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工作報告(文字版)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2015-11-24
    字體大小: 打印

      2015年,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共承擔5項市辦實事、4項市委工作要點確定事項、5項市政府工作報告確定事項和230項重點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

      一、業務職能目標完成情況

      (一)就業形勢保持平穩。克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不利影響,全年新增城鄉就業37.3萬人,完成目標的149.2%,城鎮登記失業率2.99%;政策性扶持創業2.1萬人,完成目標的210%。一是建立“大眾化”創業孵化體系。以市政府名義出臺《關于實施大眾創業工程打造創業之都的意見》,圍繞創業環境、創業扶持、創業服務等7個方面,形成23項共促創業的新制度。在2014年建成的1個中心、79個基地孵化體系基礎上,推廣海爾“人人創客”模式,創業大學與青島廣播電視大學實現一體化辦學,加快建設青島創業總部、中德創業大學,實施大學生創業“海鷗行動計劃”,激發大眾創業活力,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二是實施“普惠制”就業公共服務。圍繞全面實施城鄉一體化的就業政策,對全市勞動力資源實施動態管理,健全失業預警報告制度,提高勞動力資源配置針對性。首次發布就業創業政策、服務和責任“三項清單”,啟用青島就業網,打造“互聯網+就業創業”服務新模式。在全國率先實施重點建設項目與就業聯動機制,對接全市1636個重點建設項目用工需求,一體化開展就業服務、職業技能培訓,累計吸納就業15.8萬人,發揮好經濟發展對就業的拉動作用。三是實施“系統化”職業技能培訓。實施技能青島工程,健全職業培訓政策,完善職業培訓一體化管理平臺,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全部向基層下沉,在全省率先成立職業技能鑒定專家委員會,規范職業技能鑒定規程,組織完成各類職業培訓8.5萬人,培訓農村轉移勞動力1.6萬人,完成目標的107%,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提高就業穩定性。四是實行“精準化”就業行動。簡化高校畢業生就業手續流程,完善大學生就業聯盟,實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接收高校畢業生7.3萬人,就業率96%。開展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權益保障”、“公共服務”專項行動,促進本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7萬人,完成目標的170%。實施“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送服務”就業援助活動,幫扶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8萬人,就業率88.5%,有效發揮政府就業的托底安置作用。

      (二)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預計征繳各項社保基金320億元,完成目標的106%,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一是穩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等改革。落實國家、省頂層設計,整合市、區(市)政策,出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在21家市級機關單位啟動參保繳費工作,其他單位及區市相應工作即將全面推開。加快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在全國率先啟動社商合作新模式,引入商業保險公司承辦社保經辦業務,緩解經辦服務壓力。二是全面實施城鄉統籌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貫徹落實《青島市社會醫療保險辦法》,實現醫保基本制度、管理體制、政策標準、支付結算、信息系統和經辦服務“六統一”,城鄉居民統一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大病醫療救助三層醫療保障,長期醫療護理保險、大病醫療救助制度向農村延伸,形成了覆蓋900萬市民的公平、普惠醫保新格局。三是提高各項社保待遇水平。連續第11次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人均月增長265元,將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30元。調整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三個目錄”(藥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醫療服務設施目錄),降低參保患者個人負擔,將居民大病醫療保險起付標準降低到1.8萬元。連續第9次提高失業保險金標準,達到每人每月950元。調整1-4級工傷人員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供養親屬撫恤金待遇標準,每月向3374人發放相關工傷待遇557.9萬元。四是創新經辦管理服務。統一規范企業養老保險補繳辦法,出臺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政策,解除參保人員社會保障后顧之憂。出臺社會保障卡管理辦法,推進社保卡一體化應用,新版社保卡實現參保人群全覆蓋。五是強化社保基金風險防控。完善社會保險欺詐案件查處和移送規程,啟用青島市醫療服務監控系統,實現對定點醫療服務機構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控。建立市、區(市)稽查聯動機制,開展稽查專項行動,稽查各類參保企業2.6萬戶、涉及參保職工76萬人。

      (三)人才引進培養取得新進展。預計引進各類人才11.8萬人,完成全年計劃的106%,其中博士和正高職稱人才1200人,碩士、副高職稱和高技能人才1.2萬人,本專科畢業生及專業技術人才10.5萬人。一是完善人才引進培養政策。啟動中等職業學校和技工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制定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扶持政策,出臺事業單位特設崗位管理辦法。實施積分落戶制度,首批699人獲得落戶資格。二是加大人才專項培育力度。創新開展“一帶一路”倡議、財富管理等專項引才行動,成功舉辦第15屆中國藍色國際人才暨產學研合作洽談會,290個高端產學研項目落戶青島。新建9家海外引智工作站,引進外國專家1612人,同比增長12.1%。對接重點產業,組織“金藍領”培訓,實施“名師帶徒”計劃,首次發放10萬元振超技能大獎,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崇尚技能”的價值取向,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8萬人,同比增長13%。三是完善人才公共服務。理順人才公共服務平臺管理機制,升級中國青島人才網,在全市推行人才交流標準化服務。規范高層次人才服務專窗建設,首次為258名高層次人才發放“服務綠卡”。開展首屆“英才月”活動,與128家重點高校達成高層次人才戰略合作協議,吸引549個高新技術項目來青創新創業。四是拓展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渠道。建成全市首個大學生眾創空間,建成湛山創客工廠,建設院士專家創新創業園。實施博士后培養留青計劃,建成3家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與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同形成“兩站一基地”產學研引才新格局。啟用博士創業園三期,累計入駐企業115家。擴建高層次人才中心,孵化面積超過3萬平米,吸引高端創新創業人才300多人。

