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市質監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讓市民過上有質量的生活為總目標,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嚴守特種設備和工業產品質量“兩個安全”,深入實施質量強市、標準化+和品牌“三大戰略”,圓滿完成各項工作。
一、年度業務目標完成情況
(一)堅持民生為本,讓市民獲得便利、享受實惠。
一是推進簡政放權。按照上級要求,取消了19類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取消“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檢驗資格許可”審批,只需申請“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對省級許可權限的17類工業產品申報材料實行“一單一書一照一報告”等便利措施。將計量行政許可事項中需提交的17項書面材料壓縮到6項,將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許可中申請人需提供的3份材料合并成1份證明。
二是持續優化服務。積極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 5項事項“只跑一次”、8項事項實現“零跑腿”。推行在線預先服務指導制度,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受理時限由過去的5個工作日提速到2個工作日;發證時間由過去的平均60天提高到10天。全年受理各類行政許可事項1420件,發放各類行政許可決定1150件,受理審批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書33000余件,按時辦結率100%。
三是深化計量惠民。國家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報警)儀型式評價實驗室和國家色譜儀型式評價實驗室獲得總局授權,市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達到200項,開展計量培訓考核頒發合格證明133份。年內對40余萬臺(件)計量器具實施了計量檢定校準,對166批次計量器具、663批次定量包裝商品進行監督抽檢,有效維護了市場計量秩序。組織開展計量服務進學校、進社區、實驗室開放等活動10余次,讓計量走近市民、惠及市民。
?。ǘ﹫猿职踩谝?,讓市民安心生活、放心消費。
一是狠抓特種設備安全。組織開展了百日攻堅、安全大檢查、化工產業“大快嚴”集中行動等15項專項行動,加大對商場、學校、醫院、車站等公眾聚集場所的安全檢查力度,對38家特種設備生產單位、電梯維保單位進行了監督抽查,共出動檢查人員6274人次,檢查特種設備使用單位4925家次,查處問題隱患3078項。公開發布《2016年度青島市特種設備安全狀況》,開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培訓435人次,強化了監管基礎。
二是力抓工業產品質量。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機制,開展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和風險監測預警,對我市企業生產的兒童服裝、生活用紙等66種894家企業970批次工業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查,39批不合格產品全部進入后處理程序。對2014年以來新注冊登記的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全部進行了整改,開展整治“地條鋼”等12項專項行動,確保了重點工業產品質量總體穩定。
三是嚴抓執法打假。持續開展“質檢利劍”及“雙打”行動,開展以消費品、農資、建材產品等專項執法行動10項。全系統立案查處各類違法案件374起,涉案產品貨值9893萬元,罰沒款1108萬元,保持了執法打假高壓態勢。青島質量監督12365指揮中心共受理各類信息7956件次,反饋率達100%,處結率超過97%。
?。ㄈ﹫猿仲|量為先,把青島品牌擦得更亮、叫的更響。
一是推進青島質量建設。在全省質量考核中,我市連續兩年被評為唯一的A級。9月,孟凡利市長受邀參加第二屆中國質量(上海)大會,并做了《實施質量強市戰略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主旨發言,受到了與會嘉賓的廣泛好評。6月,市質監局主要負責同志受邀代表市政府出席“絲綢之路質量標準國際論壇”,做了主旨發言。
二是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進“雙模驅動”工程,投入575.4萬元,資助45家企業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和人單合一管理模式。指導黃島區、城陽區申報海洋高新產業、商用車車橋研發制造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組織即墨老酒申報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膠州市木器家具產業國家產品質量提升示范區和西海岸新區家電產業國家產品質量提升示范區,已獲總局批復。
三是加強品牌建設。市政府明確由我局負責全市品牌建設工作,正在起草加快推進品牌建設的意見。開展省名牌培育工作,共申報山東名牌產品153個、山東省服務名牌112個,較上年分別增長91%、80%。我市青島啤酒、中車四方雙雙通過中國質量獎現場評審,是唯一同時有兩家企業通過現場評審的城市。第五屆青島市市長質量獎已經完成書面材料審核和現場評審工作,近期將按程序進入公示階段。
(四)堅持標準引領,讓青島標準扎根產業、走向國際。
一是出臺“標準化+”相關政策。出臺《青島市標準化資助獎勵資金管理辦法》和《青島市“標準化+”發展規劃(2016-2020年)》,印發《青島市貫徹國家標準化改革行動計劃(2017-2018年)》,為今后5年全市標準化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
