立糧食系統良好的行業形象。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