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級各部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高度重視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區(市)黨委政府全面落實黨政同責,加大支持投入力度;公安、農業、畜牧、海洋漁業等部門加強監管、密切配合,共同筑牢食品藥品的安全防線。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圍繞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的工作主線,堅持“四個最嚴”標準,捍衛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食品藥品安全形勢逐年好轉。全市食品評價性抽檢合格率達到98.8%,藥品合格率接近100%,均為歷史最高水平;未發生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各項工作走在了全國全省前列。
一、堅持把打擊和曝光作為最有力的震懾
(一)從嚴打擊。2016年,部署開展了“守護舌尖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突出假冒偽劣、違禁超限等重點違法行為,加大打擊力度。全市全年共查處食品藥品違法案件2427起,罰沒款2307萬元,保持了近三年來每年立案2000起以上、罰沒款2000萬元以上的高壓態勢。
(二)協作聯動。為確保形成打擊合力,各級建立了食安、農安、公安“三安聯動”機制,強化了與公檢法的行刑銜接制度,與基層農業監管隊伍探索聯合執法,與公安機關制定了辦案聯動制度,與檢察機關簽訂了監督協作協議,與人民法院合作開設了全國首個食藥巡回法庭,確保案件快偵快破、快訴快結。一年來,全市食藥系統移送涉嫌犯罪線索117起,公安機關采取刑事強制措施152人,營造了不法分子不敢犯、不能犯的高壓環境。
(三)強化曝光。把曝光作為銳利武器,加大了對違法信息的披露力度。全年公開行政處罰案件1341起,對抽檢不合格的600多家單位給予了公開曝光,其中不乏知名大企業、大飯店,并在媒體開設了“每周拍案”專欄,定期曝光典型案例,發揮警示教育作用。開展執法曝光專項行動,針對部分網絡外賣單位臟、亂、差的問題,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強全市餐飲網絡外賣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出臺了八項具體措施加強我市網絡外賣食品監管,并組織開展了“3.15”專項行動,在全國率先對110余家無證網絡外賣單位進行了曝光和查處,對有關第三方網絡平臺進行了約談,產生了廣泛影響;對未按規定進行自查整改的506家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及時在網站和媒體進行了公告,并將其列為重點檢查對象,用動真碰硬的決心和鐵面無私的態度守護人民的安全,捍衛法律的權威。
二、堅持把創新作為最有效的監管
(一)健全檢測體系。把檢測作為監管的“眼睛”,在市場自檢方面,督促全市各大市場和商超全部建立了快檢室,實施了入場批批檢制度,一年來共檢出并銷毀不合格農產品100余噸。在監督抽檢方面,制定了6.5萬批次的食品檢測計劃,實際完成近8萬批次,超過香港標準;制定了對食藥系統和檢測機構的抽檢考核辦法,將抽檢任務的80%用于監督性抽檢,鼓勵不遮不掩、發現問題,全年通過抽檢發現問題2392起,全部進行了處理。
(二)推進食品加工小作坊規范提升工程建設。按照集約化、標準化、規范化的要求,組織各區、市大力發展食品生產集中加工產業園和傳統特色食品加工基地,年內建立不少于1個“產業園”或“基地”。目前,黃島區海清鎮茶葉基地和綜合加工園區,城陽區豆芽產業園等8家園區正在組織建設,逐步實現小作坊的集約化生產、規范化管理和標準化入市。
(三)強化市場監管。深入推行市場質量保證金制度,全市115家批發和農貿市場已全部交納保證金1500萬元,有效解決了市場主辦者只賺錢不管食品安全的問題。實施嚴格的退市制度,已對100多家違法經營業戶實施了退市,嚴保百姓“菜籃子”安全。
(四)尋找笑臉就餐。對全市2萬余家餐飲單位進行等級評定,在達到B級以上標準的餐飲店內張貼笑臉符號,引導消費者尋找笑臉就餐,目前全市笑臉餐飲單位比例達到73%。研發全國首張大數據“笑臉食安地圖”,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查詢笑臉飯店,導航前往就餐,點贊評價美食,該平臺將于年底前面向社會公布。
(五)創新“食安亮化”。對794家生產企業、162家商場超市、7582家飯店和學校幼兒園食堂實施了亮化工程,消費者可以通過玻璃幕墻、視頻顯示屏、手機客戶端等方式及時查看食品生產加工的全過程,有效解決了部分企業、業戶暗箱生產不合格食品問題,亮化單位抽檢合格率接近100%。
(六)創建“規范藥房”。在全市醫療機構全面推進“規范藥房”示范創建活動,重點規范藥品購進存儲等重點環節,加強對中藥材(飲片)、疫苗、特殊管理藥品等重點品種管理,嚴厲打擊非法回收、銷售藥品等重點行為,年內全市一級醫療機構已基本全部達標,發揮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三、堅持把為民服務作為最誠摯的心愿
