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面對國內外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嚴峻形勢,市商務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在社會各界的共同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引領,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突出“惠民安商”主題,推動商務工作實現新發展。
一、年度業務職能目標完成情況
前三季度,全市商務運行總體平穩,“走出去”、“引進來”雙向投資保持快速增長,傳統對外貿易加快向現化國際貿易轉變,貨物貿易結構不斷優化,服務貿易進出口持續增長,商貿流通領域消費業態積極轉型升級。全市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648.3億元、增長10%;實際到賬外資55.39億美元、增長10.3%,總量占全省的45.1%,較去年同期增長0.6個百分點;對外協議投資額26.4億美元、增長119.7%,占全省的25.1%;累計完成進出口510.94億美元,占全省的31.3%,較去年同期提高了0.4個百分點;服務貿易進出口59.45億美元、增長1.7%。
?。ㄒ唬┣袑嵶ズ谩按傧M、惠民生”三項工作。一是以深化改革創新增強經濟增長的消費驅動力。全面啟動實施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首批國內貿易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綜合試點,作為全國第一個試點城市的《青島市商品流通條例(草案)》已進入市人大常委會審議程序,年底前后上報省人大批準發布實施。商務部批準的城市共同配送體系建設、農產品現代流通、“早餐示范工程”等三個國家試點進展順利。加快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把電子商務作為促進消費升級、產業轉型和民生改善的重要途徑,印發《青島市“互聯網+”商務行動計劃(2015-2016)》,制定《青島市加快農村電子商務工作的實施意見》,全面啟動實施農村電商“515+ⅹ工程”。目前全市專門經營生鮮農產品的網店超過500家。積極推動內外貿融合發展,增強內外需消費動力。1-9月累計實現消費品進口5.17億美元,其中牛肉進口1.16億美元、增長1.6倍,羊肉進口1.45億美元、增長74.1%,水果進口4832萬美元、增長58.1%。二是推進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和公益性改革。從2012年至今,已累計完成60處農貿市場的標準化建設改造。今年本著“注重為民服務、貼近民意、符合民情”原則,公開向社會征集新建改造農貿市場項目,根據市民、社區反饋意見,確定初選項目,逐一現場勘察,遴選出15處實施新建改造的市場,確保項目安排科學、合理、惠民,目前已經完成對15處農貿(批發)市場的建設改造任務。三是抓好市民“放心肉菜”供應保障體系建設。按照“用外貿標準辦內貿”的工作思路,以國際標準提升“菜籃子”建設水平。強化肉菜流通追溯體系運行管理,建立例會制度、流通追溯考核通報制度,邀請市民代表、媒體記者50余人,參加青島市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成果宣傳日暨肉菜追溯體驗活動。完善“菜籃子”商品市場保供機制,加強“內增外調”貨源調度,年度安排“菜籃子”商品儲備2.35萬噸,每天進入市區的外埠蔬菜達1000噸,市區日均上市蔬菜、豬肉分別達到2000噸、90噸以上。制定實施《關于全市“農超對接”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實施意見》,積極打造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推動互聯網+對接產銷新模式;制定《車載蔬菜進社區電商直供配送618行動計劃》,在市內6區選擇18個“散、偏、遠”的社區進行試點,形成企業與社區、線上與線下互動對接的社區電商直供配送體系。
(二)外經貿結構實現“三個明顯變化”。一是出口結構發生積極調整變化。外貿產品結構不斷優化,1-9月機電產品出口增長8.3%,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30.8%。組織實施國際市場開拓“百展”行動計劃,在廣交會連續開展“通商青島、品牌之都”全球促銷成交計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自貿區市場的進出口比重提高到60%以上。實施服務貿易振興工程和服務外包競爭力提升工程,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15.6億美元、增長18.9%。啟動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申建工作,開通跨境電商出口、直購進口、中韓海運電商進出口和保稅進口通道,跨境電商保稅進口成功試運行,跨境電商零售出口3000多萬美元,在全國城市排位中居第三位。新型貿易業態發展良好,海爾海貿云商平臺自今年5月初運行以來已實現出口2億多美元,新華錦小微企業外貿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出口增長7.1%。制定實施6000余家“無進出口實績小微外貿企業清零銷號”行動計劃,目前3900余家小微企業已“開壺”實現出口2億美元。二是雙向投資實現結構優化協調發展。轉變利用外資方式有效促進結構調整,到賬外資每月保持兩位數增長。用好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和外商投資企業外匯資本金意愿結匯試點政策,引導外資參與產業轉型升級,新引進融資租賃企業11家、合同外資3.8億美元,分別增長1.2倍和2.2倍。用好“一帶一路”倡議機遇,推進國際產能合作,積極推進16個境外經貿合作園區建設,投資總規模60多億美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項目65個,中方協議投資額14.8億美元、增長110.9%。三是經濟園區實現結構性轉型發展。制定實施《關于加快全市經濟開發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青島市復制推廣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實施方案》,啟動42項改革事項,31項取得階段性成果。12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4.4%,實際到賬外資增長10.9%,進出口占全市比重超過52.5%。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德生態園獲批全國綠色發展示范園區,即墨經濟開發區升級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由國務院批轉商務部辦理。
