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市城市管理局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為人民管理城市的發展思想,貫徹“以人為本、依法治理,權責一致、重心下移,標本兼治、嚴管重罰,協調創新、共治共享”工作方針,堅持“改革創新、統籌協調、綠色發展、包容開放、共治共享”五大原則,著力實現九個強化,全力推動我市城市管理實現新跨越,為推動青島城市管理走在全國前列打下堅實基礎。
一、以加快發展、優質供應為目標,強化公用事業管理
——堅持開源節流不放松,全力保障城市供水穩定無憂
繼續加快推進自來水水廠深度處理改造,年內完成白沙河等主要水廠改造項目,確保2018年完成24個水廠深度處理改造,保證客水得到高品質處理。抓好供水設施升級、管網改造等行業基礎管理工作,提升各區市城市供水規范化管理水平。積極發展海水淡化、礦化,完成《海水淡化礦化水質提升建設規劃》,圍繞日海水淡化能力60萬噸的目標,著手開展海水淡化礦化項目布局,打造城市戰略水源,保障城市永續發展用水需求。推進董家口海水淡化項目利用,啟動即東(藍色硅谷)5萬立方米/日、大唐發電廠0.5萬立方米/日海水淡化項目建設。推進淡化海水應用于周邊行業替代淡水資源。啟動中心水廠及其他水廠膜法深度處理改造,借鑒海水淡化膜處理工藝,有效處理無機鹽離子。加大節水工作力度,推進水的重復利用。推進再生水廠項目建設及配套設施管網化,加快推進張村河凈化水廠4萬立方米/日和高新區4.5萬立方米/日再生水項目,完成黃島區錦龍宏業2.5萬立方米/日項目建設,力爭再生水利用率達38%以上。嚴格落實定額用水管理和超定額用水加價收費等政策,推進節水技術改造,開展節水型企業、單位、小區創建,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堅持綠色低碳不動搖,全力加快供熱清潔發展
推進華發青島電廠2800萬平方米和大唐黃島電廠2000萬平方米余熱資源挖潛利用,年內重點推動華電青島發電廠一號機高背壓改造項目,為利用電廠余熱資源替代市區燃煤鍋爐提供有力保障。全面推廣清潔能源供熱,推進燃煤鍋爐超潔排放改造工作,在金澤、徐家東山等熱源區域改造鍋爐不少于20臺。組織對李滄北部區域蒸汽管網實施汽改水改造,實現開源后海與原堿業區域管網互聯互通,提高主城區北部熱網運行保障能力。完善供熱“以獎代補”考核管理辦法,探索建立更加直觀的補貼資金扣罰機制。繼續做好新建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工作,新增計量用戶2萬戶以上。扎實做好非采暖季供熱問題摸排改造,組織供熱企業做好供熱設施維保、技改及隱患排查等工作,確保供熱設施完好率,有效提升各類供熱服務質量。
——堅持安全穩定不松勁,全力推進燃氣安全發展
推進液化氣充裝站安全整治,督促各區市完善條件、消除隱患,堅決關閉拆除整改不合格的液化氣充裝站。開展燃氣使用安全隱患專項整治,在非居民用戶推行燃氣泄漏報警和緊急切斷裝置。以商業、餐飲業戶為重點,推進非居民用戶天然氣替代液化氣工作,完成1000戶改造任務。推進天然氣在供熱領域發展,完成黃島區海爾國際信息谷、劍橋小鎮等居民小區天然氣供熱項目和歡樂海灣、東方海景等公共建筑分布式能源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市北區大唐天然氣熱電聯產工程和高新區燃氣—蒸汽聯合循環冷熱電聯產項目。市區新建天然氣管網80公里,新增天然氣用戶6萬戶,四市新建天然氣管網100公里,新增天然氣用戶2萬戶,加大鎮、村區域獨立燃氣管網建設,推進天然氣管網向鎮、村延伸。
二、以加強監督、完善制度為切入,強化市政行業管理
——確保排水運行高效穩定
完成麥島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程、張村河水質凈化廠新建工程,組織22家污水處理企業完成安全標準化三級評審,加快小澗西污泥全資源化利用PPP項目建設,確保婁山河污泥堆肥項目完工,日增污泥規范化處置能力300噸。完善接入許可審批模型化、督查執法閉環控制等工作措施,加強日常巡查和考核,全面降低城市排水內澇風險。加快老舊樓院排水設施屬地化改造和既有未移交排水設施整體移交工作,推進市內三區無人管或管理不到位的樓院專用排水設施移交政府管理企業“一家維護”,破解歷史遺留難題。
