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城鄉建設委2014年度業務職能目標
類別 |
序號 |
目標名稱 |
目標內容 |
工作目標 |
1 |
推進小城市培育試點和省級示范鎮建設 |
制定實施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扎實推進小城市培育試點和省級示范鎮建設。開展集中清理農村垃圾行動,加快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垃圾清運和無害化集中處理機制。 |
2 |
貫通團島至石老人濱海生態步行道 |
市南區要確保年內完成太平角段步行道貫通工作。要加強與部隊的銜接,確定太平角區域最終設計方案,城鄉建委、規劃、國土等部門配合推進方案審查、招標等前期工作,盡快啟動建設,盡快見成效。嶗山區要結合實際情況,推進各項前期工作。 | |
3 |
開展地下管線普查 |
2014年年內完成市南、市北、李滄三區地下管線預估10000公里的外業探測工作,完成機房建設、數據庫和信息系統的建設工作,年底達到試運行狀態,實現地下管線空間三維可視化表達,為地下管線管理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 |
4 |
全力推動公共投資項目建設 |
完善政府投資項目集中建設模式,全力推進政府投資“千萬平米”社會公共工程建設。確保青島中學、人民醫院、社會福利院等市級公共項目開工,確保深海基地、老年公寓、物資儲備庫等項目完工。推進青醫附院東院區、市立醫院二期等項目建設。建筑業增加值力爭增長12%左右。 | |
5 |
開展建筑揚塵專項治理和裸露土地綠化行動 |
開展建筑揚塵專項治理,加強占掘路計劃管理和建設施工現場管理,監督企業落實好圍擋設置、封閉施工、灑水降塵、規整物料、覆網硬化、施工現場“禁現”等文明施工要求。對城市公共部位裸露土地、城市道路裸露土地、城市沿河沿海裸露地、單位(居民)庭院裸露地、臨時閑置土地和建筑工地裸露地、城鄉結合部及城市近郊裸露地實行綠化,恢復綠化420余公頃。 | |
6 |
推進李村河、張村河下游綜合整治行動 |
對李村河下游(君峰路至入海口)、張村河下游(大橋接線海爾路起始端至李村河)的10.4公里河道進行清淤、截污、防洪砌筑、綠化景觀、亮化等綜合治理。 | |
7 |
加快打通未貫通道路,推進城市擁堵治理。 |
成立青島市城市道路交通擁堵治理工作聯席會議;出臺《青島市主城區交通擁堵治理工作方案》;完成12000個公共停車位建設;整治80條道路;加快打通未貫通道路,改造主城區主要道路擁堵節點。推進新疆路快速路、福州路(黑龍江路—臺柳路)、株洲路、李村河互通立交南向東匝道、安順路等道路貫通工程,實施13條微循環街巷改造工程和增設8處人行天橋工作。 | |
8 |
開展背街小巷整治行動 |
整治吳興路、平安路、君峰路、遼陽東路等14條超期服役和病害道路;整修吳興路、黑龍江路東山、虎山花苑等6處背街小巷。共整修路面45萬平方米,同步對6處街巷實施綠化提升及擋墻粉刷等。 | |
9 |
加快城區綠化建設和規劃建設浮山生態公園。 |
著重做好黑龍江路道路綠化提升工程(計劃種植喬木約6224株,灌木約2657株,地被面積約7萬平方米)、濱海公路與九水路互通立交橋綠化工程(計劃種植喬木約1600余株,亞喬木約350余株,灌木約200株,地被面積約5.5萬平方米。)、雙山景觀標志性建筑物方案征集等;定期對城區主要道路綠化帶、綠化景觀進行沖洗清潔。建立健全浮山生態保護和綠化管理體制機制,依托各區政府屬地化做好綜合整治工作。2014年上半年完成浮山生態公園規劃,采取分區建設,市、區兩級協力的方式,下半年啟動綜合治理建設。 | |
10 |
加強城市管理工作 |
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嚴格落實已經發布實施的15項技術導則,加快編制亭體設置、夜景照明、過城河道綜合整治及管理維護等技術導則,加強城市維護費使用管理;組織好“金磚”工程創建活動,抓好城市照明、亮化、戶外廣告和海水浴場管理。完成市政府下達的招商引資工作任務,完成承擔的全市人才工作目標任務。 | |
奮斗目標 |
1 |
啟動城市棚戶區改造和農村危房改造工作 |
年內在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啟動棚戶區改造7000戶,提升居民居住質量,完善配套綜合服務功能,改善城市環境面貌;為農村五保戶、低保戶、優撫對象等困難群體改造農村危房3000戶,消除農村危房安全隱患,改善農村困難群體的居住條件。 |
2 |
推動建筑節能等工作 |
研究制定出臺建筑產業化發展的意見配套政策和技術標準,完成50萬平方米建筑產業化示范工程、200萬平方米可再生能源應用建筑、150萬平方米綠色建筑星級評價標識、100萬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50萬平方米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加快推進即墨市移風店上坡村農村節能建筑試點建設。加強建筑廢棄物管理,資源化利用建筑廢棄物800萬噸。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