(一)監管什么、解決什么由群眾說了算。開展了“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 我是主角”活動,先后兩次舉行30萬市民參與的“問計于民”調查活動,并利用行風在線、網絡問政、雙月懇談會商等平臺,充分聽取意見建議,明確把群眾關注的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油、中藥飲片等十類品種作為全年整治重點,去年“三民”活動我局共收集意見建議280余條,全部進行了辦理。開展了市民關心的十大食品抽檢活動,讓市民現場抽樣自己關心的食品,監管部門進行檢測。今年我市十大食品抽檢總體合格率達到96.8%。
(二)鼓勵群眾來舉報、來監督。進一步拓寬投訴舉報渠道,開發了微信舉報“隨手拍”功能,群眾發現違法線索可直接拍照上傳食藥微信,全年受理受理查處微信舉報400余件。與有關媒體簽訂了新聞聯動協議,約定媒體發現違法線索要立即通報監管部門,同往查處、同時報道,一年來共聯合媒體開展“水煮花生”“魚子壽司”等10余次專項行動,還原了事實真相,凈化了市場秩序。此外,還利用公交車、戶外大屏、建筑圍擋等多種形式,全方位、立體式宣傳投訴舉報電話12331,鼓勵全民參與食藥監督。一年來共受理投訴舉報2萬余件,比去年增長47.7%,從中發現案件線索1000余起,全部進行了處理。
(三)廣泛建立科普宣傳陣地,讓群眾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在新媒體陣地方面,針對中青年群體引領社會熱點的趨勢,在全省率先以矩陣方式建設完善覆蓋市、區(市)兩級的官方微信集群,同時具備了直播“明廚亮灶”、粉碎不實謠言、查詢數據信息、受理投訴舉報和反饋查處結果五大特色功能,目前已覆蓋15萬人群;深入開展“手機食安課堂”科普教育,每周面向100萬市民發送科普短信,分輪次實現全市960萬市民的全覆蓋。在傳統媒體陣地方面,除在報刊、電視、廣播全面開辟了食品藥品安全專欄定期發布科普知識外,還充分利用有關媒體社區報走村入戶、貼近群眾的特點,通過直投入戶向基層群眾宣傳食品藥品知識,并在夏季社區電影放映前廣泛播放科普視頻,取得了寓教于樂的積極效果,目前已覆蓋20個社區35萬人群。在校車校園陣地方面,深入推進“校車食安課堂”工程,繼續在全市1600輛校車上向12萬中小學生發放科普手冊、播放科普知識,并廣泛發動校園小記者參與食藥科普工作,利用校園廣播、板報等平臺播放發布食品藥品科普知識,通過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通過一個家庭帶動全民參與。在村(社)陣地方面,按照“有場所、有人員、有制度、有專欄、有活動、有指導”的建設標準,在主要農村和城市社區深入建設6000多個科普宣傳站,要求各站全年宣傳活動不少于24場,努力提高群眾的安全意識和辨別能力。在監管場所陣地方面,大力推行“快檢進市場”工程,在全市各農貿市場、批發市場、農村大集等設立了200多個常設便民快檢點;同時依托賓館、飯店、商超、市場、藥店等各類監管場所,廣泛發布科普知識資料,為群眾提供面對面的科普服務。
強有力的監管,需要強有力的隊伍作保障。一年來,我們制定實施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方案,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機關黨建促進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意見》《重申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等10多項制度規定,各級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忠誠衛士”創建等活動,各級領導班子堅持以上率下、層層傳導,帶頭學習黨章黨規、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做“四講四有”的合格黨員,弘揚模范帶動作用;加強廉政風險防控,實行全過程、痕跡化的執法工作機制,全面推行“雙隨機”抽查辦法,強化對審批、認證、處罰等重點環節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進一步嚴格公務活動,持之以恒糾正“四風”,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通過以上措施,努力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食藥監管隊伍,為監管工作提供堅實保障。
盡管各項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青島60%的農產品來自于外地,輸入型風險壓力較大;二是食品業態多、小、散、低的問題比較突出,監管難度較大;三是食藥體制改革時間較短,監管隊伍的工作作風和能力水平還有一定差距,等等。新的一年,我們將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圍繞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的工作主線,推進食品藥品安全黨政同責落實,加強風險監管,牢牢把守不發生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的底線;強化社會共治,發動全民參與食品藥品監督;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努力提升監管人員的執法能力和廉政意識,打造全市人民安全用藥、放心飲食的良好環境。讓你我攜手,共創全國食品藥品最安全城市。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