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城市管理局2014年度業務職能目標
類別 |
序號 |
目標名稱 |
目標內容 |
工作目標 |
1 |
市區供熱 |
市區新增供熱面積500萬平方米,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80%,滿足群眾用熱需求,提高群眾生活品質。完成市政府下達的外資招商引資任務。 |
2 |
排水管網及污水處理廠建設 |
新建、改造排水管網100公里,開工改擴建李村河污水處理廠和婁山河污水處理廠,提高城市污水處理能力,有效保護水環境。 | |
3 |
供水設施建設 |
開工新建供水加壓泵站1座,提高城市供水保障能力;推進城市再生水工程建設,開工建設再生水廠1座、水質凈化廠1座,提高再生水利用能力。 | |
4 |
燃氣設施建設 |
建設燃氣管網90公里,發展天然氣用戶5萬戶,開工建設天然氣汽車加氣站10 座,改造燃氣灰口鑄鐵管道160公里,提高城市供氣保障能力。 | |
5 |
環衛設施建設 |
新建、改建公廁60座,滿足群眾如廁需求;推進小澗西垃圾焚燒廠二期工程項目,提高生活垃圾綜合處置能力。 | |
6 |
推進市政公用設施向鎮村延伸 |
推進城市供氣、供熱設施向鎮駐地和農村社區延伸,新增8個天然氣管網覆蓋鎮。 | |
7 |
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
健全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及處置運行體系,提高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居民“干濕分離”生活垃圾分類覆蓋范圍達到8萬戶以上,創建20個垃圾分類示范小區。 | |
8 |
完善餐廚垃圾專項收運和單獨處理體系 |
推進市區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和農貿市場餐廚垃圾專項收運,提高各區大中型餐飲企業餐廚垃圾收運協議簽約率,餐廚垃圾收集率達75%;組織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加強餐廚垃圾處理設施運行監管,餐廚垃圾單獨處理率達到80%。 | |
9 |
提升市政公用行業服務水平 |
提升親情化、精細化、承諾制“三大服務模式”,持續打造12319“金牌服務熱線”,全面提高惠民服務質量和效率,確保12319熱線回訪群眾滿意率保持在99.6%以上。 | |
10 |
開展市容秩序規范整治 |
以整治規范占路經營和露天燒烤為重點,實行分類管理,制定具體標準和考核細則,明確占路經營整治規范的重點區域和一般區域。規范、設置便民攤點群,各區市新建便民攤點群不少于3處。實現重點區域有序可控、規范管理。尋求市容與繁榮的最大公約數。 | |
11 |
構建清違工作新格局 |
嚴厲打擊違法建設行為,實現減存量、控增量。加強對經規劃許可工程項目建設過程的監督檢查,建設項目違法建設行為查處率達到100%。組織、指導各區市政府結合市重點項目建設、舊城舊村改造、老舊樓院整治,每月制定計劃逐步拆除存量違法建筑,實現減少存量;落實屬地責任,增強區域防控聯動,及時發現、堅決制止、依法拆除各類新增違法建筑,嚴控增量。全年計劃拆除存量違法建筑39.7萬平方米。 | |
12 |
提高城管執法公眾參與度,實現城市共管共治 |
探索城管執法社會參與機制建設,建立公眾社會化參與途徑。建立城市管理志愿服務隊伍,通過開展城管志愿服務等活動,筑牢社會參與工作基礎;推動城管執法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門店、進家庭“五進”活動,推動城管執法由單一的政府管理向社會化綜合治理轉變。 | |
13 |
加強數字化城管建設 |
進一步拓展升級數字城管系統,實現市、區(市)兩級平臺有效對接。組織開展基礎地理數據普查更新。完善評價考核制度,增強檢查考核的針對性。加強系統運行管理,保障系統運行穩定。進一步提提升發現問題、處置問題的效能,按期結案率達到90%。 | |
14 |
開展建筑垃圾撒漏專項整治 |
配合相關部門每季度開展一次建筑垃圾撒漏專項整治行動。落實許可告知制度,實現監管關口前移;加大對建筑垃圾運輸撒漏、亂倒等違法行為的監管力度。在建工地巡查監管率達到100%。 | |
奮斗目標 |
1 |
組織推廣清潔能源供熱,實現傳統供熱方式大轉變 |
組織制定《青島市清潔能源供熱專項規劃》,研究制定清潔能源供熱監管措施,試行非煤化供熱區域建設,鼓勵新建小區熱能多元化,新增清潔能源供熱面積100萬平方米,為我市實現能源結構重大調整做出積極貢獻。 |
2 |
推行城管執法網格化 |
有效整合管理資源,科學劃分責任網格,厘清職責范圍,充分運用現代科技和信息技術,開展現場巡查執法,確保責任區內各類城市管理問題得到及時發現上報、快速處置,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推動城管執法網格化全覆蓋。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