——嚴控市政道路挖掘
以掘路200條和占路30公頃為最高限,嚴格實施占掘路審批總量控制。做好占掘路計劃和道路養護計劃,按照“三統籌、三同步”原則編制年度、月度占用挖掘城市道路計劃,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合理確定建設時序和組織實施意見,保證全年占掘路工程有序推進。開展隱患橋梁整治、道路橋梁春秋季專項養護等行動,消除影響道路通行的各類安全病害,有效降低地下管線安全隱患,確保道路狀況指數(PCI)和人行道狀況指數(FCI)分別提高2個點。
——實施市政道路桿件及箱體整合設置
牽頭制定實施《城市道路桿件及箱體整合技術導則》,確定新改擴建道路原則上只保留路燈桿與交通設施桿(“兩桿”),其他標識標牌一律合并到“兩桿”上,不再單獨設置。組織各區市對現有道路桿件進行梳理,取消不必要的桿件,對交通設施桿件間進行充分整合后,再對路燈桿與交通設施桿進行整合。明確市政設施的外表面不得使用亮色不銹鋼材質,嚴格控制非功能性反光、眩光材質使用,推進市政道路桿件、箱體的高度、樣式及色彩與城市風貌和周邊環境相協調。
三、以美化環境、提升品質為出發點,強化市容景觀管理
協調相關單位優化公交候車亭體布局,推動公交候車亭規范設置及公交站牌一體化設置工作,逐步解決站、亭分離問題,配套完善候車亭座椅、果皮箱等服務設施,更好方便群眾出行。貫徹落實《青島市景觀照明管理考核獎勵辦法》,安排專項電費補助資金對各區實施經費獎補,激勵建設景觀亮化設施的積極性。推進市北區主干道路和中心商業區亮化、嶗山區濱海和金融新區亮化提升以及城陽區中心商業區亮化提升等重點亮化設施建設項目。進一步提升海水浴場監管水平。嚴格執行市區范圍禁設橫幅標語規定,統籌全市公益廣告發布,逐步根治私搭亂設橫幅標語等有礙市容的公益宣傳。明確廣告禁設區、限設區和宜設區,科學規范景觀區、商業區、居住區等不同功能區域的廣告牌匾設置要求,推廣應用新材料、新色彩、新光源,使戶外廣告、門頭牌匾成為城市靚麗風景線。
四、以環衛收運體系改革為契機,強化環境衛生管理
推廣“一家管、退路進院、隱蔽設置、袋裝收集”等措施,改善垃圾收集管理模式;采取“小車收集進樓院、定時定點錯峰收運、車車對接”等措施,改善生活垃圾收運方式。按照“試點運行,到期更新”的原則,推進應用新能源環衛收運車輛,有效解決作業噪音污染、車輛尾氣超標、高峰期堵塞交通等問題。加強建筑垃圾規范化管理,出臺我市建筑廢棄物運輸車輛規范,督導各區理順監管體制,完善管理架構,嚴格審批、監管、考核,堅持“屬地管理、市區聯動、綜合整治”,實現建筑廢棄物監管全覆蓋。新增27條深度保潔示范路,將示范路作業標準、規范延伸到車站、廣場、旅游景點等重點區域,在人行道和廣場推廣機械化保潔,提升我市衛生保潔整體水平。深入開展文明衛生樓院創建,提升居民樓院、小區化境衛生管理水平。完成50余萬座農村無害化改廁任務,完善后續管理措施。
五、以護綠增綠為重點,強化園林綠化管理
修編《青島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實行最嚴格的城市綠線和城市綠地用途管制,做好綠化工程設計方案審核,完善綠地補償機制。組織做好義務植樹工作,加大裸露土地、廢棄土地的綠化整治,實現裸露土地綠化動態化、常態化管理,有效擴充城市綠地總量。推行公園管理服務標準化、規范化,開展“十佳公園”評選。制訂《城區綠地養護質量標準》,創建精品綠地100個。強化山林防火制度建設,確保各區市、各單位山林防火“六到位”,力爭城區山林防火零報告、安全責任零事故。
六、以全力推進違法建設治理為核心,強化城管執法攻堅