(三)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取得積極進展。一是啟動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經貿合作。根據《青島市推進“一帶一路”倡議規劃總體實施方案》,制定實施了《青島市加快“走出去”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經貿合作行動計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舉辦了13場以“通商青島新絲路、經濟合作新伙伴”為主題的“絲路對話”系列經貿促進活動,推進與15個沿線國家重點港口開展合作;啟動膠州多式聯運“一帶一路”綜合貿易樞紐建設,打造對接日韓、聯通歐亞大陸橋和泛亞鐵路大通道的綜合貿易平臺。二是用好國家自貿區戰略機遇擴大地方經貿合作。商務部批準在我市建立國家自貿區(FTA)戰略地方經貿合作推進工作試點機制,重點建設對外談判數據調研、政策與知識培訓、實施效果評價、研究與試驗、交流合作等五個基地。發布實施《青島市搶抓中韓自貿區新機遇,提升對韓開放合作水平2015-2016年度行動計劃》,在韓國舉辦多場經貿推介和洽談活動,擴大與日韓經貿合作。成功承辦第二十二輪中美投資協定談判。三是不斷完善國際經濟合作伙伴城市全球布局。今年新締結經濟合作伙伴城市(省州)11個,總數達到30個,遍布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17個國家。韓國釜山、德國慕尼黑青島工商中心完成注冊運行,積極籌建美國舊金山青島工商中心。
二、市民意見建議辦理情況
我們始終把“增強商務工作給市民帶來的城市幸福感,提高企業對商務工作的滿意度”作為工作目標,轉作風、轉方式、務實效、接地氣,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加大企業幫扶力度和工作實效,與廣大市民、企業守望相助,把“惠民安商”的商務理念貫穿于日常工作,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落實到為市民服好務、為企業服好務上。去年“三民活動”期間,我局收到市民意見建議26條,今年又通過“機關開放日”、“網絡問政”、“民生在線”等活動接受提問和意見建議157條,我們全部納入機關處室年度工作考核,逐項分解落實責任制,做到百分之百按期辦結回復,推動商務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三、存在的問題及明年打算
今年以來全市商務工作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既有亮點,也有難點。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外貿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受國際市場價格、國內市場需求、國家政策調整三方面因素影響,大宗商品進口下滑較大。二是擴大消費壓力加大。受大環境消費方式變化的影響,中高端餐飲進入轉型發展期,雖大眾餐飲明顯增長,網購消費增長較快,但均未納入企業限上統計,難以全面反映社會消費總體增長規模。
2016年,全市商務系統將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加快推進國際城市戰略為引領,主動對接國家擴大開放和區域發展戰略,制定實施對外開放和商貿流通兩個“十三五”專項規劃,發展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推進“引進來”和“走出去”雙向開放提升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轉型、促創新、促發展,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全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多做貢獻。一是加快商務領域轉方式、調結構步伐,實現投資、出口、消費對全市經濟發展的協調拉動,突出培育消費第一驅動力。二是科學制定商貿流通“十三五”專項規劃,扎實做好國內貿易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工作,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青島內貿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經驗,讓市民切身感受到便利、實惠,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三是深入推進國際城市戰略,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進內外貿融合發展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實現雙向投資互動協調發展,深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創新建立自由貿易區戰略地方經貿合作推進工作機制,促進經濟社會領域擴大開放向縱深發展,內外統籌促進開放布局更加優化,開放型經濟質量水平顯著提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