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我局將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突出“惠民安商”主題,以實施國際城市戰略為主線,以建立內外貿融合的現代流通體系和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重點,推進“引進來”和“走出去”雙向開放,推進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協調拉動經濟增長,努力實現“十三五”商務發展規劃的良好開局。主要預期目標是: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突破4000億元,保持兩位數增長;全年到賬外資跨上70億美元新臺階,對外實際投資達到15億美元;對外貿易總額達到820億美元以上,其中,貨物進出口額力爭實現703億美元,占全球份額和全國全省比重保持穩定增長;服務進出口實現120億美元左右、占對外貿易總額比重提升到14%以上,服務外包執行額力爭突破30億美元。
一、推動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做好“改擴穩升”四篇文章
1.深化改革。深入推進實施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國內貿易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綜合試點,以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為主線,推進15項改革任務順利完成。適時開展第三方績效評估,及時總結試點經驗,爭取在全國試點城市中創出青島特色。強化標準支撐,圍繞實施《青島市商品流通市場建設和管理條例》,加強市場體系建設領域有關標準的制訂、實施、監督,加快制定大型居住社區商業配套設施、內外貿融合市場、二手車流通等地方標準規范。引進現代化國際化農產品批發市場,推進產地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
2.擴大消費。創新推動內外貿融合發展擴消費,出臺《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實施方案》,繼續辦好“青島城市購物節”,舉辦“進口商品展銷會”和“進口商品采購洽談會”,擴大牛羊肉、奶制品、酒類等國外安全優質消費品進口規模。辦好“中日韓海鮮烹飪國際大賽”。加快城市共同配送體系建設,提高城市農產品、冷鏈、快銷品等日常生活消費品的共同配送比例。促進品牌連鎖企業發展,支持利群、維客、利客來等企業不斷擴大連鎖規模。進一步規范典當行業的設立、變更、運營、監管等項工作。制定促進融資租賃行業、直銷經營發展意見。加快推進汽車流通體系建設,引導和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推動二手車流通行業加快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汽車裝飾、租賃等汽車后市場,擴大汽車流通產業消費規模。
3.穩定保供。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市級“菜籃子”商品政府儲備管理的意見》,完成“菜籃子”政府儲備2.35萬噸年度目標;抓好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監測及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加強大數據應用,提高分析、監測、研判、預警能力。組織開展4場全市品牌農產品洽談展銷活動,集中展示推介我市優質特色蔬菜品牌。開設名特優蔬菜品牌銷售專區、專柜和直銷點,進一步提高優質品牌地產菜的銷售比重,引導市民擴大消費。推進“互聯網+菜籃子”發展,完善“產銷對接”三級公共服務平臺,促進鮮活農產品線上線下融合互動。推行蔬菜市場準入制度,倒逼本市和外埠蔬菜入市實行產地準出。
4.轉型升級。提高流通信息化標準化集約化水平,著力促進傳統商貿流通方式轉型提升競爭力。推進大數據、云計算、地理信息服務等技術在我市電子商務領域的應用,鼓勵建設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云平臺。大力發展社區商業,將“8分鐘居民消費圈”覆蓋率提升至90%以上。建設“智慧市場”,鼓勵發展OTO模式。探索推進線上線下企業融合發展新模式,利用生鮮超市網點布局優勢,推進“網購店取”、“網購店送”,打造商品產銷流通新模式。深入實施農村電商“515+x”工程,搭建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開展農村電商示范鎮創建和認定工作,推動農產品線上營銷與線下流通融合發展。支持即墨市加快發展內外貿融合大市場。全面完成“千萬平”總部商務區和商貿集聚區5年發展建設任務。
二、積極推動外經貿轉方式、調結構,實現五大突破
5.實施國際城市戰略取得突破。深入推進實施國際城市戰略,做好辦公室日常工作,統籌協調推進各項重點工作,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印發實施《青島市推進“國際城市戰略”實施綱要》,制定《青島市推進實施國際城市戰略2016年度行動計劃》。組織實施國際城市戰略宣傳推介活動,在“人民日報(海外版)”青島周刊開設“國際城市戰略”專欄,進行系列報道。堅持用國際化理念統領商務工作和“十三五”商務發展規劃編制,主動向國際標準看齊。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全面提升國際城市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
