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欒榮軍 四方機車車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國家培養人才、提高全民素質的根本大業,基礎教育是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夯實基礎、德行培養的黃金階段,而小學的建設管理水平受師資力量、生源、政府投入多寡等多種因素影響。目前我市小學建設仍存在校舍、教師、資金等資源分配不合理、學生接送不安全、相關配套設施不完善、使用不合理等多方面問題,特提出以下建議,以期改善:
一、合理分配各項教育資源,實現區域化教育水平均衡
受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居民結構層次、行政區合并等原因,目前我市小學教育水平呈現市南區、市北區優于其他市區,市區優于郊區的不平衡狀態。產生了“老師想去好學校、學生想進好學校”“不是學校少,而是好學校少”的追風情況。同時帶來了“學期房”價格飛漲、學生入學資料查驗手續增多、學校生源分配不均衡的多種問題。政府每年都適當調整學區范圍,新建小學、面向“新市民”(外來務工人員、外來經營者)子女提供更多入學機會。歷史形成的教育格局只能逐步消化,應加大對新建學校、進步速度快的學校、重組學校的宣傳力度,提供更多便利條件和薪酬激勵,鼓勵新入職教師投身到這些潛力學校充實師資力量。私立小學雖然收費標準較高,但依靠優秀的師資團隊、硬件設施、教學理念、升學率等,逐步甩開了與公辦學校的差距,特別是不存在學區、戶籍、購房的限制,成為更多學生家長的新選擇。學校的教學質量、社會口碑、學生的升學情況才是更多家長眼中真正的“成績單”。建議以區域為單位,均衡教師團隊、生源、學區分布等因素,均衡調劑教育資源,好學校帶動一般學校,老學校帶動新建學校,提升區域的綜合教育水平,對新市民子女較多的學校,同樣存在大量優秀生源,可以在入學升學時綜合考慮,讓學齡兒童受到同等的教育。
二、恰當引入校外特色教育,實現學校的多元化發展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對全能型、專業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未來的職業構成、求職競爭也在日趨激烈。許多學生家長給孩子報了音樂、繪畫、英語、體育等多種輔導班,希望培養孩子興趣,不輸在起跑線上;學校有多種多樣的合唱團、管樂隊、游泳隊等興趣社團,匱乏專業的教師輔導,水平參差不齊,難以持續發展。學生家長有需求,學校發展有需求,建議學校依據本校特點,引入正規的培訓團隊,提供人員甄選、培訓計劃、特色展示等多種支持,積極向家長宣傳,校方提供場所,保障學生安全,可以不出校園就滿足學生家長和學校發展的雙贏,有效減少學生家長接了孩子放學,再奔赴培訓班的情況,杜絕各種安全隱患。校方可以以此為契機,融入自己的辦學理念,尋求新的發展方向,通過特色教育擴大知名度,謀求更深層發展。
三、科學使用教育專項投入,滿足師生的日常需求
目前我市對小學的課本費、校服費、學費進行了減免,受到了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好評。我市小學生的平均身高在日漸提高,校服、課桌椅等已經“型號不符”了。頻繁更換課桌椅不太現實,日常設施維修人員不堪重負。部分學校沒有食堂,學生需回家吃飯或定制午飯,產生了人身安全和食品安全隱患。部分學校有食堂,但無法像大學或單位食堂一樣滿足很多人同時就餐,午餐時間的延長,縮短了孩子的正常休息時間。建議,校方加強課桌椅、學生食堂、公廁、校舍維護的專項投入,保障在校學生和教職員工的日常需要,校園作為教學和受教育的場所,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不只要提高教學設施,更要加強基礎安全設施的配置,杜絕安全隱患。
四、完善學校周邊配套設施,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
受各區市城市規劃影響,部分學校位于商圈內、居民小區內、靠近城市道路。家長接送低年級學生、學生自己乘公交車存在占道隨意停車、路燈損壞、交通信號燈故障、校方護送不到位等問題。每到上學、放學、家長會、學生報道等時段,托管班、興趣班發放廣告、交通擁堵、人員擁擠等情況頻發,容易引發安全事故。建議教育部門、區政府、交警部門、城建部門能合理規劃接送學生區域,臨時停車區域、交通調流方案,盡量疏散人流、車流,保障學生安全。部分學校設有游泳館、運動場、籃球場、足球場等設施,目前市區內小區林立,活動場地少之又少。部分場館由個人承包,入內活動人員如管理不善,會對學校統一管理帶來壓力。建議校方根據實際情況,增設開放場館的人員出入口,放假期間對部分場館提供有償服務或免費開放,政府增加對運動場館的維護費用,方便公眾的多種需求。嚴查破壞校舍和公共設施的行為,共同維護安定校園。部分小學位于小區內,規劃部門可以利用地塊開發、棚戶區改造等契機,增設接送入口,方便周邊居民接送學生。增強校園保安力量,避免校園暴力和校門口的人身傷害事件,確保學生平安上放學。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