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城鄉建設委2016年度業務職能目標
序號 |
目標名稱 |
目標內容 |
1 |
加快棚戶區改造和農村危房改造 |
年內啟動棚戶區改造6萬戶,其中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2.4萬戶,其他區市3.6萬戶。合精準扶貧工作要求,采取拆除重建、修繕加固等方式,改造農村困難群眾危房6000戶,不斷提高群眾對居住環境的滿意度。 |
2 |
加快推進配套學校建設 |
開工建設市內三區新建小區配套中小學和幼兒園10所,竣工8所。 |
3 |
加快供熱建設 |
市區新增集中供熱面積400萬平方米,擴大清潔能源供熱面積,完善市區集中供熱配套設施。 |
4 |
實施建筑節能改造200萬平方米,提升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 |
實施既有居住建筑實施節能改造200萬平方米。其中,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各50萬平方米,嶗山區、黃島區、城陽區各10萬平方米,即墨市、膠州市、平度市和萊西市各5萬平方米。全年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力爭完成1000萬噸。 |
5 |
實施公共停車場建設工程 |
建設改造公共停車場10處,著力解決老城區、醫院、商圈、景區等熱點區域停車難問題,建設停車泊位8000個。 |
6 |
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加快小城鎮建設,鞏固城鄉環衛一體化成果 |
積極貫徹《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6】8號文件精神,積極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出臺《青島市國家新型城鎮綜合試點實施方案》,探索具有我市特色、可復制的試點工作經驗。加快推進5個小城市培育試點鎮、8個省示范鎮建設,制定出臺青島市特色小城鎮規劃建設意見,建設一批特色小城鎮。建設一批特色小城鎮。鞏固城鄉環衛一體化成果,加快推進平度、即墨垃圾焚燒處理廠和膠州垃圾場二期建設。 |
7 |
大力開展過城河道綜合整治和城市黑臭水體整治 |
推進河流污染整治,啟動實施水清溝河、樓山后河等河道綜合整治,完成李村河中下游、張村河下游等續建河道整治項目,整治河道長度15公里。按照省、市部署,組織各區市開展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組建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揮部,制定并印發《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方案》,重點解決上級部門公布的全市14處黑臭水體,力爭至2016年底實現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40%。 |
8 |
加快推進市級重點公共服務項目建設 |
加強建設管理和統計調度,統籌加快本年度市級重點公共服務項目建設,推進青島中學、市立醫院東院二期等續建項目有序施工,力爭市博物館改擴建等項目開工建設,確保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博物館項目竣工,協助推進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投入使用,確保海慈醫院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等項目建設完工。 |
9 |
扶持激勵建筑業企業加快發展 |
貫徹落實有關政策措施,從總量和增量多層次、產值和稅收多角度扶持激勵建筑業企業加快發展,以政策外力激發建筑業企業發展內生動力。全市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640億元,同比增長10%;實現建筑業增加值增長9%。 |
10 |
推進浮山綜合治理和小麥島生態修復工作 |
依據市政府第45次常務會議精神,以《浮山城市生態公園總體規劃》為指導,依托市級浮山綜合治理聯席會議制度,督促市南、市北、嶗山三區分別開展浮山西、北、南3個分區生態公園建設。市級按照“多干多補、先干先補”的原則,今年暫列1000萬元建設獎補資金,對三區浮山治理工作進行考核、獎補。按照市政府具體安排,會同嶗山區政府做好小麥島生態修復規劃方案編制、優化調整工作。 |
11 |
實施“標準化+”戰略,打造建筑業“青島標準” |
主編修訂山東省《建筑施工現場管理標準》,出臺《關于開展“標準清單”式樣板工程創建工作的通知》,制訂建筑樣板工程八大考核評價標準清單。通過“標準清單”式樣板工程創建,全面打造房屋建筑工程管理“青島標準”,形成以標準化管理為龍頭,以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為基礎,以創新管理為動力,以協調管理為要訣,以綠色施工為優勢,以開放共享為保障的標準清單管理體系,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實現房屋建筑工程管理體系科學化、規范化、系統化、精細化,助力建筑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
|
12 |
加快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 |
積極申報2016年國家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海綿城市建設兩項試點工作,2016年爭取中央財政支持資金7億元。制定青島市地下綜合管廊及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出臺規劃、建設、管理、PPP項目運作、技術導則、建設計劃等相關的配套政策和文件,打造綜合管廊樣板工程,年內開工建設綜合管廊約30公里;推進海綿城市試點區項目建設,打造示范工程,并在全市全面開展海綿城市建設。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