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市政府辦公廳圍繞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和民生熱點問題,充分發揮參謀助手、運轉樞紐、管理保障、示范窗口作用,以優質的服務保障全市經濟社會平穩運行,以強烈的擔當促進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落實,以過硬的作風推動民生熱點問題有效解決,順利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
一、始終把服務發展扛在肩上,全力保障經濟平穩運行
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圍繞改善營商環境、保障市民安全、建設美麗青島等重點工作,組織開展了安全生產、交通擁堵、市容環境等七個領域專項治理,每月召開調度會協調解決問題困難,社會治安環境、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城市環境更加和諧宜居。加大政策解讀力度,堅持政策發布與解讀同步進行,讓市場主體和市民及時了解、享受涉企惠民政策,共協調召開新聞發布會91場,通過政務網發布24個部門政策解讀信息148件次。對近年來我市出臺的2000余項惠民政策逐項進行梳理,編印了《便民政策匯編》,面向市民發放。
著力保障經濟運行。加強經濟運行調度,每月匯總全市億元以上新開工投資項目情況和全市及各區市主要經濟指標情況,及時提出對策、措施,推動經濟平穩健康運行。組織開展“三聯系一走訪”活動,協助市政府領導聯系企業154家、代表委員153人、重點項目80個,走訪中央企業80家,為區市解決難題60個,有力促進了招商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
努力做好參謀服務。加強公文審核把關,共接收、運轉各類文件材料3萬余件次,審核制發各類公文615件,編輯發行《政府公報》21期。圍繞經濟運行、民生熱點、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完成調研報告46篇,累計編輯報送各類政務信息3776條,其中重要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試點、青峰社區棚改引入社會資本等15篇調研信息獲國務院、省政府領導批示。加強與專業院所的合作,會同北京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開展城市治理課題研究,構建城市治理演進模型,編制詳實精準的大數據分析報告,為政府提升城市綜合治理水平提供了決策支撐。
二、始終把決策落實抓在手上,全力推動重大部署落地
大力督促落實全市重點工作。對國家、省、市政府工作報告有關事項進行了責任分解和立項督查,對其中30項重點工作公開掛牌督辦,定期向社會公開進展情況。將579件領導批示事項和546件會議決策事項納入督辦臺賬、進行跟蹤督辦,推動了濟青高鐵、地鐵和新機場建設等全市重點項目取得明顯進展。加強社會監督,組織專家對七大領域專項治理、市辦實事等工作開展績效評估,較好地推動了重點工作落實。
認真辦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在領導包案、掛牌督辦和第三方專家評估等方式的基礎上,積極邀請代表委員參與辦理過程,找出共性問題和癥結,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1049件建議提案辦理工作順利推進。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加大招商引資政策扶持力度、改進中小企業幫扶工作等建議進入政府決策,關于規范和支持互助養老產業發展、統籌解決停車難問題、加強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一批具體民生建議得到有效落實。
持續擴大口岸對外開放。膠州鐵路口岸和女島港開放列入國家口岸“十三五”發展規劃,前灣港兩個新建碼頭對外開放啟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全面推行,年內實現貨物通關時間壓縮三分之一,通關成本再下降5%,外貿便利化程度明顯提升。做好海關查驗無問題外貿企業免費試點工作,累計為企業節省費用近1.3億元。協調開通青島至莫斯科、悉尼、倫敦、洛杉磯4條洲際航線,開通“莫斯科班列”“東盟專線”,海鐵聯運集裝箱達63.1萬標箱,居全國海港口岸首位。加快推進進境水果口岸建設,協調做好冰鮮產品快捷通關服務,加拿大珍寶蟹、波士頓龍蝦、智利三文魚等海鮮產品搭乘國際航班直達青島,市民可以品嘗到更多品種、更加新鮮的進口水果和海鮮。
三、始終把群眾冷暖放在心上,全力辦好惠民利民實事
