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上半年,市教育局以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導,全面實施《青島市“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青島市教育綜合改革方案(2016-2020年)》,著力促進公平、提高質量、增強活力,教育事業邁上新的臺階。各區市全面通過“青島市教育現代化區市”驗收。5月份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連發5期《教育體制改革簡報》,向全國推廣我市加強市域統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經驗做法。
一、瞄準學有優教,努力擴大教育資源供給
?。ㄒ唬┮巹澮I,大力推進中小學、幼兒園新建、改擴建工作。根據“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學齡人口大幅度增長的情況,開展《青島市教育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14-2020)》修編工作。印發《青島市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和《城鎮居住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建設管理辦法》,加快新建居住區配套園的規劃、立項、建設等工作,今年計劃新建、改擴建的100所幼兒園,已開工52所、完工21所。加大中小學建設力度,統籌解決部分農村學校辦學條件薄弱和城鎮中小學大班額問題,列入市辦實事的100所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已開工92所、完工42所,計劃新建、改擴建的75所中小學,59所學校已開工建設,7所學校已竣工。市區學校布局進一步優化,青島外語學校等5所寄宿制普通高中全面啟用,藝術學校新校建設主體完工,為實現市區高中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深化改革,創新教育公共服務提供方式。推進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改革,繼續大力推廣名校+新校、強校+弱校等合作形式,推動校際間優質課程、教師資源和管理模式共享。全面推動“互聯網+教育”融合創新,啟動智慧校園中心平臺建設,加快推進同步課堂、3D創新實驗室等重點項目,支持300所農村薄弱學校智慧校園建設,以信息化手段促進公平、提高質量。青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資源儲備總量達到78362份,實現了各年級、各學科、各教材版本常用資源類型的全覆蓋。
二、堅持精準發力,著力提升支撐城市創新發展的能力
?。ㄒ唬┤鏄嫿ìF代職業教育體系。適應城市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升級需要,著力推進“三個優化”,提升職業教育服務能力。圍繞高等技術技能人才需求,優化職業教育層次結構,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山東輕工工程學校擴建和幼兒師專建設工作進展順利;11所中職學校的14個專業參與“3+4”對口貫通培養試點,招生計劃達到736人,占全省的46%;共有37個專業開展五年制貫通培養,招生計劃達到2000人,比2016年增加800人。按照“骨干+特色”的原則,優化職業學校專業布局。今年新增8個專業(總計20個專業)入選省中職學校品牌專業建設項目,是入選數量最多的城市。結合國家現代學徒制改革試點推進,優化產教合作機制。出臺了學徒、招生與招工等3個管理辦法和教學、雙導師隊伍建設等3個指導意見,參與第二批試點的49個項目已在33個試點學校和企業展開。
?。ǘ┓e極擴增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繼續做好高水平大學引進工作,今年上半年我市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西北工業大學和劍橋大學簽署合作協議或備忘錄,截至目前,與市政府簽約來青的高校達到29所。協調各方,積極推動已引進高校項目的落戶建設,正式運行的高校項目達到13個,中國科學院大學等5所高校青島(黃島)校區建設正有序推進,對外經貿大學、同濟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等高校的研究院逐步入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校的研究生院已完成2017年招生工作,我市高校隊伍進一步壯大。
三、聚集多方資源,積極構建多元開放的教育格局
(一)積極鼓勵社會力量提供多樣化、高水平教育服務。以學習貫徹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為契機,進一步落實支持民間資本進入教育領域的措施,扎實推進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教師養老保險同等待遇試點,優化民辦教育發展環境;同步規范年檢內容和流程,實行“黑名單”制度,對46家年檢不合格的培訓機構在網上公布,引導民辦學校規范辦學、高水平發展。上半年全市新設立民辦學校43所,吸引社會資金投資教育7.2億元,豐富了我市教育資源。
?。ǘ┓e極推動終身教育發展。印發社區教育學院、社區教育中心、社區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指標體系,加強社區教育平臺建設,以全民學習網為核心,加快建設數字化學習公共服務平臺,建立數字化學習港141個,全民學習網點擊量已突破800萬余人次。社區教育活動蓬勃開展,上半年面向青少年、企業職工、進城務工人員和老年人等群體,開展禮儀、護理、理財、攝影等方面的專題講座5000場次,參加活動人數達150萬人次。
?。ㄈ┓e極推進教育國際交流合作。市政府與教育部簽署了開展“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國際合作備忘錄,專門設立了來華留學生獎學金,重點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友好城市的教育國際交流合作。我市成為與教育部合作開展“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唯一的城市。上半年共有27個團組出訪,先后組團參加第38屆世界頭腦奧賽、加拿大校長領導力論壇等4個國際活動或會議,并成功承辦2017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以及山東省與德國巴伐利亞州職業教育交流研討活動。
四、聚集創新人才培養,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ㄒ唬┥钊胪七M學校、家庭、社會間的教育合作,構建一體化育人網絡。修訂完善15個學科的《德育實施指導綱要》,推進德育課程一體化建設,構建德育課程、學科課程、傳統文化課程、實踐課程四位一體的中小學德育實施體系。推出首批28個家庭教育服務站,成立了市、區市兩級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學校總校,聘任了首批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密切了家校間的合作。完成第三批未成年人“社會課堂”遴選建設工作,全市社會課堂達到357處,為學生社會實踐提供了更多選擇。
