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農委2016年度業務職能目標
序號 |
目標名稱 |
目標內容 |
1 |
扎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
研究出臺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全市完成500個村的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任務。指導改革后成立的集體經濟組織,健全完善制度,完善治理結構。指導黃島區推進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積極探索開展集體資產股份抵押、擔保權能試點。 |
2 |
加大農業品牌培育力度, 開展“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 |
挖掘農產品品牌資源,加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優質農產品品牌培育力度。加強農產品品牌宣傳推廣,樹立青島農業品牌整體形象。編纂農產品品牌目錄,編制農產品品牌故事。全年培育農業品牌30個,完成《青島農業品牌故事匯》。依法規范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工作,年度認證產品50個。 |
3 |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 |
制定出臺《關于加強對工商資本租賃土地監管和風險防范的指導意見》。引導農民依法自愿有償流轉土地經營權,鼓勵建立土地股份合作、委托代理、土地托管和土地信托等流轉形式。2016年全市土地流轉面積達到200萬畝,全市承包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比重達到55%以上。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制定出臺培育和發展家庭農場的指導意見,年內培育200家市級示范農民專業合作社和200家市級示范家庭農場。 |
4 |
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查, 加強農藥經營和使用監管, 嚴查嚴辦農業領域違法案件 |
下達年度檢測計劃,部署各級檢測任務,組織開展蔬菜、水果、茶葉等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查。全年全市完成農產品定性定量檢測2500批次,快速檢測20萬批次。健全農藥監管追溯系統,將全市規范化農藥經銷網點全部納入追溯平臺。落實《青島市禁止銷售和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規定》,強化配套措施,加大定向執法力度,嚴厲打擊農藥違法違規行為。強化問題導向,加大農業領域執法監督檢查和違法查處力度,全市查辦案件500起以上。 |
5 |
以建設國家都市型現代農業示范區為抓手,抓好農業生產,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
全面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實施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建,農業增加值增長3.5%,確保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落實新發展理念,制定出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實施意見》。優化園藝作物生產布局,全市新開工建設100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啟動建設10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100萬畝高效設施農業生產功能區、100萬畝特色果茶生產基地,開展調研論證和規劃編制工作。 |
6 |
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監督” |
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規范化建設,培育、選拔、認定第二批青島市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規范化建設示范單位,其中鎮(街道)級8個,村級80個。加強審計監督,出臺《青島市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規程》,規范開展審計工作的程序。舉辦“農村集體經濟審計骨干培訓班”,培訓人員180名,全面提升參訓人員組織開展審計工作的能力。組織開展2015年度村級財務收支(包括所涉及的資金、資產、資源)審計工作,抓好工作督查,力爭3500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完成財務收支審計。 |
7 |
持續推進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 |
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積極開展生態文明鄉村創建活動,完成即墨市創建省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示范縣驗收工作,實施好省生態文明鄉村建設項目。召開全市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現場會,推出一批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示范點。出臺促進休閑農業發展意見,制定青島市級休閑農業示范標準,培育創建青島市級以上休閑農業示范點30處。 |
8 |
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提升農村社區服務中心規范化運轉服務水平 |
編制完成并組織實施《青島市農村新型社區發展規劃(2015-2030年)》,年內新開工50個集聚類社區建設,完成50個在建社區項目竣工回遷,推動50個社區項目完成設施配套。出臺《關于推進農村新型社區服務中心規范化運轉 強化為農服務的指導意見》,召開全市新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規范化運轉現場會,完成200個社區服務中心提升工作,推動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落實好兩區共建政策,新培育30處社區特色產業園區。 |
9 |
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 |
爭取中央和市級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5000萬元,繼續實行“自主購機、帶機審核、縣級結算、直補到卡”購機補貼操作辦法,突出重點,擴大普惠面,加大推進便民服務措施,提高農業裝備建設水平,推進農業全面全程機械化。 |
10 |
加強農機安全監管服務體系建設 |
新建17處新型社區農機安全監理服務中心(窗口),5處區域性農機維修服務中心和5處職業技能鑒定基地,推動農機安全工作重心下移、服務窗口前移。 |
11 |
推進馬鈴薯生產機械化 |
堅持集成創新與示范推廣相結合,加快示范推廣先進適用的馬鈴薯覆膜播種、高效精準施肥施藥、挖掘收獲機械,推廣馬鈴薯生產機械化新機具425臺,促進馬鈴薯生產機械化的發展。 |
12 |
加強農機教育培訓 |
深入開展農機人才培訓教育示范創新活動,以農機實用技術培訓基地建設為重點,試點建設基層農機實用技術培訓基地6處;以新購機農民培訓為重點,培訓各類農機人才4500人次,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人才支撐 。 |
13 |
推進機械化保護性耕作 |
推廣以秸稈覆蓋留茬還田和免少耕作業為主要內容的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建設部級保護性耕作監測基地2個、市級示范區27個,全市保護性耕作核心示范方面積達到7.98萬畝。 |
14 |
整建制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 |
推廣膠州市試點創建工作的經驗和做法;黃島區、城陽區、即墨市、平度市、萊西市按照農業部統一標準整體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市)創建工作。創建區(市)全面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健全基層監管體系,強化農業投入品管控,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加大農產品監測力度,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健全完善追溯系統,全面落實主體責任。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公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滿意度達到70%以上。全市達到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標準,上報農業部整建制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 |
15 |
創建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整體推進示范市 |
出臺《青島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管理辦法》,完善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建立健全教育培訓、規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推進“互聯網+農業”專項行動,實施“互聯網 + 創業”行動計劃,強化農業創業培訓,完成新型職業農民技能證書培訓1.5萬人。加快構建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為本市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創建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整體推進示范市,為全國全面深入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做出積極有益的探索。 |
16 |
全面推進農機深松整地 |
大力推進農機深松整地,打破犁底層,改善耕地質量,完成深松整地補助作業面積150萬畝,在全國率先形成區域性深松技術體系,促進我市現代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