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市政府僑辦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圍繞中心工作,認真履行職責,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一、發揮優勢,服務“三創”,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僑務經濟科技工作取得新進展
(一)發揮海外專業人士的資源優勢,積極推動青島市“三創活動”,打造創新之城、創業之都、創客之島。
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持青島市僑商總會設立“僑商創客谷”,吸引眾多創客到青島創新創業,為創客創新創業提供服務和平臺。目前,已有十幾位海外專業人士達成了入駐意向。引薦美國北加州山東同鄉會會長、硅谷科創董事長張汝惟、美國加州硅谷Milpitas市政府經濟發展委員王允文與青島僑商總會達成合作共識,在兩地互設公司,吸引適合我國市場需求的美國硅谷創新科技、創業項目和創客人才來我市孵化、發展。推薦美中天然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姜國輝、北電能源有限公司王靖兩個團隊獲選第四批國務院僑辦重點華僑華人創業團隊,獲得國務院僑辦資金、信息及平臺支持。
廣泛聯系海外專業社團,新建引智聯絡站4家。目前,市僑辦海外引智聯絡站已達到25家。通過智聯絡站向海外發布人才崗位需求信息240余條,人才招聘數量500余人,項目合作信息34條。引薦澳大利亞農業科學和技術學院會員、澳大利亞皇家化學學院會員愛華德?哈那?米凱爾先生與青島市農業大學開展學術交流;引薦日本長崎大學劉震教授與中國海洋大學開展合作;引薦新加坡國立大學生命科學中心首席研究員王雪瑩博士與青島大學、青島農業大學進行學術交流。與紅島經濟區聯合開展引智工作,參加第十五屆“華創會”,為該園區吸引人才,收到了好的效果。
?。ǘ┓e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服務企業“走出去”取得新進展。
發揮海外華商熟悉國內國外兩個市場、掌握國內國外兩種資源的優勢,搭建國內企業與海外僑胞、僑社團的橋梁,為企業走出去服務。安排馬來西亞山東商會與青島市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展開交流,并簽訂友好協議,為企業轉型升級、走出去服務。與馬來西亞山東商會合作舉辦“第一屆馬來西亞美食展”;邀請馬來西亞客商參加在青舉辦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食品工業(青島)博覽會”并舉辦馬來西亞食品展,促進青島與馬來西亞的貿易互通。與青島市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共同組織十余家青島市民營企業家考察了馬來西亞巴生港中國建材城、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工業園區等項目,為企業“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做出了貢獻。
指導、協助膠州市舉辦“適應新常態、抓住新機遇、加快民營企業走出去”專家論壇。邀請了馬來西亞山東商會、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工業園區相關負責人出席活動,并就馬來西亞進出口貿易、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工業園區相關招商政策等進行了推介,收到良好成效,是區市聯動、政府與商會合作,共同推進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有益的嘗試。促成青島綠澤源食品有限公司與膠州盛河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簽訂蔬菜種植合同,向馬來西亞出口膠州大白菜,為青島市名品農產品打開國際市場,遠銷東南亞打開了局面。
?。ㄈ┮浴扒鄭u號”帆船航行為契機,積極聯絡海外僑社團,涵養僑務資源。
