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市政府外辦緊扣中心,服務大局,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各項工作步上新臺階。總的來說,全年工作可概括為三句話:一是服務國家外交大局和我市發展大局取得新成績;二是“外事為民”有新舉措;三是外事管理呈現新局面。
一、服務國家外交大局和我市發展大局取得新成績
地方外事是國家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外交代表國家形象,青島有機會參與國家外交活動,能維護和促進國家間友好關系,也能極大地提升青島的世界知名度。國家外交也是世界舞臺,借助大舞臺唱地方戲,不但能全方位提升青島的國際化形象,還能促成各領域務實合作成果,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一)圓滿完成金磚國家協調人第二次會議的服務保障工作。此次協調人會議是今年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召開前夕的一次重要配套會議。短時間承辦這次會議責任重大,挑戰性強。外辦會同相關部門迎難而上,精心安排,周到服務,不辱使命完成了會議服務保障工作,為領導人會晤的成功召開貢獻了青島力量,贏得中外嘉賓廣泛贊譽。巴西金磚國家協調人表示,“青島的接待和安排熱情周到高效,保障到位,十分滿意”。外交部表示,協調人會議的承辦工作“充分展現了青島國際化城市的良好形象和高水平的城市辦會風采”,今后若有重大外事活動,會優先考慮選擇青島。
(二)“請進來、走出去”促成一系列雙邊或多邊成果。今年外辦立足外交大局和我市發展大局,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城市戰略,雙管齊下促務實成果。一方面,“請進來”,成功接待了塞爾維亞總統尼克利奇、柬埔寨副首相尹財利等副國級以上團組,以及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總統明尼哈諾夫、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德國巴伐利亞州州長澤霍夫、巴拿馬主義黨總書記巴爾德拉馬、加拿大眾議院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奧麗芬特等重要外賓團組131批1432人次。接待外賓雖然任務繁重,但也能出實實在在的成果。外辦抓住每一次接待機會,細心做好接待,合理安排日程,精心挑選參觀考察點,全力促成我市企業與來賓的務實洽談與合作。其中,圍繞“一帶一路”精心接待的中國——東盟中心代表團,回國后立即組織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三國駐華使館商務參贊代表團訪青,并舉辦“東盟貿易投資推介會”,青島80多家企業參會。另一面,“走出去”,突出圍繞“一帶一路”和我市發展客觀需要,科學組織安排18批副市級以上重要團組出國訪問,其中出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13批次,占計劃總數的72%。高層出訪增進了政府間友好關系,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或意向書,推動了一批重點在談項目,促成諸多重要務實成果,切實為我國“一帶一路”建設做出了地方城市應有的貢獻。
一年來,外辦“請進來、走出去”牽頭或協助、配合相關區市、部門促成或推動經貿、科技、文化、衛生等各領域合作項目40多個,包括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項目、世界虛擬現實三大展會之一——法國拉瓦勒虛擬現實展會項目、中俄仿真工業技術項目、亞礦山開發項目、青島與澳大利亞南澳州阿德萊德合作項目等,僅青島與阿德萊德合作項目就簽署涉及健康、養老、旅游、媒體等領域的5個合作協議,中外方240多家企業參與項目活動并達成諸多共識,這些務實成果為我市經濟社會強勁發展注入了活力。良好的互動也使友城工作結出了新成果,今年新結友好合作關系城市1個,即芬蘭薩洛市,至此我市對外締結友城總數達到69個,涵蓋37個國家或地區。外辦在“請進來、走出去”過程中,同時也注重用外國人感興趣、聽得懂的語言,用心講好“中國故事”和“青島故事”,客觀真實介紹我們的黨、我們的制度、我們的改革開放、我們的文化,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更加了解中國和支持中國。
(三)突出借助媒體、重大國際會議、公共外語環境標識整治進一步提升青島的世界知名度和國際化城市形象。今年,外辦緊扣“一帶一路”建設,重點借助國內外媒體全面推介青島。一方面,配合外交部成功接待了哈薩克斯坦、阿拉伯國家媒體團20家媒體集中訪問青島,充分展示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另一方面,今年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外辦積極舉薦我市“重走絲綢之路”大型采訪報道活動納入峰會整體宣傳方案。外辦借助中外媒體,通過青島這個地方城市窗口,充分展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重大成果,“青島”這座城市的名字也隨著各國媒體廣泛報道而走向世界。
重大國際會議是展現青島國際化城市形象、提升青島世界知名度的重要窗口。作為國際會議的重要內容,禮賓禮儀和外事翻譯在某種程度上更是衡量國際會議國際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今年外辦除籌辦金磚國家協調人第二次會議外,還積極參與亞歐數字互聯互通高級別論壇等10多項重大國際會議,完成了禮賓禮儀幾十次的現場指導、10余場次600余人的各類培訓,以及100余場次的外事翻譯,讓與會嘉賓切身感受到了青島舉辦國際會議的高水平和規范化,親身體會到了青島正在朝著國際化大都市的行列快速前進。
