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曉婷 青島理工大學在讀研究生
在談到“限摩”、“禁摩”問題時,人們往往把焦點集中在摩托車犯下的“幾宗罪”:噪音污染、空氣污染、飛車搶奪、非法營運、嚴重違章、影響形象。作為一名青島理工大學汽車與交通學院車輛工程專業的研究生,我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車輛與交通安全,我深深覺得,除了列舉的這些,更應引起足夠重視的,應該是青島的公共交通出行安全問題。
作為一名新手司機,我有一些更深的體會:當機動車在正常的信號燈放行后,以正常車速行駛到交叉路口,若此時前方突然出現一輛速度極快的摩托車,我相信對于駕齡多年、經驗極豐富的老司機,也不一定能夠在那么短的距離內確保剎車及時,不造成交通事故,更何況是新手,那種體驗可謂是心驚膽戰。說實話,車輛之間發生一些小的事故,對比而言不算很嚴重的問題,畢竟車的外殼對人體而言是有保護作用的;而機動車與摩托車發生事故,一定是非死即傷,即使速度不快,但是很多悲劇都是在所難免的。發生事故后,摩托車的駕駛員及其家庭都會受到重大傷害,而對于那些原本在正常行駛、本分規矩的機動車駕駛員,也往往會因為社會上的“同情弱者”觀念,而受到并不公平的評判。這對任何人而言,都是極其痛苦的結果。
所以,我提議,青島應當像廣州、北京等城市一樣,進一步制定和實施相關政策,限摩甚至禁摩,以在更大程度上保障公共交通運行安全,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發展。
政府現在應該拿出的,是在有相應的每一步方案實施時,具有很強說服力的公共交通替代摩托車的方案,以徹底打消摩托車主的最大顧慮,這其實也是政府理直氣壯“限摩”、“禁摩”的最大理由,可以利用基層宣傳等方式,讓青島市的居民有乘坐公共交通或者私家車出行的觀念,我相信不久后青島地鐵會發展更快更好,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青島“限摩”方案的有效實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