二是加強“標準化+”戰略組織領導。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長擔任主任的青島市標準化委員會,統籌指導全市“標準化+”戰略實施等的工作,將標準化工作納入對區市考核,舉辦全市領導干部“標準化+”戰略專題培訓班。
三是開展標準化項目資助獎勵。今年受理通過508個項目,資助獎勵1000萬元,其中,國際標準16項。同時,新申報了5項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2項黨建標準化試點項目、6項國家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4項國家節能標準化試點項目和15項山東標準項目。
四是成功舉辦2017青島國際標準化論壇。國際三大標準化組織ISO、IEC、ITU以及國內外嘉賓560余人參加了論壇,國際標準化組織、國家標準委、青島市政府簽訂三方行動計劃,共建國際標準化培訓基地(青島),極大地提升我市在國際標準化領域的知名度、話語權和國際形象。
(五)堅持改革創新為產業發展打好技術牌、念好服務經。
一是統籌推進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籌建工作。按照嶗山區、即墨藍谷、西海岸新區中德生態園 “一區三園”的規劃布局,市政府向國家質檢總局、國家發改委報送了《關于懇請支持建設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青島)的函》,近日國家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已獲批籌建。
二是積極做好檢驗檢測“一業一策”和定向招商工作。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印發《“一業一策”檢驗檢測行業行動計劃》。組織召開全市檢驗檢測龍頭骨干企業座談會,開展重點區域督導調研,初步確定中國計量院海洋計量檢測中心等在談項目6個,華大基因檢驗檢測項目等在建項目4個。
三是統籌建設質檢、纖檢、計量、特檢 、標準化五大技術平臺,全面提升輪胎、電子電器、啤酒及飲料、海洋精細化工等國家質檢中心的技術能力,同中國計量院合作建設的國家海洋計量研究中心有序推進,依托石墨礦資源,高新區、萊西市聯合籌建國家石墨烯材料質檢中心;依托高鐵裝備產業,在城陽籌建國家軌道交通裝備質檢中心。
四是積極探索所屬檢驗檢測機構改革發展。纖檢院實現從檢驗檢測向監督檢查的職能轉變,市質檢院、計量院完成法人治理結構改革試點,起草完成《青島市特檢機構整合改革方案》《青島市質監局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監管改革方案》。
二、市民意見建議辦理情況
圍繞市民意見建議比較集中、社會普遍關注的電梯安全問題,我局重點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對《青島市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依法強化電梯安全監管。二是嚴厲查處電梯違法行為,年內受理電梯投訴舉報2058次,立案處罰44起。三是組織召開了全市180家電梯維保單位參會的專題工作會議,對電梯維保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四是加快推進電梯應急處置平臺建設。我局電梯安全應急和監控中心建設列入市辦實事,現已完成4.8萬部電梯信息采集、系統調試和210個公共救援站點設置等工作;12月份投入試運行。五是充分利用“安全生產月”、“電梯周”有利時機,加強對電梯安全的宣傳,發放宣傳海報一萬余份,強化市民安全乘梯、安全用梯的意識。
三、存在問題及明年工作打算
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同國內先進城市相比,標準化資助獎勵的力度還需加大,標準化工作人才還相對缺乏。二是特種設備安全形勢依然嚴峻,以電梯為代表的老舊特種設備設備日益增多,企業的安全主體責任落實上仍需加強。三是石墨烯、軌道交通等新興、高端產業的檢測能力還不能滿足產業高速發展的需求。
2018年,我局將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契機,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堅持質量第一,立足職能特色,推動青島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服務宜居幸福創新型國際城市建設。
一是實施標準化+行動。落實三方行動計劃,建設好國際標準化培訓基地(青島)和青島市標準國際化研究中心,積極爭取國家標準化改革綜合試點城市建設及國家、省標準化試點項目,努力把青島經驗和實踐打造成標準化樣板。
二是深化質量強市建設。出臺質量提升實施意見,開展全市質量狀況分析,研究出臺品牌培育措施和意見,開展好年度政府質量工作考核。加強名牌企業梯隊建設和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建設,培育申報全國檢驗檢測和橡膠產業示范區,在全市組織開展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質量提升專項行動工作。
三是完善質量監管體系。持續推進特種設備安全大檢查,,切實發揮好電梯安全應急處置平臺作用,提升電梯公共安全事件的應急救援能力,切實保障百姓乘梯安全。完善監督抽查工作機制,加強計量監督管理,做好產品質量風險監測結果的處置。
四是服務新舊動能轉換。盡快編制完成集聚區建設規劃方案,協調以省政府名義向國家質檢總局、國家發改委提報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青島)籌建申請;落實推進《檢驗檢測行業行動計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青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