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市科技局工作報告(文字版)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2015-11-24
    字體大小: 打印

      今年全市科技工作順應創新驅動發展大勢,搶抓機遇,積極作為,推動政府職能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型,努力實現三大轉變,營造良好創新生態。一是科技創新布局方面,實現從“小科技”到“大科技”的轉變。既遵循科學研究規律,加強研發管理,又立足創新驅動全局,強化政策研究和公共服務,推動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二是科技創新主體方面,實現從“小眾”到“大眾”的轉變。既關注扶持少數關鍵人才,又關注服務草根創業群體,著力打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創業環境。三是科技資源配置方面,實現從“小投入”到“大投入”的轉變。既圍繞創新鏈配置好財政科技資源,又創造性地綜合運用各類政策工具,引導社會資源向科技創新集聚。在工作推進上,我們繼續堅持以深化科技管理改革為動力,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主線,履職盡責,全面完成年度業務職能目標,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支撐和保障。

      科技投入方面,全市研發經費(R&D)投入244.3億元,居全省首位,同比增長11.71%,占GDP比重2.81%??萍籍a出方面,截至目前,全市發明專利申請19843件;發明專利授權4018件,同比增長73.8%,增幅位居副省級城市第二。技術合同交易額預計年底突破80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超過大連,居副省級城市第九。在爭取國家試點示范方面,高新區獲批全國首批科技服務業區域試點,我市成為唯一同時承擔科技服務業行業和區域試點的計劃單列市。西海岸新區、即墨市獲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區(市)。新獲批2家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總數7家,副省級城市第二(南京第一)。新增6家國家級技術轉移機構,總數14家,由副省級城市第八躍升至第五。新增1家國家級國際合作基地,總數18家,副省級城市第一。

      一、抓高端資源集聚,服務于創新能力提升

      (一)啟動運行海洋國家實驗室。10月30日,海洋國家實驗室正式投入運行。組建了由陳宜瑜、管華詩、吳立新三位院士分別領銜的理事會、學術委員會和主任委員會,先后召開了兩次理事會、一次常務理事會和一次學術委員會,研究審議了理事會章程、機構設置方案、重點研究方向等。啟動建設海洋動力、海洋生態等8個功能實驗室和高性能計算、海洋科考船隊等10個大型科研平臺,著力打造世界第七大海洋科研中心。啟動實施“鰲山人才”計劃,培養國際級海洋科技領軍人才和杰出青年學者。與英、俄等國海洋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構建全球創新網絡。

     ?。ǘ┥罨咝T核脱肫蠛献鳌?月與中科院簽署第二輪戰略合作協議,重點從院所發展、服務地方經濟、人才交流等六個方面開展更深層次合作。工程熱物理所落戶西海岸,高新區中科研發城、聲學所加快建設。中科院駐青機構累計孵化企業35家,匯集人才近千人,服務地方能力進一步增強。高校引進效果顯著。積極推進與西南交大、川大合作,吉大青島汽車研究院簽約落戶。天大青島海洋研究院正式啟用,入駐15個研究所,集聚科研人員110余人。首次以政策性參股方式與哈工程共建青島船舶科技園,入駐5個研發團隊和18家科技企業。加快中船重工海工裝備科技城和研究院建設,繼去年簽署協議后,完成選址和初步規劃。已注冊2.5億元成立研究院,有望年底前啟動土地招拍掛。中電集團注冊5億元成立儀器儀表公司,第40所主要研發力量入駐我市。與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簽訂合作協議。

      (三)推動國際科技合作。成功舉辦第二屆國際技術轉移大會,來自英、俄、德、以等14個國家400余項科技成果與我市對接,搭建了鏈接全球創新資源的重要平臺。引進共建一批國際研發機構。日東(青島)研究院投入運行,推動我市企業與世界三大膜制造商之一的美國海德能公司在海水淡化膜、光觸媒等方面建立合作。德國史太白國際技術轉移機構年底簽約落戶。啟動建設中以、中德國際孵化器。鼓勵院所企業走出去,黃海所承建中國-馬耳他水產養殖聯合實驗室,德才裝飾在英建立DC-HC設計院。聘請諾貝爾獎獲得者安德烈·海姆擔任我市經濟顧問,加快推動石墨烯制備技術在青示范應用。