按照市政府的要求,積極配合“青島號”帆船航行,市政府僑辦加強與英國齊魯文商會、英國南安普頓華人社團聯合會、荷蘭溫州華人華僑聯合會、斯里蘭卡華人華僑聯合會等海外僑社團的聯絡,籌備“青島號”帆船航行的相關工作。加大出訪力度,密切與海外僑社團、僑胞的聯系。今年共組團3個,參團3個,組織完成19人次出訪,完成全年計劃的100%。先后帶領青島市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企業赴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接洽合作項目;組織部分區市僑務干部赴澳大利亞、新西蘭調研,加強與澳新兩國的僑胞和華文媒體的聯系;組織部分區市干部參加第十三屆華商大會,拜訪泰國、馬來西亞華僑華人商會組織。7月份組織我市有關人員赴美國參加省僑辦組織的“中華文化大樂園”活動。11月,參團出訪斯里蘭卡,開展“中國青島號”帆船??克估锾m卡活動。通過出訪密切了與東南亞國家、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僑社團和僑胞的關系。
通過電子郵件、短信、微信等多種形式,加強與海外僑胞的聯系,及時掌握海外僑情動態,增進友誼與交流。泰國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國民、美國紐約山東同鄉會前會長呂成銳、德國國際企業家商會主席李其昌、馬來西亞山東商會會長李衛、英國齊魯文商會會長王春等一批海外僑領相繼訪問青島,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共聯絡接待海外僑社團、重點僑領,三十余批次,四百余人。促進了青島與海外的交流與合作。舉辦國僑辦第三十期海外僑領研習班暨日本華社精英人士研習班。全日本華僑華人聯合會會長顏安、西日本新華僑華人會名譽會長李國夫等三十余位日本各界的僑領參加了活動。研習班在青期間考察了膠州,與嶗山區政府進行了交流,參觀了海爾,在中國海洋大學進行了講座。
?。ㄋ模┓e極開展招商活動,為僑資企業服務取得新成績。
按照市政府的統一要求,積極開展招商活動,先后引薦泰國正大集團謝國民、德國國際企業家商會主席李其昌,馬來西亞農業部土產局局長巴巴、日本善信株式會社社長陳明磊等到青島考察。全年引進外資5600萬美元,圓滿完成市政府下達的招商引資任務。目前,總投資十六億元人民幣的正大新食品生產線已經完成設備安裝,開始試生產。馬來西亞金獅集團投資近二十億的青島國際啤酒城購物中心已經落成,將于近期開業。由新加坡三泰集團投資二億美金的水處理項目已經簽約。青島盛世大馬貿易有限公司在膠州成立。德國國際商會與成都開創奧特萊斯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的歡樂濱海城項目正在建設中。
根據全年工作計劃,組織青島市部分僑資企業開展“西部行”暨對口捐資助學儀式。為僑資企業發展搭建平臺,尋找投資機會,支持國家西部開發戰略。組織青島德瑞石油裝備有限公司、青島保利置地有限公司等八家僑資企業向貴州安順塘山小學捐贈校服1000余套,價值十幾萬元。按照市政府的統一要求,制定了“走談千個項目”計劃,僑辦領導分工負責,走訪了100多家本市重點僑資企業,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幫助企業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二、著力構建華文全媒體傳播網絡,全方位宣傳推介青島。
(一)以海外華文媒體為平臺,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與日本《中文導報》、德國《華商報》、俄羅斯《龍報》、西班牙《歐華報》、南非《非洲時報》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15家華文主流媒體合作,推出《今日青島》報紙專版68期,刊發圖文報道800余篇次。圍繞我市重大發展戰略,2015世界休閑體育大會、青島號帆船航行等重大活動全方位宣傳推介,擴大青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知名度。
?。ǘ┮院M馊A文報紙、廣播等傳統媒體為依托,以海外華文網站、移動平臺等新興媒體為重點,打造覆蓋全球、聯系緊密的華文全媒體傳播網絡。全年在澳大利亞《華廈廣播電臺》推出“今日青島”廣播專題節目30期;首次在美國《中美郵報網》、日本《中文導報網》、西班牙《歐華網》、南非《非洲時報網》、澳大利亞《華夏傳媒網》等海外華文主流媒體網站開設“今日青島”網絡專題50期,并通過手機等移動平臺進一步提升僑務外宣傳播能力;與美國《國際日報網》、巴西《南美僑網》、新西蘭《中華新聞網》等海外華文網絡媒體合作,通過“魅力青島”專欄與我市對外宣傳門戶網站進行鏈接,以文字、圖片和視頻等形式全面宣傳推介青島。
