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別 |
序號 |
目標名稱 |
目標內容 |
制定依據 (對標情況) |
工作 目標 |
1 |
著力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
突出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新建企業研發中心培育基地60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0家,重點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100家;組織青島軟控爭取科技部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發展模式創新試點,青啤、海化院兩家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科技部驗收;組織企業構建5個以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實施科技發展重大專項,開展70項關鍵技術攻關。 |
政府工作報告 |
2 |
加強高端研發機構引進建設 |
深化與中科院及央企的戰略合作,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青島基地簽約并完成注冊,生物能源所中試基地和蘭化所青島基地孵化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加快推進中船重工710所、725所和航天科工三十五所項目落地;推進中船重工青島海洋裝備研究院籌建工作;完成中海油500KW海洋能實驗基地建設并投入試運行。建成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二期西區工程,爭取三期工程主體封頂,推進實驗室管理體制機制創新。 |
政府工作報告 | |
3 |
全面推進孵化器和公共研發平臺建設 |
全年開工170萬平米,完工120萬平米。重點加快清華科技園、光谷軟件產業園、青島國家大學科技園等孵化器建設,新認定孵化器20家以上。加快孵化器招商引智,重點引進100個創業項目入駐。梯次推進公共研發平臺建設,完成軟件與信息服務、橡膠新材料兩個平臺儀器設備融資租賃并投入試運行,啟動海洋設備檢測、生物醫藥等3個平臺儀器設備購置程序,完善和細化船舶設計等5個平臺建設方案。 |
政府工作報告 | |
4 |
深化國際科技合作 |
重點引進烏克蘭、挪威、美國高端研發機構,籌建中烏特種船舶設計院、中挪海洋工程設計院,完成天時(美國TSC)海洋工程與裝備研究院注冊并正式運營。建設中美國際創新園,年內完工10萬平米;開工建設中日(日東電工)海洋防腐研發及產業化基地。完成市政府下達的年度招商引資任務。 |
政府工作報告、部門重點工作 | |
5 |
建設科技創業創新人才高地 |
落實“青島英才211計劃”,啟動實施“青島創業創新領軍人才計劃”,引進和培育60名創業創新領軍人才及10個團隊。實施“青年專項”,重點支持100名35周歲以下、具有博士學位的青年科研人才。積極爭取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支持。完成承擔的全市人才目標任務。 |
政府工作報告 | |
6 |
大力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
加強技術市場體系建設,出臺鼓勵成果轉化技術轉移政策;完善科技成果轉化信息平臺,開通青島技術市場網站;加快培育科技中介機構,新認定市級技術轉移服務機構10家。青島國家海洋技術交易服務與推廣中心投入試運行。全年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25%以上,超過32億元。 |
政府工作報告 | |
7 |
深入推進科技與金融結合 |
加強科技金融局、區(市)會商,與5個區(市)共建科技信貸風險準備金池,實現授信10億元,實際貸款超過5億元。搭建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完善以擔保公司為核心、金融超市為窗口、藍灣企業家俱樂部為載體的服務體系,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融資咨詢和信貸等服務。啟動天使投資引導基金設立工作。 |
市委2013年工作要點 | |
奮斗目標 |
1 |
積極創建國家各類科技創新試點示范 |
爭取我市列入科技部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爭創黃島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軍民融合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爭取藍色硅谷核心區列入科技部試點示范。 |
對標:大連是科技部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 |
2 |
加快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建設 |
全年發明專利申請量13000件以上,超過200家企業實現發明專利“清零”。完成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二期建設并正式開展服務。加大專利執法力度,提高知識產權保護能力。組織嶗山區爭創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 |
2012年我市發明專利申請12087件,列副省級城市第4位。爭取2013年與第三名西安市(15029件)差距縮小至2000件以內。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