了解群眾心中所想。圍繞打造與市民聯系溝通的橋梁紐帶,推進政務服務熱線深度整合和標準化建設,讓市民反映的問題得到及時有效回應,熱線服務更加高效、便捷,共受理來電151萬余件,榮獲全國第十屆“金音獎”中國最佳客戶聯絡中心獎(客戶服務)。加大疑難事項督辦力度,對職責不清、推諉扯皮、長時間得不到解決的群眾反映強烈事項進行現場督辦,推動李滄區某小區近萬戶居民頻繁停水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建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監督工作站,定期組織代表委員參與熱線民生服務活動,有力促進了熱線工作的規范提升。
解決群眾生活所需。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篩選確定了10件33項市辦實事,通過目標責任制管理、開辟綠色通道、現場督查、跟蹤督辦等方式扎實推進,邀請代表委員、專家學者、市民代表等參與考核驗收,推動了貧困村偏遠村通公交、棚戶區改造等一批實事項目如期完成。大力開展“互聯網+政務服務”,梳理完成擬開展網上繳費服務的11個部門45項民生事項,開通了包含網上預約、查詢、辦理等功能的全市統一政務服務APP,首批37類110項政務服務實現網上集中辦理,讓信息多跑路、市民少跑腿。
保障群眾日常所急。加強應急管理法制化建設,在副省級城市中率先制定城市突發事件應對條例,2018年1月1日將正式頒布實施。圍繞提升市民家庭應急水平,梳理了日常生活中4大類37項應急知識點,編制了《青島市民家庭應急安全要點指南》,首批已發放100萬冊。加強應急值守標準化建設,制定了全市政府系統值守應急標準規范,有效提升了全市接報和協調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加強重點防控,對山林防火、暑期防溺水、校園安全等23項階段性重點防控事項進行專題部署,妥善協調處置各類突發事件143起,全市突發事件總體呈下降趨勢。堅持應急管理從孩子抓起,舉辦了第三屆“中小學生應急安全文化節”,15萬名中小學生進應急體驗館學習體驗,應急兒童舞臺劇《奇妙夢旅行》巡演320場、觀看兒童3萬余名。組織開展“第一響應人”培訓431期,培訓救護員20085人。“學會應急”微信公眾號粉絲量突破20萬,位列全國同行業之首。
四、始終把聯系服務落到點上,全力提升政民互動實效
讓政務更陽光、更透明。加強制度機制建設,制定出臺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了決策、執行、管理、服務和結果公開的具體內容。加大信息公開力度,主動公開信息10375條,受理答復依申請公開98件。組織網絡在線問政416場次,參與網民25.8萬人次,解答網民問題9041個。繼續擴大政府數據開放范圍,政府數據開放網站發布數據資源1034項,我市政府數據開放指數位列全國第二。加強政府網站建設,青島政務網在副省級城市和地級市政府網站績效評估中排名第一。
讓聯系更直接、更緊密。加強與基層的聯系,辦公廳各處室建立基層聯系點19個,深入基層走訪調研57次,幫助解決問題54個。圓滿完成即墨區靈山鎮劉家旺疃村和李滄區興城路街道唐山路社區的結對幫扶任務,結對村和社區送來錦旗和感謝信,對辦公廳的幫扶工作給予充分肯定。根據工作安排,做好萊西市店埠鎮宋村的對口幫扶工作,幫助村里修繕了黨員活動室和會議室,協調新安裝了路燈和凈水機,村民生活更加便利。
讓服務更優質、更給力。立足于加強機關黨的建設、提升黨員黨性修養,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舉辦了黨支部書記培訓班和“學業務、練本領、提效能”等專業培訓7期,開展了“主題黨日”展示月活動,推進“一支部一特色”黨建品牌建設,利用節假日時間組織黨員干部走進社區、走上街頭,面對面向群眾開展便民政策咨詢等服務,拉近了黨員干部和群眾的距離,提升了黨員干部的宗旨意識和服務能力。
在去年的“三民”活動中,市政府辦公廳共收到29條市民意見建議,全部認真辦理回復。其中,關于改進提升政務熱線工作、加大政務公開力度、提升網上辦事便利度等多條意見建議納入年度重點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實,關于完善社情民意調查問卷等“三民”活動的意見建議,均在此次活動中進行了改進。
回顧市政府辦公廳今年以來的工作,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比如政務服務的精準化和專業化還需提升,直接聯系服務群眾的方式還需創新等。2018年,市政府辦公廳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統領,以廣大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目標,以服務政府決策和運行為己任,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多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大事要事,多辦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好事,為青島更好更快發展和市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作出更大貢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