(三)創新傳播方式,講述青島好故事。聯合中國新聞社組織拍攝、制作完成華僑華人新聞宣傳片《謝清祿:從工程師到企業家 期待打造“中國硅谷”》、《海歸博士王靖:用光伏逆變器技術留住每縷陽光》,從不同視角展示他們精彩人生,宣傳青島良好的引智引才政策和優越的投資創業環境。兩部宣傳片已在加拿大多倫多網上電視臺、澳大利亞澳洲網、YOUTUBE、中新網等海內外中文電視臺及網站展播。
為助推我市打造“一帶一路”綜合樞紐城市,吸引華僑華人力量為“一帶一路”倡議獻智獻力,創意策劃海外青島人系列專題報道活動。組織媒體對我辦遴選出的美國氣象科學家王斌、旅日華人書畫家秦生、馬來西亞拿督李衛等8位在經濟、文化、科技等不同領域作出一定貢獻的海外優秀青島人進行專訪,并分別在青島畫報、山東僑報、鳳凰網、文匯青島、美國僑報、澳大利亞時代周報、西班牙歐華網等海內外報刊及網絡媒體開辟專題、專欄。講述他們豐富的人生閱歷、執著的事業追求和濃濃的桑梓之情,傳播積極向上、愛國愛鄉的海外青島人好形象,鼓勵更多海外青島籍華僑華人自強不息,為青島與世界各國互聯互通交流合作做出積極貢獻。
(四)加強涉僑活動宣傳力度,提升僑務工作社會影響。積極配合我市各類涉僑活動,在中央、省市國內媒體以及海外華文媒體廣泛宣傳報道,擴大活動影響力,全年共刊發各類宣傳稿件200余篇次。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僑務工作研究、美國國際日報整版刊登綜合涉僑稿件,有效提升我市僑務工作社會知名度。
三、積極開展華文教育和僑務文化交流取得新突破
?。ㄒ唬┦状芜x派我市優秀教師出國任教。今年我辦首次選派了3名優秀中小學教師赴韓國光州中國學校任教1年,為當地華僑華人子女教授漢語、中國書法、武術、繪畫等課程,并承擔當地華文教師培訓任務。我市外派教師不負眾望,克服種種困難,大膽進行教學改革與創新,使任教學校的中文教學取得顯著成效,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展現了我市教師良好的精神面貌,深受華校學生和家長的喜愛。首次選派我市才藝教師赴美國參加“中華文化大樂園”活動。我辦在全市范圍精心選拔了6位在不同文化領域有著優秀成績的才藝教師,赴美國舊金山參加“中華文化大樂園”活動,分別為當地200余名華裔學生教授民族舞蹈、民族歌曲、花鼓、抖空竹等課程,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讓當地的華裔學生領略了中華文化的魅力,激發了他們學習中華文化的熱情,宣傳了青島、展示了青島特色文化的風采,提升了青島對外形象。
(二)組織舉辦海外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春令營、夏令營、冬令營。來自近十個國家的300余位海外華裔青少年分別參加了不同主題的“中國尋根之旅”春令營、夏令營、冬令營活動,感受了博大精深、繽紛多彩的中華文化,感受了青島的發展變化和青島人民的熱情好客,激發了傳承中華文化的熱情。鳳凰網、中新網、國僑網、中國僑網、以及青島日報、青島電視臺等媒體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對活動進行了全面的報道,宣傳推介了青島。
?。ㄈ┓e極回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切。認真做好市政協“關于發展青島特色華文教育的提案”辦理工作,與提案委員保持聯系溝通,征求提案辦理意見和建議,多次協調會辦單位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商討辦理意見。在全面科學分析我市華文教育工作情況的基礎上,提出了提案辦理意見。保質保量按時完成提案答復工作。
?。ㄋ模┓e極開展僑務文化交流活動。指導我市華文教育基地—青島華文科技專修學院赴巴基斯坦開展教育交流考察,就利用我市華文教育資源在巴基斯坦成立華教中心、開設中文課堂等教育合作項目與巴基斯坦教育官員進行深入交流與研討,并達成合作意向。聯絡邀請全美教育聯合會學區教委主任及校長組成的美國教育官員訪華團來青進行教育考察交流活動。召開了國家教育部有關領導、我市教育部門負責人及校長共同參加的座談會,舉辦了教育專題講座,參觀了我市教育特色鮮明的大中小學,與師生們進行了互動交流,增強了中美學校之間的相互了解,對推進美國中小學開設漢語課程,推廣漢語言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也是我市首次利用僑務渠道,大規模引薦國際優質教育資源,為推動青島與美國各州教育交流合作搭建了平臺,創造了良機。