6.傳統對外貿易向現代國際貿易轉變取得突破。深入實施國際貿易中心城市建設綱要,做好“五大行動計劃”階段性總結評估工作,建立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協同發展的現代國際貿易指標體系。出臺《青島市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實施意見》,實施“優進優出”戰略,著力擴大軌道交通、船舶海工、智能家電等技術密集型機電產品國際市場份額;擴大先進技術、重要設備和零部件進口,推動進口向消費品和資本品并重轉變;實施“外貿品牌小鎮”培育計劃,增強傳統特色產業出口競爭力。實施“外貿產業鏈聯動”躍升計劃,推動建設境外營銷和售后服務網絡。加快膠州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綜合貿易樞紐項目建設。實施服務貿易領域八大創新工程,打造服務貿易集聚區和服務貿易平臺。進一步提升服務外包產業競爭力,創建國家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深入開展“通商青島、品牌之都”全球促銷成交計劃。推動“走出去”引領創造外需,帶動設備、原材料等出口;實施多元化開拓國際市場“百展”行動計劃,大力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和自貿區市場。加快培育外貿新型商業模式,推動海爾海貿云商、新華錦“錦貿通”等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探索在即墨國際商貿城試行“市場采購貿易”模式,構建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建設進口商品集散交易基地,設立發布青島口岸進口商品指數。深化推進實施“互聯網+外貿”發展計劃,按照突出青島特色的原則,制定實施中國(青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探索發展體制、機制創新,在復制杭州經驗的基礎上創新突出“產貿融合、多式聯運、跨境結算”三大發展特色,優化跨境電商生態鏈,擴大跨境電商規模。深化落實各項外貿政策,保持金融、財稅等外貿支持政策穩定,推動“單一窗口”和通關一體化建設,優化外貿發展環境;推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關貿協作嘗試加工貿易管理無紙化改革。
7.雙向投資合作互動協調發展取得突破。制定2016年“一帶一路”經貿合作行動計劃,推動國際產能合作100個重點項目,搭建金融支持走出去重點項目對接平臺。支持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融入全球產業鏈,加大海外并購支持力度,培育發展本土跨國經營企業。推動16個境外經貿合作園區升級發展,建設一批境外產業集聚區,打造“青島制造”海外品牌。加快建設歐亞經貿合作產業園區。深入推廣“青建+”模式,搭建中小企業與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合作平臺。積極發揮境外青島工商中心作用,不斷完善全球經濟合作伙伴城市網絡。實施青島與世界500強及全球行業領軍企業合作行動計劃,定點定向引進500強大項目和全球行業創新領軍項目。創新利用外資方式,鼓勵企業通過參股并購引入境外戰略投資者、境內外上市募集資金回流。創新完善利用外資政策支撐體系,盡快出臺外資研發中心扶持政策。探討建立外商投資企業信用體系,推進外資管理由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后監管轉變。優化利用外資考核體系,推動利用外資內涵式發展。
8. 推進國家自由貿易區戰略地方經貿合作取得突破。落實《青島市實施國家自由貿易區戰略建立地方經貿合作推進機制工作方案》,打造國家FTA政策與知識培訓、實施效果評價、對外談判數據調研、復制推廣創新研究、交流合作活動等“五大基地”,主動服務國家自貿區戰略大局,不斷提升我市對外經貿合作水平。積極爭取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框架下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城市;搶抓我市作為首批中英地方合作重點城市機遇,全力推進我市與英國各領域合作。密切跟蹤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情況,研究制定2016年度工作計劃,動態復制推廣上海等4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經驗和創新試點;支持青島保稅港區和兩個出口加工區申辦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
9.經濟園區轉型升級取得突破。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加快經濟開發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促進開發區加快轉型創新,建設國際合作特色園區,實現可持續發展。推進即墨開發區升級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做好平度開發區、萊西開發區升級準備工作,推進出口加工區與即墨國際陸港優化整合申報國家綜合保稅區,協助西海岸出口加工區申辦綜合保稅區,推進南村工業區申報省級開發區,推進董家口經濟區與膠南開發區優化整合,加快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德生態園和中韓創新產業園、中日創新產業園建設,推進即墨開發區行政審批機制創新試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