?。ǘ┥罨n程和課堂教學改革,加強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根據高考改革政策導向和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需要,重視加強學生生涯規劃指導工作,對6區2.7萬余名初三學生開展生涯規劃測評,指導學生選擇適合的職業方向;開展“青青益行”中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試點,促進學生知行合一,全市中小學生注冊志愿者10萬余人,志愿服務組織875個,已推出了“情暖寒假”“綠動青島”等12個學生志愿活動品牌。基于教與學改進,推進發展性評價改革實驗,指導學校加強校本課程建設,改進教學方法,推出中小學、幼兒園精品校(園)本課程300項、優秀校(園)本課程279項、市級“一師一優課”2900節,在普通高中全面推行選課走班教學,大力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發展。課程和教學改革成效進一步顯現,今年我市夏季高考本科達線率首次超過70%。
?。ㄈ┥罨iL、教師培養和學校管理改革,促進創新型校長和教師的成長。以“立德樹人、成就未來”為主題,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印發《青島市教育干部領導力提升行動計劃(2017-2020年)》,保證經費投入,完善考核激勵機制,著力建設一支熟悉教育教學規律、理念先進、視野開闊、能力卓越的專業化校長隊伍。在市南區和24個學校開展教師個性化培訓試點,增強教師培訓的個性化和精準化,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在全國率先開展學校立法,以政府規章的形式頒布實施《青島市中小學校管理辦法》,明確政府、學校和社會職責,改進管、辦、評方式,落實學校主體地位,釋放學校辦學活力。教育部面向全國推廣了我市的立法經驗,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全國各類媒體報道總計2800余次。
五、突出惠民共享,不斷提升為民服務水平
(一)特殊群體就學得到更好保障。上半年,各級財政共投入6466萬元,為6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和學生發放獎助學金;投入5979萬元,為義務教育段75萬名學生提供免費教科書和作業本;投入1.7億元,為8萬名中職學生免除學費;投入216萬元,為建檔立卡的普通高中1400名、學前475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兒童)免除學費(保教費)。為保障孤獨癥兒童就學,批準籌建全市首個自閉癥兒童學校青島市晨星實驗學校,支持青島大學與加拿大女王大學合作共建心理與精神健康研究院,孤獨癥教師高端培訓項目已正式啟動。
?。ǘW生成長環境進一步改善。堅持安全第一原則,組織中小學幼兒園“護校安園”行動和校園及周邊安全隱患大排查快整治嚴執法集中行動;針對重污染天氣應急以及學生溺水、校車安全、校園欺凌等事故的預防等,進一步出臺政策、完善網格化監管體系;聘請第三方,加強了校園消防設施的評估和監管,開展學校應急救援員職業技能資格培訓和中小學生安全應急體驗活動,保障了學校安全和學生安全。堅持多措并舉,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以籃球、游泳等體育聯賽和國家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建設為抓手,推動校園體育項目的普及,增強了學生體質;研究制定農村幼兒園食堂標準,對349所農村幼兒園食堂建設予以補助,繼續加快推進中小學校標準化食堂建設,計劃新建的80所中小學食堂已經全部開工,18所完成驗收。
?。ㄈ槊穹阵w系不斷健全。以放管服改革為抓手,進一步簡政放權、改進監管、優化服務。全面梳理和規范行政審批事項等權力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逐項編制業務手冊和服務指南。規范對學校管理權限的監管,針對下放的14項自主權,逐項制訂監管細則,并在全市中小學全面推行學校管理權限清單制度,確保學校自主決策的事項和涉及師生切身利益的事項均有細化可操作的運行規范。圍繞優化服務,全面加強機關工作人員能力和作風建設,組織依法行政能力專題培訓,開展“優化服務流程方便服務群眾”專項督查和第三方電話隨機訪問調查,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同時,提升工作效能,對納入審批大廳的辦理事項,積極推行“互聯網+”審批,并對許可數量比較大的單位開辟綠色通道,開展提前預約上門服務。目前納入大廳的33項審批、服務事項全部開通了外網申報功能,市教育局行政審批窗口連續兩季度被市行政服務大廳評為優秀窗口。
上半年全市教育工作總體進展順利,但隨著經濟領域新舊動能的轉換,社會領域“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和新市民入學需求的不斷增加,以及教育現代化的加快推進,教育同時面臨資源供給不足、資源配置不均衡、內涵發展水平不高、支撐創新發展能力不強等多重困難和問題,需要統籌推進解決。下半年,我們將以構建高水平、有特色的現代化教育體系為目標,強化頂層設計,聚焦聚力聚集資源,補齊短板,培育優勢,確保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務。一是全力做好教育重大政策的制訂工作。加快制訂出臺統籌推進市域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在青高校“雙一流”建設等政策文件,促進各級各類教育的高水平發展。二是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按照省教育廳支持,市級統籌,市、區市、學校聯動的原則,推進省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加快實施新一輪教育發展重點項目和教育改革試點任務,加快我市高水平教育現代化進程。三是全面加快教育重點項目實施。年底前,確保列入新建、改擴建計劃的全市100幼兒園、75所中小學,以及100所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和80中小學標準化食堂建設任務全部完成。同時,加快市級教育設施重點項目建設,協調推進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5所高校在青校區建設,全面完成盲校新校、幼兒師專主體施工,加快山東輕工工程學校改擴建工作,進一步擴增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事業的更加公平、更高質量、更有活力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