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市民政局工作報告(文字版)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2015-11-24
    字體大小: 打印

      一、2015年度業務職能目標完成情況

      (一)兩件市辦實事全面完成,人民群眾實惠獲得感明顯提升。一是出臺了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示范點建設和獎補工作政策,全市30個示范點已全部建成并投入運營,老年人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陪診、助潔、送餐、短期托養等服務。二是自今年4月1日起,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620元、420元;農村五保集中、分散供養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年10440元、5220元,低保家庭中殘疾人專項生活補助、城市低保中社會孤老專項生活補助、獨生子女死亡后未生育且未收養家庭生活補助等分類救助標準也同步進行了調整。截至目前,全市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8.7萬戶、14萬人,發放低保金6.6億元。

      (二)規范救助工作流程,社會救助水平明顯提升。一是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工作不斷規范,出臺了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實施細則,與金融等部門聯合出臺了社會救助家庭金融資產信息核查操作規程,將公安、社保、公積金等11個密切相關的部門數據納入了共享范圍。目前完成核對報告7.1萬戶(12.5萬人次),檢出率19.4%,提高了精準救助水平。二是出臺新的臨時救助制度,降低了救助門檻、擴大了救助范圍、提高了救助標準,將在本市辦理居住證滿1年、就業或創業并繳納社會保險或納稅滿1年的外來務工人員和在本市各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就讀的在校學生納入臨時救助范圍,全年臨時救助封頂線由原來的1萬元提高到2萬元。全年對1.3萬戶困難群眾實施臨時困難救助,發放臨時救助金3042萬元,同比提高25%;醫療救助困難群眾3.4萬人,發放醫療救助金13465萬元,同比提高43%。三是開展了社會救助專項治理和城鄉低保“應保盡保”專項行動,促進了低保救助工作的公平、公正。

      (三)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為老服務水平明顯提升。一是加強政策創制。實施了《青島市養老服務促進條例》,在《青島老齡》等媒體進行了宣傳解讀;下發了大力發展臨終關懷事業的意見,起草了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全市養老設施布局規劃(2015—2020年)已經專家組評審通過。二是推進設施建設。新增社區日間照料中心177個,城市、農村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總數分別達到524個、685個,覆蓋率分別達到100%、65%。全市新登記養老機構18家,新增養老床位6000張;全市養老機構總數達到193家,床位數5.84萬張,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36.8張,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居第6位。三是發展醫養結合特色養老模式。全市登記醫養結合養老機構71家,占養老機構總數的40%,開展長期醫療護理保險服務的38家,享受醫養結合機構提供長期護理服務的失能老年人達3000多名。研究制訂了推進醫養結合服務發展的若干政策,確定促進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發展的11條扶持措施,待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后下發。四是老齡工作有序推進。開展“孝親敬老,孝滿島城”主題教育活動,命名80個青島市“敬老文明號”單位,評選出30個青島市“最美孝心少年”,其中王薺悅被評為“全國最美孝心少年”,市民李成金被評為“山東省十大孝星”;掛牌成立67個“愛心陪伴空巢老人”志愿者服務基地,長期結對幫扶空巢老人108戶,集體陪伴空巢老人1000余人次;舉辦老年文藝、書畫、攝影、廣場舞等多項比賽展演,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創新社區治理機制,服務管理水平明顯提升。一是社區減負取得初步成效。出臺了《青島市市直部門社區工作事項準入制度實施細則》、《2015年青島市社區工作目錄》,聯合市委組織部出臺了《開展社區減負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清單的出臺和專項治理行動,使進入居委會的工作事項由118項減少到48項。二是開展“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創建工作,完成了黃島區實驗區中期檢查評估、市北區實驗區申報工作。三是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增量提質。市內三區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平均達到了800平方米,處于全省領先地位。出臺了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服務管理規范,對社區服務中心的功能、布局、硬件配置、人員管理等進行規范,提升了設施的服務效能。四是社區信息化加速推進。完成了“互聯網+”社區相關平臺的研發,開展試點探索了O2O(線上線下互動)“互聯網+”社區的青島模式,線上聯通社區黨、政、社、群各類組織和各類居民的生活需求,線下聯通政府公共服務、社區志愿服務、便民利民服務等各類社會服務資源,社區居民的生活服務更加便捷。五是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取得新成效。完成第11屆村(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完成率達到99.49%,兩委班子學歷和年齡結構進一步優化,一批政治素質好、致富帶富能力強的優秀人才新當選成員;市紀委、組織部、市民政局制定下發了《從嚴管理村干部20條負面清單》,整治農村干部不作為、亂作為問題。六是社會工作有序推進。組織了全市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務工作,舉辦社會工作知識培訓班,受訓達1250余人次;開展了全市“國際社工日”主題宣傳活動;啟動政府購買專業社工服務試點工作,投入和撬動資金450萬元,完成14個為民服務社工項目。

