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毅 興業銀行青島分行
2016年的全國兩會關于教師的提案把全部的焦點都集中在了關于代課教師的薪資待遇問題上了。在這個問題的背后我們不得不深思:為什么在當今各企事業單位的擴招前提下,我們的教師系統卻有了越來越多的代課教師。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重大步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其重點難點在于廣大的中國農村。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而新農村建設的關鍵就是培養人才,就是要培養新型農民,而培養新型農民主要就靠農村教師。但在目前,我們的實際現狀就是:農村勞動力的科學文化素質整體水平偏低,只有不斷的提高我國農村勞動力的素質,才能把我國豐富的農村勞動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更好的發揮億萬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這對于我國大部分農村青少年只能接受義務教育的現狀來看,農村教師的作用就更為突出了。
然而,這么重要的職責崗位中,卻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教師是代課教師。放眼整個發展中的青島,經濟、政治等各個領域齊飛猛進的勢頭之下,我們的廣大的教師隊伍卻并沒有相應的提高“戰斗力”,這對長遠的發展來說,怎么會不造成嚴重的影響?膠州、平度、萊西、膠南等縣級市的鄉鎮小學,在我的走訪中發現:每一所學校都有三個甚至以上的代課教師任教,有的學校甚至全校的“三大科”是由代課教師在上課,大部分的臨時抓缺的代課教師存在專業不對口、教非所學所占的比例較大,學歷達標低,人員結構不穩定,整體素質參差不齊等等非常嚴重的問題。代課教師沒有經過系統化的職后培訓,始終“編外”的身份使他們的教學教研工作的積極性很難提高,成為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可能性更是寥寥。試問,在這樣的前提下,如何去保證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基礎素質教育的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它惠及全民,關乎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既然如此,怎會讓我們的城市教師體系和農村教師體系存在如此大的差異呢,這又怎么能推進教育的均衡發展呢。雖然教育部早就明文規定清退和取消代課教師,但是始終禁而不止的根本原因就是,教育發展對教師資源的剛性需求與政府提供的師資有效供給之間的矛盾長期存在。這表現在財政與編制兩個方面的問題,具體而言,地方政府在教師供給上存在缺編難補、空編不補、有編亂補的問題,致使農村代課教師的問題始終難以根治。
從國家制度的層面上來講,教師隊伍建設的主要責任方是地方政府,尤其是縣級政府。因此,調整財政支付結構,由地方政府給予縣級政府在教師隊伍建設上提供適量支持。解決地方政府因財政困難或者社會關系復雜等因素造成的教師隊伍缺編難補的問題。對于缺編較多,很難一次性補齊的地區,存在一定數目的代課教師是體質正常運轉的必然要求。所以正視現實,承認代課教師的歷史貢獻,將其納入師資管理范圍,創新教師管理機制,規范代課教師管理,出臺實施有效的對策解決農村中小學代課教師的問題。結合各縣級的地方特色和教師專業發展,可以借鑒西方中小學的教師聘任模式,用優厚的薪資待遇選拔優秀的、高素質的代課教師。
2016年青島市是增加二胎生育人口5萬人,據估算2016年到2022年連續六年每年都會持續增加,按照平時青島每年新增人口在5萬人,突然井噴式每年增加了5萬人,三年后的幼兒園、六年后的小學、十二年后的中學都將迎來教師和學校的壓力,為了迎接壓力和提前預防,請結合目前的教師編制合理補充正式教師編制的配置。
在構建和諧社會和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之下,教師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再度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我們要從理論與政策層面上更加廣泛、更加深入地思考推動教師教育快速、健康、和諧發展的方式和方法,為教師的職業發展創建更好的外部環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