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位名稱:市司法局 主要負責人:曹仁收 聯系人:于淼 聯系電話:85912228
類 別 |
序號 |
目標名稱 |
目標內容 |
重點工作目標 |
1 |
落實“七五”普法規劃,實現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有聲有色、有形有效。 |
落實領導班子集體學法制度和領導干部、公務員學法清單制度,年內學習以行政法為重點的5-8部法律法規;探索校園第二課堂普法機制,聯合有關單位開展中小學訂單式普法,年內打造20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實施普法陣地示范帶動工程,年內打造20處法治文化公園或廣場、20個法治宣傳輔導站、50個普法大講堂示范點;創新工作方式,發揮新媒體作用,打造“立體化”普法格局;加強隊伍建設,年內調整充實全市普法講師團。 |
2 |
推進人民調解工作創新發展,加強基層陣地建設。 |
落實“一業一策”工作部署,完成法律服務業行動計劃,規范公共法律服務站、司法行政工作室運行,年內召開全市司法所規范化建設觀摩會,指導創建規范化公共法律服務站20個、司法行政工作室100個;推動實施“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探索人民調解“1+1+N”糾紛排查化解機制和矛盾糾紛排調分離機制;參與推動區市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開展,加強警調聯動、訴調聯動等工作銜接機制,完善“12348”人民調解工作指揮分流平臺對接機制,建立完善四級人民調解員名冊庫;指導全市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規范運行。 | |
3 |
推進我市法律服務行業轉型升級。 |
制定《青島市關于促進律師行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推進律師行業轉型升級,執業律師達到4500人,百人以上律師所3家,全市律師創收11.5億元,億元以上創收的律師所2家;設立全市律師執業維權中心、投訴查處中心;開展全市公證行業文明服務創建活動,制定《關于優化公證服務流程切實推進公證工作便民利民的指導意見》;加強司法鑒定機構“三化建設”,指導行業協會制定《青島市司法鑒定機構分級管理辦法及分級管理標準》;開展雙隨機抽查監管工作,強化法律服務行業監管效能。 | |
4 |
完成全市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完善法律援助便民舉措。 |
建成市區規范化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制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服務管理手冊,打造管理規范、運行通暢的“實體、網絡、熱線”便民服務平臺;開展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刑事法律援助試點工作,法律援助辦案數量繼續保持全省前列;組織抽查回訪區市法援案件數量達全年結案數10%,開展全市法律援助案件精品案例評選;制定《青島市市直律師所和律師法律援助義務量核定辦法》;利用微信、微博、網站開展在線服務,法律援助手機報全年發送30萬條。 | |
創新創優目標 |
1 |
貫徹中央深改工作領導小組第32次會議精神,落實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 |
貫徹中央深改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有關文件精神,出臺我市落實文件,并將普法責任制納入全市科學發展綜合考核,推進普法工作和法治實踐相結合、系統內普法和社會普法相結合;建立國家機關普法責任清單制度,進一步明確部門普法職責任務;開展以案釋法工作,建立本部門典型案例定期發布制度;推動國家機關建立法治宣傳固定陣地和新媒體普法陣地,開展特定節點法治宣傳活動,把國家機關依法履行職責的過程作為普及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塑造法治信仰的過程,形成部門分工負責、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 創新創優標桿:成都市。成都市建立“兩責任兩備案”制度(普法主體責任和考核責任,年度計劃備案和完成情況備案)。建立普法責任清單,明確各部門是全民普法責任主體;清理核實88個部門(行業)履行職能涉及的法律法規,細化普法任務;將普法責任制納入依法治市工作目標,定期對推進情況進行檢查、通報,構建起全線聯動大普法工作格局。趕超目標:在年內達到或趕超以上指標。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