      (五)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服務保障國防能力明顯提升。一是全力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八連冠”。圓滿完成了國家、省對我市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的檢查考評工作;2015年軍地聯席會確定互辦實事項目33件,已完成32件,辦結率為97%;積極推動軍地雙方相互支持、互利共贏,濱海步行道斷點貫通、潛艇學院新院區建設等重大項目進展順利;繼續組織開展“菜籃子”擁軍和科技擁軍活動,全力為駐青“小散遠”部隊解決實際困難。二是提高義務兵優待金和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按照上年度農民人均純收入提高了全市義務兵優待金標準,全市平均標準為17720元;對全市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進行調整,殘疾軍人傷殘撫恤金提標幅度為15%。組織完成了625戶在鄉重點優撫對象危房修繕工作,出臺了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辦法,舉行了烈士公祭儀式。三是加大軍人接收安置力度。出臺了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安置對象、安置方式和自主就業補助金發放等;首次分兩批接收退役士兵5640人,下達安置崗位675個,完成了退役士兵選崗工作;發放一次性經濟補助1.32億元;組織1803名退役士兵報名參加職業技能培訓;辦理了159名軍休干部接收手續,按時完成軍休干部的調資工作;完成了91名無軍籍職工移交安置工作。另外,制定《青島市軍休機構服務管理星級標準》,組織開展星級服務建設年活動;協助配合軍事活動,軍供站全年接待保障軍隊人員8000余人次。

      (六)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社會事務管理水平明顯提升。一是加大社會組織改革創新力度。出臺《青島市具備承接政府職能轉移和購買服務資質的社會組織名錄管理辦法》,編制并公布了第一批具備承接政府職能轉移和購買服務條件社會組織名錄,確定56家社會組織具備承接政府職能轉移和購買服務條件。5個區(市)被確認為“全省社會組織建設創新示范區”,示范區數量居全省首位。二是優化社會組織發展環境。各級政府對社會組織公益投入扶持資金近2000萬元,直接服務對象2萬人次,間接服務群眾12萬人次。三是專項社會事務工作扎實推進。制訂了青島市殯葬設施發展規劃;年內組織兩次“海葬”活動,共撒海骨灰1646具,全省骨灰撒海觀摩推進會在我市召開,推介我市文明節儉、自然環保、節約土地的新式葬法;即時免除青島籍所有城鄉居民等7類人群的基本殯葬服務項目費用,全市共免費辦理遺體火化48132具,為喪屬節省經費近5896萬元。加強對全市婚姻登記機關的管理,優化婚姻登記窗口服務形象,目前全市有8家婚姻登記處達到國家“3A”等級;全年共辦理結婚登記56118對,離婚17750登記對,婚姻登記合格率100%。積極開展流浪乞討救助工作,全年共救助8454人次;承辦了我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工作。

      二、上年度市民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辦理情況

      2014年,我局共收到“三民”活動意見建議78件,主要集中在社會救助、養老服務和社區建設等方面,均已按期辦復。

      市民政局將辦理市民建議作為聯系服務群眾、了解社情民意、推動工作落實的重要渠道,明確了責任分工、辦理要求、工作程序,整個辦理過程做到了認真不應付、嚴謹不草率,及時不拖拉。建立辦理工作責任制,層層抓落實。在市民建議辦理過程中,及時做好與市民的溝通聯系,爭取理解和支持,增強針對性、主動性,提高辦理質量和效率。開展醫療救助、醫養結合養老、為社區減負等市民建議已轉化成政府決策并得到有效進展。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和2016年工作思路

      2015年,我市民政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與人民群眾的需求和期盼還存在差距,主要表現在:特困家庭因病就醫負擔過重、醫療救助覆蓋面不夠,救助手段相對落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社會化、市場化程度不高,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少,專業人才缺乏;社區居委會負擔過重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等等。

