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墨市房產管理處 喬鎮興
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實踐活動工作會上,多次強調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一、加強環境保護、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意義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又一重大創新成果,是黨執政興國理念的新發展,是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拓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而提出的更高要求,必將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進程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茖W發展觀要求我們經濟社會發展應著眼于人的發展和進步,不能只把眼睛盯在經濟總量的增長上,而忽視人的生存狀態的完美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建設生態文明、加強環境保護既是發展的重要內容,更是發展的有力支撐。從本質上講,環境問題就是發展問題,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當前,青島正面臨調整產業結構、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加速城市化進程的重要任務。加強環境保護,建設生態文明,可以促進房地產業、休閑觀光業、商業服務業的發展;促進高效生態農業、循環型工業及物流業等行業發展;促進新農村建設、提高城市化程度;提高人民的文明意識和整體素質?! ?BR> 二、當前我市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青島市委、市政府把環境保護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持續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來抓,環保工作總體來看勢頭很好,但也必須看到,隨著全市搶抓戰略機遇,加快推進以城市化為主導的率先發展戰略的實施,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環境保護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一些制約環境保護發展的根本性矛盾和問題仍然存在。
一是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污水處理廠的配套管網建設還比較滯后,環境基礎設施不完善,有些河流的水環境污染問題不容樂觀。
二是一些企業經營者生態文明意識淡薄,環境法律觀念差。表現在新上項目不履行環保審批手續,擅自開工建設;不執行“三同時”管理規定,不落實環保措施;有環保設施的,受經濟利益驅動擅自閑置處理設施,直接排放污染物;有的拒絕環保部門執法檢查,瞞報謊報排污量,逃避應盡的環保義務,以至造成環境信訪,引起周圍群眾的不滿。
三、堅定不移地走建設生態文明的特色發展之路
加強環境保護,建設生態文明,就是以提高全市人民的生態意識和整體素質為基礎,以發展具有青島特色的生態經濟為核心,以改善環境質量為重點,以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目標,充分發揮青島的生態與資源優勢,推動青島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ㄒ唬┮酝七M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抓手,大力發展生態經濟
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建設節水型社會。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認真貫徹實施《清潔生產促進法》,實施企業清潔生產創建工程,對清潔生產實施效果良好企業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BR> 推動產業集聚區和有條件的企業建立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引導企業改進生產技術,淘汰落后產能,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和副產品,減少生產過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及垃圾排放量。
?。ǘ┮詫崿F污染減排,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努力改善生態環境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加速推進污水處理建設工程,逐步完善城區污水處理體系。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和案件。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專項行動,對老化廢水處理設施進行整改,淘汰落后的處理工藝和設施;建立環保部門與其他部門的聯合執法機制,建立案件移送制度,堵截環保違法行為
查處的漏洞,形成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合力。
(三)以引導公眾參與,提高全民生態素養為依托,積極培育生態文化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介,培育和倡導生態文明理念,利用世界環境日、地球日、水日、保護母親河日、植樹節等時機,組織開展講座和競賽等活動,在全社會普及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宣傳教育,增強公眾生態環境意識和責任感。
大力宣傳建設新農村為農民帶來的各種好處,切實讓農民感受到環境改變所帶來的發展機遇,使農民積極參與到各種環境治理和生態村建設的工作中,進一步夯實“三農”發展的基礎。積極開展創建“綠色社區”、“綠色學?!被顒?,通過改善、優化、美化、綠化人居環境,倡導生態文化,鼓勵綠色消費,逐步在社區、學校中形成良好的綠色文明生活、道德氛圍和社會文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