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關于提升青島市名人故居的知名度,提高青島市文化旅游品質的建議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2013-01-06
    字體大小: 打印

    青島報業傳媒集團 袁 靜


      名人故居作為歷史遺存中珍貴的人文資源,是城市的歷史文脈和靈魂,它是歷史留給我們的稀缺資源,是城市文化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是城市旅游發展由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到文化資源的深入挖掘的重要切入點。
      青島市的名人故居數量多、類型廣、有特色、集聚分布,做好名人故居的保護和利用,提升城市名人故居知名度,是青島市搶占文化旅游高地,促進服務經濟從“高比重”向“高能級”結構轉變的戰略機遇。
      一、青島市名人故居資源概況
      20世紀初葉至30年代的青島,一大批文化名人及海洋科學家匯聚島城,他們大多居住在小魚山和前海一帶,并給青島留下了“故居”五十余處(有學者提出七十余處)。1994年,市相關部門組織專家委員會推薦,并經市評審委員會確定,已故的20位人士成為了“青島市文化名人”,并推出“文化名人故居掛標識牌”活動,作為“小魚山文化名人故居區”整體向社會開放。青島市的主要名人故居如下:
      1.康有為故居 福山支路五號 1923年定居青島,1927年在該寓所病逝。
      2.老舍故居 黃縣路12號 1934年至1937年受聘山東大學中文系期間,在該寓所完成了《駱駝祥子》等文學名著。
      3.聞一多故居 紅島路4號海洋大學內 1930至1932年任國立青島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國文系主任時在此居住,著有《聞一多詩文集》等著作。
      4.梁實秋故居 魚山路33號 1930-1934年為國立青島大學外文系主任,在該寓所翻譯《莎士比亞全集》。
      5.沈從文故居 福山路3號 1931年應聘任國立青島大學教授。在青期間完成了《八駿圖》、《月下小景》等文學名著。
      6.毛漢禮故居 福山路36號 中國物理海洋學奠基者之一,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學部委員。
      7.宋春舫故居 福山支路6號 1930年在該寓所創辦了圖書館“褐木廬”,并創作劇本《原來是夢》。
      8.洪深故居 福山路1號 1934年秋來青島任山大外文系主任,在該寓所完成了其代表作電影劇本《劫后桃花》。
      9.楊振聲故居 黃縣路7號 1930年至1932年任國立青島大學第一任校長,代表作有中篇小說《玉君》等。
      10.華崗故居 龍口路40號 1951年至1955年任山大黨委書記兼校長,創辦《文史哲》并任第一任社長。
      11.朱樹屏故居 金口一路13號 中國海洋生態學、水產學及湖沼學研究的先驅和奠基者。
      12.郝崇本故居 魚山路9號甲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和國家海洋局的創建者之一。
      13.張璽故居 萊陽路28號甲 中國湖沼學、動物學研究的先驅。
      14.童第周故居 魚山路36號 生物學家、教育家,1934年至1937年在青島任國立山東大學生物系教授。
      15.馮沅君 陸侃如故居 魚山路36號 1947年馮沅君受聘國立山東大學任教,陸侃如任中文系教授兼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圖書館館長,夫婦合著《中國詩史》等著作。
      16.劉知俠故居 金口二路3號 著有《鐵道游擊隊》、《沂蒙飛虎》等長篇小說。
      17.王統照故居 觀海二路49號 1927年起定居青島,在該寓所創作了散文《青島素描》、詩集《這時代》、長篇小說《山雨》文學名著。
      18.蕭軍、蕭紅、舒群故居 觀象一路1號 1934年在該寓所蕭軍、蕭紅分別完成了《八月的鄉村》、《生死場》,舒群創作了《沒有祖國的孩子》等文學名著。
      青島市文化名人故居的幾個特點:一是錯落在山麓海畔卻高度集中。這20處名人故居(共18棟建筑)均分布在青島市八關山——小魚山周圍約2平方公里范圍內;二是建筑建成時間接近,大部分建于二、三十年代;三是多為優秀歷史建筑。它們設計風格各異,建造工藝精美,人文氣息濃郁,大都被列入省、市優秀歷史建筑名錄;四是多采用歐式建筑風格,尤以德式居多,也有一些采用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風格,純中式建筑僅有1處。
      二、青島市文化名人故居在開發和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制約文化名人故居開發的因素
      文化名人故居是一筆珍貴的財富,特別是近現代文化遺存極為豐富,如何盤活這種稀缺性文化資源,真正發揮名居效應,已成為政府官員、專家、學者關注的問題。多年來,對于這些文化名人故居的保護、開發和利用,青島市采取了多種措施,“時機成熟一個改造一個”:一是利用租賃、置換等多種方式改造文化名人故居,保護并盤活部分優秀歷史建筑資源,如康有為故居和老舍故居的產權被國家買斷,保護和開發比較好;二是對部分名人故居保持其原有功能不變,如聞一多故居的“一多樓”,由中國海洋大學將其設為王蒙文學研究所辦公地點。但是,由于社會整體認知度不夠,保護意識薄弱、專項經費不足,沒有制度化的常態保護模式等原因,不少老建筑得不到有效的保護,部分名人故居只是掛牌,很難得到有效的保護,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城市歷史文化的見證者可能也會消逝在城市化的建設大潮中。
      (二)文化名人故居旅游活力明顯不足
      2009年,國務院通過《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充分肯定了旅游業在經濟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和旅游消費對拉動國民經濟和提升國民生活質量的重要作用。2012年初,我國旅游業增加值已占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以上,青島市旅游業總收入相當于全市GDP的10%左右。近年來,青島市在開發文化旅游資源中,重點挖掘了啤酒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工業文化旅游和紅色文化旅游,但是,城市旅游資源中最重要的遺產文化旅游——名人故居游,始終未被列入到旅游大發展的發展框架中,導致名人故居開發吸引力不足、宣傳覆蓋面狹小、游覽路線缺失等,使市民及游客對名人故居游興趣寡然,認識也不足。
