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地震局2016年度業務職能目標
序號 |
目標名稱 |
目標內容 |
1 |
加強震情跟蹤處置與安全保障 |
牢固樹立震情觀念,制定和落實“青島市2016年度震情跟蹤工作方案”,強化震情動態跟蹤,加強對重點地域震情的監視監控與重要時段的震情安全保障工作;切實執行24小時震情值班;高效處置地震事件,快速有效地向市委、市政府上報震情(災情)、趨勢判定意見;加強數據資料分析和研判,做好周、月、年度以及特殊時期和重要時段的震情會商工作,會商報告質量保持省內前列。 |
2 |
做好臺網系統運行維護與區域分中心建設 |
強化臺網系統運行維護及管理,加強測震、強震、前兆三大臺網系統的精細化管理、運行與維護,確保整個臺網系統高效、可靠、連續、優質運行,系統整體運行率、數據可利用率達95%以上。 實施區域測震臺網分中心建設,提高地震監測、速報水平和信息發布能力,整合監測資源和數據,提高觀測數據共享、利用和服務能力。 |
3 |
推進地震烈度速報及預警系統建設 |
以大震或有感地震發生后,能快速發布地震烈度、地震預警、震害快速評估等信息,向政府快速提供應急決策依據等為目標,完成青島市地震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完成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的青島行政區域內臺站選址工作。 |
4 |
強化地震監測工作法制化管理 |
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山東省防震減災條例》,推進地震監測工作法制化管理,加強地震觀測環境與監測設施保護工作;認真組織地震群策群防及觀測環境保護等內容的學習培訓,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 |
5 |
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管理 |
依法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的監督管理,依法開展地震安全性評價,提高事中事后監督管理能力;積極參與我市重大建設工程的評審工作,提出抗震設防意見;加強地震行政審批窗口管理,對窗口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工作,推進優化服務;組織新一代《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的宣傳貫徹和培訓;組織開展農村民居抗震設防現狀抽樣調查工作。 |
6 |
扎實做好地震應急準備工作 |
召開市抗震救災指揮部會議,全面提升地震應急救援統一指揮和協調聯動能力;完善地震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完成我市重點地區地震應急專項方案及局應急崗位分工,做到責任到人,有序高效處置地震災害;組織全市地震系統應急工作檢查,進一步夯實地震應急準備;拓展信息溝通渠道,創建全市地震應急和災情速報群;加強全市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伍和地震志愿者隊伍業務培訓,提高地震應急技能力;加強對區(市)地震應急避難場所規范化建設的指導,以辦理政協提案為契機,繼續推進全市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 |
7 |
提升地震應急救援能力 |
推進應急標準化實施,完成地震應急值守標準化建設;開展多種形式的地震應急演練,以實戰提升能力,組織全市地震應急綜合演練和地震現場工作隊專項演練;指導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等開展地震應急演練;加強市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和志愿者隊伍實戰訓練,提升地震應急救援實效;健全地震現場工作隊運行機制,促進地震現場快速應急能力的提高。 |
8 |
拓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 |
制定年度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實施方案;在“5.12”國家防災減災日期間,充分利用報刊、電視、網絡、展板等手段進行宣傳;舉辦“地震開放日暨滄口應急避難場所啟動儀式”活動,在市圖書館舉辦地震科普知識展覽;編制《地震知識問答》、發放地震科普宣傳材料;積極開展“五進”活動,深入學校、社區、企業開展地震科普知識講座,開展地震應急疏散演練;開展國家級地震安全示范社區、省級地震科普示范學校和地震安全示范企業創建工作。 |
9 |
完成滄口公園Ⅰ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 |
本著“綜合利用、節約合理”的原則,依托滄口公園升級改造,同步完成應急供水、應急供電、應急排污、應急衛生防疫、應急通道、應急標志、應急消防設施、應急物資儲備設施、應急指揮管理設施、應急停機坪和應急洗浴設施等綜合設施,達到國家標準,建設完成我市首個I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示范推動其他區市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逐步完善。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