      2016年,我們將用創新的意識、改革的辦法,實現民政工作新突破。

      (一)加大社會救助規范化建設力度。一是加強低保信息化、規范化建設,落實城鄉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二是扎實推進臨時和醫療救助工作,全面實現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三是完善大救助平臺,提高平臺使用效率和實效性,實現救助資源、信息、數據共享互通。通過以上措施,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精準救助;讓每一位患病的市民不因經濟困難而得不到適當的治療、不因重大疾病而導致基本生活困難,切實提高困難群眾保障水平。

      (二)推動養老服務業轉型升級。一是抓政策落實和設施建設。全面落實各項養老政策,全年新增養老床位4000張;適應未來養老機構小型化、社區化、連鎖化的發展趨勢,推進融合式社區小型養老機構建設,滿足老年人就近入住養老機構需求,提高老年人入住機構的宜居舒適度。二是抓養老服務業轉型升級。制定符合老年人實際的服務質量評估標準細則,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加大養老服務管理人員、機構(居家)護理人員的培訓力度,提升養老服務隊伍能力水平;推進“互聯網+”養老方式,運用信息技術和智能化手段拓展服務范圍,有效滿足更多老年人的新型需求。三是推進老齡事業發展。加強老年人口信息統計采集,編制好老齡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開展青島市優待老年人規定修訂、百歲老人長壽補貼發放、老年證配發、老年人意外傷害險辦理等工作;開展“孝親敬老,孝滿島城”主題活動,推動“愛心陪伴空巢老人”、“學會愛老一起敬老”等系列敬老愛老志愿服務活動深入開展。

      (三)創新社區治理工作。一是推進社區減負治理,重點解決社區行政事務多、檢查評比多、會議臺賬多、不合理證明多等突出問題,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提高社區自治能力,提升為民服務水平。二是推進城鄉社區協商創新,探索構建協商內容明確、協商主體多元、協商程序規范、協商方法多樣、協商結果運用科學、協商監督到位的城鄉社區協商制度。三是全面推進“互聯網+”社區建設進程,形成以社區公共服務中心為核心的無縫隙社區服務圈。

      (四)強化雙擁和優撫安置工作。一是強化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繼續以推動古鎮口軍民融合示范區建設為牽引,努力形成重要領域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新格局,為全國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軍民融合新模式。二是繼續提高優撫對象優待撫恤標準,進一步規范優撫待遇審批程序;抓好烈士紀念設施維修改造和農村重點優撫對象危房修繕工作。三是貫徹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政策,積極推進軍休干部服務管理規范化建設,努力提高軍供站快速保障能力。

      (五)提升社會事務服務管理水平。一是繼續嚴格執行基本殯葬服務項目免費政策,切實減輕群眾殯葬負擔;起草《青島市殯葬管理辦法》,加大殯葬管理、執法力度。二是加強對全市婚姻登記機關的管理培訓,提升業務服務水平,堅持依法登記,確保婚姻登記合格率100%。三是完善24小時流浪救助網絡體系,整合全市救助資源,提升救助管理效率。

      (六)完善社會組織管理體制。一是加大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力度。積極培育樞紐型社會組織,探索建立“互聯網+”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平臺;組織開展政府購買社會組織公益服務項目,探索建立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機制。二是優化社會組織發展環境。分期編制公布具備承接政府職能轉移和購買服務條件的社會組織目錄;建立完善社會組織評估和各類社會組織評估指標體系;開展行業協會商會脫鉤試點工作。三是建立現代社會組織管理體制。加強對直接登記社會組織的行業監督和管理,建立登記信息互通共享機制;健全以章程為核心的各項內部管理制度,形成開放透明、管理規范、運行高效的現代社會組織法人治理結構。四是加快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機制,提升專業社工增長率,推動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職業化進程;研究制定政府購買社會工作實施辦法,協調推動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開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а√天堂中文官网8|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午夜无码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高清无码视频直接看|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模GOGO无码人体啪啪| 日韩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a黑 |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天堂а√中文在线| 在线天堂资源www在线中文|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在线|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性色|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国产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69天堂人成无码麻豆免费视频| 蜜桃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va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人妻少妇伦在线无码专区视频| 中文字幕欧美日本亚洲| 天堂在线最新版资源www中文|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 |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字幕在线视频|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