城市外語標識的規范化也是城市國際化程度的重要衡量標準。作為我市國際城市戰略重要工作部門之一,外辦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會同有關部門積極開展主要景點、重點酒店、公共交通等公共標識的外語環境整治工作,包括牽頭對星級酒店、火車站、青島地鐵、青島機場、青銀高速、青島公交等外語標識進行實地檢查并糾錯整改2000多條次,為青島的國際化建設擦亮了城市名片。
二、“外事為民”有新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外事為民”是外辦近年來一直在努力推動的一項“為民”工程,我們一直在盡力做到讓更多的外事成果惠及企業、區市、部門和市民。今年來,外辦三措并舉推進“外事為民”,并取得積極效果。
(一)創新領事工作機制,積極服務區市和部門發展。借助駐青日本、韓國、泰國三國總領事館外事資源優勢,創新性開展“駐青領事官員走進基層”和“聯合領事會晤”工作,精準服務區市招商引資,定期高效協調解決問題,有效搭建了日韓泰三國和區市、部門之間的“外事虹橋”,初步探索出了一條區市和部門在家門口即可與日韓泰三國開展務實交流與合作的新路子。
(二)借助人文平臺,切實增進市民與國外民眾的交流。國之交在于民相親。一年來,外辦先后促成或推動醫療、教育、體育、文化等領域一系列人文交流項目。包括促成我市榮譽市民、德國頗具影響力的曼海姆前第一副市長艾格與我市合作出版《通過世界的大門——我眼中的青島》英德文一書,促成斯里蘭卡國際庫無償捐贈的眼角膜安全保質運抵醫院,促成青島市立醫院與德國曼海姆大學醫學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促成我市與澳大利亞養老機構在青共建社區失智者照護示范中心項目,促成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在其市中心建設“青島玫瑰園”,組織我市體育俱樂部赴國外比賽,組織我市青少年與國外青少年開展“中日小大使”、演講比賽、乒乓球比賽等交流活動,組織我市中學生參加“新西蘭未來青年領袖國際峰會”,組織我市藝術團體赴國外演出,推動我市學校與國外學校建立友好學校關系等。人民網、新華網等對我市有關人文交流活動進行了報道。
(三)心系民眾,積極為企業和市民走出國門發展提供幫助。全面升級改造APEC商務旅行卡、因公出國(境)審批、領事認證等系統,為企業和市民辦理相關業務開辟“綠色通道”,基本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腿,讓百姓零跑腿、少跑腿或只跑一次腿,最大限度方便了民眾。進一步加大簽證和APEC商務旅行卡的申辦工作力度,全年為企業辦理APEC商務旅行卡355張,截至目前共辦理1480張,受到企業歡迎。對企業出訪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得到大家好評。和外交部審批系統實現直連,全面提速了領事認證速度,截至目前共辦理領事認證2485批次5828件。全年協調處理12起境外領事保護事件,包括我市16名船員滯留秘魯等,切實維護了我市企業和市民在海外的合法權益。
三、外事管理呈現新局面
越是擴大開放,越要加強管理,科學管理出優質效益。今年來,外辦寓服務于管理,各項外事管理工作更加科學規范。
(一)嚴把因公出訪關。嚴格按照“因事定人、人事相符”的原則,對黨政干部因公出訪進行審核把關,黨政干部因公出訪數量已連續第4年“只減不增”。重申因公出訪規定和外事紀律,實行出訪全過程監管,因公出訪的務實效果更加明顯。會同相關部門對全市20個單位進行因公出訪專項檢查,充分發揮了因公出訪工作防患于未然的監督警示作用。護照收繳力度進一步加大,全年實現了護照100%按時上交。
(二)嚴把國際會議審核報批關。國際會議能提升城市知名度,但舉辦國際會議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鑒此,國際會議的審核報批工作必須更加科學有效,要努力杜絕花錢辦大呼隆的國際會議。截至目前,外辦本著“節儉辦外事”的理念,依法依規共受理完成30余批次國際會議審核報批和指導協調對接工作。
(三)規范外國記者采訪工作。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我市共接待德國巴伐利亞廣播電視臺、英國SUNSET+VINE、肯尼亞K24電視臺、尼日利亞《太陽報》等39個國家和地區62家116人次境外媒體記者采訪,沒有發生不良采訪事件。
(四)依法妥善處置涉外案(事)件。配合公安等部門穩妥處置涉及韓國、日本、美國、白俄羅斯、澳大利亞、蒙古、巴基斯坦等國家的涉外案(事)件共77起,包括巴基斯坦留學生在青失聯事件等,有效維護了我市涉外穩定。
回顧總結今年的工作,我們深感外事工作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比如,“外事為民”的受眾面還不夠寬,很多想參與的市民還沒有參與進來;外事資源還沒有實現充分地共建共享;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城市戰略的力度還不夠;外事還需要更多地深入基層,更多地傾聽基層的聲音,更多地服務基層;外事工作的普及宣傳力度還要進一步加大等。
2018年是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精神的開局之年,外辦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導,立足我國外交大局和青島發展大局,強化外事統籌協調作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前進,不辱使命完成好中央交辦的各項重大外事任務,強化黨對外事工作的領導,立足友城促務實合作,強化外事管理,深化“外事為民”,努力為我市建設宜居幸福創新型國際城市做出新的貢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