      (四)機關事業單位管理更加科學有序。一是穩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實施縣級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完成第二批4名聘任制公務員招聘工作,啟動第三批聘任制公務員招聘。出臺中小學聘用制教師管理辦法,招聘首批3000余名聘用制教師,緩解教師不足難題。在中德生態園開展職員管理改革試點,開展事業單位技術職員制改革試點,出臺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意見,進一步激發事業單位干事創業活力。二是完善考錄制度。將公務員考錄計劃最大限度向基層崗位傾斜,擴大技校生報考鄉鎮公務員職位范圍,事業單位統一公開招聘實現省、市同步。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圓滿完成411名公務員考錄、5036名事業單位人員公開招聘及軍轉干部安置工作。三是健全考核培訓制度。首次建立全市新錄用公務員宣誓制度,開通市級機關處級以下公務員在線考試專欄,完善在線考試制度。出臺公務員公共服務實訓實施意見,創建26個公共服務實訓基地,組織機關公務員實訓3500余人,提升公職人員服務能力。在全市11家單位推行公務員平時考核試點,加強公務員日常管理和監督。四是完善機關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制定深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意見,制定事業單位技術職員制度收入分配試點意見。提高鄉鎮工作補貼標準,在縣級市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實行新績效工資標準,完成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結構調整工作。

      (五)勞動關系保持和諧穩定。受理勞動保障監察案件5256起、勞動人事爭議案件10595起,按期結案率98%以上,有效維護了勞動者合法權益。一是健全勞動關系政策。開展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出臺規范勞動關系有關問題意見,制定勞務派遣管理、執行最低工資制度、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用工行為。二是加強企業工資分配宏觀調控。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六區、四市用人單位月最低工資標準分別調整為1600元、1450元。發布2015年企業工資指導線,基準線為平均工資增長14%,上線(預警線)為平均工資增長19%,下線為平均工資增長5%。發布358個職位工資指導價位,指導企業加強人工成本管理。三是提升勞動關系和諧度。指導黃島區積極爭創國家級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綜合試驗區。全面推進勞動用工網上備案,備案職工達到235萬人,促進勞動關系更加規范。深入推進集體協商制度建設,完善和諧勞動關系審查制度,促進企業規范管理。四是加強勞動維權力度。穩妥做好環保搬遷企業、關閉破產企業職工分流安置工作。建立市屬重點企業定點聯系人制度,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等專項檢查,為勞動者追發工資待遇7895萬余元。完善勞動人事爭議調處機制,推進基層調解組織規范化,實施常態化辦案監督機制,提升爭議處理效能。

      (六)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一是規范基層服務平臺建設。實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基層平臺達標行動,區(市)、街道(鎮)全部建成綜合服務中心,社區(行政村)服務站覆蓋率達到98%。二是暢通網絡服務平臺。開發“智慧人社”手機APP,完善網上便民服務大廳、自助服務一體機,網上服務日均辦理業務量27萬余次,自助服務事項達到200多項,形成“窗口、網上、手機”三位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更加便捷。三是推進簡政放權。將21項行政許可、非許可事項和政務服務事項精簡為6項行政許可事項,向社會公布185項行政權力清單、17項公共服務事項、45項責任清單,明晰權力界限,明確辦理程序,強化責任追究。

      二、2014年“三民活動”市民意見建議辦理情況和熱點問題處置情況

      2014年“三民”活動中,我局共收到市民意見建議175條,主要集中在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社會保險經辦服務、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勞動關系協調等方面。截至目前,已全部按要求辦結,辦結率、滿意率均達到100%。

      今年“三民”活動開展以來,我局共征集到醫保大病門診待遇、IT行業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的熱點問題3個,均已按期答復,滿意率100%。

      三、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就業創業扶持、服務落實力度不夠,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措施需要加強;社會保險經辦服務專業化、標準化水平與群眾需求還有一定距離;人才引進培育能力,與經濟結構調整、社會轉型的新要求還有不少差距。

      2016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們將全面貫徹發展新理念,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行動,深入實施大眾創業工程、技能青島工程,努力保障就業形勢穩定;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完善社會保險制度、經辦體系,提高制度的公平性、可持續性;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加大“靶向引才”力度,完善公共服務,持續發揮人才紅利,努力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电影|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日本按摩高潮a级中文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日韩久久无码免费毛片软件|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在线无码不卡影视影院 | 国产成人三级经典中文|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 97免费人妻无码视频|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字不卡|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人禽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我的小后妈中文翻译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高清在线 |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丰满熟妇乱又伦在线无码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综合最新无码专区|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婬片aaa直播表情|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 午夜无码国产理论在线|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下载|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中文高清| 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 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日韩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