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計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老百姓利益的忠實維護者。今年以來,市審計局把維護市民美好生活需要和社會公平正義,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重民生、促發展、保底線”,共安排審計項目89個,節約政府投資7.2億元,向紀檢監察和司法機關移送案件線索11件,向有關部門移送處理事項24件。
幫助老百姓看好“錢袋子”
財政的錢也是老百姓的錢,為了幫助市民看好“錢袋子”,該局把促進提升財政資金效益放在突出位置,對市級財政預算管理、地稅征管以及15個市直單位預算執行審計,揭示了部分預算未執行、企業少繳稅款、公務支出和資產管理不夠規范等問題,促進收回資金9.26億元。同時,對“三農”、扶貧、社保、教育等21個項目(資金)專項審計,揭示和促進解決了一系列民生問題。在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中,審計人員深入建設項目施工現場,就地勘查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目標任務完成和質量管理情況,揭示了不符合條件的家庭獲得住房保障、部分保障性住房建成后閑置等問題,促使全面開展清理。
幫助市民用足“好政策”
近年來,中央和省、市出臺了很多好政策、好措施。把促進政策落地、真正惠及百姓作為審計的重中之重,該局開展了盤活財政存量資金、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等8項專題審計,是開展政策專題審計最多的一年。同時,組織各區(市)審計局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化解過剩產能等11個方面的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開展了審計,共涉及部門和單位255個,抽查項目252個,促使民生項目進展緩慢等19個方面問題及時解決。通過精準扶貧審計,發現和促使解決了個別扶貧政策執行不到位、擠占挪用對口幫扶資金、部分扶貧項目進展緩慢等問題;通過公立醫院改革政策跟蹤審計,揭示按病種收費、醫藥分開、分級診療等12個方面的問題,推進市民健康產業發展。
推動建設“美好家園”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該局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項目建設和環境建設“兩大板塊”加強審計。一方面,對地鐵、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重點民生項目加強跟蹤審計和決算審計,審計項目23個,涉及投資額度300多億元,節約政府投資7.2億元,促進項目加快進度、提升效益。我市被確定為全國“公共投資審計大數據運用專題研究”試點城市,在全國投資審計工作會議上作為唯一的副省級城市作典型發言。另一方面,對污水處理、山體整治、河域治理等環境建設項目開展專題審計。率先開展縣級“一把手”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在區市鋪開審計試點,揭示了資源環保責任履行不到位等問題,有關做法全國推廣。指導有關區市實現鎮(街)、監管部門和主要自然資源的審計全覆蓋,促進放棄高能耗項目、淘汰燃煤鍋爐等400多個(臺)。
監督干部“用好權力”
共對區(市)、部門、企事業單位的24名領導干部開展經濟責任審計,揭示了有關政策落實不到位、“三公”經費使用不規范等問題。為保障國有資產安全,在全省率先開展企業境外資產審計,全國第一個省級境外審計專題會在青島召開。把維護社會公平作為重大責任,該局查出了個別單位負責人向企業違規借款、隱匿國有資產經營收益等涉嫌貪污、違紀的問題;查出了個別單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私設“小金庫”等問題;查出了個別工作人員違規操作造成損失浪費等重要線索,都逐一移交紀檢監察和司法機關嚴肅查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