      名人故居是有形的城市文物古跡和無形的思想文化的綜合體,是我市歷史、社會、文化特性的集中表現,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生動的歷史記載是城市彌足珍貴的資源。如果青島市做好名人故居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工作,將是青島市旅游大發展中的重要補充和亮點。
      對于名人故居的開發和利用過程,實質上是再現青島城市文脈和藝術歷史文化底蘊的一個探索研究過程。青島市集中聚集的名人故居,見證了一段城市發展進程中重要的歷史記憶。提升名人故居知名度,把名人故居保護好、開發好、利用好,對青島市的旅游發展、歷史建筑保護、文化品質提升都有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開發利用這些老建筑迫在眉睫。
      三、外地成功經驗
      上海市的名人故居中,137處已被公布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或登記為不可移動文物。這里不僅有徐光啟、宋慶齡、巴金、聶耳、張樂平、馬相伯等人士,還有那些曾經叱咤上海的民國元老、政界軍界、洋商買辦、財團富賈、名流學者、文豪影星等。上海市政府對名人故居的保護通過分類、分層次,根據具體的產權、居住形式等實情,采用不同的保護和利用模式:
      (一)以政府出資為主,將重要的名人故居設立紀念館。以國有的方式將名人故居設立紀念館時,應遵循一定的標準。
      (二)政府協助、名人后裔或社會力量出資共同維護。
      (三)掛牌紀念,維持原有居住功能。
      上海徐匯區共有名人舊居83處。近十年來,徐匯區按照“修舊如故存其真”的原則,對轄區的文物保護單位有效修繕,耗費經費18800萬元,有效的保護了城市的文化遺產。2011年,徐匯區人民政府制定了《徐匯區文化遺產保護三年行動計劃》,對轄區的文化遺產的保護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意見和建議
      (一)與文化緊密結合,打造名人故居文化旅游月
      提高市民對名人故居文化遺產的認識,鼓勵市民積極熱情參與。可以參考青島登山月活動經驗,以月或者季度為單位,在名人故居設立特色獎勵章,發放名人故居文化游“護照”,對完成游覽參觀故居的游客和市民給予適當的物質或精神獎勵。
      (二)與旅游緊密結合,設計名人故居游精品線路產品
      組織旅游產業研討名人故居游精品線路,設計自駕游、背包客及團隊游參觀名人故居的最佳線路和旅游產品。
      將旅游產品與文化產品打包。將名人故居的文化產品包裝到傳統旅游中。借鑒西寧塔爾寺,在景點購買門票后贈送介紹當地文化和景點的光盤做法,讓游客領略自然風光的同時,將人文歷史留在旅游記憶中。
      (三)與教育緊密結合,推出名人故居文化進校園活動
      借鑒上海孫中山故居做法,聯合教育局,將宣傳車、宣傳展板送進校園,為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宣講、青島文化歷史講解;借鑒韓國觀光公社方法,向學生發放青島名人故居夏令營旅游紀念馬甲,提升名人故居游的知識性、公眾性、政府引導性。夏令營活動對象可以是小市民,也可以針對外地小游客。游有所學,游有所思,提高旅游文化品質;增設導游培訓課程,學習名人故居文化歷史和講解藝術。
      (四)與市場緊密結合,設立投資渠道引入保護開發資金
      2012年2月,央行等七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金融支持旅游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強調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改進和提升金融對旅游業的服務水平。政府牽頭引入多種資金渠道,用于名人故居的修繕保護及開發利用。僅僅靠財政解決名人故居的維護問題,以及僅僅靠誰居住誰保護的政策,是無法真正將全部名人故居保護和開發好的。
      在全國范圍,名人故居保護都是文物保護中的弱項,最主要的就是缺少資金。除了搬遷改造的一次性投入,還有場館維護、工作人員、研究推廣等后續費用。應結合實際情況,采用多種資金籌措方式,根據名人故居的建筑風格和產權模式,采用政府扶持、社會投資者、名人后裔、居住者或是產權所有人共同協作的方式,將故居設立為家庭書屋、家庭學堂、咖啡吧、藝術工作室、紀念館,甚至是不破壞建筑原貌傳承文化的特色餐廳,采取先保護下來再利用和合理開發的原則,讓殘破的建筑起死回生。
      (五)加強名人故居文化的宣傳
      一是在我市的主流媒體和網絡上重點介紹城市歷史名人的事跡,宣傳名人故居的文化意義,不斷提升城市的文化涵養;二是發動社區居民力量,設立義務講解處,招募名人故居保護志愿者,開展“老街坊講述老建筑”活動,使老的建筑鮮活起來,通過提升名人故居的知名度,讓游客與建筑親近,與市民親近,與青島文化親近,做好名人故居推介的饕餮盛宴。
      五、總結
      現存的名人故居是不可再生的重要的城市文化遺產,保護好這筆遺產功在當今,利在千秋。提升名人故居知名度,做好名人故居的保護、開發、利用,是提升青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品質的重要舉措,政府工作中亟需提高的一項任務。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老熟妇|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视频|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久久男人中文字幕资源站|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 最近2019中文字幕大全第二页|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日本乱人伦中文字幕网站|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在线中文字幕精品第5页|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av女|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码在线| 无码137片内射在线影院| 日韩三级中文字幕|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3D | 中文字幕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中文无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乱码专区|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heyzo高无码国产精品| 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日韩视频无码日韩视频又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