嚴格按計劃拆除存量違法建設。按照《青島市違法建設治理工作方案》要求,結合前期摸排結果,組織各區市做好對存量違法建設的類別劃分,確定處置意見,實行分類處置。科學制定拆除計劃,建立督查考核機制,加大考核監督力度,通過查資料、看現場、拆前拆后對比等方式,組織對每月完成拆除情況抽查核實,確保年內完成60%以上違法建設治理任務,拆除各類違建面積不少于400萬平米。全力遏制新增違法建設。對新增違法建設即查擊拆,決不允許久拖不拆,更不允許建成使用。充分發揮街道、社區、城管中隊、物業公司作用,健全完善網格責任制,拓寬居民群眾參與渠道,健全完善投訴舉報處置機制。對新增違法建設發現不及時、制止拆除不力的,一經發現,嚴格考核,逐月加倍扣分。對新增違法建設,不僅要堅決拆除,還要依法對違法當事人實施罰款處罰,增加其違法成本。組織對“一區四沿,一站一面”(即中心商業區、沿海、沿河、沿路、沿山、交通樞紐站點和市區主干道兩側立面)重點區域、重點部位的各類違法建設優先實施重點治理,確保取得明顯成效。
加強執法聯動,對露天燒烤行為堅持嚴管重罰,嚴格規范執法流程,進一步提高執法效能;規范設置露天燒烤疏導區,強化多部門聯合監管,有序滿足市民群眾正常消費需求。對亂貼亂畫小廣告問題進行全面整治,堅持規范疏導與長效管理相結合,綜合運用執法處罰、及時清理、移號停機、社會參與等手段,力爭主要立面小廣告問題得到根治。采取規劃引導、市場運作等方式,按照《城市便民攤點群設置導則》的要求,合理設置、有序管理城市便民攤點群,對跨門經營、游商浮販、市場周邊冒市、攤販占路聚集等違法行為,加大整治規范力度,對屢治不改的堅決清理取締。
七、以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為手段,強化干部隊伍建設
強化全系統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年內完成處級干部輪訓。貫徹落實《全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隊伍建設管理實施意見》,以打造“政治堅定、作風優良、紀律嚴明、廉潔務實”的城市管理執法隊伍為目標,開展好組織全員培訓、人員裝備達標、推進規范執法、嚴明工作紀律4個專項行動,創建星級中隊。組織好“落實接話訪談、聯系服務對象、創新執法服務、動員公眾參與、引導社區自治、開展志愿服務”6件為民服務實事,有效實現城管執法隊伍作風轉變,促進城管執法隊伍建設管理規范化、制度化、長效化。
八、以開展“講、作、當”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強化社會動員發動
扎實開展“講城管故事,做最美城管人,當城市守望者”主題實踐系列活動。策劃“聚焦城市守望者·我在行動”“走進城市守望者·我在現場”“助力城市守望者·我在體驗”等系列專題,凝聚青島城管精神。在全市城市管理、執法系統工作中選樹一批具有“時代精神、勇于奉獻、吃苦耐勞、為民服務”的先進典型,通過尋找最美城管人、接力最美好典型、傳遞最美正能量等專題,引導教育全市城市管理、執法系統向先進典型學習,進一步展示城管隊伍的良好形象和風采,形成主動作為、勇于擔當的良好氛圍。組織建立城管市民志愿者隊伍,組織走進城管、我說城管、體驗城管、城管講座等多種形式的“城管開放日”交流互動活動,完善社會動員體系和工作機制。
九、以推進城管執法改革、修訂市容環衛條例為突破,強化體制機制保障
牽頭組織制定《加強城市管理深化城管執法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圍繞近、遠期改革目標,明確重點改革任務,夯實城市管理執法事業科學發展根基。完成《青島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修訂,提高對違法行為處罰額度,進一步明晰管理執法職能職責,完善城市管理執法法律法規依據。強化“嚴管重罰”工作理念,加大對違法行為處罰力度,對各類違法行為特別是違法建設實施“管理+處罰”“拆除+處罰”的處理模式,避免只拆不罰、以拆代罰,杜絕違法相對人僥幸心理,加大違法成本,切實維護公眾公共利益,促進管理、執法有機結合,形成工作合力,堅決杜絕管理、執法脫節問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