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山炮臺遺址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設施最完善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亞洲大陸唯一戰場遺址。1914年日德青島戰爭中,唯有青島山炮臺得以保存,曾被德、日等史學家稱之為德軍在青島諸炮臺中“最重要者”。
但青島山炮臺遺址自開放起一直沒有進行全面維護、改造、提升,其各項不足之處日漸顯露,主要體現在歷史遺跡沒有得到有效保護、文物展品缺少、自然環境亟待提升、景區道路不暢、配套設施不完善、旅游宣傳與商品開發乏力等方面,建議從整體出發對青島山進行系統合理的規劃布局,實施炮臺遺址改造、景點增設、山林綠化提升、配套設施完善等多項內容,具體建議如下:
一、對炮臺遺址進行復原及改造
1.增設圖片展板
充實遺址內多個展廳、房間及走廊,搜集制作100余幅歷史照片,按照“侵華德軍在青島的軍事設施”、“侵華德軍在青島的文化設施”、“日德青島之戰”三部分內容進行布展,其中多幅珍貴圖片是首次向國人展示。
2.增設塑像及復制道具
采用玻璃鋼材料重新制作德軍塑像30余座,充實到10個展廳,采用玻璃鋼等不同工藝材料制作大批道具復原場景。
3.增設聲光電等現代化設施
采用多種聲、光、電等陳列手段,參照歐人監獄博物館中的3D影像效果,可真實再現百年前戰爭中的生動場景,參觀中途的休息區播放中央電視臺錄制的紀錄片《青島要塞》。
4.維修德式鍋爐房及管道系統
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修復鍋爐房內的大型鍋爐及管道系統,保護遺址內少有的歷史實物。
5.建筑整體做防水處理
在不損壞遺址原有風貌的前提下,對地下建筑整體作防水防潮處理,最大程度控制遺址內干濕度,減少水汽對建筑、文物及展品的破壞。
6.敷設線路,更換燈具,增設安全警示設施
布展布線工程施工難度大,需要有防潮布線經驗的專業人員進行,穿線管使用玻璃鋼管和優質PPR管,所有電器配件采用防水防潮工藝處理,燈具全部采用防潮防爆燈具。增設安全警示及監控設施。
二、景區內增設景點
1.復制280毫米口徑克虜伯大炮
查閱德占時期炮臺的相關資料,以廈門胡里山280毫米口徑克虜伯大炮為參考,真實再現青島山海岸巨炮的風貌,力求可進行簡單旋轉、升降等操作,增強互動性、參與性。
2.修建歷史浮雕路
在展覽館聯通炮臺遺址的游覽路線上,依次設置“膠澳設防”、 “膠州灣事件”、“五四運動與青島”等六大主題部分的18組大型影雕,采用激光影雕技術在黑色大理石上講述逝去的歷史,讓青島的百年歷史似一幅生動的畫卷徐徐展現在世人面前,加深對歷史的解讀。
3.修復通往海大秘密通道
打通并修復青島山炮臺通往俾斯麥兵營主樓(今海洋大學地質樓)地下二樓的地下室隱蔽的地道,破解青島歷史上湮沒百年之久的一個謎團,對研究德國占領期間地下工事的修筑、運兵方式等有較高價值,通道修復后游人可下到地道做一段距離的探尋。
三、完善配套設施
1.增添游覽觀光車
從景區環保考慮,購置外觀靚麗、抗老化、耐腐蝕的電瓶車類交通工具投入使用,使游客們可乘坐觀光電瓶車,在景區內游得更暢。觀光電瓶車的使用,將大大縮短展覽館、園區大門到炮臺遺址及各個景點的距離,可以有效提升參觀量。
2.對道路進行拓寬,增加停車泊位
對興安支路入口處道路進行大幅度整平、改造,對興安路口至炮臺遺址間道路拓寬,寬度增加一倍,利用拓寬后的道路增加停車泊位10個左右,可以有效應對旅游高峰季節的大型旅游車停放問題。
3.對京山路主出入口改造
加寬京山路主出入口,方便旅游參觀車輛進出,同時建設標志性雕塑,突出青島山炮臺的特點。
4.增添軍事題材果皮箱
造型迥異、暗扣主題的各種特性果皮箱在國內外各主題公園也是一道不可或缺的亮點,青島山改造中在全山游覽道路、重要節點設置大炮、炮彈、碉堡等式樣的果皮箱,將提升青島山整體服務形象。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