      (四)加強平臺建設和人才引進培育。新增省級重點實驗室9家,總數43家。啟動光電等3個產業技術研究院試點,總數6個。投入5241萬元建設石墨烯等3個公共研發平臺,全市孵化器已集聚創新創業人才近萬人。創業創新領軍人才計劃年內重點支持59人,青年人才專項支持35歲以下博士100名。4人入選國家杰青,創我市15年來入選人數新高。11人入選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44人入選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和泰山產業領軍人才。

      二、抓科技服務業態,服務于科技成果轉化

     ?。ㄒ唬┘涌炫嘤萍挤招聵I態。以市政府名義出臺《關于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明確九大重點任務,提出10條政策措施,重點打造10個科技服務業集群和示范區,引進100家高端科技服務機構,培育1000家科技服務企業。到2020年,全市科技服務業增加值達到350億元,力爭產業總規模突破1000億元。

     ?。ǘ┩晟苿摌I孵化體系。實施“創業青島千帆啟航工程”,列入科技部“創業中國”5個示范工程之一。加快眾創空間建設,出臺指導意見、若干政策和管理辦法,發布國內首個面向孵化器的創業孵化基金管理辦法。年底全市孵化器建設面積1100萬平米,投用560萬平米,市級孵化器超過90家,新增入駐企業700家。20家眾創空間有望納入國家孵化器管理體系。提升孵化服務能力,成立“青島創客聯盟”,吸引Biggo咖啡、黑馬會、正和島等6家全國知名創業服務機構落戶。打造“千帆1+N”活動品牌,舉辦創新創業大賽、項目路演、金融沙龍等各類創新創業活動700余場,培訓創業者2萬余人次。

     ?。ㄈ┐罅Πl展技術市場。積極探索技術市場交易機制和模式,完善服務體系,初步建成“一廳一網一校一基金”工作架構。全國人大來青專題調研,為國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的修訂做了有益嘗試。年內科技成果掛牌3600項,成交400項,交易額突破7億元。舉行第三次科技成果拍賣會,成交額1265萬元。聯合高校發起“中國合伙人”“雄鷹返巢”計劃,服務大學生科技創業。加快國家海洋技術轉移中心建設,在海洋生物、海工裝備等領域成立8個分中心。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完成投資1225萬元,帶動社會投資1.2億元。積極培育各類技術中介機構,科技成果標準化評價機構達28家,市級技術轉移服務機構達111家,年內培訓技術經紀人和科技評估師450人。

     ?。ㄋ模┐龠M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深化與人民銀行合作,多措并舉推動商業銀行加大科技信貸支持力度。拓展園區集合貸,光電院獲1000萬元銀行授信額度,為孵化企業提供融資支持。與交通銀行聯合推出“見保即貸”產品,首批授信3000萬元。建立的13個風險補償金池,累計為近200家企業提供組合貸款26億元。開拓科技保險功能,在全國首創專利權質押保證保險貸款,中國保監會為此開設“專利質押貸款保證保險”新險種,在全國推廣“青島模式”。強化資本市場支持,與藍海股權交易中心合作推出“科技創新板”,推動283家企業掛牌。組建的9只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累計為35家初創型企業投資1.9億元。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區域性科技金融服務中心,搭建科技資本服務線上線下平臺。

     ?。ㄎ澹娀R產權創造、運用和保護。年內以市政府名義出臺《青島市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5-2020年)》,建設知識產權強市。國家知識產權局青島專利分理處年內啟動運營。全年PCT國際專利申請超300件,占全省總量40%以上。漢纜股份等2家企業獲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華仁藥業等14家企業被確定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黃海制藥等8家企業獲批國家知識產權貫標認證企業。新增專利代理機構7家,總數27家,全省首位。加大專利保護力度,全省首個區級專利糾紛調解與處理審理庭落戶中德生態園。開展“雷雨”“天網”等執法保護專項行動,查處假冒專利案件387件,調處專利糾紛55件,年度專利執法工作績效考核全國第一。

      三、抓企業創新主體,服務于新興產業培育

     ?。ㄒ唬娀髽I科技創新。大企業技術創新繼續領跑全國。海爾開啟“人人創客”模式,成為全國大企業眾創空間建設的典范。海信進軍醫療健康領域,搶占國際3D數字設備產業制高點。南車四方中德海外高鐵聯合研究中心投入運營,中英、中美海外中心簽約建設,正在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千帆計劃”列入市辦實事,一年內出臺研發投入獎勵、高企認定補助、金融支持等8項配套細則并落地實施。年內“千帆”入庫企業1500家,近億元的財政資金支持企業首投、首貸、首保,全面完成對市民的承諾。

