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別 |
序號 |
目標名稱 |
目標內容 |
制定依據 (對標情況) |
工作 目標 |
1 |
擴大對外聯絡,建立機制化合作平臺 |
在機制化平臺建設方面有所突破,與2家海外商協會建立機制化合作平臺。與6家海外商協會、經貿組織簽訂友好合作協議,拓寬外聯渠道。編發newsletter4期,并向海內外商協會、機構和企業發送。全年赴北京、上海拜訪總會、國外商協會、機構和企業不少于20家(次)。做好東亞交流推進機構的日常工作。 |
政府工作報告 |
2 |
積極幫助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
按照市委市政府“穩定出口”的要求,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組織企業參加20個以上國別的展會,展位數達到275個。加強新興市場開拓力度,參加的新興市場展會數不少于30%。 |
市委2013年工作要點、政府工作報告 | |
3 |
打造“1小時簽證服務圈”,為企業出口提供便利 |
積極為企業出口服務,完成嶗山區原產地證簽證服務點升級簽證點工作,打造“1小時簽證服務圈”建設,實現區市簽證點全覆蓋。全年為外貿企業出口貨物出具原產地證明書、商事證明書、ATA單證冊等83000份。 |
政府工作報告 | |
4 |
承辦好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海博覽會 |
打造一流的海洋主題品牌展會,提高國際化程度,創新舉辦形式,豐富展會內容,帶動游艇、旅游等產業發展和升級,吸引市民和海內外游客廣泛參與,實現專業發掘海洋經濟和市民享受海洋快樂的雙重效應,豐富我市藍色經濟區排頭兵和“奧帆之都”的內涵。總展會面積達到2. |
市第十一次黨代會重大戰略實施方案 政府工作報告 |
|
5 |
拓展法律服務手段,積極為我市企業搭建涉外商事法律服務新平臺 |
著眼于服務藍色經濟區建設和提升我市營商環境,完善涉外商事法律服務平臺,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年內成立青島仲裁委員會國際商會仲裁中心和涉外商事法律專家委員會,與市區兩級人民法院開展涉外案件訴調對接進行合作,為我市企業和外商提供更加便捷、全面的商事法律服務。 |
市十一次黨代會報告 | |
6 |
增強國際商會服務能力,助力企業國際化發展 |
發揮國際商會外向型工作優勢,舉辦“越洋橋梁服務企業”走進集團公司和行業商會活動2次,送服務進企業;圍繞企業外向型發展需求,幫助企業加強對外聯絡,組織企業家代表團外訪5次,組織境內地區間企業交流3次;加強國際商會-企業之家自身建設,成立2個行業商會或專業委員會,提高服務企業的專業化水平;推動我市國際商務活動“品牌化”建設,創辦“青島國際商會沙龍”,打造中外企業交流合作平臺。 |
市十一次黨代會報告、部門職責 | |
7 |
跨國采購促進 |
幫助更多企業進入跨國采購鏈,擴大商品出口。完善海外采購商數據庫,數據庫內采購商數量達到35萬以上,依靠數據庫打造“永不落幕的網上展會”,幫助企業在互聯網上完成采購商詢單配對。舉辦2013年“中國青島紡織博覽會暨跨國采購洽談會”,展覽面積達到 |
市委2013年工作要點、政府工作報告 | |
奮斗目標 |
1 |
創辦“2013亞太(青島)財富論壇暨東方財富匯” |
按照市政府要求,圍繞服務我市推進以財富管理為特色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在全國首創并成功舉辦好全市重點論壇和展覽——“2013亞太(青島)財富論壇暨東方財富匯”。邀請國內外知名企業、金融機構、專家學者、專業媒體來青交流討論,提升我市國際影響力和美譽度,打造東方財富名城。 |
市第十一次黨代會重大戰略實施方案 政府工作報告 對標情況:首創 |
2 |
促進定向招商 |
圍繞服務我市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加大引資力度。邀請30批次以上境外團組來我市尤其是“兩區一谷”、重點園區和重點產業進行投資考察。定向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實現合同外資額3000萬美元以上。圓滿完成市政府下達的招商任務。 |
市委2013年工作要點、政府工作報告 對標情況:繼續保持全國前列 | |
3 |
爭辦“第五屆中韓綠色經濟合作論壇” |
圍繞搶抓自貿區發展機遇,爭取將中韓兩國最高層次的綠色經濟合作論壇引入我市,借助論壇,推進我市與韓國在綠色產業方面的交流、接軌與合作,探討自貿區對中韓相關產業貿易和投資的推動作用,在韓國商界突出我市在自貿區建設中的橋頭堡地位,進一步提升我市在韓國商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出席人數不少于200人,其中韓方參會人員不少于60人。將第五屆中韓綠色經濟合作論壇,舉辦成為歷史上影響最大、效果最好的一屆。 |
市第十一次黨代會重大戰略實施方案 對標情況:在北京、無錫和韓國首爾舉辦的前四屆論壇。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