協助旅日知名書畫家秦生先生在青舉辦“天涯白云秦生工筆畫展”。聯絡邀請海內外20余名知名華僑華人書畫家來青舉行 “華僑華人書畫作品交流筆會”,搭建了中外文化交流平臺,促進了中外文化藝術交流與合作。
四、推動僑務法治建設,堅持政務公開,依法行政,深入開展了為僑服務工作
?。ㄒ唬┱J真貫徹落實《山東省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條例》。向各區市轉發《條例》,并提出了貫徹落實意見。聯合市南區政府舉行了《條例》宣傳周啟動儀式,采取多種方式,向社會公眾宣傳《條例》和僑務政策、法規,提高了全社會依法行政、保護歸僑僑眷合法權益的意識,營造依法護僑的社會氛圍。起草印發了我市《僑務信訪工作規則》,將我市僑務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認真貫徹落實新《行政訴訟法》,組織全辦處以上干部學習,并就新修訂的《行政訴訟法》背景內容進行了全面解讀。
?。ǘ﹫猿忠婪ㄐ姓?。梳理完善了9個網上辦理工作事項,清理完成了9項行政權力和政務服務事項,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辦理程序、和工作時限。對辦理的相關行政確認事項進行嚴格審查并按程序辦理,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明顯提高,樹立了為僑、務實、清廉的機關形象。我們還通過《青島僑網》和參加網絡問政等,將僑務服務事項、責任處室以及聯系方式等向社會公開,方便群眾查詢,接受社會監督,收到了良好效果。
?。ㄈ┘訌妰S務政策調研,不斷完善涉僑政策規定。針對華僑持護照在國內辦理有關事務遇到問題的情況,先后多次到相關部門進行協調溝通,積極推動華僑回國辦理事務憑護照證明其身份問題的落實解決。啟動僑務立法調研,加快推進我市僑務法治化建設。為制訂《青島市華僑權益保護條例》起草上報了“十三五”立法規劃項目和2016年度立法計劃項目建議報告。組織有關專家赴僑務立法先進城市,考察學習維護僑胞權益、推進僑務法治建設方面的經驗,起草完成了立法調研報告,為推動《青島市華僑權益保護條例》立法工作奠定了基礎。完成全市歸僑僑眷知名人士情況統計、歸僑僑眷職業技能培訓需求統計工作。
(四)加強指導,深入推進社區僑務工作。組織全市開展“全國社區僑務工作示范單位”、 “全省社區僑務工作示范單位”創建工作,對有關社區進行了重點指導與扶持,協調解決創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市北區河西街道辦事處河西社區、市南區湛山街道仰口路社區,分別被評為全國社區僑務工作明星社區、全省社區僑務工作示范單位。
根據高校海外高科技人才、歸僑僑眷、留學歸國等重點人物集中,優勢明顯、突出的特點,創新提出了僑務工作進高校的工作理念,召開了“駐青高校僑務工作現場會”,推動高校加強海外聯系、引智引資、加快自身建設和發展。青島科技大學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服務華僑華人的工作體系,榮獲全省高校僑務工作示范單位。
?。ㄎ澹娀熑畏找庾R,深入開展了為僑服務工作。元旦春節期間,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訪貧問苦、結對幫扶和走訪慰問活動,全市各級僑務部門共走訪慰問歸僑僑眷重點人士、困難歸僑僑眷家庭200余戶,發放慰問金和慰問品12 萬余元,進一步密切了同廣大歸僑僑眷的聯系與交流。積極參加國僑辦組織開展的“暖僑敬老行動”,市北區河西社區被國僑辦列入2015年度國僑辦“暖僑敬老行動”聯系示范點。把走訪慰問活動與落實黨和國家僑務政策結合起來,并積極協調政府有關部門,解決僑界反映的問題和困難。認真辦理華僑華人、歸僑僑眷來信來訪。全年接訪處理來信來訪200余人次,信訪處結率100% 。辦理歸僑僑眷身份證、華僑定居、早期歸僑退休補貼、高考中考加分60余人。
今年我市的僑務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存在著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現在:對僑務資源的涵養和開發上還有不足,對經濟園區的僑務工作力度還有待加強。2016年,我們將繼續完善大僑務發展格局,加大對全市僑務工作的統籌協調力度,努力做好為僑服務和為全市經濟發展大局服務工作,為加快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作出新貢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