     ?。ǘ┡嘤龖鹇孕孕屡d產業。海洋裝備等一批項目獲國家支撐、863等計劃支持。獲批橡膠行業專業化科技服務、石墨烯及先進碳材料2個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和國家海洋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在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領域組織實施自主創新重大專項12項,船舶電力推進系統、臍帶源干細胞建庫等一批關鍵技術打破國外壟斷。積極推進華大基因落戶,擬在國家海洋基因庫建設和腫瘤精準醫療研究等方面開展合作。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年內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4500輛,建成充換電站點近百個,充電終端5000個,獲國家充電設施建設獎勵3700萬元,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與發展。北汽、上汽、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項目進展順利。

     ?。ㄈ┩苿涌萍蓟菁懊裆?。加快建設大沽河流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開創光伏生態小鎮發展新模式。在全國18個省37個地市推廣應用光伏農業大棚5萬畝,裝機總容量700兆瓦。加大農業新品種培育,選育耐鹽堿花生、辣椒等新品種30余個。新增科技特派員120人,技術推廣服務2.8萬人次。在節能環保、公共安全等領域組織地鐵新能源綜合利用、節能建筑等應用示范工程10余項。開展數字社區診療一體化應用示范,建立全市最大區域臨床檢驗中心;開展數字影像虛擬手術應用示范,率先在國內建立兒童肝臟數據庫和小兒肝臟腫瘤立體模擬手術系統。

      四、抓科技管理改革,服務于眾創生態打造

      (一)加強頂層設計。今年6月,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出臺《關于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意見》,制定36條舉措,全力打造“創新之城、創業之都、創客之島”。改革科技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成立全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和辦公室,加強科技創新的統籌協調,著力解決科技資源碎片化問題,形成創新合力。目前已專題研究院所引進、高企認定等重點事項?!笆濉笨萍紕撔掳l展規劃已初步完成。

      (二)深化科技計劃和獎勵改革。圍繞創新鏈需求,優化財政科技資金投入方向,重點投向平臺載體建設、科技成果轉化以及人才引進培育;在投入方式上,由“相馬”轉變為“賽馬”,加大普惠性政策支持力度。推進科技獎勵改革,分別在國內和省內首次設立科技創業獎和創新團隊獎,拓寬推薦渠道,取消推薦限額,改進評審方式,強化社會監督,促進公平公正公開。

      (三)強化公共服務。整合各類科技資源數據,啟動青島科技大數據平臺,繪制創新地圖,搭建政策超市,服務社會大眾。推進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入網儀器2680臺套,為2800余家企業提供服務8600余次,服務量增長49.7%,發放年度測試服務補貼500余萬元。通過科技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科技通”手機客戶端和各類微信公眾號服務6.6萬人次。

      新的時代背景下,創新已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超越了科技層面,進入理論、制度、文化等綜合層面;創新不僅是對科技工作者的明確要求,更是對全社會提出的緊迫任務。我們一直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一年來充分利用“三民活動”“行風在線”“在線問政”“新聞發布”等交流互動平臺,征集意見建議220余條,收到人大政協建議提案27件,全都認真研究并逐一回復落實。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創新驅動發展中的探索實踐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充分認可和新聞媒體的高度關注,在全國科技系統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座談會上,我市作為唯一地方代表交流發言,還在全國技術市場30周年工作座談會、全國知識產權局長會議等國家會議上做典型發言,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人民日報頭版頭條、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聞和報紙摘要欄目等對我市科技創新工作進行了專題報道。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也欣喜地看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正在青島落地生根,“三創”已成為全市上下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政府各部門、各區(市)、高校院所、企業等都已經行動起來,創新創業的文化氛圍和價值取向正在逐步形成。強大的創新能力、創業活力、創客潛力必將成為青島走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新的使命需要百倍的努力,我們深知肩負的責任和重擔,也深知我市科技創新工作的問題和短板,如在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創新創業氛圍營造等方面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和不足。2016年,我們將著力在加強科技創新統籌協同、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培育科技服務新業態等方面,繼續改革創新、開拓進取,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不卡网站| 亚洲av无码不卡|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天堂中文官网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码|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日韩精品专区AV无码| 久久精品99无色码中文字幕|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久久精品99无色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无码av|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黄桃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5566| 99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本无码小泬粉嫩精品图|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无码专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九九|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 |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小SAO货水好多真紧H无码视频 | 中文字幕无码AV波多野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