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前土地價格高企和土地使用嚴格控制政策,青島城市建設正興起小高層建設高潮。小高層建設在增加人口容納數量的同時,進一步增加了所在區域的人口密度。青島市內四區2010年的人口密度為9109人/平方公里,其中市南區、市北區人口密度都在1.5萬人/平方公里左右,如計算大量外來暫住人口,城區人口密度更高。我市人口密度大幅超過國外(如美國紐約城市人口密度為4000人/平方公里),市區人均居住面積較小。較高的人口密度已引起多方面社會問題。
一、公共服務資源面臨較大的挑戰。目前我市人口密度高主要原因是大量外來人口不斷涌入,城區居住人口迅速增加,不僅對住房出現大量需求,而且需要更多的醫院和醫務人員、公共交通、大中小學與幼兒園、技能培訓學校、飯店餐飲設施、休閑場所、超市和更寬馬路等公共服務資源。人口高密度造成原有公共服務資源日趨緊張,居民生活不便。
二、居民生活要求與社會發展的矛盾。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和生活品質有著更高的要求。居民的生活空間已成為城市規劃的主要問題。例如私家車正成為家庭必需品,據有關部門統計,在我市開發的浮山后生活居民區,平均每三點七人有一輛車,而城市的道路交通規劃遠遠落后于人們對生活消費的步伐,道路擁擠堵塞、占路停車等等問題,大大降低我市的工作、生活效率和生活品質,已嚴重影響廣大居民的正常生活。
三、對社會穩定、長期發展埋下隱患。高層和小高層住宅建設不僅提高了建造成本、公用面積大幅壓縮,而且需額外安裝電梯、二次供水等服務設施,造成居住成本提高,降低了社會效益。此外大面積高層建筑對社會和個人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旦出現經濟動蕩或自然災害,將會出現不堪面對的局面,成為不安定的社會根源之一。
四、城市建筑規劃高密度不符合我國國情。目前全國人均居住面積尚不足30平米,按照人均居住面積50平米/人、全國十三點三億人口計算,全國住房建筑總面積需要不足700億平米(7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比例不足百分之一,因此通過限制城市住宅建設用地來控制土地占用的做法是不當的。
實行以人為本的社會,要求政府為社會成員提供較舒適的生活條件,包括寬敞的居住條件和方便的交通。而目前大規模建設小高層和城市居住土地有限供應政策,不僅增加了人民居住支出,也與社會發展目標不符。
建議:適當參照國外發達國家的城市規劃,降低城市建筑規劃密度,以適當降低城市人口密度,促進社會和諧、高效長期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