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青島仲裁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批示精神,緊緊圍繞我市“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三中心一基地”建設,落實《關于大力推行青島仲裁事業發展打造一流仲裁機構的議案辦理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不斷提升青島仲裁的社會公信力,全力打造一流仲裁機構,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一、抓好領導班子建設,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制定《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意見》和《年度干部教育計劃》,組織班子成員開展集中學習,抓好學習內容的落實。組織開好黨組會議,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嚴格執行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開好黨組民主生活會,落實整改措施,解決制約和影響仲裁發展的突出問題,更好地發揮仲裁職能作用。貫徹執行《黨委(黨組討論決定干部任免事項守則)《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條例》,從嚴選拔管理干部,做好干部任前檔案和干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及時做好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公開和財務預決算、“三公”經費預決算公開工作。在全體黨員中繼續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使黨員干部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落實“兩個責任”,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制定《2017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意見》《領導班子成員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范圍與2017年反腐敗重點任務責任分工》,明確班子成員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分工和反腐敗工作重點。嚴格貫徹執行《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落實管黨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為青島仲裁事業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作風和紀律保障。修訂《青島仲裁委員會工作規則》《關于貫徹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意見》,繼續深入貫徹執行“八項規定”,糾正“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建立糾風長效機制。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強化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反腐倡廉教育,加大《廉潔自律準則》和《紀律處分條例》學習教育力度,引導干部守住底線、不越紅線,以“廉潔仲裁”推進“廉潔青島”建設,創造“為民、務實、清廉”的仲裁法律服務環境。
三、全方位開展宣傳 ,不斷提升仲裁的社會認知度
面向社會各界舉辦仲裁法律知識講座。組織仲裁法律宣講團每月一次進機關、企事業、行業、學校、社區、部隊等單位進行仲裁法律知識宣講。制定方案,在《仲裁法》實施紀念日,集中宣傳仲裁法律制度,讓市場主體認識仲裁、認知仲裁、認同仲裁,自覺選擇和運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不斷提升仲裁社會知名度。繼續做好與青島日報、財經日報、青島廣播電視臺等多家媒體的戰略合作,制作專題節目,刊發專欄文章。改版仲裁門戶網站,豐富多語種網站信息、微信公眾號內容,為國內外公眾提供全面的青島仲裁信息。積極參與《行風在線》、《民生在線》訪談節目和“向市民報告、聽市民意見、請市民評議”活動,認真組織“網絡在線問政”,回應社會關切。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眾通報議案辦理情況,以此加大宣傳力度。編輯出版《親和仲裁》刊物,突出理論性和實務性,為仲裁員、仲裁工作者和法律從業者提供借鑒。高質量完成《山東仲裁》和山東仲裁網站約稿工作,借助省市相關媒體宣傳青島仲裁。創新利用社會力量宣傳推行仲裁法律制度新模式,構建區域聯動的仲裁服務網絡。加強對仲裁中心的規范管理,發揮其在所屬區域宣傳推行仲裁法律制度應有的作用。
四、打造仲裁綜合服務平臺,服務青島國家新區建設
設立中國青島國際仲裁中心,做好仲裁體制機制改革各項工作,按照新機構運行管理要求,建立相適應的人員管理模式和財務管理體制,盡快出臺相關的管理辦法和規章制度,推進青島仲裁事業創新發展。按照規范化、國際化、專業化、便利化的標準,加強新辦案場所基礎設施建設,硬件盡快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調試運行遠程音視頻系統,實現實時多方多地同步開庭。配備庭審專用設備,逐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的數字化仲裁庭,高效快捷地審理仲裁案件。圍繞我市“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功能定位,按照《實施方案》要求,設立青島現代物流仲裁院,為當事人提供專業物流糾紛解決服務,助力我市物流業與國際接軌并持續健康發展。圍繞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設立青島海事海商仲裁院,解決各類海事海商糾紛,為船舶制造企業、能源開發企業、“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企業和全球領先的海洋發展中心建設提供仲裁法律服務。加強青島國際金融仲裁院運行管理,完善金融糾紛審理快速通道,為我市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服務。圍繞我市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完善青島知識產權仲裁院管理機制,構建知識產權法律保障體系,及時化解知識產權糾紛,為我市打造知識產權示范城市提供優質仲裁服務。繼續拓展互聯網仲裁院服務領域,研發“互聯網+仲裁”信息系統,開展網上立案、網上調解、網上合議,為當事人和公眾提供“e站式”便利化服務,更好地發揮仲裁高效快捷的優勢。在海內外設立青島仲裁聯絡室或派出機構,提升青島仲裁的國際知名度,逐步建立起“零障礙、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務網絡。
五、狠抓保證案件質量和效率,提升仲裁社會公信力
嚴格落實案件動態管理、科學組庭、專家論證、當事人意見反饋、裁決書核閱等工作制度。立案環節標注準確,做到案件信息登記零瑕疵,案由適用規范精準。組庭環節做到科學規范,落實仲裁員指定機制,發揮仲裁員專業特長。審理環節做到高效快捷,在規定的時限內結案。規范案件核閱流程,加強裁決書核閱力度,及時啟動專家論證程序,確保實體認定和裁決理由公平公正。升級互聯網+仲裁與辦案信息系統,相互兼容,為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提供技術支撐。全年審限內結案率達到90%,組庭后一個月內結案率達到40%以上,調解和解率達到50%以上。落實與市中院、青島海事法院的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司法保障與監督力度,確保仲裁的公信力和權威性。完善“五位一體”的大調解機制和仲裁調解與訴訟對接工作機制,組建由專職調解員、首席調解員、調解志愿者組成的調解隊伍,建立多元化解糾紛信息平臺,快速處理當事人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六、打造專業化仲裁員和機構工作人員隊伍,提高仲裁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舉辦第四屆“嶗山論劍”國際仲裁論壇,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嘉賓。以會代訓機構人員和仲裁員,提升能力水平。派員參加亞太區域仲裁組織大會等國際及區域仲裁研討會,赴國內外先進仲裁機構和高等院校脫產培訓,走出去拓寬眼界,始終站在仲裁理論與實務前沿。利用仲裁科研基地和網絡干部學院,開展任職培訓、崗位培訓、業務培訓,全年組織1-2次集中輪訓。年內組織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天的仲裁員集中培訓,邀請國內知名仲裁專家,就調解技巧、庭審掌控、仲裁理念和職業操守等方面授課。與市中院、市律協等單位聯合舉辦仲裁員專題沙龍。定期對仲裁員辦案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結合當事人意見反饋情況、當事人信訪情況、參加培訓和沙龍情況等,對仲裁員進行年度綜合考評,為仲裁員續聘、解聘提供依據,嚴進寬出。開展“周五講堂”和“內部講學”,共享辦案工作經驗。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